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学教育基础 >  第六章 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6.1 课程概述 >  6.1.2.2 课程的类型(下)

返回《中学教育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1.2.2 课程的类型(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6.1.3 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返回《中学教育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1.2.2 课程的类型(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好

欢迎走进中学教育基础这门课程

在上一讲中

我们认识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不同的课程类型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它的课程类型

先来看一个问题情境

很多中小学校都很重视校风

校貌

班风

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

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从课程的角度看

它们属于哪一种课程

这种课程是怎样影响学生发展的

带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来学习这一讲的内容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几种课程类型

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

分门别类加以编制的课程

是一种单一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

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分科课程由来已久

其优点在于

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

有利于系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能力

其局限性体现在

人为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

分科过细

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综合课程是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的

通过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

把同一性质或不同性质的学科

有机综合成为一种具有新质结构的课程

例如

把历史

地理两门学科综合为“历史与社会”

将音乐

美术两门学科综合为“艺术”

其特点在于通过学科交叉

渗透

融合而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合科教学 ”

按照综合程度的不同

综合课程可分为相关课程

融合课程

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

有利于整体认知

有利于形成完整世界观

此外

综合课程注重从生活

社会实际出发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有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综合课程被肯定的优势

其局限性表现在

整合后的知识系统性不足

不利于深入系统学习某一种知识

课程组织比较困难

容易导致知识的拼盘式“综合”

在课程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比如师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

能够通晓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课程的教师

非常缺乏

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或呈现方式

可以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显在课程”

“正规课程”

是指国家以课程计划的形式明确规定的

学校有计划列入课程表内的

所有正规的学术课程和计划内的课外活动

它以直接

明显的方式呈现并作用于学生

需要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实施

学生有意识参与

通过显性课程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隐性课程是指课程计划以外的课程

它的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的作用方式是间接

内隐的

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常包括渗透在教材

教学活动

班级气氛

人际关系

校园文化当中的文化价值

态度

习惯

礼仪

信仰

偏见

禁忌等等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活动实施

学生无意识参与其中

通过隐性课程习得的主要是

非学术性知识和经验

根据课程设计

开发和管理主体的层次不同

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种类型

国家课程

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它集中体现国家意志

反映国家教育标准

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

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课程

在我国

国家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当中的主体部分

地方课程

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

以国家课程计划为基础

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或所授权的教育部门

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设计的课程

比如

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

这种课程就属于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它根据地方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的课程资源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增强了课程的地方适应性

校本课程

是指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

课程纲要基本精神为指导

由学校自行研制实施的课程

比如

某高中针对学生的兴趣

需要以及学校的发展

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

深入挖掘

活用

丰富学校与社区的资源

自主开发和实施了《生命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

《家长必读》等多种校本课程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

发挥了重要的熏陶与培养作用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深受学生欢迎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

能充分利用本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这节课进行到这里

课程的类型这部分内容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对课程类型做个简单的小结

课程类型多种多样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每一类课程都有其特定的价值

它们彼此互补

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同学

你学懂了吗

你对本讲开始提出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我们下一讲再见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列表: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

-1.1 教育的本质

--1.1教育的本质

-1.2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2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1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2.1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2.2 教育的社会功能

--2.2教育的社会功能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1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3.1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2 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

--3.2 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四章 教育目的

-4.1 教育目的概述

--4.1 教育目的概述

-4.2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

--4.2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及实现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五章 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5.1 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5.1 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5.2 德育规律

--5.2.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上)

--5.2.2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

-5.3 德育原则

--5.3.1德育原则(上)

--5.3.2 德育原则(中)

--5.3.3 德育原则(下)

-5.4德育方法与途径

--5.4.1 德育方法及途径(上)

--5.4.2 德育方法及途径(下)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六章 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1 课程概述

--6.1.1 课程的概念

--6.1.2.1 课程的类型(上)

--6.1.2.2 课程的类型(下)

--6.1.3 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6.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6.2.1 新课改目标(上)

--6.2.2 新课改目标(下)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七章 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7.1 教学概述

--7.1 .1 教学概述

-7.2 教学过程的实施主体

--7.2.1 教师与学生

-7.3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

--7.3.1教学过程的本质

--7.3.2 教学过程的规律(上)

--7.3.3教学过程的规律(中)

--7.3.4 教学过程的规律(下)

-7.4 教学原则

--7.4.1 教学原则(一)

--7.4.2 教学原则(二)

--7.4.3 教学原则(三)

--7.4.4 教学原则(四)

--7.4.5 教学原则(五)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八章 中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8.1 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8.1.1 .1教学分析(上)

--8.1.1.2教学分析(下)

--8.1.2.1教学目标设计(上)

--8.1.2.2教学目标设计(下)

--8.1.3.1教学模式(上)

-- 8.1.3.2教学模式(下)

--8.1.4 教学方法

--8.1.5教学组织形式

--8.1.6 教学媒体

-8.2 中学课堂教学实践

--8.2.1.1上课的基本技能(上)

--8.2.1.2上课的基本技能(下)

-- 8.2.2 说课

--8.2.2 说课范例

-8.3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

--8.3.1 教学评价概述

--8.3.2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8.3.3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6.1.2.2 课程的类型(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