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  3.5 孟子的性善论 >  3.5 孟子的性善论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5 孟子的性善论在线视频

3.5 孟子的性善论

下一节: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5 孟子的性善论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孔子的人性论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孟子的性善论

性本善是对孟子人性论的基本概括

《孟子·滕文公上》篇讲

孟子道性善

言必称尧舜

孟子性善论的社会政治旨向是仁政学说

他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情心 同理心

人人皆有恻隐之心

守之不失

以此待人

以此待己

国家就会稳定

天下就会太平

孟子所处的时代

关于人性论问题已有多种观点存在

性无善无不善

性可以善

可以不善

有性善 有性不善

性无善无不善

是说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

以善恶的观点分析人性本身就是问题

性可以为善

可以为不善

是说同样的人可以行善事

也可能为恶他人

同样是百姓在尧舜之时就礼义有嘉

在商纣之时就多行不义

有性善

有性不善

是说有的人性是善的

有的人性是恶的

社会上有天生的好人

也有天生的坏人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主要是从

人的现实行为是否损害他人利益的角度

进行论断

孟子认为这些观点都不恰当

他认为人的本性天生就有善的可能性

后天人在社会中的具体行为

无论是否恰当(正义或者不正义)

都不能否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他讲

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矣

乃所谓善也

推原本根

如果一个人可以为善

这就是他本身自有的素质

我们就说他的才质是善的

但现实世界

有人为善

有人为不善

有人一辈子为善

但却晚节不保

有人一生多恶

但却死的光辉

钧是人也

或为大人 或为小人 何也

如果只承认人性善

那如何解释这些社会现象呢

孟子说 若夫为不善

非才之罪也

就人性的本然状态而言

都是可以为善的

现实生活中人具体行为的善恶不同

缘于具体的社会原因

并非其天生的才质有问题

也就是说后天社会的习染不同

人的行为就会表现各异

这显然是继承了孔子的习相远之说

所习不同结果各异

有人成君子 有人成小人

有人为尧舜 有人成桀纣

但就善的可能性讲

人人都可能为善

都有为善的能力

孟子称这种天生具有行善的能力

为良能

生而具有的道德意识为良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他认为亲亲之仁

敬长之义皆是天生的良知良能

是人的天赋

是内在自有的

而非教化习染外部获得

换句话讲从性善论的角度说

人人皆有善性

天生是平等 所以只要守之不失

人皆可以为尧 舜

孟子以四端说解释人性善的内在性

他以情境假设推演问题

他说假设有人行于村口

突然看见有一小孩子将要掉入井中

无论是谁都会心中一惊

想要伸手把孩子拉住

之所以在电光火石之间伸手救人

不是说要与孩子的父母结交

也不是要获得救人的美名

要誉于乡党朋友

更非担心若不救人

别人就会说你 见死不救

获得一个见死不救的恶名

救人的根本原因是人同类之间的

同情 恻隐心

我们也可以依此做另一个假设

假设要掉入井中的不是孩子

是一只兔子

我们的反映应该就会大相径庭

孟子因此得出结论

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四心就是人天生的善心 良心 天良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这天良不失就可以涵养成人的四种品德

恻隐之心 仁之端

守住同情心

就可养成仁爱的品德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守住羞恶心

就可以知什么是正义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守住辞让心 就能知礼谦让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守住是非之心

就能明辩对错

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

再加上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这四端 这四心

为人内在天生具有的善端

所以 仁 义 礼 智 四种品德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人与禽兽的区别

即在于能否守住这四颗心

体现人的本质

四端之心的关键在于恻隐之心

也就是同情心

也就是同理心 也就是不忍人之心

这种同情心 这种同理心

这种恻隐之心 它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孔子虽言 为仁由己

强调道德实践的自觉性

但却未将仁 义 礼 智等德性

内化于道德主体之中

孟子则将人之四德视为良能

其形而上学基础是义理之天

他说 仁义忠信

乐善不倦 此天爵也

夫仁 天之尊爵

人之安宅 人之善是继天之理

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

是义理之天 赋予人的天性

所以天人在本源上是相通的

天与人在道德性上是合一的

这就是天人合德

也就是儒家的天 人合一观

因此孟子言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尽心 知性 知天的这种心 性天进路

之所以可以打通

是因为孟子不是在知识论的层面

探讨问题

而是在寻求道德价值的哲学基础

由四端至四德的过程

即是功夫涵养的过程

孟子所讲的工夫主要有三种

第一 尚志集义

第二 养心之法

第三 养气之法

所谓尚志集义

孟子认为本性善决定了人的行为

应符合善的要求

追求最高的人生境界

成为贤人或者圣人

仁 人之安宅也

义 人之正路也

他所说的尚志就是立志追求仁义

杀一无罪

非仁也

非其有而取之

非义也

居仁由义

一切从仁义出发

从人的道德性出发

在不断的自我修养之中实现人格的提升

所谓养心之法

孟子认为在于内求于己

守心不失

古人认为 心之官则思

以心作为思考的器官

养心就是要端正自我意识

不忘初心

防止善心被各种欲望蒙弊

所以守心的关键在于去除过多的欲望

不要让欲望无限的膨涨

孟子说

养心莫善於寡欲

寡欲不是禁欲

而是要防止贪婪

如果恪守不成

那么就要自我反省

重新寻回良心

也就是求放心

放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丢失

孟子说 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

仁义是的天生良能

孟子感叹

有人家里养的鸡 养的狗丢了

知道到处去寻找

但自已的良心丢了却不知找回来

真是太可悲了

所以学习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找回丢放在外的良心

丢失在外的本心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要求君子存心养性

恪守本心

最后达到

不动心的状态

这与《系辞》中 成性存存 道义之门

《序卦传》中所说的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中庸》所讲的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一脉相通

所谓养气之法

孟子将气与义与道等观念相配合

以儒家的伦理解释气本论

他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正气

是指 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天地皆气 本无所谓善恶价值

是自然流行

但孟子却给出了价值论的解释

气不是中立无价值的客观存在

而是与道义相匹配

内在于人

是人的天爵

所以人的浩然之气是 集义所生

他说气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於天地之间

君子通过积极践履儒家伦理

不失度又不造作

心勿忘 勿助长

不断涵养自身的道德理念

不能拔苗助长

最终自身正气可充塞天地之间

北宋张载的四句教

就是对这种思想的发挥

张载说君子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天地本无心

自然而然 但君子的品德

当为天地确立道德的规范

使天地有正气 成就大写的人

概言之

孟子的人性论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 孟子关注人的社会性

并认为道德性是人的社会性最高的表现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在于此

第二 孟子认为天人合德

人之善是继天之德

所以人应当继善成性

居仁由义

将此天爵充塞四体并影响他人

第三 孟子将人之本性与人之本心相联系

以心论性

将道德观念内化

开启了心性论的先河

主张将人之自然生命之身

修养成道德天命之身

形 色

天性也

人之形体也就是人生而即有的

但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践行即是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

只有修养高深的人才能产生人性的光辉

第四 孟子心性论的政治主旨

是要论证仁政学说

首倡君子应以仁心行仁政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3.5 孟子的性善论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