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有机化学(上) > 第三章 不饱和烃 > 3.2.3 .1 炔烃的化学性质(一) > 炔烃化学性质(一)
大家好
本次课我们来学习炔烃的化学性质
炔烃化学性质
我们主要学习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聚合反应
和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先看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
包括催化加氢
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
催化加氢
当使用Pt Pd
Ni等催化剂时
反应往往难于停留在烯烃阶段
而是直接得到烷烃
若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
可使炔烃加氢停留在烯烃的阶段
同时还原的产物具有立体选择性
生成顺式或反式的烯烃
用Lindlar(林德拉)催化剂
细粉状钯附着在碳酸钙上并用氧化铅
或醋酸铅减活化 炔烃
只加一分子氢且得顺式加成产物
若用Pd-BaSO₄ 含硫喹啉
或吡啶作加氢的催化剂
也可得顺式的加成产物
林德拉是罗氏公司的化学家
罗氏公司
是在国际健康事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以科研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公司
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
是世界500强企业
创始于1896年10月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业务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罗氏的业务范围主要涉及药品
医疗诊断
维生素和精细化工
香精香料等领域
罗氏的科学家多次获得诺贝尔奖
欲得反式加成的产物
可将炔烃在液氨中用金属钠还原
反应机理是
首先金属钠与液氨在无三价铁离子存在下
形成钠离子与溶剂化氨合电子的蓝色溶液
在此氨合电子的蓝色溶液中加入炔烃
炔烃得到电子形成自由基负离子
自由基负离子
从氨处得到质子生成自由基
自由基再从溶液中得到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
负离子又从氨处得到一个质子生成反式烯烃
亲电加成
炔烃叁键中虽较烯烃双键中多一个π键
但因叁键碳是sp杂化的
其中s成分比sp²杂化轨道中的要高
因此键长短
键的离解能高
亲电加成的活性比烯烃弱
反应往往需要以催化剂来促进
如加卤化氢和加水
需用汞盐催化剂
加卤素同烯烃相似
炔烃也能使溴褪色
不对称炔烃加卤化氢也按马氏规律进行
如果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
控制卤素的量
加卤素时
-C≡C- 可不受影响而被保留
炔烃和烯烃一样和HX加成时
遵从马氏规则
就刚才那个反应
加成一分子HX时
得到卤代烯烃的结构
再加一分子HX
反应速率减慢了
仍然遵循马氏规则
得到同碳二卤化物
炔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比较困难
用催化剂可使反应加速进行
从机理上
炔烃与卤素及卤化氢的加成反应
和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一样
是分步进行的离子型的亲电加成反应
烯炔加卤素时
首先发生在双键上
为什么
双键比叁键易发生亲电加成呢
我们来看它的中间体
烷基碳正离子的正电荷容易分散到烷基上
而烯基
碳正离子的正电荷
不易分散到相邻的sp²杂化碳原子周围
能量高不稳定
与烯烃的情况相似
炔烃与溴化氢的加成
也可因过氧化物的存在产生过氧化物效应
得到的是反马氏规则的产物
加水
乙炔在10% H₂SO₄
5% HgSO₄水溶液中加成
中间生成乙烯醇
乙烯醇很不稳定
立即转化成稳定的羰基化合物——乙醛
炔与水加成时
常用汞盐做催化剂
此反应叫做库切洛夫反应
炔烃加水的反应历程分七步完成
一元取代乙炔与水加成的产物是甲基酮
二元取代乙炔(R-C≡C-R’)
与水加成的产物
通常是两种可能产物的混合物
只有当R=R’时
产物才会是一样
炔烃与水的加成遵从马氏规则
因此除乙炔外
所有的取代乙炔和水的加成物都是酮
我们再来看
炔烃的硼氢化-氧化和硼氢化-还原反应
一元取代乙炔通过硼氢化反应得到烯基硼烷
此反应的反应机理与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相似
反应区域选择性是反马氏规则的
烯基硼烷在碱性过氧化氢中氧化
得到烯醇
异构化后生成醛
二元取代乙炔
通常得到两种酮的混合物
炔烃与乙硼烷反应生成烯基硼烷
烯基硼烷与醋酸反应生成Z型烯烃
第一步反应是炔烃的硼氢化反应
第二步反应是烯基硼烷的还原反应
总称为硼氢化-还原反应
刚才我们说
炔烃亲电加成不如烯烃容易
那么炔烃
发生亲核加成 就比烯烃容易了
我们看 亲核加成
与带有“活泼”氢有机物的反应
乙炔或其一元取代物
可与带下列基团的有机物发生反应
生成含有双键(或乙烯基)的产物
加醇
在碱催化下
炔烃可与醇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烯(基)醚类化合物
甲(基)乙烯(基)醚是制造涂料
清漆
粘合剂和增塑剂的原料
此反应历程是先由带负电荷的甲氧基负离子
和乙炔作用
生成负碳离子中间体
然后再和一分子醇作用生成产物
乙炔在乙酸锌存在下
与乙酸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生成醋酸乙烯酯
醋酸乙烯酯
是制造维尼龙和聚乙烯醇的重要原料
聚乙烯醇广泛用来制造建筑涂料
在氯化亚铜的存在下
氰化氢可与乙炔作用生成丙烯腈
丙烯腈是制造合成纤维腈纶的重要原料
炔烃发生亲电加成不如烯烃容易进行
但是发生亲核加成则比烯烃容易进行了
这次课 我们先到这里
-1.1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1.2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
-1.3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1.4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1.5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
-2.1.1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2.1.2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烷烃的结构和命构象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2.1.3 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性质
--烷烃的性质
-2.1.4 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2.2.1 环烷烃分类和命名
--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环烷烃分类命名
-2.2.2 环烷烃的性质
--环烷烃的性质
--环烷烃的性质
--环烷烃的性质
-2.2.3 环烷烃的结构及构象
--环烷烃的结构和构象
--环烷烃的构象
-饱和烃
-3.1.1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3.1.2 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命名
-3.1.3.1烯烃的性质(一)
--烯烃的性质(一)
--烯烃的性质(一)
--烯烃的性质(一)
-3.1.3.2烯烃的性质(二)
--烯烃的性质(二)
--烯烃的性质(二)
--烯烃的性质(二)
-3.1.3.3 烯烃的性质(三)
--烯烃的性质(三)
--烯烃的性质(三)
--烯烃的性质(三)
-3.1.3.4 烯烃的性质(四)
--烯烃的性质(四)
--烯烃的性质(四)
--烯烃的性质(四)
-3.1.3.5 烯烃的性质(五)
--烯烃的性质(五)
--烯烃的性质(五)
--烯烃的性质(五)
-3.1.4 烯烃的制法
--烯烃的制法
--烯烃的制法
--烯烃的制法
-3.2.1-3.2.2 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炔烃的结构命名
-3.2.3 .1 炔烃的化学性质(一)
--炔烃的化学性质(一)
--炔烃的性质(一)
-3.2.3.2 炔烃的化学性质(二)
--炔烃的化学性质(二)
--炔烃的性质(二)
-3.3.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烯烃的命名
-3.3.2 1,3-丁二烯的结构
--1,3-丁二烯的结构
-3.3.3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二烯烃的性质
-3.3.4共振论
--共振论
--共振论
--共振论
-不饱和烃
-4.1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芳烃分类命名
-4.2 苯的结构
--苯的结构
--苯的结构
--苯的结构
-4.3.1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一)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一)
-4.3.2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二)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二)
-4.4.1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一)
--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一)
-4.4.2 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二)
--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二)
--定位规律2
-4.5 稠环芳烃(萘)
--稠环芳烃(萘)
--稠环芳烃(萘)
--萘
-4.6 非苯芳烃
--非苯芳烃
--非苯芳烃
--非苯芳烃
-芳香烃
-5.1 同分异构现象
--5.1 同分异构现象
-5.2 分子手性和对称因素
--分子手性和对称因素
-5.3 对映体与旋光性
--对映体与旋光性
-5.4 构型的表示和标记方法
--构型的表示和标记方法
-5.5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5.6 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5.7 反应的立体化学
--反应的立体化学
-立体化学
-6.1 卤代烃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卤代烃的命名和制备方法
-6.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6.3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6.4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6.5 消除反应
--6.5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
-6.6 卤代烯烃和芳烃
--卤代烯烃和芳烃
-6.7 习题
--6.7 习题
--习题
-卤代烃
-有机化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