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走进心理学 >  五、Life Span Development(part 1) >  5.5 Theory of attachment >  Video

返回《走进心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下一节:Video

返回《走进心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婴儿早期发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可能说母爱或母亲的照护

母亲的照护有哪些方面对婴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19世纪上半叶 大多数人相信

母亲照护主要由食物来源来提供

如果你给婴儿足够的营养

一个婴儿会健康地成长 还有他所有的感觉运动技能

都会根据遗传规划展开

在上世纪60年代 心理学家哈里和玛格丽特哈洛

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这个实验演示了母亲的角色和婴儿的成长

他们用小猴子做实验

小猴子出生后不久

他被亲生母亲抛弃了

并交给了代理母亲并交给了代理母亲

一个代理母亲是用冰冷的铁丝做的

但身上安了一只奶瓶

婴儿能从她身上找到充足的营养

另一只猴子很蓬很温暖

这个布做的妈妈甚至有一个名字叫特里

但是特里没有提供任何营养

她身上没有奶瓶

所以把小猴子放到这个新的环境中

和两个代理母亲在一起

实验者试着找出小猴子会依恋哪一个

小猴子更喜欢哪一个

实验结果非常清楚

大多数时候 婴儿会紧紧抓住布妈妈特里

只有当他很饿的时候

他会跳到供奶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营养

然后马上跳到布妈妈特里那里

大部分时间

小猴子紧紧地抱着布妈妈 选择和她在一起

哈洛从这个实验得出结论 对于婴儿的发展

身体接触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哈洛的研究得到了其他研究结果的支持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早产婴儿

如果你每天给他们按摩 那么这些婴儿的体重

会增加20%以上

相比于其他早产婴儿

婴儿早期发育需要身体接触的发现

为依恋理论提供了支持

不同的育儿方法会

为婴儿成长的提供不同环境

婴儿可以对父母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大致可分为安全型依恋
 

和不安全的依恋

大约65%的美国人以健康安全的依恋类型成长

在儿童早期他们得到了大量的身体接触和良好的照顾

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依恋类型

第一个关系的依恋类型

为以后的关系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基于哈洛的研究

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声称依恋是另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从进化论的观点

对父母或者看护人更加依恋的孩子

往往也有更高的生存机会

孩子们在走路或说话时

会对母亲表现出极大的依恋感

但即使在他们具备这些运动能力之前

儿童可以表现出依恋类型

即使通过努力爬向母亲

和母亲待在一起

当母亲离开孩子或外出时就会大哭

那么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这些依恋类型的呢

为了研究儿童依恋类型

你需要创造疏忽法

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创立了

一种叫做 陌生情境测验 的技术

这种技术成为一种实验范式用于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依恋类型

在这种陌生情境中 一个孩子

被主要看护人 通常是母亲 带到了一个实验室

孩子被期望在实验室里玩

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玩具

这位母亲会在她面前对一个陌生人说话

大致来说 孩子们在这种陌生情境下的行为

分为三类 安全型依恋类型

和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在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中

有焦虑-反抗型和回避型

让我分别对这些类型的行为进行解释

如果孩子感到安全依恋的

那么孩子可能会喜欢

在母亲的陪伴下的新环境 甚至与陌生人互动

她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

这个环境里的新玩具及一切

然而当母亲离开时

即使安全依恋的孩子也会表现出焦虑的症状

母亲一回来

孩子会很高兴去见妈妈

然后表现出强烈的依恋需求

所以这是安全型依恋类型

在美国 大约有65%的孩子是安全依恋型的

占大多数

那么不安全依恋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焦虑-抵抗型中

一个孩子会很不愿意去探索新的环境

在这种陌生情境下进行测试时

孩子会表现出非常依赖妈妈的行为

不愿探索

当母亲离开 焦虑-反抗型的孩子

会变得很生气 哭得很厉害

即使母亲回来了

这孩子通常还是不会冷静下来 会继续哭

在美国儿童中

有大约15%是焦虑-反抗型的依恋类型

最后一类回避型

这种依恋类型的儿童似乎与看护人是分离的

当被放到新环境时

这孩子似乎不太兴奋

即使看护人离开房间 孩子也不会注意到

当母亲回到房间时

这孩子似乎不太高兴也不会太伤心

描述这种依恋类型的关键词

其实是一种超脱的回避类型

大约20%的美国儿童属于这种范畴

儿童依恋类型也能预测未来

他们成年后的关系

在恋爱关系与家庭关系方面

在互动测验之后

实际上你可以找出哪种依恋类型最能描述你

依恋类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未来的关系

它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是什么决定了不同的依恋类型

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那些人相信 父母的教养方式

对依恋类型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大致来说 细心和稳定一致的教养

会形成安全依恋类型

不一致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把孩子抚养成

焦虑-反抗型

相比之下 疏忽的教养或

父母不太重视孩子们

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回避型

但依恋类型也存在文化差异

依恋类型的形成并不一定总是走一条路

有时候孩子的性格也会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生气了并且毫无理由地哭

对于父母来说 真的很难想出

如何与孩子互动

他们的行为在孩子看来似乎并不一致

因此焦虑-抵抗型可能会

在这种类型的交互中形成

依恋类型也有文化差异

某些文化可能倾向于安全型依恋类型

有些文化可能偏好另一种

例如在德国

回避型依恋类型受到父母的青睐

因为他们相信这种类型

将培养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变得独立

在一些文化中 母亲们参与抚养孩子

的时间更长

例如在传统的日本社会

孩子们会更加依恋他们的母亲

而且不太可能去探索周围的环境

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反抗型依恋类型

大多数依恋类型研究

一直关注在人类发展的第一阶段

但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随着生活的进步

我们与他人和社会互动的方式

可能在无意识层面影响我们的行为

埃里克森建立了一个

关于人格发展的心理阶段理论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议题需要发展

如果这一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或者未解决

这会影响这个人后来的人格

在这个表格里埃里克森画出了

每个发育阶段的关键议题

在婴儿期 关键议题是信任

健康的依恋方式实际上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

这也许是这个人

在成熟到足以应对外部世界时的核心特征

如果婴儿期的信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 这个人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

而且这个人可能也会觉得很难

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同样 在以后的阶段和生活中 也存在一些关键议题

例如

第二阶段 童年期

关键议题是自主与羞愧

所以你可以看到埃里克森的理论

在某些地方与弗洛伊德学说是一致的

尽管他的方法已经被严重批评

即大部分结果是从他的临床观察中得出的

大多数后续研究的结果证实了

他的心理社会阶段发展理论

回到这个表格 比较一下我们探讨的

埃里克森理论中的后续发展  

形成自己的批判性观点

走进心理学课程列表:

一、Introduction

-1.1 What is behavior

--Video

-1.2 Topics in Psychology

--Video

-1.3 The story of the frontal lobe

--Video

-1.4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Video

-1.5 Schools of thoughts in Psychology

--Video

-Lesson 1作业

二、Brain

-2.1 The Origin of Brain Research

--Video

-2.2 Brain Structure

--Video

-2.3 Brain Facts,Brain Stem,Cerebellum and,The Limbic System

--Video

-2.4 Cerebral Cortex

--Video

-2.5 The Neuron and The Nervous System

--Video

-Lesson 2作业

三、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3.1 Color Vision

--Video

-3.2 Visual Illusions

--Video

-3.3 The Da Vinci Code

--Video

-3.4 Top-down Processing

--Video

-3.5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Video

-3.6 Innate and acquired ability in perception

--Video

-3.7 Adaptive nature of perception

--Video

-3.8 Auditory Perception

--Video

-3.9 Perceptions of Smell, Taste and other senses

--Video

-3.10 Summary of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Video

-Lesson 3作业

四、Memory and Attention

-4.1 What is memory

--Video

-4.2 Attention and sensory memory

--Video

-4.3 Working memory

--Video

-4.4 Memory encoding and storage

--Video

-4.5 Long-term memory and contextual effects

--Video

-4.6 Why do people forget

--Video

-4.7 False memory

--Video

-4.8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Video

-4.9 Summary: A map of memory

--Video

-Lesson 4作业

五、Life Span Development(part 1)

-5.1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life span

--Video

-5.2 Prenatal development

--Video

-5.3 Neonatal development

--Video

-5.4 Infancy:sensory and motor development

--Video

-5.5 Theory of attachment

--Video

-5.6 Language acquisition

--Video

五、Life Span Development(part 2)

-5.7 Emergence of knowledge

--Video

-5.8 Theory of mind

--Video

-5.9 Parenting styles

--Video

-5.10 Adolescence

--Video

-5.11 Adulthood

--Video

-5.12 Old age

--Video

-5.13 Issue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Video

-Lesson 5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