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  第二章 幸福 >  2.1 什么是幸福? >  Video

返回《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回到我们积极心理学的慕课课程

今天呢我们的主题是幸福

我们呢主要首先来讲一讲

怎么样用科学来研究幸福

然后呢通过这些科学研究

我们会得出一些关于幸福的方法

其中呢有些是没用的有些是有用的

我不仅会告诉大家

哪些没有用哪些有用

而且还要说说

他们为什么有用为什么没有用

因为呢我们不仅需要知其然

而且需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话以后大家才可以举一反三

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呢过得更幸福

但是最后呢我也要说一说

关于幸福的局限

并不是说越幸福越好

也不要把追求幸福

当成生活的唯一目标

那么首先呢

我们就来讲一讲

怎么样用科学来研究幸福

我们知道在科学研究里面

第一步是定义和测量

可是关于幸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

幸福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你可以把幸福这两个字拆开来吗

你看幸上面是土下面是一个人民币

福呢是一个衣服加上一口田

所以呢只要你有房子有田

有衣服穿有钱那就是幸福了

那么还有人呢在网上说

幸福的话就是猫吃鱼狗吃肉

奥特曼打小怪兽

当然也很有道理

那么呢有一个电影里面的一段话

幸福 那就是

我饿了

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

那他就比我幸福

我冷了

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

他就比我幸福

我想上茅房

就一个坑

你蹲那了

你就比我幸福

范伟在这段电影里说的这段话呢

关于幸福的描述

也得到很多人的点赞

这些是老百姓的说法

知识分子学者对于幸福是什么

也是众说纷纭

儒家认为幸福在于做一个正人君子

道家认为幸福在于道法自然复归于婴儿

而佛家呢认为幸福在于觉悟

就算在西方也是一样

那么上一次我们讲到

比如说亚里士多德他认为

幸福在于发挥你的美德

那么到了中世纪以后呢

基督教一统天下

西方人认为幸福在于皈依上帝

而在文艺复兴之后

人自我的重要性被抬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人们认为幸福就是我自己感到快乐

个人的感受最好那么就是幸福

那么这么多说法确实让人迷惑

难怪几年前我们中央电视台呢

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叫做你幸福吗

当时呢也得到了很多神一样的回答

为什么这个你幸福吗

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会得到这么多神一样的回答呢

其实啊

是因为这个问题就问错了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

它其实就隐含了两个前提

第一幸福是一个单维度的东西

就是说你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

但是其实呢就像我们上一节课所讲到的

幸福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它里面有很多东西组成

就好像天气一样

你问我今天天气好吗

那么今天的温度好像还不错

但是呢雾霾有点高

但是呢太阳又很好

所以呢你到底说

今天天气好还是坏很难讲

幸福也一样

一个人呢可能今天情绪不太好

但是呢他对生活呢总体又是满意的

他跟别人呢又是充满友爱的

可是呢他又觉得生活不太有意义

那这个时候

他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呢就很难讲

所以呢你幸福吗

这个问题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就是把幸福当成是一个单维度的概念

第二个错误呢是你幸福吗

这好像就是别人只能够有两个回答

我幸福或者我不幸福

但其实生活不是这么简单

不是这么非黑即白

你可以是很不幸福

有点不幸福在中间

或者呢是有点幸福或者很幸福

他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光谱

所以呢我们心理学家

对于幸福的研究方法呢

就是第一要把幸福给拆开来

拆成不同的维度

第二呢是在每一个维度上

你都可以进行一个连续的打分

而不是只有是或者否

那么比如说上一节课

我让大家做的那个练习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当时呢我让大家把自己的分数记下来

现在的话我们来揭晓这个谜底

看看你的分数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当时的话我们测量了三样东西

第一呢是正面情绪

第二呢是负面情绪

第三呢是生活满意度

那么根据2012年清华北大和康奈尔大学

联合做的一个研究

我们发现中国人的

平均的正面情绪得分啊 是2.83分

负面情绪呢是1.88分

生活满意度呢是3.78分

大家看一看你的幸福

有没有拖了祖国人民的后腿呀

当然我需要再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负面情绪是越低越好

所以你如果负面情绪低于1.88

说明你是比较幸福的

而正面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呢是越高越好

那么这样的测量方法

也许你心中也在嘀咕

到底靠不靠谱啊

我自己衡量我自己有多幸福

这个是真的准确的吗

其实还是比较准确的

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爱德华迪纳

也就是上一节课我们讲到的幸福博士

他的话就做了这样的一个研究

他让人不仅来报告自己的幸福

不仅是通过自我报告的问卷来评估

而且呢还对他们进行访谈

而且呢还持续跟踪他们六个星期的情绪报告

那么总共做了42次

也就是说基本上每天一次

问问他你的情绪怎么样

并且呢让别人来评价

让7个人其中呢至少有3个是他的家人

还有3个呢是他的朋友

来评价这个人有多幸福

最后呢他也让这些被试

回忆他们自己以前的幸福状况

最后发现这些报告啊这些数据啊

最终都是指向同一个结论

那么由此的话证明

我自己来评估自己的幸福程度

这其实是靠谱的

跟别人对我的评价

跟我长期的一个表现是一致的

所以呢用这样的一个

自我报告形式来衡量幸福是可靠的

那么心理学家呢也用这样的形式

做了很多研究

我们下面的话就来介绍其中的一些研究

那么首先我们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可能就是钱和幸福的关系

是不是越有钱就越幸福呢

这个方面哈学界也是很早就开始了研究

最有名的呢是1974年的时候

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

他提出来了一个概念叫做伊斯特林悖论

他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经济学家整天都在说要发展经济

经济越发展人民就越幸福是这样的吗

不是

比如说大家看这个图

是来自于2004年有人做的一个报告

那么发现从1955年到2004年

这样的一个50年期间

美国人的平均收入

经过了通货膨胀的调整之后呢

是连续的往上升翻了有一倍以上

但是呢大家的幸福感

我们看下面那条线

基本上是平着不动的

那么这个就说明

虽然经济在发展

虽然我的钱越来越多

我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多

可是大家却没有变得更幸福

那么这个的话就是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

那么这个呢在中国也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中国人呢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里

经济得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增长

但是呢我们的幸福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比如说有人统计了其中10年

从1999年到2010年期间

中国人的人均收入

从2000多美元增长到7000多美元

大家看增长了两倍以上

可是我们的生活满意度呢基本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中国的经济有了这么大发展

可是我们回顾看一看我们自己的幸福程度

其实跟几十年前差不多

这是为什么呢

伊斯特林解释说

这可能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呢叫做享乐适应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虽然我们生活过的越来越好

但是呢我们很快就适应了

所以呢我们的幸福程度

并没有随着生活变好而增长

第二个原因呢他提出来是因为攀比

我们叫社会比较

也就是说虽然经济发展了

大家的生活变好

可由于是大家都变好了

因此呢你并没有觉得自己相对变好

你跟你的邻居还是一样的好

因此呢你并没有觉得自己更幸福

换句话说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比别人更有钱

而且是要很快的比别人更有钱

这样的享乐适应来不及跟上去

我们的攀比心呢也得到了满足

这个时候呢人才能够变得更幸福

如果是大家共同富裕

对不起没有办法变得更幸福

这个呀还真有点像是范伟说的那段话

就是我一定要比别人过的好

才能够更幸福一样

那么就有经济学家来追问了

如果我比其他人更有钱

那我到底会不会变得更幸福呢

这个的话有很多研究

其中我们给大家介绍是

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丹尼尔卡尼曼

他做的一个研究

他的话就是调查了

美国不同的人群

他们的收入和他的幸福情况

关于幸福呢

他测量了四个指标

一个呢是生活满意度

我们刚才介绍过正面情绪

那么负面情绪呢他测量了他们的痛苦和压力

那么最后结果呢

就是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人他的家庭收入和他的幸福的关系呢

就像这张图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

生活满意度基本上随着家庭收入呢一直持续上升

但是情绪的话是一开始

在比较穷的那些人的群体里面

可以随着收入快速上升

可是一旦过了一个中间点之后呢

他就基本上变成了一条平的线

也就是说虽然你的收入变得更多

你的话并没有变得更快乐

你的情绪其实跟以前还差不多

但是呢你的生活满意度变高了

也就是说虽然我跟以前一样快乐

可是我一想起来

我这么有钱了我开心了

我对生活很满意

虽然你的情绪并没有变得更高

那么这个的话其实也就是验证了

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

应该是王朔说的

就是金钱不是万能的

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呢对于穷人来说钱确实很重要

对于那些比较贫困的人群

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

使他们致富起来

而不要整天跟他们说

金钱不取决于贫富

只跟你的内心有关

不是的 对于穷人钱越多确实是能让他们变的更幸福

对于穷人来说钱很重要

但是呢对于中产阶级来说

钱能买到的幸福就减少了

我们看这张图中间有两条红线

那么一条线呢 划在年收入3万美元

一条线呢 划在7万5千美元

这个呢分别是划出了美国收入比较少的1/3

中间的1/3

和比较有钱的1/3的这样的一个界限

那我们可以看到

进入了中间3万美元到7万5千美元曲线之后呢

这个情绪随着幸福增长的曲线

就明显变慢了

也就是说对于中产阶级来说

钱能买到的幸福就开始减少了

而一旦过了7万5千美元

也就是说你已经变成了

美国最富有的1/3人之后呢

这个情绪和幸福的关系

就变成了一条平坦的线

也就是说对于富人来说

钱不能让你更快乐

只能够让你更满意一点

但是就算是这个生活满意度

它是随着金钱一直在上升的

可是我也要提醒大家注意

这个横坐标其实是一个对数

也就是说其实真实的生活满意度和金钱的关系

也是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曲线

所以呢其实哪怕是对于富人

你的生活满意度增长也是非常慢的

那么这个是美国的研究

在中国是不是这样呢

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个

康奈尔和清华北大合作的那个研究呢

就发现中国人的幸福和金钱的关系

比美国人呢稍微高一点

我们可以看到这张表的话

给出了家庭收入和幸福的相关系数

其中中国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的相关系数

比美国人稍微高一点点

那么对于美国人来说

他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和家庭收入呢基本不相关

这个呢和刚才的研究结论是差不多的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呢

正面情绪和家庭收入

还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正相关

可是负面情绪和这个家庭收入

就没有什么相关了

那么这个的话就是说平均来说呢

对于中国人来说那么家庭收入越高

正面情绪呢确实会越多一些

但是负面情绪呢并不会变得更少

因此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

幸福和家庭收入呢

他在中国来说的话

其实也并不是一条直线

越有钱就越幸福

而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关系

而至于为什么我们中国人

家庭收入和幸福的关系比美国人高

这个呢其实也早就有人研究了

那么就是说从国际上来看

不同的国家幸福和金钱的关系呢

那么是对于越穷的国家越重要

对于越富有的国家越不重要

这个也很好理解

因为对于比较贫穷的国家来说

那么越有钱的话

能够买到的东西还是显著增多

能够显著的减少你生活中的不方便和痛苦

所以当然钱越多的时候呢会变得更幸福

而对于那些已经普遍比较富裕的社会来说呢

金钱和幸福就关系不大

那么这张图其实和刚才

丹尼尔卡尼曼的那张图非常像

也是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曲线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的话是处在比较靠左边的地方

也就是我们的人均GDP还比较低

所以那个时候幸福和我们的收入

还是关系比较大

而美国呢基本上是在这张图的最右边

也就是因为他们的GDP已经非常高了

所以呢幸福和收入的关系

就不是那么大了

那么你可能会说

好哇既然中国还是一个

相对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

说明金钱对我们来说还是相对重要的

所以呢我还是应该把钱看的比较重要

这样才会更幸福对不对呢

其实也不完全对

美国加州大学的Sonja Lyubomirsky

她和迪纳等人一起做了一个研究

就是调查一个人他看中什么东西

和他的幸福状况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啊 假如一个人他越看重钱

那么他的幸福程度呢就越低

而他如果越看重爱和别人的关系等等

他的幸福程度呢就越高

大家可以从这张图就能看出来

对于金钱的看重程度

和生活满意度是一路递减

而对于爱的看重程度呢

和生活满意度是一路递增

那么为什么呢

Lyubomirsky和迪纳他们解释说

这个的话是因为

如果一个人过度看重金钱

就会使他忽略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东西

除了爱之外还有比如说自己的兴趣

比如说自己的健康

你可能会不顾自己的身体

然后经常不睡觉加班赚钱

但这样的话其实反而让你远离幸福

那么更不用说你不顾跟家人的关系

你不顾自己真正内心的召唤和爱好

那么这样的话

其实你的人生是没有办法幸福的

那么第二个原因呢

是因为金钱啊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标

它不像爱它不像和别人的关系

你跟别人有一个很好的关系之后

你满足于这样的关系

让你感到更幸福

可是钱多少钱是个够呢

你赚了这么多钱

你还需要再赚更多的钱

才能够让你觉得更满足

由此的话你永远达不到非常幸福的境界

那么这三个原因呢是因为

为什么有些人看重钱

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那么看重钱

而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其他目标

他们不知道怎么样去从爱当中得到幸福

他们不知道怎么样发展自己的兴趣

他们连自己真正生活中想要的东西都不知道

所以只好跟着别人一起

大家都在追求钱

那好那我也追求钱吧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幸福

所以没有办法只好去看重钱了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就是

一个人他穷的只剩下钱了

因此呢这些人的话他只好把看重钱

作为生活中最看重的东西

最后的话当然不幸福

第二呢是如果你在生活中这么看重钱

那你其实也一般来说呢

会是一个攀比心特别重的人

你的话特别注意跟别人比较

因为钱是一个特别好比较的东西

你怎么样跟人家比较爱呢

没办法比较

你怎么样跟人家比较我的兴趣爱好

我的价值观我的人生意义

你看我比你更有意义

你看我的爱好比你更多

这个东西不好比较

但是你看我的钱比你更多

我的房子比你更大

这个就特别好比较

所以呢很多人就选择了这些东西来进行比较

从中得到幸福

可是啊Lyubomirsky她做的另外一项研究

就发现其实呢攀比心比较强的人更加不幸福

她让一些人呢到实验室里来做实验

那么此前呢首先调查了他们的幸福和攀比心

那么在这个实验当中呢

Lyubomirsky就给他们设置了两组

一组人呢

在他们做完之后呢

告诉他你做的比别人好

还有一组呢

在他们做完之后

告诉他们你做的没有别人好

结果发现啊对于幸福的那些人来说

无论自己做的是比别人好还是差

他们在做完了这个任务之后呢

感觉都不错

都会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有一个提升

当然了如果是自己做的比别人好

提升的就稍微更多一些

而且呢他们都会变得更快乐

也说我喜欢这个任务

可是呢不幸福的人就不是这样的了

当他发现自己做得比别人好的时候

那当然很开心别人做得比自己差

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升高也很开心

然后呢也很喜欢这个任务

可是一旦发现别人做的比自己好

那么这些不幸福的人呢

他们对于自我能力的评价就下降了

他们呢就变得更加的不快乐

而且呢也更加的不喜欢这个任务

并不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就是不客观的

也就是说这些不幸福的人呢

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

对于外界的认识

更多的话是取决于自己和别人的比较

而那些幸福的人呢

是更多的话取决于他对于自己这个事情的看法

那么因此呢我们可以发现

幸福的人的话 他的攀比心比较小

而不幸福的人呢他的攀比心是比较大的

那么你可能也有疑问

攀比心呢

其实跟幸福的话

是一个负相关的东西

也就是说

攀比心更强的人

更不幸福

当然了

相关不代表因果

也可能是有其他的因素

同时引起了

一个人的攀比心升高

和幸福下降

那么说到相关不等于因果呢

我们再回到刚才

钱和幸福的研究上面来

其实我们刚才说的是

并不是说

人越有钱就越幸福

但是呢

我们也可以看到

越有钱的人

他的幸福

在某些维度上

确实是更高的

但是这个呢也是一个相关研究

并不能够代表就是金钱

促进了这些幸福程度的上升

因为其实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

就是幸福的人他本来就可能赚钱更多

那么迪纳就做过这样的研究

他跟踪了一些人19年

那么发现当初这些人还在大学里的时候

他们如果当时更幸福的话

他们在19年之后收入会更高

对生活更满意而且更少被解雇

也就是说其实幸福在很大程度上

是可以预测一个人将来

有多成功有多有钱的

所以呢存在着另外一种因果路径

就是幸福促进你的成就

而不仅仅是说

我的成就来促进我的幸福

那么也有人做了这样的一个研究

为了证明金钱和幸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直接就给你一部分钱

看看是不是让你变得更幸福

这个研究呢是哈佛大学商学院做的

他们呢是给了一批大学生

其中呢一半呢是给他们5美元

还有一半呢给了他们20美元

然后呢让他们来花这笔钱

但是呢花这笔钱的有两种不同的花法

他要求其中的一半人呢

是把这个钱花在自己身上

给我买个冰淇淋吃

我自己去看个电影

我去买本书等等

还有一半人呢要求你把它花在别人身上

你为别人去买一杯咖啡

你把这个钱捐出去

或者呢你用这笔钱去帮助别人

然后呢他们想看看

这四种人到底哪一种更幸福

也就是说把5美元花在自己身上的人

把20美元花在自己身上的人

把5美元花在别人身上的人

和把20美元花在别人身上的人

大家猜猜看哪一种人会更幸福呢

恭喜你们

你们的回答

和哈佛大学大学生的回答

是一样的

那么那些大学生也预测

肯定是把20美元花在

我自己身上的人

更幸福啊

可是结果呢

并不是这样

到了当天下午

那么这些研究者

就给这些人打电话

说你的钱花出去没有

是不是按照我们说的方法

花在别人身上

或者花在自己身上的

是的他们钱都花出去了

那你现在幸福怎么样呢

结果是发现啊

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更幸福

而这个幸福呢

跟你花的是5块钱还是20块钱没有关系

同样的你把那个钱花在自己身上也是一样的

你花了20块钱还是5块钱也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金钱啊真的跟你的幸福关系不大

而跟你把这个钱怎么花掉关系很大

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幸福

当然你可能会质疑说 这就20美元5美元

这个东西本来就对于美国的大学生来说

不算什么钱

你要是有很多钱

那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那研究者呢还真就不认这个邪

他们随后呢就在

加拿大印度乌干达和南非

重复了这个实验

那么比如说在乌干达的话

这个时候呢他给当地的人是1万乌干达先令

那么这个1万块钱是什么概念呢

乌干达人的平均一小时工资是1121先令

那也就是说1万先令相当于他一天干活挣的钱

这笔钱已经不小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假如有人给你这笔钱

相当于你一天的收入

那么现在呢他要求你把它花给别人身上

你是不是会觉得我太痛苦了

这笔钱要是花在我自己身上我该多幸福啊

但其实不是

在乌干达印度南非加拿大

做的这样的一个跨文化的研究

结果一模一样

就仍然是虽然好像是一大笔钱

但是你花在别人身上

比花在你自己身上更幸福

所以呢这个的话就证明了

其实钱本身的数量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你怎么样花这笔钱

那么为此的话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这些研究者呢

还做了一个大规模的调查

他们就看一看比如说到了年底

大家都拿到一笔奖金

那可是一大笔钱

至少是一个月的工资对吧

那么这笔钱拿到了手上之后

你怎么花跟你的幸福有没有关系呢

还真有关系

他们就调查了这些家庭

你拿到这些奖金之后

你把它怎么给花掉的

结果发现如果你花在自己身上

买衣服买吃的或者是付账单等等

那你的幸福的话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但是假如你把钱花在别人身上

你给别人买礼物

因为是年底的奖金么

那你要给别人买圣诞礼物啊圣诞卡呀

或者呢你把它捐出去

或者你去做其他的好事

这个时候你花多少钱

跟你的幸福是有一个显著的相关

那么这个呢就再次说明

你怎么样花钱比你拿到多少奖金

其实对你的幸福影响更大

所以呢学了积极心理学之后

我也改变了我自己的一个习惯

我以前的话如果觉得心情不好

想要变得快乐一点怎么办

我吃一块巧克力

因为我们知道

巧克力能让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

这样的话你的人就快乐起来了

虽然呢我会担心自己会变胖

现在呢我看了这些研究

简单啦我一旦心情不太好

需要快乐的时候

我就拿一块巧克力给别人吃

这样呢他变胖了我变幸福了

当然这个是一个开玩笑

因为心理学的很多研究都发现

你的外表和你的幸福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有人的话其实是研究了那些减肥的人

结果呢其实是发现

减肥的更多的人并不是就变得更幸福

甚至呢在最极端的情况下

有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外表来做美容手术

那么有些研究的话是说

一个人做完美容手术之后呢

对自己的外表更满意

并且幸福也提升了一些

但是呢就有研究者提出质疑说

这个是不是短期的

你如果去做完手术之后

短期内你肯定是高兴的

不然你也不会去做

但是从长期看他对你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

那么有挪威科学家

就跟踪了1500多名的挪威女性

跟踪了她们13年

然后呢发现其中有大概5%的人

做过美容手术

那么在这13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面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美容手术对一个人的长期的影响

结果他就发现第一呢

那些做美容手术的人首先相对来说

就是不太幸福的人

他们呢对自己的外表更不满意

我们看这个图

灰色的话是那些做过美容手术的人

而黑色呢是没有做过美容手术的人

那我们可以发现

在上面这张图里面

是他们做手术之前

那些灰色的也就是做过美容手术的人

她们本来的话对于外表就不太满意

心理问题就更多

做完手术之后

很多年变化怎么样呢

结果发现这些做过美容手术的人

和那些没做过的人相比较

仍然是对外表更不满意

而且呢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比以前更多

所以啊这个就说明两个结论

就是第一呢你如果对于外表过于关注

以至于你要去做美容手术

这个本身这些人一开始就是不太幸福的

你如果做完手术

那你应该对自己的外表更满意了

那么你应该变得更幸福了

其实不是做完手术之后

并没有达到你想象的这些神奇效果

所以的话你如果担心自己的体重

自己的外表如果是出于健康原因

如果是出于你的这样的人体

整个蓬勃状态的原因

比如说它已经让我引起了心血管病

比如说它让我整天精神萎靡

没有办法好好工作

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减肥

那么你去运动你去节制自己的饮食

是很好的很有必要的

但如果你只是觉得

别人会不会说我不够漂亮

别人会不会说我怎么这么胖

那其实就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呢刚才那句话我是开玩笑

我现在如果想要使自己变得更幸福

我是怎么做呢

我是拿两块巧克力一块给别人

一块给自己跟他一起吃

这样的话我就会变得更幸福

为什么呢

因为这方面的话也是有研究的

这个研究还真就是拿巧克力做的

研究者呢邀请一些被试到实验室里来

然后呢让他们来品尝一块巧克力

但是呢在这个实验室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那么这个人呢 他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呢是跟你一起尝这块巧克力

还有一种呢是他去鉴赏艺术品

那么结果就发现

假如这个人跟你一起吃巧克力

虽然你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

你也不跟他说话

但是呢你就会更喜欢这个巧克力

你就会觉得这个巧克力更好吃

那么这个的话其实就说明跟人共享

哪怕你跟他都不认识都不说话

但是这样共享的一个经历

可以放大你的幸福

当然了这个实验的话也有他阴暗的一面

就是假如这个巧克力不好吃呢

这个实验者呢

故意给别人一个不好吃的苦巧克力

结果发现假如你跟别人共享啊

你其实也会发现这个巧克力更不好吃

所以呢我的话都要确保

每一次我不幸福的时候

我想开心一点怎么办

把自己最好吃的巧克力拿出来

跟别人一起共享

这样呢我跟他就一起都变得更幸福了

那么这个的话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什么方法对于增加幸福没有用

那么就是这些外界的东西

比如金钱比如你的外表等等

其实它并不能增长你的幸福

可是为什么我们人还是这么看重它们呢

尤其是我们男性为什么

如此执着于要赚更多的钱获得更高的地位

女性如此执着于要更好看更漂亮

这个呀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基因在作怪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

这本书非常好

当初的话是完全颠覆了我的三观

他的话基本上就是在说

我们人其实只是基因的载体

我们的很多行为和心理

都可以用基因来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做这些事情

其实只是基因让我们做的

它可以让我们的基因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可是对于我们自己呢

却不见得有多少好处

但是呢基因不管因为它们是自私的

当然这个自私是打引号的

因为基因本身并没有意识

但是它们通过这样的一个无意识的行为

使自己得到了更多的传播

而代价的呢是我们人类自己的一些福祉

那么追求成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人类为什么这么喜欢追求成功尤其是男性

这是因为成功的人基因能够传播的更广

因此那些促使你去追求成功的基因

就能够在人群当中更加广泛的传播开来

比如说曾经有一个研究发现

在从日本海到黑海的广大区域之内

有大概10%的男性

携带着一个神秘的基因

那么这个基因的话现在一般认为是

成吉思汗家族的一个基因

也就是说当初随着蒙古人的征服事业

他们的基因广泛传播到这个区域

其中有10%的人现在都是他们的子孙

这个的话其实就是说明

一个人他越成功地位越高金钱越多

确实他的基因能够传播的更广

当然你可能会说

挺好啊如果我基因能够全部的更广

那我就算不幸福一点我也愿意

这句话呢本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在远古时期

如果你有很强的攀比心

那么你能够爬得更高基因传播的更广

但是在现代社会下

这个攀比心呢很可能误入歧途

为什么呢

因为现代社会能够诱发你攀比的因素

要比远古时期多得多

从而使你产生一个错误的攀比心

比如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

Douglas Kenrick教授

他的一本书叫做性谋杀与人生意义当中

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他说他当初上大学的时候

感到无比的幸福

因为他发现他们学校的女生

实在是太漂亮了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呢他有一个朋友却说

我们学校真差劲一个漂亮女生都没有

他觉得很奇怪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这个朋友的宿舍

他才发现了原因

因为这个朋友他的宿舍里面

贴满了花花公子女郎的画报

那么这些女郎当然都是身材极为火爆

然后长得很漂亮

然后还摆出非常诱惑的姿势

这样的一些照片

你跟这些女生比起来

他们学校的女生当然就好像太没有诱惑力了

可问题是这些花花公子女郎的照片

她并不真实

第一呢这些人她并不是真的生活在你的周围

第二呢这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

其实也没有那么好看

她只是摄影师通过一种精心设计的造型和化妆

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是人是不知道的

我们人在潜意识里仍然会觉得

这个女生她就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她就在我们家墙上住着

所以呢我每当看到她

就好像看到我身边

有这样的一个美女一样

因此呢对于你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那些女生

你反而觉得她没有吸引力了

所以Kenrick就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人居然会跟虚幻中的形象进行攀比

而不是跟真实生活进行对比

因此呢 Kenrick后来就做了一个研究

他的话就招来一批被试

让其中的一半人呢

看美女或者帅哥的画像

然后呢另外一半人呢就看抽象画

然后呢就发现

看了美女照片的那些男人

他对于自己的太太或者是女朋友的关系呢

就更加不满意

对她们的评价呢就变低

而看了抽象画的人呢

就没有这样的变化

也就是说他在大学时候

他的那个朋友的心理是完全正常的

并不是他是变态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就会不由自主的把那种虚拟的人物

和现实中的人物进行比较

但是呢这个在女性身上就不明显

看了那些帅哥照片的人呢

她们并不会对他丈夫和男朋友的关系更不满意

这个是说明女性更不攀比吗

当然不是

Kenrick是个心理学家

他当然知道这个是因为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讲

男性更看重的是伴侣的外表

而女性呢更看重的是伴侣的忠诚程度

另外的话就是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

所以呢他做了另外一个研究

就是让这些人来看

一个有高领导力的人

这个呢可以是一个男性也可以是个女性

和一个低领导力

也就是不太有成就的一个人的资料

那么结果发现

那些看了有高领导力的男生的资料的女人

对她们的丈夫还有男朋友呢评价更低

跟他们的关系呢就是更加不满意

也就说女性她用来攀比的并不是外表而是钱

当女性看到其他男人有这么多钱的时候呢

对自己的亲密伴侣也会更加不满意

这个研究的话就是揭示了

攀比心在现代社会

特别容易走入歧途

你很容易在错误的时间

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人物

进行比较

因为现在我们一打开杂志

就是那些电影明星花花公子

这样的一些帅哥美女

一打开电视就是什么雍正王朝

各种帝王将相那些非常有成就的男人

非常有钱的叱咤风云的社会精英

那么甚至呢我们打开互联网也都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啊

他对于自己爸爸挣多少钱不太清楚

但是对于王健林昨天又实现了一个什么小目标

非常清楚

他对于自己妈妈说几句话就不耐烦

可是马云说几句话

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津津有味

他对于自己家菜市场里

大米卖多少钱一斤不知道

可是福布斯富豪榜上

谁又上升了一位谁又下降了一位

他一清二楚

那么这个的话其实就是在接受

我们现代社会的那些信息轰炸

让你自己不由自主的

和那些最有钱的人

那些金字塔上最顶尖的人进行比较

可是你根本就不是生活在

那个金字塔的塔尖啊

你其实生活当中的人

才是你真正需要比较的对象

那么当然我们媒体也没干好事儿

各种各样激发焦虑的文章也是最流行的

比如说前一阵子刚刚流行的那篇文章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他就是举了一个你的同龄人当中

特别特殊的一个创业成功的例子

这样的人在你的同龄人当中

可能几百万才出一个

你被这样几百万分之一的人抛弃

是完全正常的 应该的

但是呢我们很多人就看不到

只是因为这个人你在媒体上经常看到

你就会觉得他就是我们家隔壁老王

他就是我的一个朋友同事

他就住在我们家墙上

那么因此的话跟他进行对比

那这个时候的话

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和错误的对手去进行错误的比较

这个呢是因为攀比心

是我们人类进化出来的

它一直在我们的头脑当中

它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区别

在远古时期这是一个有适应性的心理

因为你攀比的就是你身边的人

如果你比你身边的人混的都差

那你应该警醒

你应该注意

你应该去努力

可是你比电视里面

比网络上那些最优秀的人混得差

这个是完全正常的

你不应该跟他们对比

但是呢我们人是没有办法控制

自己潜意识的这个攀比心

仍然去跟他们进行对比

那这样当然会

第一大幅度降低你的幸福

第二你会定一些错误的目标

你会误以为把王健林的小目标

定为你的小目标

那这样的话你怎么可能

有一个对世界正确的认识

并且其实对你的事业的话

反而是一个反作用

所以下面呢

我来请大家测一测你的攀比心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课程列表:

第一章 美好人生

-1.1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1

-1.2 积极心理,美好人生

--Video

-1.3 本课程学习方法

--Video

-1.1作业

--三件好事的干预方法

-第一章 美好人生--1.1作业

第二章 幸福

-2.1 什么是幸福?

--Video

-2.2 幸福的方法

--Video

-补充视频

--Video

-第二章 幸福--2.3作业

-优势测量

第三章 品格优势与美德

-3.1 为什么要研究品格优势与美德?

--Video

-3.2 品格优势与美德体系

--Video

-3.3 品格优势与传统文化

--Video

-3.4 标志性优势

--Video

-3.5 积极自我介绍

--Video

-3.6 发现别人的优势

--Video

-3.7 为什么要发挥优势?

--Video

-3.8 怎样发挥优势?

--Video

-3.9 作业与阅读

--Video

-作业

--第三章 品格优势与美德--作业

-品格优势

--积极自我介绍

--积极他人介绍

--发挥优势

第四章 习得性乐观

-4.1 负面偏差

--Video

-4.2 为什么要乐观?

--Video

-乐观归因测试

--html

-4.3 习得性乐观

--Video

-第四章 习得性乐观--作业

第五章 积极情绪

-5.1 积极情绪的好处

--Video

-5.2 获得积极情绪的方法

--Video

-5.3 消极情绪的作用

--Video

-5.4 负面情绪过多的坏处

--Video

-5.5 如何消解过多的负面情绪?

--Video

-作业

--第五章 积极情绪--作业

-积极情绪

--品味练习

--助人惊喜

第六章 亲社会心理与行为

-6.1 好人有好报吗?

--Video

-6.2 为什么好人有好报?

--Video

-6.3 好人怎样才有好报?

--Video

-第六章 亲社会心理与行为--作业

-亲社会心理与行为

--互助环

第七章 人际关系和沟通

-7.1 积极主动式沟通

--Video

-7.2 感恩

--Video

-7.3 非暴力沟通(1)

--Video

-7.4 非暴力沟通(2)

--Video

-7.5 非暴力沟通(3)

--Video

-7.6 非暴力沟通(4)

--Video

-7.7 宽恕

--Video

-7.8 作业和阅读

--Video

-作业

--第七章 人际关系和沟通--作业

-人际关系与沟通

--积极主动式回应

--感恩信

--非暴力沟通

--宽恕信

第八章 亲密关系

-8.1 亲密关系为什么重要?

--Video

-8.2 怎样赢得亲密关系?

--Video

-8.3 爱情心理学

--Video

-8.4 如何建设积极的亲密关系?

--Video

-第八章 亲密关系--作业

-亲密关系

--积极认知

--积极情感

--积极行为

期末考试

-读书笔记

-厚德载物学习心得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