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有机化学(上) > 第三章 不饱和烃 > 3.1.3.4 烯烃的性质(四) > 烯烃的性质(四)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烯烃的化学性质
本次课学习烯烃的氧化反应
烯烃中的双键很容易被氧化
氧化反应同加成反应一样
也发生在碳碳双键上
氧化剂的种类与反应条件不同
氧化的产物也不同
先来看烯烃的环氧化
烯烃与试剂反应生成环氧化合物
称为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工业上用银或氧化银为催化剂
乙烯可被空气中的氧直接氧化
双键中的π键打开
生成环氧乙烷
其它烯烃除丙烯可用银催化
制成环氧丙烷外
在此条件下易引起σ键的断裂
如果要制成环氧化合物
必须用过氧酸作氧化剂
常用的过氧酸有
过氧苯甲酸
过氧乙酸
三氟过氧乙酸等
烯烃与过氧酸
形成环氧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如图所示
此环氧化合物
是通过一个双环状过渡态协同完成的
受过酸中略带正电性的羰基碳的吸引
及受烯烃π电子的进攻
过酸的过氧键和氧氢键同时异裂
过氧键中的一个氧
与烯烃的一个双键碳结合
过氧键中的另一个氧
带着过氧键的一对电子
转移至碳氧之间
形成新的羰基
原碳基的π电子转移至氧氢之间
形成新的羧羟基
而氧氢键的一对电子
转移至氧和烯烃的一个双键碳之间
形成碳氧键
环氧化反应是顺式加成
所以环氧化合物的构型
与原料烯烃的构型保持一致
如果双键平面的两侧空间位阻不同时
在位阻小的一侧反应快
得到异构体的比例不同
再看与高锰酸钾氧化
烯烃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成顺邻二醇
在反应中
高锰酸钾先与烯烃形成一个环状中间体
此环状中间体很快水解得顺邻二醇
反应难以控制
不适宜制备二元醇
但可用来检验不饱和键的存在
用作鉴定时
常在酸性条件下反应
观察的现象是
混合液的紫色褪去
变成肉色或无色的透明溶液
二价锰离子浓度小时近于无色
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在反应中迅速褪色
可用来鉴定不饱和烃
不同结构的烯烃生成不同的氧化产物
可用于烯烃结构测定
也可以区别环丙烷和单烯烃
我们再来看
四氧化锇氧化
用四氧化锇在非水溶剂中
如乙醚 四氢呋喃中
也能将烯烃氧化成顺式加成的邻二醇
四氧化锇是一个很贵的试剂
较经济的方法
是用过氧化氢及催化量的四氧化锇
先是四氧化锇与烯烃反应
四氧化锇被还原为三氧化锇
三氧化锇与过氧化氢反应
反应再产生四氧化锇
如此反复进行
直到反应完成
我们再看与臭氧的加成
将含6%到8%臭氧的氧气
通入液态烯烃
或烯烃在惰性溶剂
如四氯化碳中
臭氧迅速与烯烃作用
生成粘稠的臭氧化合物
这步反应称之为臭氧化反应
臭氧与烯烃加成的过程是这样的
二级臭氧化物被水解成醛和酮的反应
称为臭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为避免醛被过氧化氢氧化
在用水或酸分解二级臭氧化物时
常加入锌
使过氧化氢与锌结合成氢氧化锌
也可以加入二甲硫醚
使过氧化氢与二甲硫醚反应形成二甲亚砜
钯催化加氢
氢化铝锂或硼氢化钠处理
也将羰基还原为醇
臭氧化合物具有爆炸性
一般不再纯化而是在溶液中
进一步进行水解处理
分解成与烯烃结构
有着某种对应关系的醛
或醛 酮的混合物
常用此来测定烯烃分子中双键的位置
从而确定其结构
不同结构的烯烃生成不同的氧化产物
可用于烯烃结构测定
我们来预测下列化合物的臭氧化
还原水解后的产物
通过这道题
对烯烃臭氧化进一步加深理解
我们看这个烯烃
那么它经过臭氧化以后是这样的产物
我们再看这个
是在这个位置断开
那么得到这个产物
我们再看这个
那么在这个位置
断开 得到的是这个产物
那么这次课我们就到这里
-1.1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1.2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
-1.3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1.4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1.5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2.1.1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2.1.2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烷烃的结构和命构象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2.1.3 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性质
-2.1.4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2.2.1 环烷烃分类和命名
--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环烷烃分类命名
-2.2.2 环烷烃的性质
--环烷烃的性质
--环烷烃的性质
--环烷烃的性质
-2.2.3 环烷烃的结构及构象
--环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环烷烃的构象
-饱和烃
-3.1.1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3.1.2 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3.1.3.1烯烃的性质(一)
--烯烃的性质(一)
--烯烃的性质(一)
--烯烃的性质(一)
-3.1.3.2烯烃的性质(二)
--烯烃的性质(二)
--烯烃的性质(二)
--烯烃的性质(二)
-3.1.3.3 烯烃的性质(三)
--烯烃的性质(三)
--烯烃的性质(三)
--烯烃的性质(三)
-3.1.3.4 烯烃的性质(四)
--烯烃的性质(四)
--烯烃的性质(四)
--烯烃的性质(四)
-3.1.3.5 烯烃的性质(五)
--烯烃的性质(五)
--烯烃的性质(五)
--烯烃的性质(五)
-3.1.4 烯烃的制法
--烯烃的制法
--烯烃的制法
--烯烃的制法
-3.2.1-3.2.2 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炔烃的结构命名
-3.2.3 .1 炔烃的化学性质(一)
--炔烃的化学性质(一)
--炔烃的性质(一)
-3.2.3.2 炔烃的化学性质(二)
--炔烃的化学性质(二)
--炔烃的性质(二)
-3.3.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烯烃的命名
-3.3.2 1,3-丁二烯的结构
--1,3-丁二烯的结构
-3.3.3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二烯烃的性质
-3.3.4共振论
--共振论
--共振论
--共振论
-不饱和烃
-4.1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芳烃分类命名
-4.2 苯的结构
--苯的结构
--苯的结构
--苯的结构
-4.3.1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一)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一)
-4.3.2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二)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二)
-4.4.1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一)
--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一)
-4.4.2 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二)
--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二)
--定位规律2
-4.5 稠环芳烃(萘)
--稠环芳烃(萘)
--稠环芳烃(萘)
--萘
-4.6 非苯芳烃
--非苯芳烃
--非苯芳烃
--非苯芳烃
-芳香烃
-5.1 同分异构现象
--5.1 同分异构现象
-5.2 分子手性和对称因素
--分子手性和对称因素
-5.3 对映体与旋光性
--对映体与旋光性
-5.4 构型的表示和标记方法
--构型的表示和标记方法
-5.5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5.6 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5.7 反应的立体化学
--反应的立体化学
-立体化学
-6.1 卤代烃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卤代烃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6.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6.3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6.4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6.5 消除反应
--6.5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
-6.6 卤代烯烃和芳烃
--卤代烯烃和芳烃
-6.7 习题
--6.7 习题
--习题
-卤代烃
-有机化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