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汽车理论 >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  知识点4.15: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  制动防抱死系统

返回《汽车理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制动防抱死系统在线视频

制动防抱死系统

下一节:前四章知识总结

返回《汽车理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制动防抱死系统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下面介绍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15个知识点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凡是开过车的人

大体上呢可能

都有这样一些体验

比如在被雨淋湿了

而带有泥土的柏油路面上

或者呢在积雪的道路上

紧急制动的时候

那么汽车呢

可能会发生侧滑

甚至于调头旋转

当左右两侧车轮

行驶在不同的路面上

比如呢在下雪的时候

你一个车轮呢

是压在积雪路面上

另一个呢可能

压在裸露出来的

这种柏油路面上的时候

这时候紧急制动

汽车呢会失去方向控制

同时呢

高速行驶在弯道上

进行紧急制动的时候

有可能从路面上滑入(出)

或者闯入对面的车道等等

并且在直道上制动

有的时候

你要想躲避这个障碍的话

有的时候也是不容易的

制动防抱死装置

实际上它就是英文叫做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简称我们把它叫做ABS

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危险状况

而(的)发生研制出来的

它在应急制动的过程中

它可以防止车轮抱死

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和转向的操纵能力

缩短制动距离

它就是这样一个安全装置

我们下面那个图

这个四个通道的ABS

系统的这样的一个示意图

这个ABS它在每个车轮上

装有这样一个传感器

总共它有四个传感器

我们的电子控制单元

它接收了这样四个传感器的

这样一个信号

对它进行处理

然后感觉到有这样一个

抱死的趋势的时候

它就会把这个指令

发给液压调节单元

让液压调节单元

调节这个四个轮子上的

它的液压

然后使得车轮不要发生

抱死的状况

这个画的当然就是

一个简单的轮速传感器的

这一个示意图

这上面有很多的齿

每过一个齿这个传感器

就会感受一个脉冲

通过这个脉冲的这个技术

就可以测量出来这个轮速

在刚才的这样一个

ABS装置当中

这个电子控制单元

是经过对轮速信号的

这样一个计算处理判断

最后如果有抱死趋势的时候

它就会输送指令给液压调节器

使得它调节压力

保证在执行驾驶员

制动意图的同时

车轮不抱死

对于制动压力的调节

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一个

两位两通的这样一个电磁阀

进行调节

这个图是一个简单的

液压调节原理的这个图

这个里边是一个制动踏板

前面有真空助力器

主缸等等

这个就是产生了

当我们踩下踏板以后

这里面就有了液压

这里边的话它有一个常开阀

也叫做进油阀

这个是一个常开的

我们在日常制动的时候

实际上这个液压就直接

进入了轮缸

然后产生这个制动器制动力

最后进行这个制动

当我们那个感受到

我们车轮有抱死的趋势的时候

我们不断的加压

车轮有抱死趋势的时候

这时候首先我们ECU啊

就会给它一个指令

首先我们会切断

这样一个进油阀

也就是说让这个压力

处于保压的这样一个状态

这个时候假如

我们ECU感受到

这个车轮还要进一步

要抱死趋势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

打破这个保压状态

使得我们的出液阀能够打开

然后进行减压

减下来的压力

一部分进入了这个储能器

这个时候我们的电机

就会带用一个回油泵

把我们的这样一个

减下来的压力液体

把它再重新加压

打回到主管路里面去

当然在这个进入主管路之前

经常这里边还会有一个

阻尼器

这个阻尼器主要是减缓

你的这个主管路压力的

这样一波动的这样一个状况

这个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

简单的液压原理图

通过这个液压原理图的

这样一个分析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

出液阀是关闭

进液阀是打开的时候

它实际上是增压的状态

当我们的进液阀和出液阀

通通都关闭的情况下

是一个保压的状态

而在我们的进液阀关闭

然后出液阀打开的情况下

是一个减压的状态

ABS在工作的时候

一般来讲ECU

对采集到的轮速信息进行处理

计算车轮的角速度

角加速度 车辆的参考车速

和车轮的滑移率

我们下面这个图

实际上就是(5:28)公司

公开的这样一个典型的

逻辑门限值的

ABS控制方法

在这个图上它有三个区域

最上头这个区域

实际上是轮速

这个轮速它实际上这里边

它包含了一个是车速的信息

这后边的UF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个

Uref

这个的话实际上

就是一个参考车速的计算

这个呢除实现这个的话

实际上就是采集到的

实际的这个轮速

在这里边呢

还有一个根据轮速

算出来的你的参考滑移率

就是说你的滑移率的

这样一个门限

然后中间这一段实际上它是

根据你的轮速算出来的

轮减速度的

这样一些情况

最下边的话是你的液压

调节这样一个状况

具体到ABS工作的时候

一般来讲我们

随着踏板力的增加

我这个 车轮的轮速

实际上就开始减速

当我的轮减速达到某一个

负a门限的时候

在这个时刻点上

我们就会取这时候的轮速

作为我们的参考车速

并且这时候参考车速的话

就会以一定的制动减速度

以一定的制动减速度来递减

参考车速就会形成

这样一个直线

当我们的轮速

大于参考车速的时候

这参考车速它就等于

这样一个轮速

这个参考车速就是这样来的

并且它参考车速要它干嘛呢

它实际上就是来计算

你的这样一个滑液率

因为你的真实的车速

你是测不到的

我只能测到轮速

然后有一个参考车速

根据它两个来计算你的滑移率

也就是说达到负a

这个门限的时候

来算你的参考车速

同时这个时候它就认为

你的车轮已经有了抱死的趋势

这时候它会令你的这个

就是进油阀关闭

这时候就处于保压状态了

在保压状态的情况下

当我的轮速进一步的下降

进一步的下降

当触及到我的滑移率

门限的时候

因为在我的S1这里边

它还有一个滑移率门限

触及到滑移率门限的时候

这个时候它就处于减压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实际上我的出液阀就打开了

这样减压

减到什么时候呢

实际上减压减到我的

这个轮减速度

从我的刚才我不是

到达负a门限的时候

从上方穿越

向下穿越负a门限的时候

那么它是一个就是说

算参考车速保压等等

当我从下方向上方穿越

这个负a门限的时候

负a门限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呢

我们就觉得我们的减压

已经够了

我们的减压已经够了

这个时候不需要再减压了

这个时候就处于低压保压阶段

在低压保压阶段

在低压保压阶段的时候

这时候我的轮速

会不断的恢复

会不断的恢复

在我们这个逻辑门限里边

还有一个小的正a的这个门限

实际上这里面负a也好

正a也好

它只是一个标记

并不是他们的绝对值

是相等的

它只不过这么一个标记

这个正a门限

它实际上从我负a

到正a门限

这个所经过的时间

它实际上用这段时间

是来估计你的这个

路面附着系数的状况

路面附着系数的状况的

假如是在高附着的路面上

这个时间的话

它可以给一个门限

比如的话一百个毫秒

你在一百个毫秒

到不了这个负a

它就会认为你

很可能是低附路面

当然我这个一百毫秒

只是这么一比喻

也就是说通过它的话

也就是判断一下

你路面的这个是高附还是低附

假如说高附的情况下

它穿越了正a以后

进一步还会达到一个正的Ak

正的大AK这样一个门限

当达到正的大Ak门限以后

我们经常就认为

这个时候我们的车轮

恢复的已经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制动压力

略微显得不足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进行

一段增压

进行一段增压

增压增到什么时候呢

增压到我的轮速从大的Ak

轮减速从正

实际上它这时候是正在加速

从大的AK继续增加

最后从上方进一步向下穿越

这个大AK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

很可能压力增加的差不多了

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处于一个保压状态

又处于保压状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从大的Ak进一步向下

向下穿越这个正小的正a

这个门限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这个时候

是比较恰当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附着

利用情况是比较恰当的

但是这时候也还略显不足

这个时候就会进入一个

缓增压的状态

缓增压一般来讲它是靠

现在的话一般来讲

ABS靠PWM控制

也就是说我们的那个阀口

处于半开半关的状态

来进行缓增压

或者的话在过去的情况下

就是给予

打个比方你给10毫秒的增压

一百个毫秒的保压

通过这样一个状态

就是一增然后一保一增一保

一增一保

这样来使得压力缓慢的上升

缓慢的上升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上升到下一次这个向下

穿越负a门限的时候

这个时候就认为这车轮的

压力增加的差不多了

并且有抱死趋势

这时候它跟第一个周期不一样

因为第一个周期

你这个轮减速度

从上方向下穿越负a的时候

它是首先保压的

但那个时候由于

你的增压速度比较快

然后它首先先保压

这次的话由于你的压力

是缓慢增长上来的

这个时候它就直接减压了

直接减压了

这个就完成了一个

整个的循环过程

对于防抱死系统来说

根据哪些运动参数

来判断车辆即将抱死应该减压

或者抱死现象已经消除

需要重新加压

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在我们刚才的

逻辑门限值里面

那些门限一般来讲

都是根据经验首先设定

然后再根据汽车的

实际道路标定

然后再得出这样一些参数

一般我们常用的控制参数有

车轮的轮速

轮角加速度或者角减速度

滑移率 汽车的参考车速

和汽车的减速度等等

这样一些控制参数

制动器耗散功率

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

一种ABS的控制参数

并据此推出了基于制动器

耗散功率的ABS控制理论

与控制方法

并且这个控制效果也是不错的

我们这个表格给出了奔驰轿车

装有ABS和没有ABS的情况下

它的一个道路实验的情况

我们实验的时候

一个是装有ABS的

还有一个是没有装有ABS的

并且在实验的时候

我们一般都是用的

比较好的路面

然后有干路面也有湿路面

并且起始车速分成两种

一个是一百公里的

起始车速时速

另一个是130公里每小时的

这样一个时速

通过这个的话

我们也看到它的这样一个

制动距离

在干路面我们有ABS是41.8米然后没有ABS又变成50米

这后边还有一个残余速度

实际上这个残余速度

也就意味着当

这个时候我的

有ABS我车已经停住了

而这时候没有ABS

他这时候根据制动距离差

算出来的它大体上的

它可能的速度

比如像在我的高附着的路面

时速一百公里

初速度制动的时候

没有ABS的残余速度是40公里

意味着也就是说

我有ABS已经停住了

这个没有ABS的车速

这时候还有40公里的

剩余的速度

当然在湿路面上

这个差的就更大了

它是60公里

而在130公里初速度的情况下

我干路面的情况下

还剩下47.5公里

而对于湿路面的情况下

还剩下了70.9公里

这样一个残余速度

通过这个残余速度

我们就说明了

这个装有ABS

对于缩短制动距离

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的话

我们还对于同样的车辆

在80公里车速的情况下

做了装ABS和不装ABS的

转弯制动的这样一个实验

这个图当然就是转弯制动的

这样一个情况

装有ABS的车子

在转弯制动的情况下

它仍然可以沿着弯道来行驶

而对于没有装ABS的情况下

它由于车轮抱死

这个时候就沿着弯道的切线

就跑出去了

它属于失控的一个状态

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

这个装有ABS的

汽车的制动距离

在干路面的情况下

它可以缩短3.9米

因为它就是说初速相对来讲

比较低一点是80公里的初速

在湿路面的情况下

它可以缩短7.3米

当然了这个它缩短的制动距离

是一个方面

它关键它是能够

沿着弯道来行驶

这个的话保证了它制动稳定性

是最重要的

有关ABS的知识就介绍到这里

汽车理论课程列表:

绪论

-绪论

--默认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知识点1.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

--视频-1.1

-知识点1.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作业

-知识点1.2:汽车的驱动力

--1.2-汽车的驱动力

-知识点1.2:汽车的驱动力--作业

-知识点1.3:汽车的行驶阻力(1) 滚动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1)

-知识点1.3:汽车的行驶阻力(1) 滚动阻力--作业

-知识点1.4:汽车的行驶阻力(2)空气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2)空气阻力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知识点1.4:空气阻力

-知识点1.5:汽车的行驶阻力(3)坡道阻力与加速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3)坡道阻力与加速阻力

-知识点1.5:汽车的行驶阻力(3)坡道阻力与加速阻力--作业

-知识点1.6:汽车行驶方程式与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汽车行驶方程式与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知识点1.6:汽车行驶方程式与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作业

-知识点1.7: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求解

--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求解

-知识点1.7: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的求解--作业

-知识点1.8: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知识点1.8: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作业

-知识点1.9: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知识点1.9: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作业

-知识点1.10:作用在汽车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

--作用在汽车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

-知识点1.10:作用在汽车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作业

-知识点1.11:汽车的附着率

--汽车的附着率

-知识点1.11:汽车的附着率--作业

-知识点1.12:汽车的功率平衡和动力特性图

--汽车的功率平衡和动力特性图

-知识点1.12:汽车的功率平衡和动力特性图--作业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知识点2.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

-知识点2.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作业

-知识点2.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知识点2.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作业

-知识点2.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

-知识点2.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作业

-知识点2.4: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2)

-知识点2.4: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2)--作业

-知识点2.5:电动汽车的研究

--电动汽车的研究

-知识点2.5:电动汽车的研究--作业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

-知识点3.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及其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及其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知识点3.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及其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作业

-知识点3.2: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知识点3.2:最小传动比和最大传动比的选择--作业

-知识点3.3:传动系挡位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传动系挡位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知识点3.3:传动系挡位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作业

-知识点3.4: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

-知识点3.4: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作业

-知识点3.5: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

-知识点3.5: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作业

-知识点3.6: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发动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发动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

-知识点3.6: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发动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作业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知识点4.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知识点4.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作业

-知识点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知识点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作业

-知识点4.3:硬路面的附着系数

--硬路面的附着系数

-知识点4.3:硬路面的附着系数--作业

-知识点4.4: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知识点4.4: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作业

-知识点4.5:制动距离的计算分析

--制动距离的计算分析

-知识点4.5:制动距离的计算分析--作业

-知识点4.6: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知识点4.6: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作业

-知识点4.7:制动时汽车的跑偏

--制动时汽车的跑偏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知识点4.7:制动时汽车的跑偏

-知识点4.8:制动时汽车的侧滑和转向能力丧失

--制动时汽车的后轴侧滑和前轴转向能力丧失

-知识点4.8:制动时汽车的侧滑和转向能力丧失--作业

-知识点4.9: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知识点4.9: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作业

-知识点4.10: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知识点4.10: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作业

-知识点4.11: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知识点4.11: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作业

-知识点4.12: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比值固定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的制动过程分析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比值固定的汽车的制动过程分析

-知识点4.12: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比值固定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的制动过程分析--作业

-知识点4.13: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

-知识点4.13: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作业

-知识点4.14: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知识点4.14: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作业

-知识点4.15: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制动防抱死系统

-知识点4.15: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作业

-知识点4.0:前四章知识总结

--前四章知识总结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知识点5.1:汽车操纵稳定性概述(1)研究的内容

--汽车操纵稳定性概述(1)研究的内容

-第五章--知识点5.1汽车操纵稳定性概述(1)研究的内容

-知识点5.2:汽车操纵稳定性概述(2)评价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概述(2)评价方法

-知识点5.3:轮胎的侧偏现象

--轮胎的侧偏现象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知识点5.3:轮胎的侧偏现象

-知识点5.4:轮胎结构参数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结构参数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知识点5.4:轮胎结构参数对侧偏特性的影响--作业

-知识点5.5:车轮外倾角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

--车轮外倾角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

-知识点5.5:车轮外倾角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作业

-知识点5.6: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操纵稳定性模型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操纵稳定性模型

-知识点5.6: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操纵稳定性模型--作业

-知识点5.7: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稳态响应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稳态响应

-第五章--知识点5.7: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稳态响应

-知识点5.8:稳态响应的评价方法

--稳态响应的评价方法

-知识点5.8:稳态响应的评价方法--作业

-知识点5.9: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瞬态响应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瞬态响应

-知识点5.9: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瞬态响应--作业

-知识点5.10:瞬态响应的评价方法

--瞬态响应的评价方法

-知识点5.10:瞬态响应的评价方法--作业

-知识点5.11:横摆角速度的频率响应特性

--横摆角速度的频率响应特性

-知识点5.11:横摆角速度的频率响应特性--作业

-知识点5.12: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知识点5.12: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作业

-知识点5.13:汽车的侧倾轴线

--汽车的侧倾轴线

-知识点5.13:汽车的侧倾轴线--作业

-知识点5.14:汽车的侧倾角刚度

--汽车的侧倾角刚度

-知识点5.14:汽车的侧倾角刚度--作业

-知识点5.15:汽车的侧倾角

--汽车的侧倾角

-知识点5.15:汽车的侧倾角--作业

-知识点5.16:侧倾导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

--侧倾导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

-知识点5.16:侧倾导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作业

-知识点5.17:侧倾外倾与侧倾转向

--侧倾外倾与侧倾转向

-知识点5.17:侧倾外倾与侧倾转向--作业

-知识点5.18:变形转向与变形外倾

--变形转向与变形外倾

-知识点5.18:变形转向与变形外倾--作业

-知识点5.19: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

-知识点5.19: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转向系的关系--作业

-知识点5.20: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实验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实验

-知识点5.20: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实验--作业

-知识点5.21: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知识点5.21: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作业

-知识点5.22: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特性简介

--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特性简介

-知识点5.22: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控制转向特性简介--作业

-知识点5.23: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

--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

-知识点5.23: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作业

-知识点5.24:汽车的侧翻

--汽车的侧翻

-知识点5.24:汽车的侧翻--作业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知识点6.1: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的平顺性

-知识点6.1:汽车的平顺性--作业

-知识点6.2: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知识点6.2: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作业

-知识点6.3: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知识点6.3: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知识点6.4: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知识点6.4: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知识点6.5:空间功率谱密度化为时间功率谱密度

--空间功率谱密度化为时间功率谱密度

-第六章--知识点6.5:空间功率谱密度化为时间功率谱密度

-知识点6.6:汽车振动系统及其简化

--汽车振动系统及其简化

-知识点6.6:汽车振动系统及其简化--作业

-知识点6.7: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

-知识点6.7: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作业

-知识点6.8:单质量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单质量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知识点6.8:单质量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作业

-知识点6.9: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概述

--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概述

-第六章--6.9: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概述

-知识点6.10: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量的计算分析

--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量的计算分析

-第六章-6.10: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量的计算分析

-知识点6.11: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知识点6.11: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作业

-知识点6.12:双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双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知识点6.12:双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作业

-知识点6.13:系统参数对双质量系统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系统参数对双质量系统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知识点6.13:系统参数对双质量系统振动响应量的影响--作业

-知识点6.14:主动与半主动悬架概述

--主动与半主动悬架概述

-知识点6.14:主动与半主动悬架概述--作业

-知识点6.15:双轴汽车的振动

--双轴汽车的振动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知识点6.15:双轴汽车的振动

-知识点6.16:双轴汽车的频率响应特性

--双轴汽车的频率响应特性

-知识点6.16:双轴汽车的频率响应特性--作业

-知识点6.17:双轴汽车振动响应量的计算

--双轴汽车振动响应量的计算

-知识点6.17:双轴汽车振动响应量的计算--作业

-知识点6.18: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知识点6.18: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作业

-知识点6.0:第五、六章知识总结

--第五、六章知识总结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考试入口

制动防抱死系统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