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二周 导言下 >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在线视频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下一节: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关于文化的超地域性

指的是两三个以上的地方

都有这样的文化特征

就叫做文化的超地域性

即文化的超地域性指的是

文化超出原有地界

带有了一种普遍性质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

各地的文化虽然都不同

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全人类所共有的

比方我们讲到了幽默

幽默这种情感

按照心理学界的说法

幽默只有人类才有

它是一种人类社会产生出来的一种情感

其他动物是没有幽默的

当然我们可能有些同学听了就不服气了

就说不对 老师

我们家养的那只狗就很幽默

但是我们说不是那只狗很幽默

而是你看着它幽默

它根本不懂幽默

而是我们认为它很幽默而已

因此只有人类才有幽默这种情感

凭着幽默情感产生出幽默文化

比方我们看到这样一幅漫画

在这幅漫画里面

我们看中间的这个人讲了一个什么笑话

结果旁边的这一个人

就笑得不得了

哈哈大笑

另一边的人他不仅不笑

还觉得很奇怪有什么好笑

所以我们就说了有的人会很幽默

但是有的人很缺乏幽默

但不管怎么讲

幽默这个情感是人类共有的

由幽默情感创造出的幽默文化

我们就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类的

一种超地域性文化

文化的超地域性的第二个层次

就是有些文化一开始它只是在某一个地方

特定的地方发生和成熟

然后 它开始传播

最后传播到其他地方

两个以上的地方有了这种文化

我们就把它看成是一种超地域性文化

甚至是世界性的文化

那么世界性的文化有哪些

肯定就是三大宗教

像伊斯兰教 基督教 还有佛教

为了讲清楚这个超地域性文化

我打算举一个例子 就是讲佛教文化

因为 我们通过讲佛教

就是来解释文化的超地域性

另外我们还要跟大家进行讨论

引起一些讨论的话题

讲到佛教历史 我大致给大家过一遍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

产生于印度大陆

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这个时候

出现了原始佛教

一般都把它看成是佛教的创始阶段

然后到部派佛教

这个时候的部派佛教

因为对佛教的教义

还有一些就是戒律等等

大家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个派别

这些派别最多的时候

达到了18到20个派别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

这个阶段

一般佛教界喜欢把它叫做早期佛教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都有个特点

就是很注重个人修行

通过自己的修行

个人自己的领悟来了解这个世界的道理

因此对于他们来讲 能够达到

领悟这个世界的道理的最高层次者

即最高境界者

相当于我们说的哲学家

他们把他叫做觉悟者

佛教梵文的翻译就叫做佛陀

释迦牟尼就被看成是当时唯一一个

能够达到最高境界的这样一个佛陀

他是一个最高境界的一个哲学家

一个觉悟者

由于他只是一个觉悟者

是一个传教士

是一个老师

因此没有必要对他进行偶像崇拜

不需要给他建造金碧辉煌的一个庙堂

给他塑造一个金身

把他供奉起来

所以早期佛教是没有偶像崇拜的

然后到公元1世纪

佛教就开始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一支

就叫做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之后

又从中间产生了

就是我们这里看到的密教

大乘佛教和密教

这个时候他们修行的重点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比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成为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

他就很强调地是六道轮回

还有就是我们讲到的普渡(度)

中国佛教有一个教派

就叫净土宗

在净土宗里头

他特别讲到了

我们众生

人类和其他的生命形式

大家居住在这样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

其实又叫做娑婆世界

也是梵文译音 娑婆世界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有很多的苦难

有很多的烦恼

很多的忧愁

还有很多的病痛

还有战争

因此这个世界实际上就是一片苦海

于是佛就有这样一个责任

就是把我们众生

包括人类的众生

引渡到佛的世界

那意思就把佛的世界说成是净土

说在这样一片净土里面

没有我们这一片苦海里面所有的那些

烦恼 病痛 苦难 战争

而且那里的人会生活得非常的美好

那当然要到来世

所以他就讲普渡(度)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们想一想

如果佛只有一位

那就是释迦牟尼

他一人怎样去普渡众生

人这么多

还有其他的生命形式

怎么样去普渡

于是在佛教

就是我们中国的净土宗里面他就说了

佛有很多的化身

又或者说佛不止一位

在十方三世

十方就是上方 下方

然后东西南北四方

还有四隅 东南 西南 东北 西北

就是四个角

三世就是过去 现在和未来

然后在十方三世

实际上 是有无数无量

数都数不清的诸佛

诸就是诸位的诸

就是很多的这样的佛

他们都在行使职责

另外在中国的佛教里面

还有个菩萨

有一个教阶叫做菩萨

菩萨帮助佛一起来普渡众生

在这样一种说法里面

我们看到佛教的整个

修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就叫做普渡

因此 大乘佛教洋洋得意

认为我们帮助了这么多的人

帮助了这么多的生存形式

所以他们把自己叫做大乘

乘就是渡(度)的意思

然后他们瞧不起早期佛教

认为早期佛教不过就是渡了一个人而已

叫做渡自己

而不是渡众生

所以他们的境界不如我们的高

于是 就把早期佛教叫做小乘

当然小乘佛教不这样认为

他们也会说我们通过是修行和宣讲

通过传教

我们会告诉大家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大家

引渡大家

当然他们之间的争论我们就不多讲

讲到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

佛教的两个阶段

大家的修行形式是不一样的

欧洲的一些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间

认为早期佛教因为

主要就是讲人的一种悟性

讲人对世界的一种领悟

所以佛不是神

这基本上是一种无神论

但是到了大乘佛教就不是了

不但有佛

佛是一种神 而且满天神佛

这是一种多神论

佛教从公元前3世纪

就开始向外传播

分成两条路线

一个是向南传播 就叫做南传佛教

一个是向北传播 就叫做北传佛教

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

南传佛教为小乘为主

南传佛教传播的地方

主要是用巴利文这样一种语言来翻译佛经

因此佛教界又把它叫做巴利文语系

它主要传播的地方我们这里都有展示了

像泰国 缅甸 老挝 柬埔寨 斯里兰卡

还有我们中国傣族

这样一些地方

北传佛教的传播也是分两支

一个主要是在西藏 传入西藏

就叫做藏传佛教 俗称喇嘛教

这一支佛教

因为是用藏语来翻译经典著作

就是佛教的经典

比方甘珠尔和丹珠尔

因此 佛教界又习惯把它叫做藏语系

传播的地方主要就是中国的西藏 内蒙

还有就是甘肃云南这些地方

然后也传播到像尼泊尔 不丹 蒙古

还有就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这些地方

还有一支北传佛教是传入中国内地的

这就是汉地佛教

它主要是从东汉开始

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

这一支佛教用汉语来翻译佛经

比方大藏经

汉地佛教主要流传的地方像中国内地

后来在唐朝时候又传入到了日本 朝鲜

还有越南这些地方

到了近代

佛教进一步地向外流传

传入到欧洲 大洋洲

还有就是美洲这些地方

所以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佛教

基本上遍布全世界

它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成为超地域性文化

由于佛教地传播 不断地向外传播

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到了20世纪60年代

加拿大有一位传播学家

叫做麦克卢汉

他在他的一本著作里面

提到了全球村 又叫做地球村这样一个概念

当然他提出这个概念

跟我们现在讲到的传播还不完全一样

但是后来被人们引用

就变成了这样一种说法

这个概念的提出非常重要

因为为什么文化

会形成它的地域性特征

就是因为

早期人类的交通和信息沟通不便利

基本上每一个地方的人

都在一个封闭的状态里面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以后 慢慢一代代地沿袭下来

这种文化形式就固定下来

一旦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就不容易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说文化的地域性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

现在由于交通和信息沟通的便利

并不断地发展

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

互相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

一个地方的文化很快地就会传到另外一个地方

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加速

造成了很多文化的共同性

并在全世界一起出现

所以

我们人类就好像是住在一个大村子里面

意思就是说

由于交通和信息的沟通方便

于是我们人类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可能几秒钟以前才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

很快的就传遍了全世界

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在同步地看一件事情

比方就是“911” 美国的“911事件”

我们大家就坐在那个电视机前面

几乎是同步地去接收他发出来的信息

去了解这个事态

这样一来全世界的人

在认识方面就有了很多的相似之处

那么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全球村

全球文化也出现了很多的共性

有很多的超地域性特征

这就是全球村的概念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