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6.《孙子兵法》导读 >  用间篇上 >  邓妙子第二节上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邓妙子第二节上在线视频

邓妙子第二节上

下一节:邓妙子第二节下

返回《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邓妙子第二节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 我们今天先讲《孙子兵法》十三篇
《用间篇》

我们首先看一下《用间篇》的篇名

间谍之意

那么更广泛地一点来说

就是涉及到现在军事部队的这个情报问题

所以《用间篇》它谈的是间谍问题

也可以说谈的是军队的情报信息建设

那么《孙子兵法》

第十三篇《用间篇》一开篇

他首先是做了一个铺垫 然后提出他的观点

做一个什么铺垫

十万之众日费千金

相持数年以争一朝致胜

那么

如果三军统帅你不能够用金钱依靠间谍

获得充分的军事情报

那么他认为这样的将军是不仁之至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前面首先强调了就是

通过间谍获取有用的军事情报 它的重要性

随后提出他在《用间篇》的第一个重要思想

那么第一个思想

他是这样来提的

就说提出一个先知的思想

那么这个先知

就是说不是希伯来宗教里面那个宗教先知

古人用的是单字

所以我们今天加一个字 那么这个含义更加清楚

就是先知敌

就是我方要领先于对方 充分了解对方的军情

那么这样我了解对方 对方不了解我的话

我在暗处 敌在明处 则我主动

敌被动 那么在战场之上先掌握对方的军情

做到先知敌 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我们的日常经验我们来看一下 就是

双方对峙的这个智慧

它某种意义上和我们今天

棋类对弈的这个智慧是相通的

我们一般人下棋都有这样一个经验

就说当你和一个比你棋艺精湛的人下棋时

那么我们有时衡量棋艺精湛时

一般有这样一个指标 就说

你能准确预判对方未来的几步棋

假如你能准确地预判对方未来的一步两步棋

对方能预判你未来的三步到四步棋

那么你和这样一个对手下棋

你会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绝望

所以 先知敌

就可以做到

充分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这是他的第一个观点

那么紧接下来第二个观点

如何做到先知敌 孙子讲就说 先知者

不可问于鬼神 不可象于事

占卜问鬼神的方式

那么这在当时是很多君臣普遍的一种做法

但是 孙子他很早就不信这一套

他坚持一个理性的方式

那么同时就说 不可象于事

就说你你不可能通过

相同事件类比的方式去猜度对方的军情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他认为 必用于人

知敌之情者

那么用我们今天话来说

就说必须要运用专门的军事情报人员

来了解对方的军情

如何利用专门的间谍去获取有用的军事情报

那么

孙子把这个用间谍之道 他详细地分为五类

那么他分为这样五类

那么所谓乡间 就是

我方军队攻入敌方领地

询问当地的乡民 了解有用的军事情报

那么所谓內间 敌之官人

那么我用重金收买 使其为我所用

那么无论文官武官

官职越高越好 重金收买 使其为我所用

反间

敌之间谍

我们知晓之后

那么

因利导之

仍然是重金收买

使他实际为我所用

那么这一类间谍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双面间谍

但是关键在于 能为我所用

那么第四类 死间 就说

我方故意向对方传出虚假的军事情报

那么这个情报

用我们的间谍传递给对方 那么

这个情报一旦被对方采信之后

必然会使对方在战场之上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是这样的情况

终有明了之日 因此提供假情报的人

将免不了落得一死的下场 因此称为 死间

那么活间 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谓的侦察兵

深入敌后 搜集有用的情报 然后回过头来

向我方将领汇报

这是活间

那么这是

五类使用间谍的方式

那么孙子认为

五间俱下

莫知其道

鬼神莫辨

如此是人君之宝

也就是说

我方应该综合运用这五类间谍人员

然后让对方分不清我方使用间谍的规律

从而使间谍的效用达到

神鬼莫测的这么一个就说高明的境界

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说

用间谍 使用间谍的具体方式它分为五类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列表:

1.《周易》导读

-周易的作者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1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2

--燕连福第1节:《周易》的作者3

-周易的人生观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1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2

--燕连福第2节:乾卦解读3

-周易的道德观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1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2

--燕连福第3节:坤卦解读3

-周易的对话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1

--燕连福第4节:泰卦解读2

-1.《周易》导读--测试题

2.《道德经》导读

-老子其人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1

--韩鹏杰第一节-老子这个人2

-《道德经》这本书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1

--韩鹏杰第二节:道德经这本书2

-上善若水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1

--韩鹏杰第三节:上善若水2

-反者道之动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1

--韩鹏杰第四节:反者道之动2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3.《庄子》导读

-庄子其人其书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1

--韩鹏杰第1节:庄子其人其书2

-庄子的思想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1

--韩鹏杰第2节:庄子思想(上)2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1

--韩鹏杰第3节:庄子的思想(下)2

-3.《庄子》导读--测试题

4.《论语》导读

-《论语》与《对话录》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上)

--妥建清第一节:《论语》与《对话录》(下)

-孔子的历史形象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上

--妥建清第二节:孔子的历史形象 下

-孔子“仁”的思想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1

--妥建清第三节:孔子“仁”的思想2

-孔子的学习之道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2

-4.《论语》导读--测试题

5.《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上

--龚建平第一节:《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下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上

--龚建平第二节: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下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上

--龚建平第三节:《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下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6.《孙子兵法》导读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7.《墨经》导读

-墨子、墨学与《墨经》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1

--雒自新第1节:墨子、墨学与《墨经》2

-《墨经》的逻辑学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1

--雒自新第2节:《墨经》的逻辑学2

-《墨经》的认识论

--雒自新第3节:《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雒自新第4节:《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8.《心经》导读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1

--张帆第一节: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上)2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1

--张帆第二节:《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下)2

-《心经》解析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1

--张帆第三节:《心经》解析2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1

--张帆第四节:《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2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

-对理的疏解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1

--李重第一节:对理的疏解(上)2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1

--李重第二节:对理的疏解(下)2

-对欲的疏解

--李重第三节: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李重第四节: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其人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1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2

--燕连福第一讲:王阳明其人3

-心即是理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1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2

--燕连福第二讲:心即是理3

-知行合一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1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2

--燕连福第三讲:知行合一3

-致良知说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1

--燕连福第四讲:致良知说2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

邓妙子第二节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