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2.《道德经》导读 >  上善若水 >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在线视频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下一节: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在水边来讲述一个在

老子的思想中

也是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上善若水

说到上善若水 我首先来给大家说一下

唐朝诗人刘禹锡关于水的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

刘禹锡在《叹水别白二十二》中说

水 至清 尽美

从一勺 至千里 利人利物 时行时止

刘禹锡对水的看法首先是认为

这水的第一个重要的品质

就是它非常的清澈

我跟大家说

这个在老子的《道德经》中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

这个清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清净 干净的净

水是清澈 干净的

他告诉我们大家我们的心灵
也应该是清澈干净的

我们的心灵是干净的

我们的心才能染上月光和花的芳香

一念心清净 处处桃花开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清的第二个含义也是清静

是宁静的静

万物静观尤自得

清静为天下正

当我们的心像水一样清静的时候

我们才能克服自己的急躁
浮躁 暴躁 乃至狂躁

静为躁君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好了

现在我们回到《道德经》的原点

来说一下老子关于上善若水的具体的论述

上善若水出自于《道德经》的第八章

老子在这一章里边认为

水有一些重要的品质和品德

是非常值得我们人去认真地琢磨 学习的

我详细的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一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第一条

善利万物而不争

习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语》中曾经讲过

做干部就要做这种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干部

水对人类有众多的好处利益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

每一个文明都是发源于水边的

不管是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还是尼罗河文明

都是发源于水边的

所以水善利万物这个大家没有争议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个不争讲的是什么呢

一 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

二 水柔弱而不争强

三 水流淌在自己的河道里
而不与其他事物争地

这都是不争的具体的表现

我来跟大家说上善若水的第二条

第二条叫处众人之所恶

厌恶的恶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水处在又低又脏的地方 把那个地方的污浊洗净

在那个地方汇集成庞大的水域

所以这个呢老子认为是水最重要的一个品质

这个表现了水跟道是非常相近的

几于道 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在这个地方我要跟大家说一下

在原文中呢这个后边说的叫居善地

很多人把这个居善地解释为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地段

这个意思和老子的意思正好相反

老子讲的居善地
就是说水处的地方是行善的地方

也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我们把这两个合并为一条

上善若水的第三条是什么呢

心善渊

人的心呢应该像大海一样的宽广

水不仅宽广 清澈 而且能容纳万物

水中有很多污浊 但它自己可以洗净

大家不妨做个实验

你不管从哪一条泥沙比较多的河里边
舀上一瓶水

它一开始是污浊的 浑浊的

你放在凳子上 放在桌子上慢慢地等一下

它上面就逐渐地清澈了

污浊的东西就沉淀到下面了

这就是老子说的徐之以清

所以我们说这心善渊呢

不单指人的心应该像大海一样的宽广

而且还能够要容纳万物

不聚众流 不成江海

这是上善若水的第三个重要的品德

上善若水的第四个品德讲的是 与善仁

与 就是相处 就是给予

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 或者是

给予别人恩惠 恩德 好处的时候

要平等 要给人以尊严

这个就叫 与善仁

水是平等的

不论你的脸有多脏

你站在水边去洗的时候水是一视同仁的

关于这个给予别人好处

利益要给人以这种尊严 我再多说几句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五十一章里边讲道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大自然生养了万物 不把它当作私有的财产

我们对待儿女也应该用这样的一种态度

生而不有的态度

为而不恃

我们做了很多事情

不要把这些事情当做是一种凭借 屏障

甚至是一种勒索的工具

我们对别人的好处那你就忘了吧

别人对我们的好处我们要懂得感恩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忄加个寺庙的寺

长而不宰

即便是我们做别人的领导

我们也不要以为我们自己能主宰人的命运

从而不给人以平等 宽容的空间

这是非常不好的

所以第四个品德叫 与善仁

哪怕是我们做慈善的时候 也要给人以这种尊严 平等

水的第五个上善的品德是什么呢

就是言善信

我想各位同学都去过钱塘江 看过钱塘潮

潮水是非常讲信用的 到时间它就按时就来了

所以老子认为我们的说话也应该像

潮水一样讲究信用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