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定性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 >  第四节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 >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

返回《定性研究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在线视频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

下一节: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3

返回《定性研究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讲个案研究的

反思性实践第二部分

那么上面我们讲到了前期准备阶段

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那么接下来呢

我们来讲材料收集阶段

材料收集阶段的第一个方面

我的个人特征对本研究的影响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者

自身就是其主要研究工具

一方面

即使面对同样的社会场景

和调查对象

不同研究者的理解方式

和程度也会不同

这种情况是常见的

更何况调查对象

在不同的研究者面前

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另一方面

我的田野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

不管我计划以何种面貌

和行为进行调研

并坚持这些计划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

却往往无法决定调查对象们

选择如何看待我

我首先需要处理的是我的女性身份

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中

遭遇危险的可能性更大

尤其是在偏远的地区

如我调查失地农民所在的城乡结合部

因此作为女性研究者

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应该更加小心

如此有学者认为

女性社会研究者的经验

激发了一种更为自觉反思的方式

尽管作为一名研究者

我在田野工作中

努力将自己看成一个无性别的人

我的研究对象

却不一定也具有这一观点

相反

他们往往首先聚焦于我的女性身份

并以相应的方式对待我

我发现这又增强了

我自身的性别意识

同时他们还

特别关注我的知识分子身份

而我很清楚

一旦他们这样看待我

我和失地农民之间

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距离

另一方面

我的个人特征也带来一些益处

一个谦卑聆听学习的角色模式

对我来说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而这样一个角色模式

对于获取和接受信息的

材料收集过程

是十分有利的

在某种程度上

我能获得政府人员的信任

是因为他们希望我能提出

解决征地相关问题的建议

尽管我的科研人员

身份不完全受欢迎

然而接受访谈的一部分人

还是愿意提供中立观点的

我可以获得失地农民中的

活跃分子的信任

是因为他们相信我

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学者

并希望我能真实

还原他们争取权益的历程

此外我能够获得

普通失地农民的信任

是因为他们希望我能够

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些影响

尽管这些来自不同受访者的想法

对我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但如果利用得当

也可以成为对研究有利的因素

由此我们如何进入田野

以及记录的类型

受到诸如年龄

性别

阶层和性格等

个人因素的影响

我所获得的材料

不仅是我验证自己的意识形态的

假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也是调查对象

对我在田野中存在的反映

调查对象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我应该知道什么

第二

进入受访者

这个方面呢

实际上所体现的是

作为研究者而言的无力感

如果一个田野工作者无法获得

社区成员的一定程度的认可

无法消除当地人

认为你是外来者的感觉

无法进行参与观察

那么他的田野工作是有问题的

更何况客观的进入

并不总能得到保证

例如奥凯利在研究

迁徙中的吉普赛人时

之所以能得到

当地官员的许可进入田野调研

是因为当地官员正在考虑推行定居政策

而寄希望于

他的研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实际上在被研究者

他们允许我们

进入田野的过程当中呢

也是有他们自身的目的性的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

研究者对受访者的权力

却似乎忽视了研究者的无力感

实际上当研究者

试图进入田野的时候

他作为外来者的身份决定了

他在与受访者的互动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进入受访者通常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尤其对于有争议的政治敏感的

研究课题而言

在本研究中我进行了三次

为期共12个月的田野调查

由此增强了我对田野的熟悉度

及建立了个人联系

本研究的受访者包括

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

对失地农民的接触

一开始我依赖于地方干部的推荐

但很明显他们是经过精挑细选

只说对政府有利的事情的开放户

因此随着我对田野的熟悉度不断增强

我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私人网络

从而既能得到官方联系的信息

也能通过我自己建立的

非官方联系取得信息

更重要的是

两相比较让我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

同样随着周而复始的接触

地方政府工作人员

一开始对我的保留也渐渐消失

由于作为受访者的双方基本上是对立的

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任何一方的人

与我讨论较为敏感的话题时

他们经常加一句

我们现在关起门来说话

关一词表示内外有着清晰的界限

而他们与我之间形成了临时的统一战线

然而为了达到

与受访者之间相互信任的状态

我经历了艰难的过程

一方面与大部分研究者一样

我认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具有显着的必要性

也就是所谓的非要test is

但受访者未必也这样认为

另一方面

任何群体都会经常正式或非正式的

抵抗被近距离研究

以避免他们的核心价值 成员利益

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被揭发

那么我们这里呢具体来分析一下

失地农民和政府官员

他们可能呢在这个过程当中呢

对参与研究的这样的一些质疑和抵触

作为普通人

失地农民理解社会及其自身的方式

主要是受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影响

在我进行的关于失地农民

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研究中

农民并不指望

他们能以积极的角色应对这一关系

甚至于在多数情况下

他们只能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

而且他们曾对媒体记者坦承相见

对其详细讲述了征地的前因后果

及他们自身的境况

却发现地方政府

一介入媒体的报道便失真了

这种被出尔反尔的经历

使他们不愿意枉费精力

去争取畅所欲言的权利

比如说呢学者贾文特为

民众所表现出来的这种

对自身权利的冷漠提供了理论的解释

他认为无权利人的观念变化可能是由

对连续不利局面的适应性反应所引起的

如果A对于B的胜利

是由于对A的反应的预期

而导致了B得无作为

那么久而久之

B有计划的退出

可能演变成一种无意识的退出模式

这种模式不是由于害怕A的权利

而是由B自身的无力感所引发的

失地农民几乎处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

其自身的即期利益

如我的研究

对他们能有什么实质性贡献

每当我接触失地农民

他们总是以这样的问题开头

我们是穷人 可怜人

究竟有什么东西让你对我们感兴趣呢

你能让上级政府了解我们的困难吗

你能把我们的困难公诸于众吗

如果不能

那你能怎样帮我们解决问题呢

我总是极其尴尬

在失地农民看来

连他们一开始认为有用的媒体都不可信

我这样的研究课题肯定更没有价值

更何况表达对地方政府的不满

还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失地农民接受访谈

配合调研的意愿非常低

即便那些同意的人中

也只有一小部分会认真对待所提的问题

而大部分人

只是简单地描述他们的困境

获得政府官员的接受也同样困难

由于课题的敏感性

调研过程中

总是遇到表现冷漠的政府官员

并且作为一线社会管理者

他们认为学术研究得出的理论认知

与实际的征地过程

和解决失地农民的实践

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

我曾困惑于

是否应该在伦理准则的界限内

采用伪装的角色

如果可以的话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角色呢

另一方面

我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操控不好其它角色

反而可能使局面更加复杂混乱

因此我放弃了角色伪装的想法

在田野调研过程中

我所能做的只是向失地农民保证

竭尽所能的真实记录他们的处境

而让政府工作人员信服我的研究

将对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相互信任只有通过足够的接触

交流和了解

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实际上在田野中

由于无法控制他人对研究课题的感知

我经常充满沮丧和无力感

这在某些时候严重影响了我

将研究进行下去的信心

有时当研究课题被调查对象所怀疑时

连我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研究

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收获

这项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庆幸的是我偶尔也能在其他研究者

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找到共鸣

包括参与观察者的创始人马林诺斯基

他在日记中表达了经常对自己所研究的

土着居民感到愤怒和沮丧

在特别低谷的时候

他沮丧道

我想土著的生活压根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的生活对我来说

像狗的生活一样无关紧要

就连马林诺斯基这样杰出的社会科学家

也曾经历怀疑和尴尬

这从某种程度上给予了我们继续探索的勇气

可以说在田野中

遇到不如人意的状况是正常的

因此进入田野之前

对可能遭遇的现实困境和情感困境

进行充分的设想和讨论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

正如布洛维言

无论多么痛苦

一旦最终介入受访者当中

我们总会取得很多收获

第三个方面呢是如何来处理

我们作为研究者的权利

相较前文所述研究者的无力感

研究者对受访者的权利

得到较为广泛的认识

我们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经过了我们所戴眼镜

包括我们的价值观

先入之见等的过滤

同时受访者也受到研究者个人魅力

或压力的影响

在此我将集中探讨后一个观点

这一观点类似于

哈贝马斯所称的由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

引起的交往能力

也就他所说的

Communicative Capacity的这样一个概念

在他看来呢

交往能力指讲话和符号互动的能力

其最基本的形式是

研究者在访谈的措辞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调

将产生受访者的不同反应

对于本课题中两个研究对象

群体力量悬殊的情况而言

力量较弱的一方

受到研究者的影响更为显着

例如

当我在访谈中使用过于温和的语调时

失地农民倾向于过分强调

他们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而当我使用稍微冷淡的语调时

失地农民可能认为我站在政府的一边

而保留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这个意义上

我作为研究者引导了整个访谈的进程

因此必须平衡好施加在受访者身上的

个人魅力或压力

那么这个就是关于反思性实践的第二部分

定性研究方法课程列表:

第一章 课程介绍

-第一节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第二节 课程进度

--课程进度

-第三节 定性研究方法是什么

--定性研究方法是什么?

-第四节 困惑需要澄清的问题

--困惑需要澄清的问题

-第五节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

-第六节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1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1

-第七节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2(另类范式)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2

-第八节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3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3

-第九节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4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4

-第十节 阅读推荐

--html

-第一章 测试

第二章 定性研究真的不客观吗?

-第一节 定性研究真的不客观吗?

--定性研究真的不客观吗?

-第二节 定性研究的互为主体性与研究过程中的多重关系

--定性研究的互为主体性和研究过程中的多重关系

-定性研究真的不客观吗?讨论

第三章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

-第一节 两种科学模式1

--两种科学模式1

-第二节 两种科学模式2

--两种科学模式2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1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1

-第四节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

-第五节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3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3

-第六节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4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4

-第七节 阅读推荐

--html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 讨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定性研究的设计1

--定性研究的设计1

-第二节 定性研究的设计3

--定性研究的设计3

-第三节 选取研究对象

--选取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论及方法论的辩护

--研究方法论及方法论的辩护

-第五节 研究者个人倾向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者个人倾向对研究的影响

-第六节 研究者个人身份对研究的影响

--研究者个人身份对研究的影响

-第七节 定性研究的设计

--定性研究的设计

-第八节 阅读推荐

--html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研究资料的收集

-第一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1

--研究资料的收集1

-第二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2

--研究资料的收集2

-第三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3

--研究资料的收集3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4

--研究资料的收集4

-第五节 实践课1

--实践课1

-第六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5

--研究资料的收集5

-第七节 互联网定性调查方法-观察与体验

--互联网定性调查方法:观察与体验

-第八节 实践课2

--实践课2

-第九节 阅读推荐

--html

-研究资料的收集 讨论

第六章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第一节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实例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实例

--html

-第二节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概论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概论

-第三节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具体步骤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具体步骤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

--研究资料的归类和深入分析

-第五节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第六节 叙述分析

--叙述分析

-第七节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

-第八节 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九节 研究资料的分析案例1

--研究资料的分析案例1

-第十节 研究资料的分析案例2

--研究资料的分析案例2

-第十一节 阅读推荐

--html

-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做结论:引子

--做结论:引子

-第二节 做结论:理论

--做结论:理论

-第三节 做结论:定性研究中的理论

--做结论:定性研究中的理论

-第四节 做结论:扎根理论

--做结论:扎根理论

-第五节 理论视角-框架与定性资料解释

--理论视角-框架与定性资料解释

-第六节 阅读推荐

--html

-第七章测试

第八章 成文与汇报

-第一节 定性研究结果成文方式

--定性研究结果成文方式

-第二节 民族志研究

--民族志研究

-第三节 阅读推荐

--html

第九章 定性研究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软件和定性研究1

--软件和定性研究1

-第二节 软件和定性研究2

--软件与定性研究2

-第三节 软件和定性研究3

--软件和定性研究3

-第四节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1

-第五节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2

期末考试

-讨论题

个案研究的反思性实践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