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学教育基础 >  第七章 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  7.4 教学原则 >  7.4.2 教学原则(二)

返回《中学教育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4.2 教学原则(二)在线视频

下一节:7.4.3 教学原则(三)

返回《中学教育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4.2 教学原则(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你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教学原则

先来看一个问题情境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问孔子 闻斯行诸

闻斯行诸就是听到了就去做听到了就去行动吗

子曰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孔子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也就是说 听到了就去做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

这个由就是子路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求就是冉有

赤也惑 敢问

这个赤就是公西华

为什么两个人问同一个问题

您的回答却不一样呢

子曰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

也就是说 冉有做事总是退缩

优柔寡断 畏首畏尾

所以我鼓励他

子路好勇过人 雷厉风行 说干就干

所以我要适当约束他

朱熹在总结孔子的这一经验时说

夫子施教 各因其材

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在实施班级授课制的今天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这一教学要求呢

因材施教是指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

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个性差异

采取不同的方法 实施不同的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

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中教师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呢

首先要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包括对学生群体和每个个体的了解

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出版了《智力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

他提出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

他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言语语言智力

数理逻辑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交往交流智力

自知自省智力

和自然观察者智力等等

多种智力在每个学生头脑中同时存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与劣势领域

不同的组合形成个体差异

即使同一种智力

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它们在智力结构中同等重要

根据加德纳的这一理论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校里不存在优生差生之分

只有哪些方面是优势 哪些方面是劣势之别

在只关注学业成绩的传统评价体系下

言语语言智力 数理逻辑智力占优势的学生

往往会有好的学业成绩

而恰恰在这两方面弱的同学

被打入了差生的行列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

严重打击了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多元智力理论为因材施教

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要正确对待

并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

有多种教育策略

比如从课程设置角度讲

要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从课堂教学设计上 要实施分层教学

包括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难易度 教学方法 活动设计

习题设计等

都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特殊才能学生要给予特殊指导

对困难学生要提供更多的帮助

依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开展

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兴趣小组与各种竞赛

为学生搭建起提升自我

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从学生管理角度讲

要允许一些特殊才能的学生跳级

或者接受各种专门的训练指导等

三.要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不等于消极适应

国家对同一学龄阶段学生的统一要求

主要通过教育目的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科书 必修课设置等形式体现出来

因材施教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消极的适应学生

要保证基本的人才的培养规格

事实上只有因材施教

才可能保证各具差异的学生真正达到

国家规定的对不同学段的基本的统一要求

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其实我们对因材施教还可以有更广泛的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

学科的不同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的不同

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等因材施教

接下来我们学习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就有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的论述

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的教学要求

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

知识只有形成了系统

当然是从事物本质出发来形成的合理的系统

才能被我们充分掌握

脑子里装满了片段的 毫无联系的知识

那就像东西放的杂乱无章的仓库一样

连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原则呢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

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和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

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循序渐进的序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指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

二是指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三是教师要根据这两个序

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序

教学只有循序渐进

才能使学生的知识 技能

思想等形成完整的体系

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要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

关注同一学科知识的前后联系

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各个学习阶段内容之间的联系等

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设计安排好教学过程的顺序和结构

总之由于学生 教师本人 学科特点

教学目标 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

因此教学要因材施教

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教师必须按照知识本身和学生的认知顺序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顺序

《学记》中的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我们下一讲再见

中学教育基础课程列表:

第一章 教育的本质

-1.1 教育的本质

--1.1教育的本质

-1.2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2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1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2.1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2.2 教育的社会功能

--2.2教育的社会功能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1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3.1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2 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

--3.2 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四章 教育目的

-4.1 教育目的概述

--4.1 教育目的概述

-4.2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

--4.2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及实现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五章 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5.1 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5.1 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5.2 德育规律

--5.2.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上)

--5.2.2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

-5.3 德育原则

--5.3.1德育原则(上)

--5.3.2 德育原则(中)

--5.3.3 德育原则(下)

-5.4德育方法与途径

--5.4.1 德育方法及途径(上)

--5.4.2 德育方法及途径(下)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六章 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1 课程概述

--6.1.1 课程的概念

--6.1.2.1 课程的类型(上)

--6.1.2.2 课程的类型(下)

--6.1.3 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6.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6.2.1 新课改目标(上)

--6.2.2 新课改目标(下)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七章 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7.1 教学概述

--7.1 .1 教学概述

-7.2 教学过程的实施主体

--7.2.1 教师与学生

-7.3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

--7.3.1教学过程的本质

--7.3.2 教学过程的规律(上)

--7.3.3教学过程的规律(中)

--7.3.4 教学过程的规律(下)

-7.4 教学原则

--7.4.1 教学原则(一)

--7.4.2 教学原则(二)

--7.4.3 教学原则(三)

--7.4.4 教学原则(四)

--7.4.5 教学原则(五)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八章 中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8.1 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8.1.1 .1教学分析(上)

--8.1.1.2教学分析(下)

--8.1.2.1教学目标设计(上)

--8.1.2.2教学目标设计(下)

--8.1.3.1教学模式(上)

-- 8.1.3.2教学模式(下)

--8.1.4 教学方法

--8.1.5教学组织形式

--8.1.6 教学媒体

-8.2 中学课堂教学实践

--8.2.1.1上课的基本技能(上)

--8.2.1.2上课的基本技能(下)

-- 8.2.2 说课

--8.2.2 说课范例

-8.3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

--8.3.1 教学评价概述

--8.3.2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8.3.3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章节测试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7.4.2 教学原则(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