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素养 >  4.儒家美育观与文学接受论(主讲人:孟凡生) >  4.3.2“知音”的实现路径 >  4.3.2图文感知

返回《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素养》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3.2图文感知资料文件与下载

4.3.2“知音”的实现路径-孟凡生.ppt---点此下载文件

4.3.2图文感知

“知音”的实现路径

探求知音是古代文人所渴求的。古往今来,许多作者都渴望读者能够解文达意,领悟其宗旨,洞悉其心灵感受。如果读者和作者能够心心相印、默契无间,犹如伯牙鼓琴、子期知音一样,这种双向共振与交流的阅读活动就达到了最高境界。其实,这就是一种世代相传、难以割舍的知音情结。然而,阅读者要想达到此种境界,就应该具有一定的素养要求。由此,刘勰在论述了“知音”的文学阅读接受的价值理想之后,便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详细地论述了成为知音阅读的条件。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了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扬》,宋玉所以伤《白雪》也。昔屈平有言:“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见异唯知音耳。”(《文心雕龙·知音》)

这两段话什么意思呢?篇章复杂,质朴和文华交织着,人的爱好多有所偏,不能做到周全兼备的观察问题。喜欢慷慨的人听了昂扬的歌声便会击节赞赏,有涵养的人看到细致的含蓄就高兴;喜欢浮华的人观看到绮丽的作品就动心,爱好新奇的人听到奇特的作品就耸动。符合自己的爱好就大加叹赏朗诵,和自己的爱好相异的就感到看不下,各自执持着一隅的片面见解,要想量度多种多样的变化,正像面向东望,看不到西墙。其二,所以心的观察情理,好比眼睛看见物体的形状一样,眼光明了那物体的形状就没有不能区分的,心思灵敏那情理没有不了解的。然而世俗间迷糊的人,对内容深沉的反而抛弃,浅薄的反受赏识,这就是庄周之所以讥笑世人喜爱《折杨》,宋玉之所以伤感《阳春白雪》听的人少啊!从前屈原有话说:“外表疏落不加修饰,内心朴质,众人看不到我特异的光彩。”看到特异光彩的唯有知音罢了。

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与知音心相应,他提出阅读者应有“圆该”的心胸境界,即包容并蓄、宽广豁达的审美心胸。

一般来说,阅读主体由于各种差异比如身份、修养、时代、性格和民族等等往往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个性,加之文艺作品本身又繁杂丰富、风格迥异,因此阅读者往往会对一些作品存有先入之见,从而不能客观的评价作品。人们往往“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因而,刘勰认为,真正的知音应该是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有“圆该”的胸襟心识的阅读者。而且,知音不是深废浅售,而是既能够以宽厚之心对待当代作家,并给予客观评价,也能对作品中常人难以达到的超凡脱俗、深奥高妙处给以理解与评价。

第二,要想达到“圆该”境界,就需 “博观”即良好的知识素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感性经验:“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大凡操奏千支曲子之后才能通晓音乐,观看千把宝剑之后才能识别剑器;所以全面观察的方法,务必先要广博地观览。因此,刘勰认为掌握全面评论作品的方法,是必须进行广泛的观察。因为看过大山的人就更了解小山,研究过沧海的人就更懂得小沟。这样,只要排除掉个人的偏见,就可以对作品做出公平而准确的评价了。所以,加强批评者的修养,提高其自身的鉴赏能力,这是做好文学批评的根本条件。一个文学批评者,在见多识广,提高鉴别能力之后,可能会开阔其视野,突破其原来的狭小天地,因而减少或改变一些偏见。刘勰认为要想成为知音那样的高明的鉴赏者,关键在于阅读者要有广博的学识与良好的文学修养。只有经过了“操千曲”“观千剑”这样长期丰富的实践感受后,才能从感性层面进入阅读对象的深层意蕴,进而洞悉作品的精神和作者的心灵感受。

后来,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记载了他阅读杜甫诗的情境和效果:余顷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恍然如己语也。又尝独行山谷间,古木夹道交阴,惟闻子规相应木间,乃知“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之为佳句也。又暑中濒溪,与客纳凉,时夕阳在山,蝉声满树,观二人洗马于溪中。曰,此少陵所谓“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者也。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始知其为妙。

杜甫的这些山水诗大多属于即景会心之作,诗人常常抓住自然景物和自己主观感受中最典型、最生动、最有诱发力的侧面,形象逼真而深刻入微地再现自然之美。理解这样的诗作,需要接受者对其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平时读者阅读作品,大多在书房案头,故不觉其妙处之所在,一旦重临诗人写作的场景,便立即会即景会心,产生强烈的共鸣。因而,阅读者审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途径还在于读者的社会生活经验。阅读者只有资历深广,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以便更好地欣赏、接受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再比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所得之深浅耳”。少年时读书,不能深刻理解,只能领会书中的一丝真意,就像在缝隙中窥探月亮,只能见到一点亮光。而到中年,人生经历日渐丰富,视野日益广阔,读书能知其全意。就如同在院子中望月,知其全貌,了其轮廓。而到老年,经历冬夏的交替,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便能与书共鸣,知其意,通其神。恰如在高台赏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积累生活经验,结合生活,读书才能有所收获。读书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只有增加自己的阅历,才能更好的领悟书中的道理。理论联系实际,才是读书的正确方法。这段话旨在强调接受者的生活经验不同,阅历的深浅相异,其对作品的感受、理解便会不同。可见,接受者人生社会经验的丰富对理解诗作之境至关重要。

第三,知音鉴赏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即“六观”。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所以将要审查文章的情思,先要标置“六看”:第一看文体的安排是否合适,第二看文辞布置的情况如何,第三看在文学的继承发展方面做得怎样,第四看奇与正的表现方法运用得是否恰当,第五看运用事类合不合适,第六看作品的音律怎样。这个评论的方法运用了,那文章优劣便显现出来了。

具体来说,“一观位体”就是根据文章的情理内容来确定文章的体式。“位体”可以理解为情理内容在文章体式、文辞方面如何得到艺术的处理。“二观置辞”关涉的是修辞问题。修辞在《文心雕龙》的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在《情采》篇强调“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维”,“置辞”其实就是强调读者去发现文学作品中如何处理形式方面的问题。“三观通变”指的是读者在解读作品时应该把其放到整个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透视解读,从而发现作品与前人作品之间的关联。在《通变》篇中集中论述了这个问题,其既包括继承,更包括作者的创新和发展。“四观奇正”强调的是对待作品的审美价值立场,在追求奇特的时候不失雅正,追求华彩而不失质朴。“五观事义”强调读者观察作品时,应该关注其中的典故运用,看它是否达到了使用典故的效果。“六观宫商”则强调的是文章的声律形式等因素。这“六观”通常被理解为刘勰进行文学批评的六条标准,这是有待重新考虑的。

第一,从它的前后文来分析,这“六观”并非批评标准。“将阅文情,先标六观”,明明是讲“披文以入情”的具体方法;是说要考察作品的内容,先提出这六个方面,以便从这六个方面具体着手,以入其情。最后又明明说“斯术既形”,“术”并非标准,而是方法,亦即“披文入情”或“沿波讨源”的方法。用此方法,则作品的优劣可见;而不是用此标准,“则优劣见矣”;第二,“六观”本身并非标准。所谓“标准”,必须有某种程度的规定性,刘勰这“六观”,只是说从体裁的安排、辞句的运用、继承与革新、表达的奇正和典故的运用以及音节的处理等六个方面入手,进而研究这六个方面所表达的内容。“六观”本身并没有作何要求与规定,也就说不上是什么标准了。第三,“六观”基本上都是表现形式方面的问题,当作标准来看,显然与他一贯文质并重特别是“述志为本”的主张不符。从“将阅文情,先标六观”的原意来看,正和刘勰的基本思想一致。他在《序志》中批评魏晋以来的文学批评“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六观”的提出,正是“沿波讨源”、“振叶寻根”的具体办法。

第四,成为知音,阅读主体必须与对象“心心相印”。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序》: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

“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就是以心合心,敞开心胸去接纳作者心胸,达到彼此融洽的阅读境界。一旦以心入乎其中,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就会由碰撞而产生交融,作品顺理成章地得到解释。这样,作者之心才能够“活活然而来”。否则,以杜解杜或于百家诠释中解杜就是在字句上下功夫,作者之心就会永远封闭,导致读者虽阅读数十年,但仍然无法了解其诗。由此看出,古代文人、文论家都特别注重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交流,从与古人的对话中体会乐趣。

由此可见,刘勰的“知音”不仅要求作品的艺术水平及文情,更重要的是对阅读者的知识素养和审美心胸的理想期待,也即阅读者要具备知文心、知人心、知作家的人格精神境界。刘勰倡导阅读者要有圆照深识,并善用体悟思维,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还需要领会作品中一般人难懂的境界高深的意蕴,完全洞悉作品的原意,这才能算作家真正的知音。


下一节:4.3.2视频领悟

返回《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素养》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素养课程列表:

绪论(主讲人:张明)

-绪论1图文说明

-绪论2视频介绍

-绪论3章节目录

-绪论4参考书目

1.儒家美育观与文学本质论(主讲人:夏静 张明 霍俊国)

-1.1“文道”观与文学本质(夏静)

--1.1图文感知

--1.1视频领悟

-1.2.1“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与人格教育

--1.2.1图文感知

--1.2.1视频领悟

-1.2.2“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与文学的审美特征

--1.2.2图文感知

--1.2.2视频领悟

-1.3“中和”说与文学审美理想(霍俊国)

--1.3图文感知

--1.3视频领悟

-1.4“尽善尽美”说与文学价值(霍俊国)

--1.4图文感知

--1.4视频领悟

-1.5.1诗可以兴

--1.5.1图文感知

--1.5.1视频领悟

-1.5.2诗可以观、可以群

--1.5.2图文感知

--1.5.2视频领悟

-1.5.3诗可以怨

--1.5.3图文感知

--1.5.3视频领悟

-1.本章作业

--一章作业

-1.本章讨论

--一章讨论

2.儒家美育观与文学创作论(主讲人:周维山)

-2.1.1“诗言志”的内涵

--2.1.1图文感知

--2.1.1视频领悟

-2.1.2“诗言志”与文学创作

--2.1.2图文感知

--2.1.2视频领悟

-2.2.1“物感说”的内涵

--2.2.1图文感知

--2.2.1视频领悟

-2.2.2“物感说”与文学创作

--2.2.2图文感知

--2.2.2视频领悟

-2.3.1“发愤著书”说的内涵

--2.3.1图文感知

--2.3.1视频领悟

-2.3.2“发愤著书”说与文学创作

--2.3.2图文感知

--2.3.2视频领悟

-2.4.1“神思”的内涵

--2.4.1图文感知

--2.4.1视频领悟

-2.4.2“神思”与文学创作

--2.4.2图文感知

--2.4.2视频领悟

-2.5.1“文如其人”的内涵

--2.5.1图文感知

--2.5.1视频领悟

-2.5.2“文如其人”与文学创作

--2.5.2图文感知

--2.5.2视频领悟

-2.6.1“才胆识力”的内涵

--2.6.1图文感知

--2.6.1视频领悟

-2.6.2“才胆识力”与文学创作

--2.6.2图文感知

--2.6.2视频领悟

-2.本章作业

--二章作业

-2.本章讨论

--二章讨论

3.儒家美育观与文学作品论(主讲人:马兆杰)

-3.1.1“文质彬彬”说与文学作品构造

--3.1.1图文感知

--3.1.1视频领悟

-3.1.2“风骨”“情采”说与文学作品构造

--3.1.2图文感知

--3.1.2视频领悟

-3.2.1“意象”说与文学理想形象

--3.2.1图文感知

--3.2.1视频领悟

-3.2.2“意境”说与文学理想形象(一)

--3.2.2图文感知

--3.2.2视频领悟

-3.2.3“意境”说与文学理想形象(二)

--3.2.3图文感知

--3.2.3视频领悟

-3.2.4“性格”说与文学理想形象(一)

--3.2.4图文感知

--3.2.4视频领悟

-3.2.5“性格”说与文学理想形象(二)

--3.2.5图文感知

--3.2.5视频领悟

-3.3.1“怨谱”说与文学艺术意识

--3.3.1图文感知

--3.3.1视频领悟

-3.3.2“传神”说与文学艺术意识

--3.3.2图文感知

--3.3.2视频领悟

-3.4文之“体制”与文学作品体裁

--3.4图文感知

--3.4视频领悟

-3.5文之“体性”与文学作品风格

--3.5图文感知

--3.5视频领悟

-3.6.1“雅乐”“郑声”说与文学雅俗之分(一)

--3.6.1图文感知

--3.6.1视频领悟

-3.6.2“雅乐”“郑声”说与文学雅俗之分(二)

--3.6.2图文感知

--3.6.2视频领悟

-3.本章作业

--三章作业

-3.本章讨论

--三章讨论

4.儒家美育观与文学接受论(主讲人:孟凡生)

-4.1.1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4.1.1图文感知

--4.1.1视频领悟

-4.1.2接受美学主要理论观点(一)

--4.1.2图文感知

--4.1.2视频领悟

-4.1.3接受美学主要理论观点(二)

--4.1.3图文感知

--4.1.3视频领悟

-4.1.4中国文学阅读理论

--4.1.4图文感知

--4.1.4视频领悟

-4.2“以意逆志”说与文学批评方法

--4.2图文感知

--4.2视频领悟

-4.3.1“知音”说与文学鉴赏条件

--4.3.1图文感知

--4.3.1视频领悟

-4.3.2“知音”的实现路径

--4.3.2图文感知

--4.3.2视频领悟

-4.4.1“诗无达诂”与读者的创造性阅读

--4.4.1图文感知

--4.4.1视频领悟

-4.4.2王夫之“自得”说与文学接受

--4.4.2图文感知

--4.4.2视频领悟

-4.5.1“训诂”说与文学鉴赏方法

--4.5.1图文感知

--4.5.1视频领悟

-4.5.2“涵泳”说与文学鉴赏方法

--4.5.2图文感知

--4.5.2视频领悟

-4.本章作业

--四章作业

-4.本章讨论

--四章讨论

5.儒家美育观与文学源流论(主讲人:马兆杰)

-5.1.1“诗之兴也”说与文学起源

--5.1.1图文感知

--5.1.1视频领悟

-5.1.2“举重劝力”说与文学起源

--5.1.2图文感知

--5.1.2视频领悟

-5.1.3“祝史陈信”说与文学起源

--5.1.3图文感知

--5.1.3视频领悟

-5.1.4“观物取象”说与文学起源

--5.1.4图文感知

--5.1.4视频领悟

-5.2.1“质文代变”说与文学发展(一)

--5.2.1图文感知

--5.2.1视频领悟

-5.2.2“质文代变”说与文学发展(二)

--5.2.2图文感知

--5.2.2视频领悟

-5.2.3“复古通变”说与文学发展

--5.2.3图文感知

--5.2.3视频领悟

-5.3“因时而兴”说与文学新时代

--5.3图文感知

--5.3视频领悟

-5.本章作业

--五章作业

-5.本章讨论

--五章讨论

期末考试(命题人:全体教师)

-期末考试

4.3.2图文感知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