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生死学 > 第三章 死亡意识 > 第四讲 临终心理 > 第四讲 临终心理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三章死亡意识
第四讲
临终心理
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
有没有想过
既然每个人都要走向死亡
那么人们如何走向死亡的
其实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就涉及到临终心理
何为临终
临终是人的最后阶段
在此阶段中
大多数人
会在亲友们的哀痛声中
结束一生的旅途
当然那些死于
非命的人除外
由于每个人他所患的疾病不同
或者他遭遇的意外情况不同
所以人的临终阶段
可能有的长有的短
但无论其长短
临终阶段是人生必经的阶段
人生的开始
尽管是以新生儿的哭声
向世界宣告的
但是那意味着生机和快乐
死亡是人生的终结
它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由生到死
意味着由明亮转向黑暗
由有形有体
有声有色
转化为虚无
或静静的长眠于地下
或化作硝烟
在人间消失
于是人们对死亡
就产生了恐惧
面对这一结局
人类只有无可奈何的接受
承受临终前的恐惧与痛苦吗
其实学者们研究临终心理
就是为了去
明了人类走向死亡之谜
接下来不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临终心理的相关理论
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
从1964年开始
在芝加哥大学医院
临床观察了近200多个临床
病人的案例
他同这些病人
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谈话
并进行了细致地观察
从中得到了一些描述性的材料
整理成
《论死亡与濒死》
这本书在1969年出版
在本书中
库伯勒.罗斯将临终心理
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否认
多数病人在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后
最初的反应是
不 那不是我
那不可能是真的
所有的病人都坚决的认为
医生诊断错了
或是跑了一家又一家的医院
企图推翻这种
令人绝望的诊断
第二个阶段
是愤怒
实际上它是一种心急焦虑的表现
如同许多人
当有时候遇到了
不顺心的事情一样
气愤
不平 嫉妒
各种心理纷至沓来
混成一团
填塞胸中
为什么别人都活得好好的
偏偏让我得癌症
上帝太不公平
此阶段的病人
一般是较难照顾的
他们往往会认为
自己被家庭
被亲友 被社会遗忘了
因此怨天尤人
甚至无理取闹
第三个阶段
是讨价还价似的协议阶段
临终病人
在得知自己的否认
愤怒
都不可能改变必然死亡的
事实的时候
就会产生一种
以守为攻的心理
就是说他会与疾病
与上帝 与神
与医护人员讨价还价
争取延长自己的生命
哪怕几天 几小时
比如我们会看到
有些病人会说
医生让我多活几天
我会把我的科研项目完成
有的人会说
只要你们延长我的生命
我就会把我所有的财产
都捐献给医院
诸如此类
讨价还价的心理
其实质是基于一种
延缓死亡的企图
这是人的本能
和生存欲望的体现
第四个阶段
即抑郁期
在这个时候
病人的情绪最为消沉
因为自发的愤怒
向外界乞讨般的协议
都不可能达到延续生命
逃避死亡的目的
更不可能否定自己的病情
于是便被一种
巨大的失落感笼罩
这个时候病人
通常沉默寡言
对一切的事物都表示冷漠
这时很难激发他们对
周围事物的兴趣
第五个阶段是接纳期
走向死亡的临终者
发现自己那种超脱现实
超脱自然的需要
压倒了一切
会主动的接受死亡
我累了
操劳了一生
现在该休息了
我需要休息了
对于病人来说
这是他人生漫长旅程中
最后心境的平静与休息
哲学家认为
这种心境的发生
是生命最后阶段的成长
就好像人的生命
即将迈入死亡的门槛时
最后的一次升华
这个阶段临终病人
就不再抱怨命运
他不再灰心冷意
常常是回忆过去的亲友
显得疲乏喜睡
愿意一个人悄悄离开世界
此外
还有威斯曼临终心理理论
学者威斯曼将临终心理
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存在可怕境况阶段
第二阶段是
缓和顺应阶段
第三阶段是
衰退恶化阶段
第四阶段
是濒死阶段
临终心理研究
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方面
临终心理的研究
对于人类认识自身的死亡
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
因为在过去的时代
人如果一旦进入临终
就会失去人的现实存在资格
就会被当成死人对待
中外历史上曾经流传很多的
耆老习俗
都说明了这一点
临终理论尤其是
库伯勒.罗斯的理论
其不朽意义
就在于建立了死亡中
主体的自我建构理论
个体的临终
不再是物化
对象化
客体化的存在
不是等死和被消灭
而是自我的生成
和生命最后的完成
对临终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
我们应该人性人道的对待死亡
因为死亡本质上是
生命的有机部分
每一个人
任何一个人
在进入死亡过程之后
只要这一过程没有结束
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它视为人
去尊重
去敬畏
不放弃
不抛弃
另一方面临终心理
为临终关怀提供了理论基础
和实践指南
正如库伯勒.罗斯女士指出的
鼓励别人
不要从无希望的病人身边逃去
反而是更去接近他们
因为在他们最后的时刻
别人是能够给
他们很大的帮助的
应该给予临终病人
以人性的关怀
这是任何一个人的伦理责任
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第一讲 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第二讲 生死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视频资源
--新闻案例
-第一讲 生与死的三重定义
-第二讲 生命的尊严与品质
-第三讲 死亡的尊严与品质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视频资源
--文献资源
-第一讲 畏死体验
--第一讲 畏死体验
-第二讲 死亡恐惧
--第二讲 死亡恐惧
-第三讲 濒死体验
--第三讲 濒死体验
-第四讲 临终心理
--第四讲 临终心理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疾病
--第一讲 疾病
-第二讲 衰老
--第二讲 衰老
-第三讲 灾难
--第三讲 灾难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视频资源
--文献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战争
--第一讲 战争
-第二讲 贫穷
--第二讲 贫穷
-第三讲 堕胎
--第三讲 堕胎
-第四讲 死刑
--第四讲 死刑
-第五讲 动物生命权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临终关怀
--第一讲 临终关怀
-第二讲 丧葬礼俗
--第二讲 丧葬礼俗
-第三讲 居丧体验
--第三讲 居丧体验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安乐死
--第一讲 安乐死
-第二讲 脑死亡
--第二讲 脑死亡
-第三讲 器官移植
--第三讲 器官移植
-讨论
-作业--作业
-拓展资源
--文章资源
-第一讲 自杀的本质与成因
-第二讲 自杀的伦理审视
-第三讲 自杀的三联征与自杀干预
-第四讲 自杀干预策略与途径
-第五讲 慢性自杀
--第五讲 慢性自杀
-讨论
-作业--作业
-期末考试--《生死学》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