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  2.3周易中的人文 >  忧患意识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忧患意识在线视频

忧患意识

下一节:乾坤并健(上)

返回《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忧患意识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天道循环 周而复始

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性思维方式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精神气质

一种是忧患意识常存

一种是乐观精神永在

这两者也是相对相待

如阴阳的两面

不可分离

古人云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又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没有忧患感的乐观

容易使人盲目

不知畏惧 缺乏警醒

没有乐观精神的忧患

容易心生悲观 失去前行的动力

所以即使身处顺境

也要忧患意识常存

即便身临险境

也要乐观前行

《易经》是一部忧患之作

《易》之兴也 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 其有忧患乎

正因为《易经》的作者深有感触

才在卦爻辞中无处不体现出对忧患的反思

因此深研易理

可以 出入以度

外内使知惧

又明于忧患与故

无有师保 如临父母

也就是说《周易》这部书

可以教人出入行藏有节度

内外知戒惧

又能使人明白忧患的作用

察往知来

就象父母的谆谆教导

师傅的无私教诲一样

如《临》卦六三爻辞说

甘临 无攸利

既忧之 无咎

六三以阴爻处阳位

且在下卦之极

是所处位置不当

本身能力又有欠缺

如果以花言巧语监临百姓

最终一定不得善终

如果能忧患意识常存

知危知惧而忧虑在心

迁善改过

则即使有灾祸也不会长久

《庄子•山木》篇中记载了一件庄子的趣事

这件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螳螂捕蝉

我们从中可以一窥智者的忧思

庄周一次在效外散步

看到一只鹊鸟从远处飞来

这只鸟长得很大

翼长七尺 眼睛也不小

但却差点撞到了庄子身上

庄子暗想 这是一只什么鸟

眼睛这么大 却看不清路

翅膀这么长 却飞不高

于是跟随其后

拿出弹弓想把它射下来观察

庄子但见这只鹊鸟

落于枝头 蓄势待发

准备捕捉前面的一只螳螂

螳螂也蓄势待发

准备捕捉树荫下的一只明蝉

蝉在那里鸣叫

藏身于树荫之下

不知大祸临头

庄子看到后 心中一惊

蝉在鸣叫

螳螂要捕蝉

这只不知名的鹊鸟要捕螳螂

而庄子我要捉这只鸟

庄子我身后是否有人要捕捉我呢

所以庄子丢掉弹弓

转身就跑

还没跑几步

就被看守林子的人追上训斥了一番

原来

庄子无意间跑到了别人的果园中

以致被误会

在庄子看到螳螂捕蝉时

就已经自我反省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说

物固相累 二类相召也

黄鹊 螳螂 明蝉

都是因利欲而忘记了可能的危险

失去了警戒之心

庄子这样的智者

尚且不免有失

何况我们呢

《周易》中有一卦为《履》卦

上天下泽

其卦辞为

履虎尾 不咥人 亨

紧随老虎之后

都快要踩到老虎的尾巴了

老虎却没有咬人

结果亨通

老虎是比喻危险

身监险境

最后不仅脱险

而且还把事情办成了

是不是所有的人履虎尾

都能亨通呢

当然不是

《履》卦

初九 素履往 无咎

素履往

可以理解为小心谨慎地前行

不忘初心

不为物诱

那就没有灾患

九二爻辞为

履道坦坦 幽人贞吉

坦途大道上

也不是谁都可以获得吉祥

只有幽人

也就是中心不乱

慎独之人

才能结果不差

六三

眇能视 跛能履 履虎尾

咥人 凶

武人为于大君

眇就是眼神不好

一个眼大 一个眼小

能看却看不清

跛就是腿脚不好

能走却走不快

这些皆是形容能力有缺之人

却盲目前行

紧随老虎之后

正如 盲人黑夜骑瞎马临深渊

结果就极有可能被老虎咬伤

凶险之极

那么这种人是否可以成就大业呢

当然可以

自己看不清路

找个看得清的

作为导师 跟着他走

让他指引方向

这就是“武人为于大君

武人是志刚之人

有志向却能力欠缺

不如广交朋友

无友不如己者

学人之长

克己之短

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九四爻辞为

履虎尾 愬愬终吉

愬愬 恐惧的样子

九四 紧随老虎之后

小心谨慎

恐惧警惕

反而终获吉祥

九五爻辞为

夬履 贞厉

“夬”就是坚决 果断之意

九五为尊位

位高权重

有果断前行之意

但若不能心有敬畏

刚愎自用

独断专行

结果一定会有灾殃出现

所以要守正防厉

上九爻辞为

视履考祥

其旋元吉

视履 就是回头看

考祥 就是总结成败得失

上九处《履》卦之极

能回头省察

自警自省

所以可以重新开始

大有吉庆

概言之

从初九的素履往

九二的幽人之履

六三志刚之履

九四愬愬之履

九五的夬履

上九的视履

皆是告诉我们要

自重 自警 自醒 自励

履礼而行

《乾》九三爻辞说

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

君子白天勤勉不倦

健进不已

晚上与时休息

但依然心有警惕

这样虽身处危险也无咎害

《文言》认为九三爻位的君子能够

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

虽危无咎矣

也就是九三君子因为随时而惕

忧患意识常在

以忠信进德

以诚意修业

才能平安无咎

《大学》中有言

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清人王绍兰在《说文段注订补》中认为

苟字当为茍字

意思是自急救

自我警戒

小心谨慎的样子

新出土武威汉简《燕礼》第48简

有“茍敬”一辞

将茍与敬联用

就是自我警醒

且有敬畏之心

如果君子能每天自警自省

心存敬畏

天天如此

最终一定会修习有成

有一个新的自我出现

可见刘备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禅所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

能服於人

当真是肺腑之言

综上而言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只有忧患意识常存才能趋吉避凶

《系辞》言

危者 使其安也

亡者 保其存也

乱者 有其治也

因为自觉危险

才能最终平安

因为自感消亡

才能终将保全

因为自知乱起

才能乱平得治

所以说

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警钟常鸣

忧患意识常存

才能安身保家 保国 保天下

《否卦》九五爻辞说

休否 大人吉

其亡其亡 系于苞桑

苞桑 是丛生之桑树

坚韧有力

九五身居尊位

在否难之时

亲君子远小人

必近危难

若能恒自戒慎

常存忧虑

就象把安全紧系在桑树根上一样

不会倾危

警戒之心就是苞桑之根

可见保身之法

还需反求本心

警钟常鸣

如若不然

就成了苇苕系巢

荀子《劝学》篇中说

南方有一种鸟

名字叫蒙

它能以自身的羽毛编成美丽的鸟巢

但却“系之苇苕”

苇苕就是芦苇

其结果是

风至苕折

卵破子死

这并不是鸟巢编的不好

而是心无忧患

才自招其灾

概言之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学者何不从此刻起自警自醒

视履考详

为自己过往人生做一个回顾总结

然后重整戎装

继续前行

我想亦必能如履卦上九所说

“其旋元吉”大有作为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列表:

第一周导言上

-0.1中国历史的分期

--导言 问题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一周第一节测试题

-0.2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0.3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上

--第一周第三节测试题

-0.4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文化的特征一:文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下

--第一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二周 导言下

-0.5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上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中

--文化的特征二: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下

--第二周第五节测试题

-0.6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文化的特征三:文化具有超个人性

--第二周第六节测试题

-0.7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传统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周第七节测试题

-0.8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优质传统和劣质传统及其影响

--第二周第八节测试题

第三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1.1.1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周第一节测试题

-1.1.2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上)

--1.1.2 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二节测试题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

--1.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

--第三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四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背景

-1.2.0 引言

--1.2.0 引言

--第四周第一节测试题

-1.2.1 华夏文化形成

--1.2.1 华夏文化形成

--第四周第二节测试题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1.2.2 华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

--第四周第三节测试题

第五周中国传统文化之社会背景

-1.3.1早熟的官僚体制

--1.3.1.1 国家政体介绍

--1.3.1.2 中国古代贵族政体与官僚政体

--1.3.1.3 中国古代官僚政体对文化的正面影响

--1.3.1.4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法治

--第五周第一节测试题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1.3.2 小农经济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五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六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上)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2.1导语之人与神的矛盾:巫文化与理性的崛起

--第六周第一节测试题

-2.2 易学基础简述

--2.2.1《易经》之历史地位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上)

--2.2.2《易经》之三易之说(下)

--2.2.3《周易》之性质

--第六周第二节测试题

第七周《周易》中的神文与人文(下)

-2.3周易中的人文

--天道循环(上)

--天道循环(中)

--天道循环(下)

--知时知几

--忧患意识

--乾坤并健(上)

--乾坤并健(下)

--王道通三

-第七周第一节测试题

-第七周 神文与人文测试题

第八周 儒家的人文精神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3.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导论

--第八周第一节测试题

-3.2说“儒”释义

--3.2说“儒”释义

--第八周第二节测试题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3.3人性论之概念及文字学解读

--第八周第三节测试题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4 孔子的人性论:以礼约性

-3.5 孟子的性善论

--3.5 孟子的性善论

--第八周第五节测试题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3.6荀子的性恶与性朴论

--第八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九周 道家的自然观

-第九周第一节测试题

-4.1道家概述

--4.1道家概述

-4.2老子与《道德经》

--4.2老子与《道德经》

--第九周第二节测试题

-4.3说“道”论“德”

--4.3说“道”论“德”

--第九周第三节测试题

-4.4上善若水

--4.4上善若水

--第九周第四节测试题

-4.5道法自然

--4.5道法自然

--第九周第五节测试题

-4.6自然无为

--4.6自然无为(一)

--4.7自然无为(二)

--第九周第六节测试题

第十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上)

-5.1庄子其人

--5.1庄子其人

--第十周第一节测试题

-5.2庄子其书

--5.2庄子其书

--第十周第二节测试题

-5.3道性与人性

--5.3.1道性与人性(一)

--5.3.2道性与人性(二)

--第十周第三节测试题

-5.4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

--5.4.1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一)

--5.4.2庄子的境界精神自由(二)

--第十周第四节测试题

第十一周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下)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5以道观物:万物齐同

-5.6功夫与境界:庄周梦蝶

--5.6功夫与境界1:庄周梦蝶

--5.7功夫与境界2:道通为一

-第十一周第二节测试题

忧患意识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