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茶艺 >  6茶区和浙江省主要茶品 >  6.1中国茶区 >  6.1中国茶区

返回《茶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1中国茶区在线视频

6.1中国茶区

下一节: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返回《茶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1中国茶区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在知道了茶树基本知识

及我国茶叶主要分类后

那么大家一定会有一个新的疑问

我国茶树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从植物学角度看

茶树性喜温暖 湿润

茶树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因而也就决定了茶树在我国分布的范围和地区

在南纬45度和北纬38度间都可种植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25度之间

茶树生长需要年降水量在1500毫升左右

且分布均匀 朝晚有雾

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的地区

比较有利茶芽发育及茶青品质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

中国茶区东起东经122度的

台湾东岸的花莲县

西至东经94度的西藏自治区波密

南起北纬18度的海南省榆林

北至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成

全国共有20多个省(区)

近千个县市生产茶树

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

包括云南 贵州 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

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

包括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海南等省(区)

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

包括浙江 湖南 江西等省

和皖南 苏南 鄂南等地

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包括河南 陕西 甘肃 山东等省

和皖北 苏北 鄂北等地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国几个比较著名和独特的产茶区

武夷山茶区多沟谷坑涧

日照不足五六个小时

满足了茶喜光怕晒的特性

特有的漫射光又能增加了茶叶的品质

岩上常年保持湿润

岩里表层下暗香涌动

造就了这里“中国乌龙茶王国”的盛誉

正岩 以著名的

三坑两涧——慧苑坑 倒水坑

牛栏坑 流香涧 悟源涧为代表

清代是武夷茶市的繁荣时期

明清时期

晋商在中国的外贸活动中相当活跃

特别是下梅的邹氏与晋商常氏

建立起贸易伙伴关系后

从武夷山下梅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

都被纳入了这条延绵不绝的黄金商路之中

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茶路”

武夷红茶曾是英国皇室的御用红茶

1662年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

在英国掀起红茶热

从此 红茶走进了欧洲市场

成为英国皇家的贡品

云南有得天独夺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适宜茶树生长

云南是中国茶叶原产地的中心

概括分为四个主要茶区

滇西茶区

滇南茶区

滇中茶区

滇东北茶区

滇西茶区和滇南茶区种植

制茶历史悠久

是我国发展茶叶的最适宜区之一

云南茶区最著名的茶品即为普洱茶

最典型的三大茶区为版纳 临沧 思茅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

划分为江内(即澜沧江北)古六大茶山

攸乐 革登 倚邦 莽枝 蛮砖 曼撒(易武)

江外(即澜沧江南)新六大茶山

南糯 南峤

勐宋 景迈 布朗 巴达

品尝普洱茶尤其注重茶山的名头

这是因为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

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

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

在口感上各有不同

大家从下面2个表格就可以看出来

古六大茶山也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

茶马古道 茶 马 指的是贩茶换马

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

兴于唐宋 盛于明清 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延伸入不丹 尼泊尔 印度境内

直到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

主要分为

陕甘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

西藏也产茶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易贡 藏语是“美好地方”

也可译为“心满意足的地方”

西藏人把易贡誉为“高原江南”

易贡茶场

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波密县境内

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茶场

是西藏重要的产茶基地

也是西藏高原上

唯一的规模最大的专业茶场

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

至今约有200年的历史

台湾有诸多名茶

如冻顶乌龙 文山包种 铁观音

高山茶 以及东方美人茶等

台湾的产茶地区大致可划分为

北部 桃竹苗 中南部

东部和高山茶区等五个茶区

高山茶区

是指台湾各产茶区内

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以上的地区

包括有阿里山山脉 玉山山脉

雪山山脉 中央山脉和台东山脉等

台湾高山的优势品质特点

台湾高山茶外形美观整洁

色泽墨绿有光泽

台湾高山茶因产地不同

冲泡后各具独特的清香

果香 焦糖香等味道

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改良与发展

台湾茶已拥有纯熟的制作方法

及极具特色的茶叶品种

最主要的产地连贯于台北至嘉义地区

这六大主要产茶区分别是

梨山茶区 杉林溪茶区 阿里山茶区

玉山茶区 鹿谷茶区 台北坪林茶区

听完上述讲解

我们美丽中国这些茶区你了解了吗

茶艺课程列表:

1课程导引

-1.1茶艺学习的价值及提升拓展

--1.1茶艺学习的价值及提升拓展

-1.2茶艺课程学习介绍

--1.2茶艺课程学习介绍

-1.3学生茶艺课程剪影欣赏

--1.3学生茶艺课程剪影欣赏

-1.4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爱喝茶?

--1.4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爱喝茶?

-第一章测试题

2中国古代泡茶饮茶方式演变

-2.1唐代泡茶饮茶方式

--2.1唐代泡茶饮茶方式

-2.2宋代泡茶饮茶方式

--2.2宋代泡茶饮茶方式

-2.3明清泡茶饮茶方式

--2.3明清泡茶饮茶方式

-第二章测试题

3儒释道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1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1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2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2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3道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Video

-第三章测试题

4茶艺解读

-4.1茶圣陆羽及《茶经》介绍

--4.1茶圣陆羽及《茶经》介绍

-4.2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解读

-- 4.2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解读

-4.3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茶器视角

--4.3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茶器视角

-4.4茶:品饮-艺术-道的过程解读

--4.4茶:品饮-艺术-道的过程解读

-4.5茶艺层次结构

-- 4.5茶艺层次结构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第四章测试题

5茶树植物学特性及茶叶分类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5.2茶叶分类

--5.2茶叶分类

-第五章测试题

6茶区和浙江省主要茶品

-6.1中国茶区

--6.1中国茶区

-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6.3浙江省主要茶品

--6.3浙江省主要茶品

-第六章测试题

7茶品品质鉴别及介绍

-7.1茶叶品质感官鉴别方法

-- 7.1茶叶品质感官鉴别方法

-7.2茶品介绍要点及表达

-- 7.2茶品介绍要点及表达

-第七章测试题

8泡茶操作规范与技术要求

-8.1泡茶用具及使用方法介绍

-- 8.1泡茶用具及使用方法介绍

-8.2泡茶操作程序与要求

-- 8.2泡茶操作程序与要求

-8.3泡茶操作心法和手法

--8.3泡茶操作心法和手法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第八章测试题

9绿茶与红茶行茶法

-9.1绿茶行茶准备

--9.1绿茶行茶准备

-9.2绿茶行茶法演示

--9.2绿茶行茶法演示

-9.3红茶行茶准备

-- 9.3红茶行茶准备

-9.4红茶行茶法演示

--9.4红茶行茶法演示

-9.5讨论交流:行茶姿态与美感

--9.5讨论交流:行茶姿态与美感

10茉莉花茶行茶法

-10.1茉莉花茶行茶准备

--10.1茉莉花茶行茶准备

-10.2茉莉花茶行茶法演示

--10.2茉莉花茶行茶法演示

11乌龙茶和普洱茶行茶法

-11.1乌龙茶行茶准备

--11.1乌龙茶行茶准备

-11.2乌龙茶行茶法演示

--11.2乌龙茶行茶法演示

-11.3普洱茶行茶准备

--11.3普洱茶行茶准备

-11.4普洱茶行茶法演示

--11.4普洱茶行茶法演示

-11.5讨论交流:行茶风格与韵味

--11.5讨论交流:行茶风格与韵味

12行茶解说

-12.1行茶解说要点及表达

--12.1行茶解说要点及表达

-12.2行茶解说撰写与表达演示范例

--12.2行茶解说撰写与表达演示范例

13品鉴茶汤

-13.1品茶角度与方法

--13.1品茶角度与方法

-13.2饮茶体验与方法

--13.2饮茶体验与方法

14茶艺表演规范及演示

-14.1茶艺表演规范

--14.1茶艺表演规范

-14.2茶艺表演演示

--14.2茶艺表演演示

15茶席介绍

-15.1茶席解读

--15.1茶席解读

-15.2茶席构成要素及评判要求

--15.2茶席构成要素及评判要求

16茶席设计

-16.1茶席设计方法

--16.1茶席设计方法

-16.2茶席设计文案撰写

--16.2茶席设计文案撰写

-16.3茶席设计与文案撰写范例

--16.3茶席设计与文案撰写范例

6.1中国茶区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