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生死学 > 第一章 生死之间的学问 > 第二讲 生死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二讲 生死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上一讲
我们探讨了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这个话题
那么他告诉我们生死学值得一学
那么这一讲
我们继续探讨一下
学生死学学什么
学生死学什么
他涉及到的
就是生死学的研究对象
和目的问题
那么首先
我们谈谈生死学的研究对象
生死学
顾名思义乃是关于生死之学
是关于生死问题的本质
与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
人生离不开生死
人生就是生与死的矛盾对立
与统一的运动过程
生死学就是对生与死的矛盾分析
揭示两个基本规律
即生死相关律和生死优化律
为我们应对生死提供基本原则
那么首先我们探讨一下
生死相关律
生与死在各种层面上
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存在
第一生死对抗
生死之间是相互否定的
这是最根本的规律
明确何为生 何为死
明确生死之间相互否定
探讨他们彼此消长
有利于现实人生
比如消除死亡恐惧
这有助于全身心的生
同时也告诉人们
知其当死与不当死
当生与不当生
在生死之间做明确的选择
不可以在生死之间有半点含糊
必须懂得在生死之间进行权衡
做准确判断
第二生死相含
生即是死中之生
死就是生中之死
对生死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有助于人们对人生境界的提升
这告诉我们
任何生的问题均可以延伸
并寄予死的问题
比如为何人要重占有
追根到底是恐惧死亡
那反过来说
许多死的问题
也都隐藏在生的问题
比如宗教的死后世界
藏传佛教中的中阴观
实际上就预示着生的要领
并非一味求死
三 生死互观
生是由死来定义
死是由生来定义
离开死无所谓生
那么离开生也就自然谈不上死
这就是由死观生
与由生观死
生死自然一体
因此未知生焉知死
与未知死焉知生
都各有其片面性
只有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生死观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生死问题
如古诗所云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生死转换
那么这里是个四个方面
我们可以去理解
第一个方面
他是一种客观现象
万物都会走向死亡
这是生转换为死
同时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死向生的转化
第二他是一种主观意识
在人的思想观念上
生死也是相互转化的
生可以转化为坦然赴死的勇气
视死如归
三他作为一种信仰
死后的再生
是一种信仰
生死转换
将人生视为一个圆环而非直线
它提示给我们
注意自身的内涵与完整
绝非追求直线式的生命的长度
生死转换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有的人死了但他活着
这叫做死而不朽
而有的人活着但他却死了
这叫做行尸走肉
就这四个方面就告诉我们
生与死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那么对人而言生死关联生死相关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死学规律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规律
生死优化律
自人类产生以来
其生存方式的选择
是以对生死价值的选择
为核心进行
不同民族不同社会
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们
对生死的评价与选择
都有着不同的取向
不同的方式
甚至不同的思想
但都体现着
对生死价值最大化的追求
这就是生死优化律
下面几个层面
这几个层面
实际上就是由低到高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
生死两难的负价值
生死两难即是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的生死处境
这是人类最无法承受的生命困境
与悲惨遭遇
他使得生命的尊严丧失殆尽
那第二个层面
是生死两顺的自然价值
这是一种普通的人生死价值取向
既重生顺死
又舍生忘死
本质上看生与死之间
客观存在着价值相依存的关系
生就是自然
死也是自然
那我们就要顺应他
这叫做生死两顺
或存顺没宁
以及活得自然死得坦然
这是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生死境界
那么第三个层面
生死义取的选择价值
很多时候
人类面临着生与死之间的冲突
那么此时生死优化
便会表现为选择的取向
是贪生怕死呢
还是舍身取义呢
是重死轻生
还是忍辱而生
人类生命的神圣与崇高
就表现于这样的生死关头
人类对选择的认同
最终表达了人类的价值优化取向
什么时候选择尊严的死
而放弃无意义的生
什么时候宁可不要尊严的死
也要选择更有意义却屈辱的生
那么这就是基于生或死的价值
最大化的考量
第四个层面
生死俱善的完美价值
优生优死
始终是我们人类
对生命的自身价值最完美的追求
从本质上论
生与死都达到一种极高品质
从根本上消除了
生死之间的任何冲突
达到一种真正的和谐
既优雅尊严地生
又优雅尊严地死
应该说这是人类社会
终极价值追求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那么我们追求平等
自由富裕的生活
也就包括着人度过美好的一生
达到生命价值的真正实现
所以我们学生死学
首先学的就是生死相关
与生死优化这两个最基本的规律
那么这两个基本规律
提供给我们思考
任何一种生死问题最根本的原则
那么接下来我们谈生死学为何
他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生死学
主要是为了达到如下的目的
第一解除生死问题的神秘性
严格说来
死亡本身即死后的世界
皆非人之感受知觉和理性
所能够体验和把握的
让人们以科学的眼光
去透析生死
真正了解生命与死亡的本质意义
了解与生死相关的哲学 文学
历史 文化 宗教等等知识
坦然面对死
克服死亡恐惧
解除死亡的神秘性
这是我们要求达到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的
赋予生死问题以神圣性
通过对生命必死的了解
结识生与死的必然联系
使人们懂得生命的宝贵
敬畏生命 关爱生命 珍惜生命
并真正意识到
人应该尊严地活着
并尊严的死去
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所以学生死学
就是敬畏生命敬畏死
-第一讲 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第二讲 生死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视频资源
--新闻案例
-第一讲 生与死的三重定义
-第二讲 生命的尊严与品质
-第三讲 死亡的尊严与品质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视频资源
--文献资源
-第一讲 畏死体验
--第一讲 畏死体验
-第二讲 死亡恐惧
--第二讲 死亡恐惧
-第三讲 濒死体验
--第三讲 濒死体验
-第四讲 临终心理
--第四讲 临终心理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疾病
--第一讲 疾病
-第二讲 衰老
--第二讲 衰老
-第三讲 灾难
--第三讲 灾难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视频资源
--文献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战争
--第一讲 战争
-第二讲 贫穷
--第二讲 贫穷
-第三讲 堕胎
--第三讲 堕胎
-第四讲 死刑
--第四讲 死刑
-第五讲 动物生命权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临终关怀
--第一讲 临终关怀
-第二讲 丧葬礼俗
--第二讲 丧葬礼俗
-第三讲 居丧体验
--第三讲 居丧体验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安乐死
--第一讲 安乐死
-第二讲 脑死亡
--第二讲 脑死亡
-第三讲 器官移植
--第三讲 器官移植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自杀的本质与成因
-第二讲 自杀的伦理审视
-第三讲 自杀的三联征与自杀干预
-第四讲 自杀干预策略与途径
-第五讲 慢性自杀
--第五讲 慢性自杀
-讨论
-作业--作业
-期末考试--《生死学》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