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CT诊查技术 > 第三章 CT检查准备工作 > CT检查步骤与流程 > CT检查流程
四
启动扫描
1
扫描前定位及扫描计划的确定
定位就是确定扫描的范围
通常先进行定位像的扫描
2
在该定位像上制订扫描范围
制定好起始线与终止线
设定好扫描参数
定位较明确的部位
如颅脑
也可利用定位指示灯
直接从受检者的体表上
定出扫描的起始位置
该方法优点是
节省时间
且可以省去一幅定位像
减少受检者接收的辐射量
复核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后
即可开始正式扫描
扫描时检查床移动
特别是高端设备扫描速度快
检查床移动速度也快
所以检查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观察受检者
防止磕碰或坠床
3
进行具体扫描
是CT检查的主要步骤
CT机一般均有横断面扫描
螺旋扫描
和其他一些特殊扫描功能
如容积扫描
双能量扫描
根据不同的机器
扫描过程可分为手动扫描和自动扫描
具体扫描过程为
选择扫描程序
根据受检者具体情况
设计扫描条件
按下曝光按钮
在整个扫描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受检者的情况
设备运行的情况
以及每次扫描的图像
必要时调整扫描的范围
或作补充扫描
如肺内发现小病灶
最好加扫小病灶范围的
高分辨力CT
大范围扫描时
扫描床及受检者在扫描过程中
移动的距离较大
所以在受检者移动时
应时刻观察受检者情况
避免落床
或肢体被扫描架阻挡
尤其对于有体内插管
或带有监护设备的受检者
防止移动过程中插管
或监护设备脱落
增强扫描时
注意受检者注药过程中有无不适
如受检者有不适
应暂停注药
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检查后
待确认图像满意后再结束扫描
五
送受检者
受检者检查完毕
告知受检者或其亲属
领取照片
和诊断报告的时间
地点
并将检查申请单归还到登记室
并由登记室登记
之后将检查申请单填写好的片袋
和受检者照片
一起交医师写诊断报告
已建立RIS和PACS的医院
由RIS完成
已写出诊断报告的CT照片
由登记室负责归档
或交由受检者自己保管
已建立RIS和PACS的医院
图像存储工作由PACS系统完成
安装CT照片和
报告自助打印机的医院
受检者或家属可自助打印
CT照片和报告
RIS系统对打印状态进行自动记录
使用碘对比剂增强扫描的受检者
检查后应留院观察15到 30分钟
确认无过敏反应发生后方可离开
若情况允许
嘱受检者24h内多饮水
以降低对比剂的肾毒性
六
CT图像的处理与后处理
图像处理与后处理是对扫描所获得的
图像数据进行深加工的过程
主要目的有二
一是CT扫描一般所得图像为轴位像
通过后处理可以获得其他方位的图像
便于诊断医师综合观察分析
二是扫描时根据检查部位
或器官组织设置常规的重建野
层厚
及图像算法等参数
获得原始图像后
需要依据病灶的具体形态
特点
从有利于诊断的角度
来进行图像后处理
使病灶显示更为清晰
直观
通过显示处理
兴趣区域测量图像重组
与图像融合等图像处理与后处理技术
获得组织与病灶的解剖信息
和诊断信息
为病灶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帮助
图像处理与后处理
是利用计算机内的各种
处理与后处理软件实现的
运行这些软件
得出处理结果
就可以完成图像处理与后处理任务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技师需熟悉各种后处理技术
命令
及参数的意义
能够熟练进行参数设置
和后处理与后处理命令的执行
掌握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多层螺旋CT扫描时
以尽可能窄的层厚
小于或等于
1/2层厚的层间距重建图像
作为三维后处理的源图像
联合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
如多平面重组
曲面重组
最大或最小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
及仿真内镜等
并根据病变特点
选择最恰当的后处理方法
非血管CT检查的后处理
建议以多平面重组为主
辅以其他三维显示技术
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
常用于显示高密度的骨性结构
最小密度投影用于显示
低密度的呼吸道和胆道
在病灶部位
或重点观察结构处行冠状
和矢状面的多平面重组处理
必要时进行曲面重组
重组层厚
间距
及窗技术等参数
可参照普通CT断面扫描的要求
CT血管成像的后处理
可利用容积再现立体显示血管腔
形态
沿血管中心自动生成的曲面重组
可观察血管壁的情况
最大密度投影可以显示更多细小血管
合理采用层块的容积再现
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方式
仿真内镜常用于
观察呼吸道充气的肠道
或强化后的血管腔内情况
七
CT图像排版与打印
为节约胶片
可以对不必要的图像进行适当删减
每张胶片的图像一般不超过60幅
三维图像不超过30幅
CT图像排版时
图像布局合理
大小合适
位置居中
按解的方向排序
照片打印是利用激光相机
把图像打印到胶片上
根据不同的机器情况
可自动打印
或手工打印
容积再现等彩图尽量使用彩色打印
以求获得立体效果
色彩丰富逼真的图像
八
激光打印机维护与装卸胶片
1
激光打印机维护
激光打印机无论是光学系统
机械结构
还是电路组成均十分精细而复杂
价格也相对较高
在使用时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
仔细操作
并注意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1
日常维护
工作环境温度25度以下
湿度以30% ~ 50%为宜
防止胶片粘连
2
不同类型的激光胶片结构
性能
以及成像参数有一定差异
因此不同类型的激光胶片不能混用
或互相替代
3
激光器是激光打印机最敏感的器件
应避免频繁开关激光打印机
以保护激光器
4
胶片输出区的加热鼓
表面温度高达120度以上
片基药膜容易黏附到上面
造成胶片污染或卡片
应定期清洗
加热鼓
一般打印一万张胶片左右
就需清洗一次
5
传输滚轴长时间运行也会造成污染
或位置移动
一般应半年清洗或校正一次
6
激光胶片的保存时间
与环境温度关系很大
环境温度在5~ 25度内
可保存30年
2
维护中应注意
1
机器设备故障只能由有经验
或厂商服务的人员进行维修
2
切勿替换或拆卸集成的安全装置
3
切勿遮盖通风口
4
不要随便给活动部件或滚轴加润滑油
5
进行任何维护工作之前
务必关闭激光打印机电源
并从插座中拔下电源插头
2
装卸胶片
从打印机显示屏上可以观察到
打印胶片的使用情况
即已经使用的胶片张数
和可供打印的胶片张数
如需装载或卸载胶片
则需要触摸片盒解锁键
待相应的指示灯亮起后
可取出或放入供片盒
注意打印片一定要与其附带的
盒子一起放入机器
因为该盒子附有芯片
它带有胶片使用的相关信息
在整个CT检查技术临床流程中
技师通过指挥计算机
服务受检者
维护使用设备
将以上8个步骤
有机地衔接起来进行工作
从而完成一次CT检查
而在具体执行每一个流程的细节中
技师又受计算机的支配
受检者与设备的影响
通过文字显示器上人机对话的形式
与受检者沟通
在计算机与设备的提示和引导
及受检者的配合下
具体实施每一个流程的工作
总之
人机有机结合
技师与受检者合作
是完成受检者CT检查的基本要求
和保证
严格执行规范的
CT检查技术操作流程
是确保CT检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
-CT检查技术发展史、基本结构以及成像过程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CT检查技术的岗位
-CT检查概述作业
-CT设备运行基本条件
-CT成像基本原理—X线的衰减和衰减系数
-CT成像基本原理—CT数据采集基本原理和图像重建
-螺旋CT成像—单层螺旋CT
-螺旋CT成像—多层螺旋CT
-特殊CT成像
--特殊CT成像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步骤与流程
--CT检查步骤
--CT检查流程
-CT检查准备工作与扫描方式作业
-CT开机及检查步骤
-CT扫描参数
--CT扫描参数
-CT图像的特点、CT值
-CT窗口技术和影像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
-CT平扫
--CT平扫
-CT增强扫描
-多部位联合增强CT成像
-课后作业
-CT血管检查
--CT血管检查
-心脏与血管CT检查技术
-CT血管检查
-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辐射剂量管理
--CT辐射剂量管理
--CT辐射安全防护
-CT辐射安全管理--习题
-CT图像处理与辐射安全习题二
-颅脑CT检查
--颅脑CT检查
-眼眶CT检查
--眼眶CT检查
-耳部CT检查
--耳部CT检查
-鼻和鼻窦CT检查
--鼻和鼻窦CT检查
-颌面部CT检查
--颌面部CT检查
-颈部CT检查
--颈部CT检查
-颈部CTA检查技术
-胸部平扫
--胸部平扫
-胸部增强扫描
--胸部增强扫描
-腹部平扫
--腹部平扫
-腹部增强扫描
--腹部增强扫描
-盆部CT检查
--盆部CT检查
-脊柱扫描
--脊柱扫描
-四肢骨关节扫描
--四肢骨关节扫描
-CT介入检查技术
-特殊CT检查的临床应用
-胸痛中心的临床应用
-卒中中心的临床应用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二
-医学影像图像储存与传输概述
-PACS的分类
--PACS的分类
-PACS的组成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应用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技术管理
-影像质量的有关概念
-CT图像质量的评估指标及影响因素
-CT图像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正确选择CT扫描技术参数
-CT装置的日常保养与校准
-鼻窦CT操作流程
--鼻窦CT操作流程
-腹部CT操作流程
--腹部CT操作流程
-颈部CT操作流程
--颈部CT操作流程
-颅脑CT操作流程
--颅脑CT操作流程
-盆腔CT操作流程
--盆腔CT操作流程
-胸部CT操作流程
--胸部CT操作流程
-腰椎CT操作流程
--腰椎CT操作流程
-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