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8.《心经》导读 >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在线视频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下一节: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一个就是苦

它是从人世间人是什么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集谛回答的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灭谛回答的是一个做什么的问题

道谛回答的是一个怎么样做的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做什么 怎么样做四个问题

所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那么我们在《心经》里面

涉及的到的诸多的概念和思想呢

实际上大多都可以呢

从四圣谛中看出它在四圣谛中的位置

比如说第第一个苦谛

那么释迦摩尼认为

他当时悟道成佛

悟道成佛悟出来的道第一传的道就是四圣谛

他首先悟的第一个就是人世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人世间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人生就是苦

但是呢具体的说来可以分为八苦

八苦包括生老病死四苦

除此之外还有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

以及求不得苦

还有五蕴盛苦或者叫五蕴炽苦

那么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

他们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的苦

比如说怨憎会

怨憎会就是说你所讨厌的东西

去想躲开的东西结果却躲不开

它就是老是缠着你不放

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怨憎会

那么爱别离苦呢

爱别离苦就是说你越是珍视的东西

越是想保住的东西越是保不住

越是容易失去 爱别离

至于生老病死呢 这个我们就不再解释了

那么除了这几个苦以外呢

还有第七苦叫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是指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我们往往得不到

或者我们得到的一部分我们失去的更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求不得

那么求不得苦可以看成是前面的几苦

一个综合概括

是个高度概括的一种说法

前面的几苦都可以看成是种种形形色色的求不得

印度有一个大诗人叫泰戈尔

泰戈尔曾经有一句诗说到这个问题

他说呢

我求索的我得不到

我得到了是我不求索的

说的就是求不得

那么最后还有一苦叫五蕴盛苦

或者五蕴炽苦

这个五蕴就是我们《心经》中提到的五蕴

五蕴通常的说法是色受想行识

它主要指的是我们人自身

包括构成我们人自身的诸多的这些方面

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构成五蕴

所以五蕴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来

《心经》里边五蕴的概念实际上是和

四圣谛中的苦中的第八苦直接相关

那么这是我们说的苦谛

那么第二谛叫做集谛

集谛回答的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会苦呢

佛教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

他认为苦之所以苦说到底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缘

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因缘聚则聚 因缘散则散

所以一切皆是因缘

那么佛教还认为因缘还可以包括

环环相扣的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第一个叫做无明

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也叫六根

那么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

一共十二个 环环相扣的十二因缘

那么这十二因缘里边的

这个我们前面说的六根也叫做六入

就指的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那么与六入相对的还有六尘

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六尘一起构成十二处

十二处又再加上六识

与其相关的六识

眼识 耳识一直到意识加上六识被称为十八界

这都是佛教中的最重要的一些概念

这些概念都在《心经》里边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业报轮回

佛教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业报轮回这样一个思想

那么因为呢

我们的人为什么会苦呢是由于他的业和他的业有关

那么你做的业直接影响到你受的苦

当然呢你要做的善业

你可以有善报

那么恶业呢就会有恶报

善报恶报可以有现世报

也可以有来世报

那么现世报 你做的好事可能将来必定有好报

来世报就是你将来呢

你这一辈子做了好事

你下一辈子可能就会有好的报

什么叫做好报呢

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

这个业报轮回的问题了

业报轮回按照佛教的思想来看

释迦摩尼他认为

他实际上释迦摩尼呢

他在最后一天悟道成佛的时候

他终于悟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那就是他发现这个

这个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就过去了

然后消失在远方

那么在最后的一天他终于眼界开阔了

看到了无限远处

最终发现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而是好像是远去的这些芸芸众生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消失

而是在一个非常巨大的轮子上在那转

转 转 转到一圈又转回来这叫做轮回

不仅轮回而且众生还在六道中轮回

这六道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天神

第二是人 第三是阿修罗

第四是牲畜 第五是恶鬼

第六是地狱

就是众生在六道中轮回

在六道中轮回

所以呢

永远不得摆脱这个轮回

老在轮回里面转

所以你上一辈子做了善事了

下一辈子轮回的时候可以把你往上提一点等级

你要做的恶事的话

它就可能会把你打到更低的层次

这里边不光是人神也一样

比如说这个天蓬元帅

天蓬元帅犯了天条也把他打到地下了

然后投胎成了猪胎了 大家都知道

这个 可见呢

天神也在里面轮回

正是因为有这个原因的话由于有轮回

所以我们谁也无法摆脱这种苦

所以有些人就想了

有一种说法就是那么我们觉得这个世间都是苦

那么我们干脆自杀那就算了

不就解脱了吗

不是这样

佛教坚决反对的就是自杀

它认为自杀的话你绝对不可能摆脱苦

你不仅摆脱不了苦而且要受更深更大的苦

因为你在轮回

你会往更低的层次甚至地狱里面去轮回

由于这种轮回结果导致

你还要受更深的苦

所以摆脱不了苦

所以这不是真正的摆脱苦的途径

我们休息一会等会再说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