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天容易入地难,摸清地下油气渗流规律,助力油气田开发工程师如虎添翼!渗流力学包罗了诸多油气运动现象和内在规律,深入浅出,成为油气田开发的必备利器! 《渗流力学》为石油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也是我校的首届品牌课程(本科),多年来改革思路一直遵循:完善与探索并重,建设与发展并重;以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为基础;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断创新并完善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发展后劲。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得到学生的好评,2010年《渗流力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12年程林松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2013年主编的《渗流力学》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1年《渗流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学团队,保持了在该学科领域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开设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科:工学、
上天容易入地难,摸清地下油气渗流规律,助力油气田开发工程师如虎添翼!渗流力学包罗了诸多油气运动现象和内在规律,深入浅出,成为油气田开发的必备利器! 《渗流力学》为石油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也是我校的首届品牌课程(本科),多年来改革思路一直遵循:完善与探索并重,建设与发展并重;以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为基础;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断创新并完善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发展后劲。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得到学生的好评,2010年《渗流力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12年程林松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2013年主编的《渗流力学》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1年《渗流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学团队,保持了在该学科领域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渗流数学模型
-渗流基本规律基本模型作业
-平面径向流
-单相不可压缩液体刚性多孔介质稳定渗流作业
-无限大地层一源一汇渗流
--应用及拓展
-无限大地层两汇渗流
--应用及拓展
-等值渗流阻力
--原理及方法
--应用
-多井干扰作业
-不稳定渗流作业
-活塞式水驱油
-油水两相渗流分流量(含水率)
-非活塞式水驱油Ⅲ-B-L理论的应用
-油水两相渗流作业
-油气渗流作业
-双重介质作业
-水平井渗流作业
黄世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讲油层物理、渗流力学和高等渗流力学等石油工程专业基础课,主持或参与多项渗流力学课程教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研究方向为稠油热采渗流理论与应用和页岩气多场耦合渗流理论,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油企业科技攻关以及油田公司委托等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2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部,获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6项。
程林松,男,52岁,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CNPC油层物理和渗流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渗流力学学科专业组成员,煤层气标准化委员会会员,《中国海上油气》、《岩性油气藏》等编委。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教育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教学方面主要讲授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渗流力学、高等渗流力学、油藏数值模拟、高等油藏工程、理论渗流力学与进展等石油工程主干专业课程。科研方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基金以及油田公司委托等科研课题多项。其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10余次,在有关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本,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20多名。研究方向及所涉及的学术领域: 常规油气藏和特殊油气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及软件开发;复杂油气渗流理论、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复杂油气开发理论和方法等。
曹仁义,男,博士,副教授,曹仁义博士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油田公司委托等科研课题20余项。曹仁义博士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获授权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