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CT诊查技术 > 第十章 CT图像存储传输与质量控制 > 正确选择CT扫描技术参数 > 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
同学们好
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如何正确选择CT扫描参数
的第一部分内容
即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
CT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到
受检者的诊断及治疗
影像技师应当全面了解
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在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些参数
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首先
扫描技术参数选择
CT成像技术参数包括的有层厚
层间距
曝光参数
检查容积
扫描架倾角
视野
重建算法
窗宽
窗位等
它直接影响CT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第一是层厚的选择
层厚的选择
应按照需要观察的解剖结构
和病变的尺寸来进行
同时
注意层厚的选择对影像质量
和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影响
层厚的标称值由CT操作人员
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
通常在1~10mm范围之间选择
一般来讲
层厚越薄
图像空间分辨力越高
即高对比度分辨力越高
但图像的密度分辨力越低
即图像的低对比度分辨力越低
反之
层厚越厚
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越低
密度分辨力则越高
如果层厚较大
CT影像会受到部分
容积效应造成的伪影的影响
如果层厚越薄
如1~2mm
影像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导致密度分辨力下降
改变层厚对空间分辨力
和密度分辨力的影响是一对矛盾
在扫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层厚增加
X线的光透量增加
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子数增加
影像密度分辨力较高
但空间分辨力有所下降
第二是层间距的选择
层间距的选择应按照检查部位
和临床要求进行
应注意位于层间距中的病灶
被漏掉的危险
一般来讲
层间距应不超过预测病变直径的一半
层间距可以小于
等于或大于层厚
临床上层间距通常
在0~10mm之间
在非螺旋扫描对于一定的检查容积
层间距越小
受检者的局部剂量和整体剂量越高
局部剂量的增加是由于
相邻层面剂量的叠加
整体剂量的增加是由于接受直接
照射的组织容积的增加而造成的
在需要进行冠状
矢状
和斜面
曲面影像的三维重组时
减小层间距很有必要
通常将其减小至零
在螺旋扫描时
重组间隔的大小与图像质量有关
重组间隔越小
图像质量可得到改善
重组间隔大小与受检者
接受到的剂量大小无关
第三是曝光参数的选择
扫描所用的X线管电压
管电流 和曝光时间称为曝光参数
曝光参数会影响影像质量和受检者剂量
增加曝光量,
会减少噪声
提高影像的密度分辨力
但也会增加受检者的吸收剂量
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质量应在
受检者辐射剂量
尽可能低的情况下获得
这时影像噪声可能会增加
换言之
不是追求最佳质量的影像
而是只要提供符合临床诊断
需要的影像即可
盲目追求高质量影像
受检者会接受更多额外的照射量
但在有些特殊检查时
需要增加曝光量
提高信噪比
CT管电压一般可以在
80~140kV 的范围内
选定kV值和层厚以后
影像质量依赖于X线管
电流和曝光时间
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的增加
也会增加受检者辐射剂量
所以
应该在CT图像质量和受检者剂量
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不能过分地追求图像高质量
而使受检者受到不必要的辐射量
但有时临床需要较高信噪比时
可以选择较高的曝光设定值
第四是容积检查
CT的容积检查或容积成像
是指所检查区域的整体容积
定义为第一扫描层面和最后一个
扫描层面的最外边界间的容积
检查容积的范围取决于临床需要
应包括临床所需的检查范围
通常来讲容积值越大
受检者的整体辐射剂量越高
除非增加层间距
但增大层间距
有漏诊的可能
螺旋CT为容积扫描
不存在真正的层间距
重建后图像的间距
大小与辐射剂量无关
多层螺旋 CT
容积扫描获得的三维信息
增加了图像的信息量和灵活性
三维重组后的图像
更接近立体解剖图像
提高了血管等三维重组图像的质量
第五为扫描架倾角
定义为X线管平面和垂直平面
即X线中心线与垂直平面间的夹角
倾角通常在正负25°之间
扫描架倾角可以根据检查部位
的临床需要进行选择
在X线中心线与扫描目标不平行时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机架倾角
一定角度以适应扫描目标
减小误差
比如说椎间盘 CT 扫描时
应根据定位像上的椎间隙
机架倾斜使扫描层面与椎间隙平行
好同学们
本节课学习内容就到这儿了
同学们下去认真完成课后习题
加深理解
好
同学们下次课再见
-CT检查技术发展史、基本结构以及成像过程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CT检查技术的岗位
-CT检查概述作业
-CT设备运行基本条件
-CT成像基本原理—X线的衰减和衰减系数
-CT成像基本原理—CT数据采集基本原理和图像重建
-螺旋CT成像—单层螺旋CT
-螺旋CT成像—多层螺旋CT
-特殊CT成像
--特殊CT成像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步骤与流程
--CT检查步骤
--CT检查流程
-CT检查准备工作与扫描方式作业
-CT开机及检查步骤
-CT扫描参数
--CT扫描参数
-CT图像的特点、CT值
-CT窗口技术和影像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
-CT平扫
--CT平扫
-CT增强扫描
-多部位联合增强CT成像
-课后作业
-CT血管检查
--CT血管检查
-心脏与血管CT检查技术
-CT血管检查
-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辐射剂量管理
--CT辐射剂量管理
--CT辐射安全防护
-CT辐射安全管理--习题
-CT图像处理与辐射安全习题二
-颅脑CT检查
--颅脑CT检查
-眼眶CT检查
--眼眶CT检查
-耳部CT检查
--耳部CT检查
-鼻和鼻窦CT检查
--鼻和鼻窦CT检查
-颌面部CT检查
--颌面部CT检查
-颈部CT检查
--颈部CT检查
-颈部CTA检查技术
-胸部平扫
--胸部平扫
-胸部增强扫描
--胸部增强扫描
-腹部平扫
--腹部平扫
-腹部增强扫描
--腹部增强扫描
-盆部CT检查
--盆部CT检查
-脊柱扫描
--脊柱扫描
-四肢骨关节扫描
--四肢骨关节扫描
-CT介入检查技术
-特殊CT检查的临床应用
-胸痛中心的临床应用
-卒中中心的临床应用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二
-医学影像图像储存与传输概述
-PACS的分类
--PACS的分类
-PACS的组成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应用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技术管理
-影像质量的有关概念
-CT图像质量的评估指标及影响因素
-CT图像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正确选择CT扫描技术参数
-CT装置的日常保养与校准
-鼻窦CT操作流程
--鼻窦CT操作流程
-腹部CT操作流程
--腹部CT操作流程
-颈部CT操作流程
--颈部CT操作流程
-颅脑CT操作流程
--颅脑CT操作流程
-盆腔CT操作流程
--盆腔CT操作流程
-胸部CT操作流程
--胸部CT操作流程
-腰椎CT操作流程
--腰椎CT操作流程
-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