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走进心理学 > 五、Life Span Development(part 2) > 5.10 Adolescence > Video
人类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是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的年龄跨度在12岁到20岁之间
这一阶段需要把握的两件大事
是形式推理或者后运算推理
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形成认同感
就推理而言 儿童不仅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推理
也可以用抽象事物
他们将参与假设性的问题
例如 如果你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如果你是学校的校长你会做什么
青少年会真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逻辑推理方面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将参与推理
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以某种方式学习或者推理的独特特征
有其生物学意义
或神经基础
下面图中的三个图形
展示出大脑中的神经联系
这三个图形属于不同年龄的大脑
第一个图形显示出生时的神经联系
你能看到连接非常混乱吗
第二个图形是最密集的神经集合
显示了6岁的大脑
如果你想回忆起你早年的生活 小时候
你也发现我们在6岁时可以很快学会任何东西
但是我们可能不理解我们学的东西背后的原理
最后一个图形显示了青少年的大脑
你可以看到连接的数量减少了
但是这些途径也被清理了
在这个阶段 大脑经历了一个叫做 突触修剪 的过程
也就是清除了许多不常用的神经连接
使路径更加有效
在这个阶段之后 在下一个时期 神经连接
将经历另一个被称为 髓鞘化 的过程
修剪后的路径将获得一层髓鞘
环绕在每个神经连接上
这些髓鞘可能会影响连接
加速神经传递
一旦髓鞘化过程完成
通常在40岁左右
然后很难建立新的联系
所以一旦养成了习惯
很难打破它 特别是在后期
青少年发展的神经和认知变化是什么
大脑中的变化开始于子宫内
并且很好地延续到成年早期 特别是
额叶从童年时代开始发育
最后在成年早期成熟
所以在青春期 前额叶皮质
特别是眶额叶皮质
在决策的推理部分中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抵抗我们杏仁核唤起的冲动
对于青少年大脑 我们的杏仁核发育完全
然而额叶发育仍然落后
这种失衡在脑发育的速度上意味着
十几岁的青少年已经有了比成年人更情绪化的行为
青少年杏仁核发出冲动
他们的前额皮质不能有效地处理
此外青少年也经历了
雌激素和睾酮水平的增长
所以难怪他们会倾向于感觉寻求
和冒险行为
如果你看性别差异
那么男孩更有可能过度冒险
这是由于睾酮水平升高造成的
然而 这种冒险行为是不是
一定总是坏事或危险吗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
青少年行为的模式有其进化根源
青少年时代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独立
远离他们的舒适区 他们的原生家庭
所以这种失衡 实际上会给青少年带来好处
使他们直面危险
勇于探索周围的环境
此外 情绪反应的增强可能有助于他们
感知威胁 并提升
of survival and success in later life.
成年后生存和成功的几率。
所以你可以看到 这种青少年大脑的典型模式
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危险
为什么他们有时会更情绪化而不是理性
通过了解青少年大脑中的典型模式
我们可以更宽容地对待他们过于情绪化的行为
而且更容易感觉到他们成长的烦恼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
对于青少年来说 最基础的两难问题是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青少年时期 人们要
在不同受众面前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 并且拓展社交圈
埃里克森把这个阶段称为 身份认同VS.角色混淆
化解身份危机 有助于个体
以后建立连贯的自我
虽然对于一生都在改变和发展的身份认同而言
这是正常和健康的
青少年时期未能找到满意的身份认同
可能导致持续缺乏自尊
一个年轻人的社交和情感体验的强度
伴随着过度活跃的情绪大脑
这使得人们难以洞察和认清两个事实
那就是 困难时期终会过去 而每个人都会犯错
这可能对他们的父母构成挑战
大多数父母都预期他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将在
和孩子他们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时 走上一条坎坷的路
对有些人来说 这是焦虑和绝望的阶段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青少年时期可以相当平静和愉快
所以对我们所有人来说 实现他们的敏感需求
并且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友好的环境去成长 是很重要的
同时 给予他足够的支持
当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回来寻求安慰时
随着他们寻找自我同一性
青少年大脑也允许他们开始进行道德推理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推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前习俗期
儿童更倾向于逃避惩罚和寻求奖励
第二阶段 习俗期
孩子们开始遵守规则 开始接受
当下普适的道德标准
这是青少年更积极参与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后习俗或主要道德推理
这个时候 他们积极地辩论
也在推理各种道德目标
道德行为和道德结果
虽然道德案件大多是假想的
但它们为青少年寻找身份和核心社会价值
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锻炼
-1.1 What is behavior
--Video
-1.2 Topics in Psychology
--Video
-1.3 The story of the frontal lobe
--Video
-1.4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Video
-1.5 Schools of thoughts in Psychology
--Video
-Lesson 1作业
-2.1 The Origin of Brain Research
--Video
-2.2 Brain Structure
--Video
-2.3 Brain Facts,Brain Stem,Cerebellum and,The Limbic System
--Video
-2.4 Cerebral Cortex
--Video
-2.5 The Neuron and The Nervous System
--Video
-Lesson 2作业
-3.1 Color Vision
--Video
-3.2 Visual Illusions
--Video
-3.3 The Da Vinci Code
--Video
-3.4 Top-down Processing
--Video
-3.5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Video
-3.6 Innate and acquired ability in perception
--Video
-3.7 Adaptive nature of perception
--Video
-3.8 Auditory Perception
--Video
-3.9 Perceptions of Smell, Taste and other senses
--Video
-3.10 Summary of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Video
-Lesson 3作业
-4.1 What is memory
--Video
-4.2 Attention and sensory memory
--Video
-4.3 Working memory
--Video
-4.4 Memory encoding and storage
--Video
-4.5 Long-term memory and contextual effects
--Video
-4.6 Why do people forget
--Video
-4.7 False memory
--Video
-4.8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Video
-4.9 Summary: A map of memory
--Video
-Lesson 4作业
-5.1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life span
--Video
-5.2 Prenatal development
--Video
-5.3 Neonatal development
--Video
-5.4 Infancy:sensory and motor development
--Video
-5.5 Theory of attachment
--Video
-5.6 Language acquisition
--Video
-5.7 Emergence of knowledge
--Video
-5.8 Theory of mind
--Video
-5.9 Parenting styles
--Video
-5.10 Adolescence
--Video
-5.11 Adulthood
--Video
-5.12 Old age
--Video
-5.13 Issue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Video
-Lesson 5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