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化学 >  第四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  4.2 共价键理论—现代价键理论 >  Video

返回《大学化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大学化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下边我们继续

共价键理论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

路易斯的八隅体规则

解释了典型共价键形成的

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共价键的特征

但是我们也发现

八隅体规则没有办法解析

许许多多实际当中研究的

理论和实验问题

所以

20世纪初

人们又开始进入了

新的共价键理论的

研究和探索

这样一个新的阶段

最有代表性的是

海特勒和伦敦

两位科学家

在1927年海特勒和伦敦

两位科学家

成功的将量子力学的

研究成果

用于研究氢原子

构成氢分子的过程

在这一研究过程当中

他们不仅把氢的原子的

核外电子的自旋状态

作为形成分子的

一个重要的参量

而且把自旋状态

相同和相反的两种状态

所形成的分子的稳定性

作为研究的

主要对比的对象

这样研究的结果

为VBT理论

也就是

现代共价键理论的形成

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他们的研究

首先着眼于

当两个氢原子相互作用时

如果氢原子当中的核外电子

它的自旋方向

如果是相反的

这时候

随着它们彼此之间的

距离的靠近

核外的电子

不仅受到

自身原子核的吸引

同时也会受到

相邻的原子的

原子核的吸引

由于在两个原子核外

它的电子的自旋方向

是处在完全相反的

这样一种状态

当它们彼此靠近的距离

越来越近的时候

会在一个特殊的距离上

形成稳定的结构

这个最低的能量的位置

就预示着对于两个原子

所组成的分子体系当中的

一个特殊的能量位置

也就是我们后来了解的

共价键的成键的位置

我们从氢分子的

势能曲线上

我们可以发现

当两个自旋方向

平行的氢原子

相互靠近的时候

从氢分子的势能曲线上

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两个氢原子

它们的核外电子

自旋方向

是完全平行的

这时候

当它们相互靠近的时候

体系的整个能量

会高于两个氢原子

单独存在的

体系当中的能量

无论两个原子它们处在

怎么样的一个靠近的位置

它的能量的状态

都是在升高的

这就意味着核外自旋方向

平行的两个电子

它们彼此之间

存在着排斥的作用

相距越近

排斥作用就会越大

由于这样的排斥作用

使体系的能量

处在不断的升高的位置

这时候它们就不能够

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

称为氢分子的排斥态

或者激发态

如果我们从

自旋方向相反和相同

所构成的未成对电子

所形成的

配对的状态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

在处在两个自旋方向

相反的电子

相互靠近的时候

这时候形成的氢分子

它们在彼此之间

所形成的电子云的密度

会是出现升高的状态

也就意味着

两者之间的电子云的重叠

是有效的重叠

所形成的共用电子对

可以稳定的出现在

两个氢原子核之间

从波函数模的平方

这样一个曲线上

我们可以看到

电子云的密度

在两个核之间

出现了最大值

而这样的一个值

也就预示着稳定的

共价键的出现

与此相对的是

当自旋方向相同的

两个未成对电子

它们彼此在处在

相同的这样的一个

几何学位置上的时候

我们可以发现

这时候

两个原子核之间的

波函数的模的平方

出现了一个极小值

也就是说

电子出现的机会

是远离于

两个核中心的位置的

那么这时候

显然就不能够形成

稳定的共用电子对的状态

也就意味着

不能够形成

稳定的共价键结构

这时候所形成的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就是处在所谓的

激发状态

海特勒和伦敦的研究

为人们展示了一个

核外电子共用电子对

与电子的自旋方向

相互之间的关系

而且把这样的关系

作为量子化研究的起点

从而为共价键理论

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此为契机

量子化学的奠基人

鲍林等人

进一步完善了

共价键理论

使共价键理论

真的能够从氢原子的模型的

解释的成功的基础上

走入了解释其它更为复杂的

共价键形成的新的理论

和实验模型的阶段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

共价键它的本质

也是电性的

这一点和离子键

在一定程度上

是完全相似的

但是共价键

不是靠电子的转移

和电子的得失而形成的

它的结合力

是通过两个原子核之间

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

对于电子的共同吸引力的

负电性的区域

这种负电性的区域

既可以稳定

两个不同原子核之间的

几何距离

同时又可以

共用它们核外的

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对

这样的共同的作用

就使他们彼此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

不同于

我们在离子化合物当中

已经了解的静电的库仑力

共价键在研究形成特殊的

配位结构

或共价结构的时候

所要关注的是

首先

如果由AB两个原子

所形成共价键的话

两个原子核的

核外的价电子

它们必须要处在

自旋方向相反的

这样一种状态

才有可能形成

稳定的共价键

此外如果形成共价键的

两个原子

它们所形成共价键的

未成对电子

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这时候就要求

这多个电子都要处在

自旋方向完全相反的状态

而由多个自旋方向相反的

未成对电子所形成的

共用电子对

这时候我们就称为

共价的双键

或三键

同时由于共价键形成

是通过核外未成对电子

它们通过自旋方向相反的

这样的一个原子轨道的

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共用电子对

由于每个原子

能够提供的原子轨道

和承担的电子数目

是确定的

所以它们能够成为

自旋方向相反的

配对电子的数目

也是确定的

共价键的形成

具有了一个明显的

不同于离子键的方式

就是它具有饱和性

我们这里可以看到

由s轨道当中的1s电子

相互作用形成的

s和s轨道的

共用电子对的形式

自旋方向相反的

两个电子

就会形成

在两个核之间的

密集的电子云的分布

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当s轨道和p轨道当中

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相互作用的时候

也会在两个轨道之间

形成电子云密度的增加

而导致两个核之间

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同时

从我们前边已经了解过的

解薛定谔方程

所得到的波函数

是描述核外原子轨道的

数学模型

这样一个概念出发

我们还可以

进一步的引申

波函数它的描述的

原子轨道

是有正负之分的

而由波函数的模的平方

所描述的

核外电子运动的几率波

以及核外电子

在特殊的几何空间

或几何位置上

所出现的概率

是没有方向性的

所以电子云的密度

是与波函数的

模的平方成正比的

这样一个数学模型

而波函数

是通过我们取

不同的量子数

这样的边界条件

所解析薛定谔方程

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的

几何位置

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它是带有方向性的

这一点

同学们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

要加以注意

了解了

原子轨道的方向性

和电子云密度的

无方向性

对我们认识共价键的

方向性

就有了实验的依据

首先原子轨道

和相邻原子的

原子轨道的重叠

是形成共价键的

基本的条件

而要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就需要构成

最大的重叠程度

如果我们从

不同的原子轨道

它们在特定的几何方向的

重叠类型来看

我们会发现

以HF分子为例

如果氢原子的s轨道

与我们F的p轨道相互作用

从这样的方向

和这样的方向相互作用

都不会达到最大的重叠条件

只有当它们

沿着这样一个方向

来进行重叠的时候

波函数同号相加

这时候可以达到

它们最大的重叠条件

而在这样的条件

虽然是同号

但是它们并不是

最大的重叠方向

而这样的方向呢

波函数既有同号的部分

也有异号的部分

所以它们的重叠

也不是最有效的

了解了这样一个

重叠最大的规则

也是我们了解

共价键方向性的

一个重要的

理论和实验的依据

不同的方式

进行原子轨道的重叠

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共价键

如果原子轨道

是按照键轴的方向

按照头碰头的方式

来进行重叠的话

这时候键轴

就会成为原子轨道的对称轴

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共价键

我们称为σ键

比如

这样的一个键型

就是σ键的一个示意图

在两个原子核之间

电子会以s和s轨道

进行最大的头碰头的重叠

在两个原子核之间

形成了电子云的

密度分布增加

从而形成有效的共价键

σ键不仅可以通过

s和s轨道的这样的一个

头碰头的组合

还可以通过

同号的s轨道和p轨道的

头碰头的组合

不同的是

一定要沿着p轨道的

这样一个键轴方向

来进行重叠

同样p轨道和p轨道

进行重叠的时候

它们不仅要按照键轴的方向

来形成最大的重叠

同时还要保证它们的

波函数的符号

要完全相同

这样才能够形成

最终的稳定的σ键

与σ键不同的

还有原子轨道

是以肩并肩的方式

形成的重叠

这类的共价键

我们称为π键

π键的形成

以p轨道的重叠最为典型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

p轨道和p轨道

它们的波函数的符号

相同的部分相互靠近

但是它们重叠的方向

却以键轴的方向是平行的

它们形成的

电子云的最大密度方向

也是处在两个原子核之间

只是它们的分散的程度

要比σ键

要来得更广泛

所以π键之间的

相互作用的强度

要低于σ键之间的

作用强度

从原子轨道的重叠来看

π键的重叠化程度低

所以π键的键能

就会比σ键能要小

从我们的

化学反应的过程来讲

键能越小的键

在化学反应过程当中

是越容易开启的键

所以π键的稳定性

虽然低于σ键

但是它却是化学反应的

积极的参与者

从共价键的特点上

我们可以看

σ键

它们的重叠方向

是沿键轴方向

波函数相同的位置

来进行重叠

而π键呢

是沿键轴平行方向

实现的重叠

从重叠的程度上来看

σ键重叠程度要大

π键要小

从键的强度上来讲

自然σ键的强度高

而π键的强度要弱

但是

如果我们从化学反应的

活泼性上来讲

π键却更容易在

化学反应的过程当中

被开启

所以它会成为化学反应的

积极的推动者

这也就是σ键和π键

形成机理的不同

导致它们在

化学反应过程当中的

行为有明显的差异的

最主要的原因

同时当两个原子之间

有多个未成对的电子

相互共用

所形成稳定共价键时

我们还要注意区分

以下三种情况

也就是说当彼此之间

只靠一对

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形成稳定共价键的时候

这时候它们形成的

往往是单一的σ键

当两个原子

它们彼此共用了

自旋方向相反的两对电子

通过原子轨道的重叠

所形成了

两个共价键的时候

这时候双键当中

往往只有一个σ键

而另一个

会是平行排列的π键

同样

当两个原子之间

形成三键的时候

这时候相似的情况是

在三键当中

也只能有

唯一的一个σ键

而另外两个

也是平行排列的

肩并肩的π键

有关这样的多键当中的

σ键和π键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可以参照

刚才我们的分析

在后续的学习当中

再一 一的加以甄别

有关共价键形成的特点

我们这节课就介绍到这

大学化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不一样的大学化学

--Video

-1.2 化学体系的建立

--Video

-1.3 应该了解的化学

--Video

-1.4 课程学习的必要准备

--Video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习题

第二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溶液的性质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相与相变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液体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单晶多晶与非晶结构;晶体的宏观性质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晶体的对称性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等离子体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液晶

--Video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等离子、液晶与平板显示技术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溶液的特点与分类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溶解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饱和蒸气压降低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液的渗透压

--Video

-2.2 溶液的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反渗透现象

--Video

-第二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溶液的性质--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3.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Video

-3.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核外单电子运动的量子化模型

--Video

-3.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电子运动的特点

--Video

-3.2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Video

-3.2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量子数的取值与原子轨道

--Video

-3.2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自旋量子数的取值原则

--Video

-3.3核外电子排布-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

--Video

-3.3核外电子排布-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Video

-3.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Video

-3.4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Video

-3.4元素周期律-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Video

-第三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三章 小论文

-第三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三章 习题

第四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4.1 离子键理论—离子键理论

--Video

-4.1 离子键理论—离子键价键构型

--Video

-4.1 离子键理论—离子半径与离子晶体的结构

--Video

-4.2 共价键理论—经典路易斯理论

--Video

-4.2 共价键理论—现代价键理论

--Video

-4.2 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性质

--Video

-4.3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理论要点

--Video

-4.3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类型(一)

--Video

-4.3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类型(二)

--Video

-4.3 杂化轨道理论—不等性杂化轨道理论

--Video

-4.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I

--Video

-4.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II

--Video

-4.5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的建立

--Video

-4.5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能级图

--Video

-4.5 分子轨道理论-异核双原子分子和离子

--Video

-4.6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极性

--Video

-4.6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Video

-4.7 氢键

--Video

-第四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第四章 小论文

-第四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第四章 习题

第五章 配位化学概论

-5.1 配合物的基本特征-配合物的形成

--Video

-5.1 配合物的基本特征-配合物的命名规则

--Video

-5.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学说

--Video

-5.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价键理论

--Video

-5.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Video

-5.3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应用-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Video

-5.3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应用晶体场理论的应用(一)

--Video

-5.3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应用晶体场理论的应用(二)

--Video

-第五章 配位化学概论--第五章 习题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一)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二)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温与恒压热效应(一)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温与恒压热效应(二)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进度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一)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二)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一)

--Video

-6.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二)

--Video

-6.2 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与平衡常数

--Video

-6.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规则

--Video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第六章 习题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7.1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一)

--Video

-7.1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二)

--Video

-7.2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Video

-7.2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与Entropy

--Video

-7.2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Video

-7.3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与孤立系统熵判据—热力学第三定律

--Video

-7.3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与孤立系统熵判据—孤立系统熵判据

--Video

-7.4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自由能(一)

--Video

-7.4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自由能(二)

--Video

-7.4 吉布斯自由能的判据—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Video

-7.4 吉布斯自由能的判据—反应方向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Video

-7.4 吉布斯自由能的判据—非标准状态下自发反应方向性的判据

--Video

-7.4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Video

-7.5 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因素—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反应的方向(一)

--Video

-7.5 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因素—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反应的方向(二)

--Video

-7.5 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实例(一)

--Video

-7.5 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实例(二)

--Video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第七章 小论文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第七章 习题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8.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速率

--Video

-8.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Video

-8.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的建立(一)

--Video

-8.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的建立(二)

--Video

-8.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级数与速率方程

--Video

-8.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级数与速率方程-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Video

-8.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级数与速率方程-二级反应速率方程

--Video

-8.3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Video

-8.3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碰撞理论(一)

--Video

-8.3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碰撞理论(二)

--Video

-8.3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渡态理论(一)

--Video

-8.3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渡态理论(二)

--Video

-8.4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Video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第八章 习题

第九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9.1 酸碱平衡—酸碱定义(一)

--Video

-9.1 酸碱平衡—酸碱定义(二)

--Video

-9.1 酸碱平衡—水的解离平衡

--Video

-9.1酸碱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

--Video

-9.1酸碱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二)

--Video

-9.1酸碱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三)

--Video

-9.1 酸碱平衡—同离子效应

--Video

-9.1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一)

--Video

-9.1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二)

--Video

-9.1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三)

--Video

-9.2 配位平衡—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Video

-9.2 配位平衡—配合物解离平衡的移动

--Video

-9.3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

--Video

-9.3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一)

--Video

-9.3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二)

--Video

-第九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第九章 习题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10.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Video

-10.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原电池

--Video

-10.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电极电势(一)

--Video

-10.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电极电势(二)

--Video

-10.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数—能斯特方程—浓度或分压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一)

--Video

-10.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数—能斯特方程—浓度或分压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二)

--Video

-10.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数—能斯特方程—浓度或分压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Video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性

--Video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

--Video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Video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一)

--Video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二)

--Video

-10.4 电极电势的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Video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第十章 小论文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第十章 习题

第十一章 元素与生命化学概论

-无机元素化学-s区元素

--Video

-无机元素化学-p区元素

--Video

-无机元素化学-过渡元素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生命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生命元素-碳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生命元素-氧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蛋白质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核酸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糖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金属酶与金属蛋白

--Video

-生命化学概论-药物

--Video

-第十一章 元素与生命化学概论--第十一章 习题

第十二章 化学与现代科学

-纳米科学与化学-自然界中的纳米现象

--Video

-纳米科学与化学-微观结构与仿生

--Video

-纳米科学与化学-纳米结构的观察

--Video

-纳米科学与化学-纳米结构与特殊浸润性

--Video

-化学与材料-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化学问题

--Video

-化学与材料-正渗透与水处理技术

--Video

-化学与材料-相变材料(一)

--Video

-化学与材料-相变材料(二)

--Video

-化学与材料-范德华力与二维材料

--Video

-第十二章 化学与现代科学--第十二章 习题

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