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心理学与生活 > 第二章 发展与教育 > 6. 游戏人间 > Video
好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
小小的视频
正如你在视频中看到的
很多小孩子
喜欢和自己说话
而且别人未必听得懂
他们自己却说得不亦乐乎
发展心理学家就认为
这种自言自语
对于儿童的成长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认为
这些语言将会被用于
指导儿童的行为和思维
产生新的想法
最终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
比如说通过这些语言
儿童会学到与人交谈时
所必须的实践技能 思考
或者解决
所遇到的难题的方式
回想一下
当你遇到难题进行思考的时候
会有一个自我推理的过程
而在这个自我推理过程中
会有一种内部对话
这就是以自言自语为先兆的
此外呢
儿童与自身的交流
有助于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长大以后的你
如果试图在某个情景中
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
你可能就会对自己说
世界如此美妙
我却如此暴躁
这样不好 不好
这就是我们说的自言自语
另外一种自言自语
有可能是儿童
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当中
因为在许多时候
儿童会有很多强烈的情绪
需要表达出来
但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或者方式来描述
这个时候
就产生了幻想游戏
幻想游戏
就是以想象能力为基础
使物体和人物
表现出新的身份
或者具有新的意义
我们说的过家家
就是典型的幻想游戏
在幻想中
儿童所想出的人物或情景
完全具有个人意义
甚至根本没有必要与他人分享
你可以回忆一下
在小时候
你有没有想象中的朋友
或者你有没有一种习惯
对着洋娃娃啦
你的某些物体
比如说本子 笔啦
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呢
这些都是一种幻想游戏的雏形
儿童的游戏经常是由
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的
这就是典型的感觉运动游戏
比如说儿童看到父母的行为
就会进行模仿
看到妈妈在洗盘子
他自己也会很高兴的
爬到椅子上
将手放到水里面
再大一点
他们就可以通过回忆
来再现父母的行为
这就是符号化的游戏
一旦符号思维能力出现
儿童的思维
就会变得更灵活
将一种物体假想为
许多别的物体
比如说我曾经发现
我的孩子有这么一个动作
他会反复做这个动作
我就觉得很奇怪
这是什么意思呢
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
这个动作
是在模仿翻盖手机打开的动作
因为他要把它打开
当要进行游戏
而没有必要的物体时
儿童能假想
发明一些物体
或者赋予常见物体
一种新的用途
以此来进行游戏
就像我刚刚说
我的孩子会用身体
当做手机做翻盖动作一样
所以教育专家就认为
应该给予儿童灵活的
限制少的游戏材料
当然 你可以给孩子很多玩具
可是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当你真的把一个玩具
放在孩子面前的时候
他反而没有太大兴趣
就像我的孩子
我们给他的玩具
他一个都不喜欢
可他喜欢什么呢
他喜欢家里所有的日常用品
垃圾桶 扫把 桌子 椅子
锅 碗 瓢 盆
一切我们日常用品
他都当成自己的玩具
所以当他把这些日常用品
当做自己玩具的时候
这就是一种幻想游戏
幻想游戏
不单是为了好玩
儿童还可以利用幻想
来实现
对社会和现实环境的一种理解
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
提高抽象能力
在游戏中
儿童可以超越自己的角色
而到其他领域
扮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说他可以扮演爸爸妈妈
比如说他可以扮演
医生或者病人
比如说他甚至可以扮演
超人或者怪兽
同时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儿童游戏当中的互动性
也在不断增加
在游戏当中的冲突
以及冲突的解决
都为他道德意识与行为
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所以弗洛伊德就认为
游戏是儿童形成道德的
最好方式之一
儿童的心智在不断成熟
而通过与他人的游戏和互动
道德意识也在不断地形成
那么儿童道德发展
会经历哪些阶段呢
我们不如来测一测
我会给各位讲一个故事
讲完故事之后呢
请你回答我的问题
根据你的回答
我们来看看
你大概处在哪一个道德水平上
很久以前
有一个妇女患了癌症
只有一种药可以救活她的命
但这种药十分地昂贵
药店主人说
他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不肯把这个药
降价卖给她的丈夫
她的丈夫叫海因茨
海因茨也不可能赚到
足够多的钱
于是他就在夜里闯进了药店
把药偷了出来为他妻子治病
问题来了
你觉得海因茨的做法合适吗
如果你是法官
你会判他有罪吗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
经典的两难故事
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判断
一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
具体怎么判断呢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就将人的道德发展
分成了三个水平
随着儿童的成长
道德水平
也在逐渐地发展和成熟
第一个水平叫前习俗水平
如果你的答案是
海因茨的做法是合适的
否则他的妻子就会病死
或者你认为
海因茨不该偷药
因为他会被抓去坐牢
那么就说明你仍处于
以惩罚和服从为导向的阶段
只是通过一件事情的结果
来判断好坏
如果被惩罚了那就是坏的
如果被表扬了就是好的
如果你说不赞成海因茨的行为
因为药店老板发明药
就是为了赚钱
那么说明你处于
以行为的功用
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导向的阶段
你就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就是你帮我
我也帮你的关系
而不是依靠忠义感恩
或者公平来建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些都是
前习俗水平的道德阶段
第二个阶段叫习俗水平阶段
如果你的回答是
海因茨偷药的动机
虽然不坏
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不该这么做
那么这就是一种以人际和谐
为导向的阶段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
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
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
看这种行为
是否被允许来决定
这个行为的好坏
同样 如果你的答案是
海因茨偷药
为救治妻子这合乎情理
但偷窃行为又为违法行为
所以他应该被禁止
那么这个时候
你的判断就是依据规则和法律
由于情 法 理
三者有时难以兼顾
所以这个阶段的善恶判断
常常会出现
相互矛盾的现象
这就是我们说的
习俗水平的道德阶段
第三个阶段叫
后习俗水平道德阶段
如果你对海因茨的行为
表示同情
并愿意为其出庭辩护请求减刑
或者你认为法律允许老板
不顾别人的死活赚钱是不对的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
你已经意识到
法律或者习俗
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
是由大家共同商定决定的
也是可以
由于大多数人的要求
而改变的
如果动机是好的
就可以减轻对错误行为的责难
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
同样都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
你已经进入了后习俗阶段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高的水平
如果你对海因茨的行为
表示赞许
或者你要反抗药店老板
牟取暴利的行为
这就意味着
你可能认为生命更高贵
为了救人危难
你会甘愿蒙受屈辱和惩罚
因为你觉得这种行为是高尚的
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阶段
也就是超越个人得失
而将这样一种水平
上升到人类的普遍伦理之上
当然儿童的道德
不是通过一个故事
就可以形成的
而且这只是道德意识
一个真正的道德体系
同时还要包括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所以只有多让孩子
与他人一起参与到游戏当中
这样才能让他
在实际的人际互动当中
甚至是人际冲突当中
体验到丰富的内在情绪
逐渐形成协调和化解冲突的
有效行为
最终行成稳定的
恰当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1. 需要:情绪和情感的催化剂
--Video
-2. 具身认知:谁说情绪是主观的?
--Video
-3. 微反应:你会察颜观色吗?
--Video
-4. 共情:学会与他人联接!
--Video
-5. 所谓爱情:认知神经的视角
--Video
-6. 互补:你们是因为这个相爱的吗?
--Video
-7. 吃喝玩睡:与压力同行
--Video
-8. 上网:痛并快乐着
--Video
-第一章 情绪与情感--第一章测验
-1. 延迟满足
--Video
-2. 婴儿气质
--Video
-3. 情感依恋
--Video
-4. 咿呀学语
--Video
-5. 性别认同
--Video
-6. 游戏人间
--Video
-7. 学习方式
--Video
-8. 行为塑造
--Video
-第二章 发展与教育--第二章测验
-1. 你未必知道的人格
--Video
-2. 你不知道的东西潜意识知道
--Video
-3. 你运用自如的自我防御机制
--Video
-4. 为什么广告会有用:人本主义的解释
--Video
-5. 你的心理正常吗?
--Video
-6. 挨千刀的心灵鸡汤:行为主义的视角
--Video
-7. 人心,可测吗?
--Video
-8. 血型与星座,你信吗?
--Video
-第三章 人格与动机--第三章测验
-1. 颜色:超越视觉
--Video
-2. 知觉:超越理解
--Video
-3. 错觉:超越事实
--Video
-4. 记忆:给我一杯忘情水
--Video
-5. 重构:那些不真实的回忆
--Video
-6. 大脑中有记忆开关吗?
--Video
-7. 时间都去哪儿了?
--Video
-8. 梦:你有第六感吗?
--Video
-第四章 感知与记忆--第四章测验
-1. 情境:你并没有那么自由
--Video
-2. 服从:唤醒内心的“邪恶”
--Video
-3. 归因:保护自己的尊严
--Video
-4. 社会认知:情人眼里出西施
--Video
-5. 助人行为:不能相信的媒体
--Video
-6. 认知失调:求助的女神最美
--Video
-7. 态度:谁能改变你的行为
--Video
-8. 群体行为:被别人“惯”坏的你
--Video
-第五章 文化与社会--第五章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