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8.《心经》导读 >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在线视频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下一节: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禅宗的禅可能更多地还偏向于和慧连在一起

我们说呢

佛教它更主要的是一个人教而不是一个神教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在于

实际上释迦摩尼本身就不是

我们通常呢现在认为他好像神通广大

甚至比一般的神还要神通更大

但是呢

从这个原意上来看呢释迦摩尼这个词呢

本身呢也说明了问题

释迦呢是

释迦摩尼出家前他的这个

成佛前他的这个族名

是释迦族

而摩尼是圣人的意思

所以释迦摩尼实际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所以呢佛教从最早的原始的角度上来看的话呢

实际上是一种圣人之教

是一种圣人之教

而且怎么样子释迦摩尼呢

他原名呢叫做乔达摩悉达多

他是怎么样成佛的呢

他是通过慧悟

悟道成佛

悟道成佛

所以佛呢是通过觉悟通过悟而成佛的

所以这里边需要有大的智慧

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道

那么这个道呢本身的话呢

修道的话呢

修到最后按照不同的方式去修

往往与你修成正果的这个果之间也是有关联的

比如说在佛教中一般认为呢

这个果大致上可以分成四个位次的果

第一个就是叫做罗汉果

第二个叫做这个辟支佛

第三个是菩萨果 最后一个是佛

也就是说呢

我们可能按照不同的方式去修的话可能呢

只能达到不同的果位

我们需要对这几个概念做一个说明

那么佛教在修道的时候修行的方式不一样

比如说我们只是自己修

而不去管别人

那么最后把自己修成了

那么这样你最多只能修成罗汉果

那么也就是最多只能修成罗汉

那么呢除了要把自己的修成

而且还能够去帮助别人把别人也能够

帮助他们来修成正果

这个在佛教中经常用一个比喻呢就是度到彼岸

所以用乘来说 有大乘 小乘之分

那么认为小乘的意思就是呢

只把自己度过去度到彼岸去这就是小乘

那么大乘就不一样了 大乘讲要普度众生

所以它需要乘就是承载的意思

它需要承载的工具要大

尽可能大

越大越好

可以把所有的对象都度过去

所以这叫做自度度人

那么呢

如果不仅能够自度而且能够度人

我们这样最终修成的果我们叫菩萨果

我们《心经》中多次提到菩萨这个概念

那么菩萨果呢

如果不仅能够自度还能够度人

而且功德圆满

最终呢就可以修成佛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道好像

也分不同的一些等级

那么除了这三个果以外还有一个果 就是辟支佛

辟支佛是什么意思呢

它和前面的这三个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

你不管是修成罗汉果还是修成菩萨果

实际上

好像都和佛释迦摩尼等有一定的关系

也就是听到佛的一些言教

然后我们觉悟了最终修成正果了

那么这样的最终

我们说可以修成像罗汉果 菩萨果等等

但是还有些人也可能会修成正果

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听到佛的言教

也就是说还有一些自学成才者

那么自学成才者

他是通过修什么而最后修成正果的呢

我们说自学成才者他修的最主要的就是什么呢

就是十二因缘

通过修十二因缘最终觉悟

然后悟道修成正果

所以可见佛他还是一个

佛教还是一个很开放的宗教

他们也不排斥还有自学成才的这样一条道路

那么总之呢

这些不同的道路最终都汇聚在一起

最终都通向了这个

就是我们说究竟涅槃

达到这样一种修成正果的这样一种境界

最终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第四个最重要的谛

第四谛 道谛

那么关于道谛里面涉及的问题非常多

它和不同的一些

再不同的一些佛教的宗派中

对道谛的讲的可能差距呢

有些差距还很大

其中有一个

我们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佛教宗派

就是天台宗

除了天台宗以外还有三论宗等等

好像呢都

还论述到一个对佛教的

基本的看法

对《心经》中的一些基本的看法问题

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看待这些对象呢

如何去认知呢 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最突出的表现为一种我们

后来经常说到的一个叫 八不中道

那么就是说它是从两个方面来去双向否定

不一亦不异 不常亦不断等等

那么就是说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待佛教

接着这个问题再往下说的这个问题呢

这个八不中道它又直接的和

佛教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连在一起

这个概念呢就叫做 二谛

这个二谛通常呢

说法叫做真谛和俗谛

真谛又叫做第一义谛或叫做圣一义谛

俗谛有时候又叫做世谛

所以真谛讲的通常认为是一种

出世间的学问

而这个俗谛或者世谛讲的世间的一些真理

真谛

所以也就是说佛教的基本思想还可以分成

世谛和圣一义谛

或者是真谛可以分成这么两块

那么世谛讲的一套基本的思想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说可以高度的概括凝缩在

四圣谛里面

但是还有一个也就是 圣一义谛

圣一义谛是什么呢

圣一义谛这个说法呢

在不同的佛教宗派里面说法也是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理出一些思路来

可以看出圣一义谛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

一种空

所以性空的思想

用性空的这样一个思想来看这个世界

看人生 看众生

那么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真谛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这个

有一个说法就叫做

真空假有

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那诸多的

比如说 五蕴

比如说 无明

比如说 老死等等

都是呢可以说都可以看成是假有

是有但是是一种假有

因为是一种无自性的有所以是一种假有

所以从另外的角度上来看的话

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空的

说到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个

谁呢 这个

《心经》呢它涉及到《心经》的另外一个方面

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在这里面

做重点的说明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