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7.《墨经》导读 >  《墨经》的伦理学 >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在线视频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下一节: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说 在先秦时期

墨家和儒家

并称的

都是显学

到了后来

由于儒家的思想

对于统治阶级

统治整个国家 社会

有利

所以 得以发扬光大

而墨家呢

由于不具备

这样的功能或者说作用

从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但是在墨家这些思想当中

有一个思想

可能是为大多数人所

熟知的 就是

墨家讲 兼爱

因为这个 爱 儒家也讲

孔子说 仁者爱人

而墨家呢

提出了 兼爱

当然 儒家是不同意的

在《孟子·滕文公下》里

就有这样的话

去反驳 或者说去

看不上

墨家的这个 兼爱

它是这样说的 说

也就是说 在儒家看来

墨家讲的这个兼爱呢

是禽兽

那么作为

墨家思想的一个总结

《墨经》呢

对墨家所一贯

提出的这个兼爱思想呢 也给出了

它的论证 给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对兼爱思想给出了阐述 那么

本节 我们就是要

去看一下 它是怎么阐述的

也有利于我们理解

去近一步理解墨家所提出的兼爱

爱的一种方式叫做兼爱

兼爱

我前面也提到了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但究竟兼爱是个什么意思呢

是不是像

儒家所讲的

那样是禽兽的爱呢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看一下

在《墨经》的

《大取》当中

有这样的阐述

意思是说

爱这个人口众多世代的人

与爱

人口比较少的世代的人

是一样的 都要爱

兼爱也是一样

爱过去的人与爱将来的人

一样

跟爱现在的人也是一样的

这就是所谓

兼爱

在墨家的这个兼爱的思想当中
《墨经》还提出

这个兼爱呢

不仅是爱别人

还要爱自己

我们讲的兼爱呢

不光是爱别人 还要爱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

它给出了这样一个推理

我说兼爱是要爱自己

这是有理由的

不是我在这里胡说

什么理由呢 就是说

你儒家也说要爱人

我也说要爱人

没错

那么我自己也是人

你说要爱人 我自己也是人
那么肯定也应该去爱自己

就是说

《墨经》解释这个兼爱 说是要爱自己

它是有根据的

从这样一个推理得来的

这是讲

兼爱

接下来

《墨经》还讲爱是从哪里来的 来源

这也是在《墨经》《大取》当中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

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 爱别人

它产生于

为人着想

为人着想

你要替别人想 这是产生爱的这一个根源

墨家讲的这个爱和儒家的这个爱是

有所不同的

《墨经》这样总结

在《墨经》看来

儒家的爱 它是一种有等级的爱

儒家讲了 说这个君王

这个长者

以及跟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

我们是要给予厚爱

其他的人呢

给予薄爱

《墨经》讲 这个爱呢

不应有薄厚

这种分薄厚的爱 其实呢

还是一种有阶层 有阶层的爱

这种爱 其实究其根源呢

还是

一种自私 自私的爱

当然 在这里呢

《墨经》还解释了墨家讲的这个兼爱

这个兼爱呢不是说

不是说乱七八糟的爱 这个兼爱呢

也是有秩序有标准的

只要是符合这个仁义的原则

那么就爱

不管它的阶级是什么 也不管它的长幼

只要符合它的标准 符合爱的标准

仁义的标准

那么就爱

这个 才是这个兼爱的这个

本质或者说精髓

不是胡乱的爱 杂乱无章的爱

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现在我们在伦理学界

普遍在探讨这个是不是有普世伦理

就说是不是说有一定规则在里面

《墨经》 或者说墨家学说最大的特点呢

它处处在讲规则

墨家讲的这个兼爱 是一种

有规则的爱

是一种理性的爱

理性的爱

不分阶级

并不意味着是一种杂乱无章的爱

在这里

墨家讲的这个兼爱
是说要符合一定的仁义标准

这个标准是一定的

只要符合

就爱

不管他是谁 自己也可以爱

君王可以爱 普通人可以爱

没有薄厚之别

这就是

墨家讲的这个

兼爱

《墨经》给出了

比较精辟的解释与总结

总的来说

墨家讲的这个兼爱 在《墨经》里边

举了一些例子 兼爱一正一反 比如说

过去的人

爱现在的人

爱将来的人 这都是一样的 然后呢

它又反驳了 反驳了儒家的这种

有等级

有差别的爱

有差别的爱

说这个爱 应该从天下的兴利出发

去爱

而不是儒家所讲的那种

有差别的爱

那样一种有差别的爱 其实最根本的

原因还在于它是一种

可以说是一种自私

虽然爱这个字眼看上去讲的是无私
但如果按照那个

儒家讲的有差别的爱 还是自私

我们简单的讲了一下《墨经》当中对这个

兼爱 墨家所提倡的这个兼爱

思想的一种阐释 以及它

以及它对于儒家反驳的一个反驳

好 这讲我们就讲到这里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