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CT诊查技术 >  第六章 CT检查的扫描方式 >  CT增强扫描 >  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

返回《CT诊查技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在线视频

下一节:多部位联合增强CT成像

返回《CT诊查技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CT

增强扫描中剩余部分的内容

首先是动态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

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

对感兴趣区进行快速连续扫描

对比剂采用团注法静脉注入

扫描的方式有

进床式动态扫描

主要是发现或寻找病变

还有同层动态扫描

主要是进行病变的定性

可得到时间密度曲线

首先来看进床式动态扫描

通常使用螺旋CT

对一组层面或整个脏器

连续进行数次增强扫描

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方式

可以进行大范围扫描

由于现在CT机探测器的不断增宽

转速的不断提高

扫描范围可以很大

甚至在动脉期完成全身扫描

即注射一次对比剂

完成全身CTA检查

而不增加对比剂用量

进床式动态扫描

为现在最常用的

CT增强检查方式

根据注射对比剂后

扫描次数的不同

一般分为双期和多期

动态增强扫描

双期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是指

一次静脉注射对比剂后

分别于血供的不同时期

对预检查器官

进行两次或多次扫描

利用螺旋CT扫描速度快的优点

在一次静脉注射对比剂后

根据被检查器官的血供特点

分别于不同时期

对被检查器官进行两次

或多次完整的螺旋扫描

即对比剂注入后

经血液循环到达扫描靶器官

首先是动脉灌注

进一步在器官的实质进入微循环

最后

经静脉循环流出靶器官

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扫描

获得靶器官的动脉期

实质期

静脉期图像

即为多期增强扫描

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双期

或不同的延长时间进行扫描

多期增强扫描

具体检查方法

是患者先平扫

设定增强扫描的范围

然后 根据器官或病变血供特点

设定两次或多次扫描的

开始扫描时间

首次扫描

也可采用实时增强监测技术触发

扫描层厚和层距与平扫相同

设置完成后

经上肢或下肢静脉

用高压注射器

以3~5毫升每秒的速度

静脉团注

300~370浓度的

非离子型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

用量为1.0~1.5毫升每千克

同时按下注射开始键和扫描键

即按设置好的起始扫描时间

在短时间内

对被检查器官

分别进行两次

或多次扫描

扫描时机与脏器血液循环时间

另外也受年龄 体质

心肾功能

有无门静脉高压等因素的影响

操作中要根据部位的不同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灵活选定扫描时机

才能获得最佳的增强图像

双期或多期动态增强的

扫描的优势在于

多期扫描的图像

能够明确反映

组织器官及病灶的动脉期

食指期及静脉期的血供特点

能更有效地发现小病灶

并了解被检查器官

及病灶的强化特点

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能力

双期或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

例如肝脏的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

胰腺的双期增强扫描

肾脏的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

图像显示

肝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第一幅图是动脉期

此时腹主动脉特别亮

密度远远高于肝实质

肝内动脉显影

第二幅图是门静脉期

此期肝实质密度增高

肝内门静脉及其分支显影

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的密度相近

且高于肝实质

腹主动脉密度较动脉期降低

第三幅图是平衡期

肝食指密度均匀增高

但低于门静脉期

肝内隐约可见门静脉小分支显影

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密度降低

与肝实质密度相近

另一组图像显示

肝脏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图ABCD分别是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和平衡期

大家可对比一下肝脏实质

肝内及肝门区血管的密度变化

这一组图像显示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点

平扫肝右叶可见

均匀低密度影像

形态较规则

境界尚清

动态增强显示

并在从周边缓慢向中心强化

中心坏死区域不强化

符合血管瘤早出晚归的特点

同层动态扫描

也就是所谓的CT灌注成像

英文缩写为CTPI

同层动态扫描

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

对选定的层面

行连续多次动态扫描

以获得该层面内

每一体素的时间密度曲线

然后根据曲线

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计算出组织血流灌注的各项参数

并可通过色阶赋值形成灌注图像

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动态扫描

由于扫描范围

是根据探测器宽度而设定

不涉及大范围扫描移动床的时间

所以这种扫描方式

可以把两次扫描时间间隔设定的很小

如采用电影扫描

甚至可以连续扫描

这样就可以密切观察层面内病灶

或脏器注入对比剂后

完整的时间密度曲线

根据时间密度曲线

利用不同的灌注模型

推算出脏器或病灶的血流量

血容量

达峰时间

平均通过时间等参数

以研究该层面

病变血供的动态变化特点

即以诊断及鉴别诊断

CTPI能反映组织的血管化程度

及血流灌注情况

提供常规CT增强扫描不能获得的

血流动力学信息

反映的是生理功能的变化

属于功能成像的范畴

延迟增强扫描

是在常规增强扫描后

延迟一段时间

再行感兴趣区扫描的方法

此方法为增强扫描的一种补充

以观察组织与病变

在不同时间的密度差异

对CT机没有特殊要求

根据检查目的

延迟时间可为

7~15分钟

或4~6小时不等

可用于肝脏小病灶的检出

及肝癌和肝血管瘤之间的鉴别

其基本原理是

正常肝细胞具有摄取和排泄

有机碘的功能

静脉注入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

约有1%到2%

被肝细胞吸收后

经胆管系统排泄

静脉注入对比剂数小时后

正常肝实质及周围的

微细胆管的CT值

约提高10~20个单位

而病变的肝组织

不具备这种吸碘和泌碘的功能

其密度低于正常肝

从而造成病变与正常肝之间的

密度差增大

使平扫和常规增强扫描中

呈等密度的病灶

在延迟扫描中

表现为相对低密度

提高了肝脏小病灶的检出率

还可利用对比剂的代谢

观察肾盂 膀胱等的病变

低对比剂用量扫描

是考虑到对比剂副反应的问题

而降低对比剂的用量的检查方法

由于碘对比剂

有肾毒性及过敏样反应

所以人们在满足诊断要求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降低对比剂用量

包括降低对比剂用量

降低注射速度和对比剂浓度

因为碘对比剂的所有不良反应

均与碘含量有关

总的碘注入量降低了

碘对比剂在血管或脏器内的

峰值浓度降低

均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

也能降低对肾功能的损害

该技术的弊端是

缩短了碘对比剂在血管或脏器内的

峰值持续时间

降低了峰值浓度

造成其CT值下降

允许的有效扫描时间窗减小

过去这种做法

有很大的局限性

仅在体重较小的患者

或对图像要求不太高的检查时应用

随着机器扫描速度的提高

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降低对比剂用量检查应用范围

越来越广

因为扫描速度的提高

可以在短时间内

完成大范围的扫描

对对比剂的峰值持续时间要求降低

由于对比剂峰值浓度的降低

造成的是常规扫描时

含碘脏器的CT值下降

一般的做法是降低管电压

以提高脏器的CT值

提高管电流

以降低由于管电压的降低引起的

噪声的增加

是利用含碘组织

当管电压降低时

其CT值升高的原理

采用低管电压

适当升高管电流的方式

来降低对比剂用量

现阶段新型 CT扫描技术

即能谱CT扫描

利用管电压的瞬间切换技术

可以重建出单电子能量的图像

可以在碘浓度很低的情况下

得到满足诊断的血管图像

好的 同学们

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CT诊查技术课程列表:

第一章 CT检查概述

-CT检查技术发展史、基本结构以及成像过程

--CT检查技术发展史、基本结构以及成像过程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CT检查技术的岗位

--CT检查技术的岗位

-CT检查概述作业

第二章 CT设备运行基本条件与成像原理

-CT设备运行基本条件

--CT设备运行基本条件

-CT成像基本原理—X线的衰减和衰减系数

--CT成像基本原理—X线的衰减和衰减系数

-CT成像基本原理—CT数据采集基本原理和图像重建

--CT成像基本原理—CT数据采集基本原理和图像重建

-螺旋CT成像—单层螺旋CT

--螺旋CT成像-单层螺旋CT

-螺旋CT成像—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的基本结构

--多层螺旋CT的数据采集

-特殊CT成像

--特殊CT成像

第三章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步骤与流程

--CT检查步骤

--CT检查流程

-CT检查准备工作与扫描方式作业

第四章 CT装置的基本操作

-CT开机及检查步骤

--CT开机及检查步骤

-CT扫描参数

--CT扫描参数

第五章 CT图像

-CT图像的特点、CT值

--CT图像的特点、CT值

-CT窗口技术和影像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

--CT窗口技术和影像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

第六章 CT检查的扫描方式

-CT平扫

--CT平扫

-CT增强扫描

--对比剂及常规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

-多部位联合增强CT成像

--多部位联合增强CT成像

-课后作业

第七章 血管检查

-CT血管检查

--CT血管检查

-心脏与血管CT检查技术

--心脏与血管CT检查技术

-CT血管检查

第八章 CT图像处理与辐射安全

-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辐射剂量管理

--CT辐射剂量管理

--CT辐射安全防护

-CT辐射安全管理--习题

-CT图像处理与辐射安全习题二

第九章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颅脑CT检查

--颅脑CT检查

-眼眶CT检查

--眼眶CT检查

-耳部CT检查

--耳部CT检查

-鼻和鼻窦CT检查

--鼻和鼻窦CT检查

-颌面部CT检查

--颌面部CT检查

-颈部CT检查

--颈部CT检查

-颈部CTA检查技术

--颈部CTA检查技术

-胸部平扫

--胸部平扫

-胸部增强扫描

--胸部增强扫描

-腹部平扫

--腹部平扫

-腹部增强扫描

--腹部增强扫描

-盆部CT检查

--盆部CT检查

-脊柱扫描

--脊柱扫描

-四肢骨关节扫描

--四肢骨关节扫描

-CT介入检查技术

--设备和器械及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

--准备与方法、及并发症处理

-特殊CT检查的临床应用

--特殊CT检查的临床应用

-胸痛中心的临床应用

--胸痛中心的临床应用

-卒中中心的临床应用

--卒中中心的临床应用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二

第十章 CT图像存储传输与质量控制

-医学影像图像储存与传输概述

--医学影像图像储存与传输概述

-PACS的分类

--PACS的分类

-PACS的组成

--PACS构架和硬件配置及作用

--存储介质和支持软件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应用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应用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的技术管理

--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影像质量的有关概念

--影像质量的有关概念

-CT图像质量的评估指标及影响因素

--空间、密度及时间分辨力

--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减少方法

-CT图像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诊断要求及受检者辐射剂量要求

--CT成像技术条件及图像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正确选择CT扫描技术参数

--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

--影像处理和影像观察相关条件的参数

-CT装置的日常保养与校准

--CT装置的日常保养与校准

第十一章 实训操作

-鼻窦CT操作流程

--鼻窦CT操作流程

-腹部CT操作流程

--腹部CT操作流程

-颈部CT操作流程

--颈部CT操作流程

-颅脑CT操作流程

--颅脑CT操作流程

-盆腔CT操作流程

--盆腔CT操作流程

-胸部CT操作流程

--胸部CT操作流程

-腰椎CT操作流程

--腰椎CT操作流程

-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

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