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  理欲关系的认识 >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在线视频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下一节: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天理人欲的关系

在朱熹看来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样一种关系

那么对于人欲和天理的对立的关系来讲

表现为公与私 是与非
之间的这样一种对立关系

就人欲和天理的关系来讲

表现为三个具体的方面

第一 一方战胜另一方

正如朱熹所讲到的

人有个天理人欲

此胜则彼退 彼胜则此退

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人之一心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那么这个天理人欲的一方胜另一方

我想理解起来也很简单

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调和和中立的这种关系

那么就像朱子所打的比喻

就犹如刘邦和项羽之战

一方必然战胜另一方

第二种表现的形式 一方克服一方

朱熹所讲

天理自然发见而人欲渐渐消去者固是好矣

然克得一层 又是一层

大者固不可有 而纤维尤要密察

那么在朱熹看来

对于人欲来说可以一层一层的克服掉

对于大的方面 我们很容易去除掉

但对于小的方面我们则尤其需要细细地密察

方可才能够复礼

其三 表现为互为消长

正如朱熹所讲的

天理人欲互为消长分数

其为人也寡欲 则人欲分数少

故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不存焉者 则天理分数多矣

其为人也多欲 则人欲分数多

故虽有存焉者寡矣

存焉者寡 则是天理分数少矣

实际上在朱熹看来

那么人欲和天理的关系就是此消彼长的

那么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消长

是联系在一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朱熹从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关系当中

也看到了它们之间的相融相合

和统一的这样一种关系

在朱熹看来

人欲和天理并不是绝对的对立

因为我们之前也谈到了

对于朱熹 他将欲和人欲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在人的正当的自然欲望当中

那表现为天理

所以也可以说

天理自欲中出

那么对于理来讲或者对于天理来讲

它同样需要有一个挂搭之处

那么对于这一点

那么实际上朱熹和佛家和道家

有着非常明确的这样一种差别或者是差异

同样对于道家和对于佛家来讲

它们也强调禁欲绝欲

但是在灭绝人欲之后

那么却完全不着一处

体现出一种虚和空

那么所以这种克己

也未必能够达到复礼的这样一种最终的结果

但是对于朱熹来讲

他为礼找到了一个可以归着之处

即人的正常的欲望

所以这样一种天理

它不是悬挂于人之外的是高高在上的

而在朱熹看来

这种天理是融于人欲当中的是属人的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讲

人欲和天理又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所以在长期以来

特别是封建其他后世的封建统治者

一味地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去灭绝人的所有的欲望

最终导致出以礼杀人的

这样封建礼教的悲剧

那么实际上是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这样一种思想观点的最大的曲解和误会

今天我们关于理和欲的之间的关系的讨论

就到这里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