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二周 导言下 >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在线视频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下一节: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中国文化中

哪些是优质传统 哪些是劣质传统

我们这里大致地说一下

比方我们中国的优质传统

讲起来

几千年来它都是注重研究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就是人类智慧

这个人类智慧包含在我们的兵书里面

包含在我们的各类书籍里面

也包含在人类的实践之中

我们把它叫做中国智慧

那么这种智慧在哪里

下一步 我们在这个学期的讲课过程中间

会介绍给大家听

除此之外

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它研究群体和谐

而且它研究了几千年

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一个要素

这是全世界都共有的

所以群体和谐和人类智慧

是全世界文化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看它看成是对世界文化有贡献的东西

就叫做优质传统

那么有没有劣质传统

我们说从过去走到今天

肯定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台湾有一位作家

叫做柏杨先生

柏杨先生写的这本书里面

提到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这本书应该说

并不是在揭示中国人的短处

而是希望让我们认识那种劣质传统

并抛弃它

然后发扬优质传统

所以它的立意是很高的

我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去看一下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打了一个比方

我们把这个比方就叫做“龙虫说”

他的意思就说了

从智慧的角度来看

一个中国人跟一个日本人进行比较

那么大家看中国人聪明一些

还是日本人聪明一些

然后他告诉我们

应该说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加聪明

因为很多中国的智慧文化

流传到了日本

所以中国人应该说是更聪明一些

但是由于日本人有一种团队精神

在他们的文化里面

就包含这一个精神

因此 柏杨先生说了

一个日本人就像一条虫

一个中国人就像一条龙

那比较起来虫当然不比龙更聪明

但是三个日本人三条虫走在一起

他们可能会发挥一个团队的作用

每个人都在这个团队之中起作用

反而 就把他们的聪明度给提高了

所以人也就变得聪明了

而三个中国人

本来很聪明的人

三条龙走在一起

可能开始就为了突出自己就去踩别人

于是就发生了窝里斗

最后 就把自己的所有的智慧

所有的精力给内耗尽了

当你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远远不够了

你没有力量了

所以我们说中国近代百年耻辱

我们不能够完全怪只其他国家

不能只怪列强

应该怪我们自己

为什么中国近代百年屈辱

按照孙中山先生的说法

中国人就像“一盘散沙”

这个一盘散沙我进一步引伸

引伸马克思的一部著作

他里面讲到的就叫做“一袋马铃薯”

当然马克思指的是法国农民

但是 我们把它引伸过来

所谓一盘散沙

就是一个盘子里面放了一堆沙

看上去这些沙好像是凝聚在一起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盘子拿走

这些沙就会散了一地

再也不能聚集在一起成为群体

而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这就叫做“一盘散沙”

一袋马铃薯意思也是这样的

那些马铃薯放在一个袋子里面

这个袋子就相当于一种习俗

一种制度

一种规范把大家约束在一起

但如果没有这种规范的约束

这些马铃薯就会散了一地

它没有一种内部的粘合性

不是一种团队

所以 当孙中山看到

中国百年耻辱的时候 他很痛心

就提到一盘散沙的观点

我们进一步再引伸

马克思讲到一袋马铃薯指的是“松散群体”

一个真正的“集体”应该是怎么样的

比较那一袋马铃薯

“集体”可以叫做“一堆马铃薯”

马铃薯放在这里码成了一堆

看上去 它们没有任何的约束

但是它们形成互相之间的关联和关系的

只要有一个马铃薯离开

这一堆马铃薯可能就会轰然倒塌

这一个“堆”(集体)就会轰然倒塌

因此 每一个马铃薯

都很清楚自己的责任

很清楚自己的职责

它不可以随意离开

因为别人站在自己的头上

它又站在别人的头上

它一定要有所牺牲 有所奉献

才可以形成这个群体的合一

所以 我们讲到了中国的劣质传统的时候

柏杨先生特别提到龙虫说

讲到了中国人的“窝里斗”

我就觉得这应该说讲得很准确

我们了解了劣质传统以后

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它抛弃掉

这是讲到了

传统有优劣之分

在讲到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时

我们要注意一点

优质传统的作用在哪里

我们讲两个

一个是它可以成为民族

国家复兴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

都是一条曲线型

发展是有高潮有低潮的

当这个国家的发展进入到了低潮

而且是已经跌入到了最低谷

下一步它就要上升了

那么它的上升靠谁

有一些小的国家或地区

就会期望靠哪一个大国来帮助自己

但是 我们说国家之间只有利益

没有真正的朋友

因此 你靠其他的国家

你很难说它会帮助你去发展

它肯定要先满足自己的利益

所以我们说 你不可以靠别人

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的什么东西

那就是靠你自己的传统

因为传统虽然说它不像一般人说得那么好

但也不是一些人说得那么坏

而且 不管怎么说一个优质的传统

实际上 就是一个民族

和国家复兴和发展的基础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个好的传统

它实际上 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剂

不管它的子孙散落在全世界什么地方

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凝聚在一起

又或者 把一个国家历史凝聚在一起

即让它的历史不会发生中断

关于这一个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

比方我们讲到了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大家都知道

古埃及 古印度 古代中国

还有就是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相当于伊拉克里的一块地方

那么讲到这四大文明古国的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其他的三个文明古国

除了中国以外

他们的历史实际上都曾经发生过中断(断层)

为什么会发生断层

就表明在当时来讲

他们的传统并不是很牢固

因此 只要有外族入侵

他们的文化就会发生部分的置换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古埃及

可能有一些同学

对古埃及的历史比较感兴趣

会专门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就会发现三千多年前

就是法老文明时代

那个时候的埃及文化

似乎跟公元前后的埃及文化

有很大的出入

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实际上是出现了一个断层

为什么会出现断层

这跟欧洲的一个古代国家是有关系的

这就是马其顿王国

马其顿王国曾经在公元前

一段时间很兴盛

曾经大到什么程度

横跨欧亚

还有一部分延伸到了非洲

马其顿王国最强盛的时候

是亚历山大大帝在位的时候

这时候 亚历山大大帝手下有一个将军

就叫做托勒密

这个托勒密带领大军侵入到北非

然后 在埃及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政权

这个政权以后就叫做托勒密王国

托勒密王国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建立

持续了近400年

一直到公元前30年的时候才灭亡

它最后的一个王是一个女王

这个女王大家应该很熟悉

大家看过电影《埃及艳后》

那个埃及艳后讲的就是克娄巴特拉女王

这个女王就托勒密王国的最后一个女王

由于马其顿王国在当时

主要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因此 它侵入到北非以后

很自然就把希腊文化带到了北非

带到了埃及

以至于埃及的文化就发生了一个断层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

传统的凝聚性不是很强

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就很容易出现断层

一些地方的学者包括香港的一些学者曾经认为

中国 应该说也曾经发生文化的断层

他们是这样猜想的

在中国并不是汉族人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进行国家统治

比方当汉族人在中原(广义的“中原”)的势力很薄弱的时候

一些非汉族的政权

少数民族政权就会 入主中原

像元朝 像清朝

蒙古族人 满族人

他们曾经入主中原

那么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中原

带到中国

然后 就使中国文化发生传统的断层

要是我们仔细地进行考量

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化还真没有出现断层

为什么 毕竟满族人也好 蒙古人也好

他们基本上是游牧民族

他们的文化层次

跟中原的农耕文化

比较起来是比较低层次一些的

因此他们作为一个小的民族

要统治一个大的民族

就必须通过延续当地的文化来延续他们的统治

最典型的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形成以后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到了元朝或清朝时代

它并没有中断

还有汉族的很多的习俗也都延续下来

比方中国从秦汉的时候开始

建立了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也就是我们说的官僚体制

这个官僚体制在古代世界

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

其他国家可能会学

但是他模仿的不是很准确

基本上从秦汉开始中国就是一种官僚体制

这个秦汉的官僚体制可以说延续了两千多年

所以有一句话就说“二千年之政 秦政也”

两千年的中国政治历史

实际上都是秦朝的政治的延续

一直都没有中断

就是元朝 还有清朝

它也把这种官僚体制延续下来了

当然了他们也会做一些改变

但是 基本上这个体制大的方面 体制的实质方面

是没有很大的变动的

所以 我们说在文化的一些很重要的方面

实际上 中国并没有发生这种断层

中华民族传统的凝聚性是很强的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