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茶艺 >  8泡茶操作规范与技术要求 >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返回《茶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在线视频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下一节: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返回《茶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学习了泡茶方式后

那么大家也许会更好奇

如何才能泡一杯好茶呢

泡一杯好茶跟投茶方法

冲泡技巧和用水有关”

泡茶时置茶有三种不同方法

先放茶叶后注入沸水 称为下投法

沸水注入约三分之一后放入茶叶

泡一定时间后再注满水称为中投法

注满沸水后再放入茶叶则为上投法

那在实践中该如何确立投茶方式呢

不同的茶叶

要求不同的投茶方法

做到置茶有序

日常生活中各类名茶

可用上投法

条形松展比重轻 易沉入水中的茶叶

适合中投和下投法

另外一般可采用秋中投

夏上投和冬下投的方式

但这仅仅是投茶的参考建议

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茶泡茶

根据具体条件来选择投茶方式

这也需要大家在日常泡茶实践中

不断摸索掌握

在各种茶叶的冲泡中

茶叶与水的用量比例

水温和茶叶浸泡的时间

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所以我们可以在上次介绍的

冲泡茶工具与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

为什么我们需要选择一套

泡茶用具和适当的程序进行冲泡茶了

茶叶水用量比例

红茶 绿茶 黄茶和白茶通常1克茶

对应50-60毫升的水

乌龙茶为1克茶对应20毫升的水

黑茶或普洱茶一般是

1克茶对应30-50毫升的水

每个人的口味有别

因此要改变浓淡度

就需要大家调节茶叶和水的用量比例就可以了

在水温方面

一般情况下是

鲜嫩名优绿茶所需要水温75-80度左右

大宗绿茶85度左右

黄茶白茶85-90摄氏度左右

红茶90摄氏度左右

乌龙茶95摄氏度左右

黑茶一般要100摄氏度

浸泡时间

一般情况是比较粗老的茶比较耐泡

所冲泡的次数会比较多

另外在茶叶制作方法中

一些一开始不太容易浸泡出内含物质的茶叶

相对来说可以冲泡的次数会增加几次

否则大体上前两泡尤其是第一泡是最佳品饮。

那么对于冲泡次数比较多的茶叶来说

一般情况下

随着出汤次数的增加

两次出汤之间浸泡的时间也要随之延长

比如增加5秒

15秒 25秒 40秒 60秒等等

以保证每次出汤都能获得

比较好及大体一致的品饮感觉

绿茶和红茶通常也要在冲泡后

浸泡静止3分钟左右

再去品尝会获得较好的滋味

好茶用好水

古人对此非常讲究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这幅楹联说明了名茶伴美水

才能相得益彰

泡茶离不开水

水之于茶

有“水为茶之母”之说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非常重视

古代人对泡茶用水的看法

最早提出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

他在《大观茶论》中写道

“水以清 轻 甘 冽为美

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后人在他提出的

“清 轻 甘 冽”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个“活”字

水质要清

水清则无杂 无色 透明

无沉淀物 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水体要轻

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比重最轻

故被御封为“天下第一泉”

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水的比重越大

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

水味要甘

“凡水泉不甘 能损茶味”

所谓水甘即一入口

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

咽下去后

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

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水温要冽

冽即冷寒之意

明代茶人认为

“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

“冽则茶味独全”

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

所受污染少

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水源要活

“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

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

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

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

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知道

雨水和雪水被古人誉为“天泉”

用雪水泡茶

一向被人重视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晚起》诗中的“融雪煎香茗”

就是描写用雪水泡茶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回中

更描绘得有声有色

另外中国名泉也非常之多

常被用于泡茶最佳选择

如江苏镇江“中冷泉”

江苏无锡惠山之“惠泉”

杭州虎跑泉

苏州观音泉

济南趵突泉号称中国五大名泉

在常生活中

泡茶适合用水为软水

正因为如此

所以茶是茶人一份浪漫的想象

也是美好生活的一个折射

也才增添了古人泡茶时所呈现的浪漫和悠闲

更呈现了无法言喻的精致生活气息

你感受到了吗

茶艺课程列表:

1课程导引

-1.1茶艺学习的价值及提升拓展

--1.1茶艺学习的价值及提升拓展

-1.2茶艺课程学习介绍

--1.2茶艺课程学习介绍

-1.3学生茶艺课程剪影欣赏

--1.3学生茶艺课程剪影欣赏

-1.4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爱喝茶?

--1.4讨论交流:我们为什么爱喝茶?

-第一章测试题

2中国古代泡茶饮茶方式演变

-2.1唐代泡茶饮茶方式

--2.1唐代泡茶饮茶方式

-2.2宋代泡茶饮茶方式

--2.2宋代泡茶饮茶方式

-2.3明清泡茶饮茶方式

--2.3明清泡茶饮茶方式

-第二章测试题

3儒释道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1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1儒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2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2佛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3.3道家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Video

-第三章测试题

4茶艺解读

-4.1茶圣陆羽及《茶经》介绍

--4.1茶圣陆羽及《茶经》介绍

-4.2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解读

-- 4.2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解读

-4.3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茶器视角

--4.3陆羽及《茶经》历史影响:茶器视角

-4.4茶:品饮-艺术-道的过程解读

--4.4茶:品饮-艺术-道的过程解读

-4.5茶艺层次结构

-- 4.5茶艺层次结构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 4.6泡茶姿态及茶人要求

-第四章测试题

5茶树植物学特性及茶叶分类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 5.1茶树植物学特性

-5.2茶叶分类

--5.2茶叶分类

-第五章测试题

6茶区和浙江省主要茶品

-6.1中国茶区

--6.1中国茶区

-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6.2浙江省茶区及茶文化溯源

-6.3浙江省主要茶品

--6.3浙江省主要茶品

-第六章测试题

7茶品品质鉴别及介绍

-7.1茶叶品质感官鉴别方法

-- 7.1茶叶品质感官鉴别方法

-7.2茶品介绍要点及表达

-- 7.2茶品介绍要点及表达

-第七章测试题

8泡茶操作规范与技术要求

-8.1泡茶用具及使用方法介绍

-- 8.1泡茶用具及使用方法介绍

-8.2泡茶操作程序与要求

-- 8.2泡茶操作程序与要求

-8.3泡茶操作心法和手法

--8.3泡茶操作心法和手法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

-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8.5喝茶方式及科学饮茶

-第八章测试题

9绿茶与红茶行茶法

-9.1绿茶行茶准备

--9.1绿茶行茶准备

-9.2绿茶行茶法演示

--9.2绿茶行茶法演示

-9.3红茶行茶准备

-- 9.3红茶行茶准备

-9.4红茶行茶法演示

--9.4红茶行茶法演示

-9.5讨论交流:行茶姿态与美感

--9.5讨论交流:行茶姿态与美感

10茉莉花茶行茶法

-10.1茉莉花茶行茶准备

--10.1茉莉花茶行茶准备

-10.2茉莉花茶行茶法演示

--10.2茉莉花茶行茶法演示

11乌龙茶和普洱茶行茶法

-11.1乌龙茶行茶准备

--11.1乌龙茶行茶准备

-11.2乌龙茶行茶法演示

--11.2乌龙茶行茶法演示

-11.3普洱茶行茶准备

--11.3普洱茶行茶准备

-11.4普洱茶行茶法演示

--11.4普洱茶行茶法演示

-11.5讨论交流:行茶风格与韵味

--11.5讨论交流:行茶风格与韵味

12行茶解说

-12.1行茶解说要点及表达

--12.1行茶解说要点及表达

-12.2行茶解说撰写与表达演示范例

--12.2行茶解说撰写与表达演示范例

13品鉴茶汤

-13.1品茶角度与方法

--13.1品茶角度与方法

-13.2饮茶体验与方法

--13.2饮茶体验与方法

14茶艺表演规范及演示

-14.1茶艺表演规范

--14.1茶艺表演规范

-14.2茶艺表演演示

--14.2茶艺表演演示

15茶席介绍

-15.1茶席解读

--15.1茶席解读

-15.2茶席构成要素及评判要求

--15.2茶席构成要素及评判要求

16茶席设计

-16.1茶席设计方法

--16.1茶席设计方法

-16.2茶席设计文案撰写

--16.2茶席设计文案撰写

-16.3茶席设计与文案撰写范例

--16.3茶席设计与文案撰写范例

8.4如何冲泡出一杯好茶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