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茶艺 >  4茶艺解读 >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返回《茶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在线视频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下一节: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返回《茶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既然我们知道了喝茶泡茶中

也存在美学艺术性及哲学理念

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泡茶过程中

对姿态及茶人的要求了

好 我们先了解一下泡茶过程中

泡茶人姿态要求问题

泡茶人精神状态要求

一 茶艺展现的静是一种美

美在于沉默 沉静

而真正的美是活的 是有灵气的

美不是靠外在的涂抹与装饰

永恒的美是内在熏习善法而有的

因其内心有一股清静无染之境

显发在清澈的双眸之中

表露在其优雅的谈吐举止里

因此 它是越看越新新

越看越纯朴的真实之美

茶艺之美为淡泊闲适之美

泡茶人美的修养方式

在文艺评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澄怀观道

即在美的意境得以精神陶冶

这也是泡茶人美的修养方式

最重要的精神获得途径之一

澄怀观道 本是禅的境界

拈花微笑里

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

澄怀 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灵

所深深领悟的一个审美主题

是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的统一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作为泡茶人必须要有一个美的胸怀

才能去关照一个美的世界

澄怀 就是要挖掘心灵中美的源泉

胸襟豁然 脱净沉渣

观道 就是用审美的眼光

感受领悟客体具象中的灵魂与生命

最终

实现最自由最充沛的超脱自在自我

而这一切活动的实现需要空间

需要美的意境

茶人澄怀观道的载体 茶席

茶席设计中最大限度的通感的美

将视觉 嗅觉 味觉的联合

从而生发禅意 静心自悟

一系列美的关照

正是可以通过茶席

这样一个整体连贯的程序

展开而实现的

置身于这样的意境之中

从中得到教诲

与陶冶自是不言而喻

泡茶动作要求

泡茶动作要求敏捷规范

既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

又要准确到位

泡茶动作要求连绵 柔韧 圆润

茶艺学习过程中操作方法的研习过程

也是我们心里修炼的过程

刻板的一招一式

对抗着我们内心的浮躁 忧虑

只有不断丰富我们对生命的意义

提升我们对当下关注与喜悦

才能让整个冲泡过程

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同时也最终升华了自己生活的视角

泡茶要有诗意

英国安诺德曾说过

一个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

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

因诗之物

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

泡茶也必将体现茶人审美理想的诗意情怀

也必将

将呈现出具有丰富的 意味深长

清新摇曳的精神画卷

进而也必将极大地推动了

泡茶品茶的审美层次

泡茶要有意境

“茶境” 包括“品茶环境”

与“品饮心境、意境”

“境”有时虚 有时实

有实虚结合

包括物境

心境 意境三种

层层递进

最终达到“忘忧”的茶道意境

泡茶人要实现

这样的意境需要一定的研修

进而奠定并升华了饮茶的意义

提高了品饮的境界

奠定了中国茶道美学的基础

普通的茶 不普通的意境

平凡中显示出超俗

淡雅中不乏激情

它让人更加清醒

也让人更加从容

这种意境 就是茶客的陶醉

那么也请大家在课后多阅读

并体会一下茶人姿态与语言要求

现在 也存在一种现象

就是一些人

把茶艺操作当成一种特殊的表演

或是简单化的认为一种表演

由此也引起一些人对茶艺演示或操作

存在某些偏见或误解

这当然也不利于我国茶文化及茶艺的发展

在茶文化和茶艺的发展过程中

茶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其对茶艺和茶文化

所秉持的态度和观念

也将影响着茶文化发展的未来

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的来了解一下

对茶人的要求以及

茶人对自身的要求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将以

日本茶道演变过程中

最具有承前启后的三个茶道大师

为例进行讲解

从上节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时代的茶人精神世界对茶道发展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茶人同样需要具有独立精神

深邃的思想

以及知行合一的实践

哪怕面临生命的威胁

依然毫不动摇地耗尽毕生精力去追求

这些非常重要

探究令世人尊敬和学习的茶人前辈

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是的 一个茶人

一定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比如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村田珠光

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

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

从佛偈中领悟出来

“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

那首佛偈就是大家熟悉的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

朴素的草庵茶风

村田珠光一生追求禅心

寻求禅茶一味的感觉和意境

勇于创新并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茶道中

也需要茶人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

并且也敢于表达

才可以创造出一个时代杰出的茶人

在珠光之后 就有融歌道入茶道的武野绍鸥

在村田珠光去世后

当时的日本茶道界还只是一味地模仿珠光

陶醉在他的茶风里

武野以歌道论为源泉

在茶室茶具茶花上

创造出了新的绍鸥式艺术风格

我们现在明白

珠光式的美是借助宗教而还原的内省的美

又是停留在一种观念上

而由武野将珠光的理想

化作了茶道文化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形象

是珠光式美学理念的实现和升华

翻开历史 我们也知道了

正是武野深厚的文化功力

升华了这种茶道美学理念

武野是一个连歌师

他的连歌中凝聚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而且他把这种美的意识及思维方式

与日本茶道的表现方式合而为一

也就是说 他通过书法

茶道具 花 礼仪等具体的东西

来表现那种抽象的

难以表现的东西

为此 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武野是在听三条西实隆讲授

藤原定家的《咏歌大概之序》时

领悟出茶道奥义的

综观武野的一生

有不短的一段时间都在研习歌学

并作为连歌师在京都生活

而他对茶道的贡献

也正是以歌道理论为基础

发展了茶道思想

是的 那首让他顿悟的著名连歌是这样的

“望不见春花,望不见红叶,

海滨小茅屋,笼罩在秋暮”

此海滨小茅屋含有

无一物中无尽藏的超脱之美

这首连歌也被认为就是表现一种

空无一物 隐藏在视觉背后的意象

达到一定境界的人

就能在这种空无的意象中发现美和价值

由此 武野就是在茶道中

借用了歌道所蕴藏的冷峻枯高的美学思想

并通过茶室 茶道具

茶礼 具体的东西来 表现这种思想的

这样在珠光古朴简素的草庵茶的基础上

诞生了更为简约枯淡的佗茶

佗茶所追求的

就是这种寂静精神和意境

实现了珠光美学理念的升华

比如茶室 我们前面说过

珠光创造了草庵风格的茶室

绍鸥做得更彻底

他放弃了珠光

在茶室墙壁四周的下半部分

贴白色宣纸作为墙围的办法

直接展示给人们以泥土

和稻秸糊成的自然墙壁

再如茶具

他大胆地使用庶民风格的粗陋茶具

用不上漆的原木做成的钓瓶形清水罐

清水罐日语中称为水指

用弯曲的杉木做成污水罐

日语中称为建水

是倒洗茶碗水的水罐

用白土灰釉制成的白天目茶碗等

他甚至还将民间装种子的罐子

盛盐的壶都用来做为茶道用具

相对于以往的茶道具

绍鸥喜用的茶器在色彩

造型 质感等各个方面

都更偏向于素雅 质朴

内敛与谦和

绍鸥以其独特的眼光

赋予了国产陶瓷以新的价值

在茶道领域开辟了新的艺术天地

在武野之后

也在日本出现了茶道天下第一人

千利休

千利休幼年开始就学习茶道

18岁的时候拜武野为师

武野是珠光的再传弟子

这三个人的关系是这样的

了解了就比较明白日本茶道

是在本质上具有

承前启后的思想一致性

和创新性的特点

这也反映三者之间

由于时代背景不同

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

比如珠光茶道的内容和形式

比较浓厚的存在着中国茶的明显印记

其禅宗思想来自中国

茶道具也以中国的古物(唐物)为主

武野则通过把连歌道这一日本传统艺术

引入茶道

完成了日本茶道的民族化

茶道的许多内容 都是由珠光开创

并由武野加以完善的

然而 武野最重要的贡献

还是对他的弟子千利休的培养

千利休正是站在武野的肩膀上

完成了对茶道的全面革新

千利休之所以能最后成就日本茶道

也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这就不可不提一个人

他就是丰田秀吉

丰田秀吉和千利休

在一起差不多十年的合作与争斗

是茶道史上极其绚烂的一页

在丰田秀吉的眼中

茶道既是癖好

又是安抚天下极好的工具

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虚荣

他那天才的想像力

也在这方面有不少的发挥

千利休在此期间

也曾举办过一生中级别最高的茶会

他也被天皇赐予“利休”的法号

在这之前 他一直被世人称为千宗易

不管丰田秀吉热衷茶道的动机如何

他对日本茶道发展的重要贡献不容抹杀

历史也记载

千利休侍奉丰田秀吉的十年中

是他茶道境界不断提升

艺术才华充分展现的黄金时期

他对茶道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完善

由于茶道本身就是融汇了饮食

园艺 建筑

花木 书画 雕刻 陶器 漆器

竹器和礼仪

缝纫等诸方面的综合文化体系

因此

千利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茶的本身

扩大到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

也正是如此 人们把千利休喜欢的

体现了他的审美观的

东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可以说 在整部日本的历史中

迄今为止

对其民族文化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

非千利休莫属

茶道从村田珠光开始有了“道”的地位

而在千利休之后

更逐渐成为了日本文化

和民族精神的代表

千利休的茶道思想

继承了村田珠光

武野绍鸥的衣钵

继续追求着“本来无一物”

“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之境界

村田珠光已经基本

荡涤了茶文化中娱乐性的因素

千利休更彻底的斩断了

旧式茶文化中物质世界的种种联系

他把四张半他榻榻米大小

约8.186平方米的标准

茶室进一步缩小为三张甚至两张半

约4.5平方米的榻榻米

室内装饰也尽量简化

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

任何娱乐都无法进行的

是的 也正是在这样的空间里

主客举手投足如果不遵循一定的礼法

茶事就根本无法完成

因为一次茶事大约长达4小时

茶道成为了一种修行

任何物质上的欲念

都不能存在于茶室之中

主客在极近的距离里促膝而坐

面貌 动作可以历历印在对方的脑海里

从而达到以心传心 心心相映的境界

千利休将茶道回归到了淡泊自然的最初

虽然历史的风尘已将过往掩盖

但他留下的一句话成为后世茶人的至理名言

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

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

炭要放得适当

利于烧水

茶要点的可口

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千利休是永无止境的探索着茶道的表达

内心丝毫不存在

既有的规矩与陈念

随心所欲的不断创造出新的茶趣

他与当时争相追求名贵茶道具的世风相反

他把日常生活用具随手用来作为茶具

用日本常见的竹器来替代高贵的金属器皿

终其一生没用心收集任何的名器

却发现和创造名器无数

几乎每一件他挑选出来的茶道具

不论原来是农家的水碗也好

还是裂了的竹子也好

都成为后世茶人珍爱的至宝

人们常说 技能到极致就是道

达于道者

一举一动无不是技能之巅

千利休就是达到这样的境界

他越到晚年就越趋于古拙质朴

对追求茶道真意的千利休而言

茶道就是修炼身心的道场

冷峻 枯高 古朴

简约才是茶道应有的风格

在此之后

现今日本比较著名的茶道流派

大多和千利休有着深厚的关系

其中以里千家最为有名 势力最大

主要为表千家 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

薮内流派和远洲流派

从上面讲述中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

日本茶道最终的形成

是与众多茶人不断的探索

和坚持有关

更体现了茶人卓越令人崇敬的内心情怀

其中也包括了众多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所以要成为一名茶人

就需要终其一生的努力和修炼

你热爱茶吗

你愿意为此不断努力

作好一名好茶人吗

那请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茶艺课程列表:

1课程导引

-1.1茶艺学习的价值及提升拓展

--1.1茶艺学习的价值及提升拓展

-1.2茶艺课程学习介绍

--1.2茶艺课程学习介绍

-1.3学生茶艺课程剪影欣赏

--1.3学生茶艺课程剪影欣赏

-1.4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爱喝茶?

--1.4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爱喝茶?

-第一章测试题

2中国古代泡茶饮茶方式演变

-2.1唐代泡茶饮茶方式

--2.1唐代泡茶饮茶方式

-2.2宋代泡茶饮茶方式

--2.2宋代泡茶饮茶方式

-2.3明清泡茶饮茶方式

--2.3明清泡茶饮茶方式

-第二章测试题

3儒释道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1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1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2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2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3道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Video

-第三章测试题

4茶艺解读

-4.1茶圣陆羽及《茶经》介绍

--4.1茶圣陆羽及《茶经》介绍

-4.2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解读

-- 4.2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解读

-4.3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茶器视角

--4.3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茶器视角

-4.4茶:品饮-艺术-道的过程解读

--4.4茶:品饮-艺术-道的过程解读

-4.5茶艺层次结构

-- 4.5茶艺层次结构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第四章测试题

5茶树植物学特性及茶叶分类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5.2茶叶分类

--5.2茶叶分类

-第五章测试题

6茶区和浙江省主要茶品

-6.1中国茶区

--6.1中国茶区

-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6.3浙江省主要茶品

--6.3浙江省主要茶品

-第六章测试题

7茶品品质鉴别及介绍

-7.1茶叶品质感官鉴别方法

-- 7.1茶叶品质感官鉴别方法

-7.2茶品介绍要点及表达

-- 7.2茶品介绍要点及表达

-第七章测试题

8泡茶操作规范与技术要求

-8.1泡茶用具及使用方法介绍

-- 8.1泡茶用具及使用方法介绍

-8.2泡茶操作程序与要求

-- 8.2泡茶操作程序与要求

-8.3泡茶操作心法和手法

--8.3泡茶操作心法和手法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第八章测试题

9绿茶与红茶行茶法

-9.1绿茶行茶准备

--9.1绿茶行茶准备

-9.2绿茶行茶法演示

--9.2绿茶行茶法演示

-9.3红茶行茶准备

-- 9.3红茶行茶准备

-9.4红茶行茶法演示

--9.4红茶行茶法演示

-9.5讨论交流:行茶姿态与美感

--9.5讨论交流:行茶姿态与美感

10茉莉花茶行茶法

-10.1茉莉花茶行茶准备

--10.1茉莉花茶行茶准备

-10.2茉莉花茶行茶法演示

--10.2茉莉花茶行茶法演示

11乌龙茶和普洱茶行茶法

-11.1乌龙茶行茶准备

--11.1乌龙茶行茶准备

-11.2乌龙茶行茶法演示

--11.2乌龙茶行茶法演示

-11.3普洱茶行茶准备

--11.3普洱茶行茶准备

-11.4普洱茶行茶法演示

--11.4普洱茶行茶法演示

-11.5讨论交流:行茶风格与韵味

--11.5讨论交流:行茶风格与韵味

12行茶解说

-12.1行茶解说要点及表达

--12.1行茶解说要点及表达

-12.2行茶解说撰写与表达演示范例

--12.2行茶解说撰写与表达演示范例

13品鉴茶汤

-13.1品茶角度与方法

--13.1品茶角度与方法

-13.2饮茶体验与方法

--13.2饮茶体验与方法

14茶艺表演规范及演示

-14.1茶艺表演规范

--14.1茶艺表演规范

-14.2茶艺表演演示

--14.2茶艺表演演示

15茶席介绍

-15.1茶席解读

--15.1茶席解读

-15.2茶席构成要素及评判要求

--15.2茶席构成要素及评判要求

16茶席设计

-16.1茶席设计方法

--16.1茶席设计方法

-16.2茶席设计文案撰写

--16.2茶席设计文案撰写

-16.3茶席设计与文案撰写范例

--16.3茶席设计与文案撰写范例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