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工程制图 > 第十三讲:第15章 装配图 > 15.4 装配图的标注 > 15.4 装配图的标注
下面介绍一下装配图的标注
其实从前面我们看到的装配图 同学们已经能够感觉到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其实比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要简单一点
因为它比较少 但是它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我们并不是把所有的尺寸的信息都标注在装配图中
它只标相关的一些尺寸
它主要包含的我们的教科书中说的它主要包含的四类尺寸
特性尺寸 装配尺寸 安装尺寸跟外形尺寸
我下面又列了一点我理解的有一些装配图中
可能还标注一些关键零件的关键结构形状尺寸
这个我们在具体介绍装配图尺寸的时候会给大家指出来
哪一些是零件关键结构的形状尺寸
那么我们先安装教科书的说明
它的特性尺寸就是表明部件性能和规格的尺寸
也就是决定了这个部件具体功能的那些重要的尺寸
装配尺寸呢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在这个部件当中所有的零件之间配合的那些尺寸
也就是零件的配合尺寸都属于装配尺寸
另外一部分呢就是零件之间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也属于装配尺寸
安装尺寸我们前面也看到了
就是将在装配图中画的这个部件如果安装在其它的部件上
所需要的那些定位尺寸和定形尺寸
我们把它归结为安装尺寸
另外一部分尺寸就是部件的总的长度 宽度和高度
这部分外形尺寸 或者叫总体尺寸
现在我们要说明一下在教科书里没讲过的
就是零件的关键结构形状尺寸 我们为什么要标它
其实我们在设计一个机器的时候
在画装配图中和画零件图有可能是在分不同的阶段来画
那么我们在设计工作原理的时候
可能是我们有一些零件的关键结构 我们就把它确定好了
而且要保证在零件设计的时候这部分结构不允许再改变了
所以呢在绘制装配图的时候
我们就把这部分形状尺寸把它标注上
那么在设计零件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改变了
我们下面以柱塞泵为例来看一下尺寸的标注
那么这里面含有的四类尺寸
特性尺寸 安装尺寸 总体尺寸和配合尺寸都有哪些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特性尺寸
大家先来看一下这两个Φ3的孔
我们说这是一个进油孔 这是出油孔
那么进油量跟出油量其实就反映了这个泵的基本的性能
那么什么决定了油的流量呢
很显然是这个孔的直径决定了油的流量
所以呢这个Φ3的孔就是重要的特性尺寸
另外看装配尺寸 我们说装配尺寸包含了两类
大家看看红框标记出来的 所有的有装配关系的尺寸
也就是柱塞跟柱塞套之间的装配尺寸
小轴跟柱塞孔的装配尺寸 小轴和滚轮的装配尺寸
这些配合尺寸就是这一类的装配尺寸
另外大家再看这个出油的孔跟定位基准面之间的尺寸
跟进油孔跟定位基准面的尺寸这就是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它反映了泵的整体和单向阀中心与机座的距离
那么安装尺寸我们也说了
它是这个部件和其他部件安装所需要的定位或定形尺寸
那么这2乘Φ多少 这是两个这个孔之间的距离
那么就反映了泵跟机座的安装的螺孔的尺寸和孔的距离
为什么这两个“M14×15”
这个和这个螺纹尺寸也属于安装尺寸呢
大家想一想 进油孔跟出油孔跟它连接的管道
它同样是要用螺纹连接
那么这个螺纹的尺寸就是我们在这里给出的
M14的这个普通细牙螺纹 所以它也是一类安装尺寸
除了安装尺寸以外 我们这标出的总体尺寸 总高
显然它这个总高是一个范围
因为这个柱塞是要上下往复运动的
它的最低是多高 最高是多高
我们标出来这个外形的尺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当我们要运输这个部件的时候
我们要进行包装 我们要打集装箱
那么这个尺寸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下面我们来看我们在教科书里没有谈到的
某些零件的关键结构尺寸
大家能不能找到在这张装配图中
还有一些完全不属于这四类尺寸 也就是安装尺寸
特性尺寸 外形尺寸和装配尺寸的那些尺寸呢
其实也有的 比如这个进油孔这个Φ5
和出油的这个也是一个Φ5
那这两个孔它既不属于特性尺寸也不属于安装尺寸
但是呢我们又把它标出来了
它就是属于一类这个零件的关键结构尺寸
也就是说我在设计装配图的这个工作人员
他在设计过程中他把这个尺寸确定完之后
那么我们在零件设计的过程中
这两个尺寸就不允许再更改了
所以呢它作为零件关键结构尺寸
尺寸标注介绍完之后
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绘制零件的编号和明细栏
零件的编号 我们红圈所显示的 它是非常有规律的
所有的零件都必须要编写序号
并且相同的零件只能有一个序号 并且只标注一次
那么它的标注形式主要是有两种 就是我在这里面标注的
有一个黑点在零件内指示
然后有一个用细实线的指引线引出
用一个水平线或者是用一个圆圈
这个水平线的上面或者这个圆圈的中间写上零件的序号
这个序号的字体要比图中尺寸数字要大一号到两号
如果遇到有一组零件 比如一个螺栓连接的一个部件
有螺栓 垫片和螺母 那么它就是一个零件组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一条指引线作为一个零件组的连接线
然后写上一组零件的名称
对于某些很薄的零件 我们用黑点表示已经不方便的时候
我们用一个箭头来指向零件的轮廓 如图所示
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 指引线呢必须要由可见轮廓内引出
也就是说不能用在虚线部分
同一个装配图中编注的序号的形式应该一致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用细实线来表示
你就所有的形式都用细实线 上面编注零件的序号
或者是所有的都用圆圈加注加上零件的序号
那么这个零件的序号如何排列呢
就像我们这张图中 你可以按照顺时针
也可以按照逆时针排列
同时呢也可以按照水平或者竖直方向顺次排列
在我们这个图中当然就是按照顺时针排列
但是呢要作必须要整齐地排列 顺次排列
需要注意的就是 所有的指引线不能相交
比如7和8这两条指引线就必须要分开 不能交叉在一起
另外通过剖面区域时指引线的方向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比如8和11这两条指引线
它不能与它的任何一条剖面线平行
很显然它也是为了使指引线更加醒目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明细表
明细表在我们的教材里边有明确的规定大家可以参照
它表示的是这个部件包含的全部零件的目录 它有哪些呢
包括零件的序号 零件的名称
零件的数量和它的材料以及备注等等这些信息
明细表要画在标题栏的上方
需要注意的是明细表中的零件的序号
要跟在图中所标记的零件的序号要一一地对应
并且零件的序号要自下向上顺序排列
它的目的呢就是便于添加零件
我们在画装配图中它一定是包含着许多零件
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不能完全准确地
把它所有的零件都能规矩出来
那么就在画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要添加零件
或者减少某些零件 这是有可能的
那么我们序号是由下至上顺序排列呢就便于添加零件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如果大家在这张图中看的不是特别清楚的话
我们可以参照教材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要写在图纸的图的下方
和明细表上方之间的空白处
目的就是要对这个部件
它的质量装配检测调整安装和使用这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我们现在可以来看一下
我们这个部件的技术要求它具体写一些什么
我们分析一下然后加深对技术要求的理解
我们看这个柱塞泵的技术要求
首先技术要求第一个它写到
柱塞往复运动时 两个单向阀要能一吸一排
如果不能满足要求 则可将弹簧13调换
(使弹力较强或较弱) 使钢珠11能灵活活动
大家想想这技术要求是不是就是要
反映了一个装配和调试的过程中要达到的一个标准
那我们来看第二条 将钢珠件11装入单向阀内前
可先将另外的钢珠装入Φ5孔内
用锤子通过圆杆敲击钢珠
使Φ5孔与Φ3过渡处有一球痕 便于钢珠定位
起到关闭与开启的作用
大家能不能看到这样的一个技术要求其实是
对我们在装配过程中的一些方法的指示
或者是装配工艺的一些参考
那我们再来看第三条
三 将部件吸油孔 排油孔与有关管子 喷油嘴连接后
在5个大气压下进行试验 要能喷出雾状油液方能使用
很显然呢这条技术要求写的就是
你在使用之前要达到的标准
也就是这个产品的质量的要求
所以呢经过我们分析我们在这个装配图中的三条技术要求
希望对大家在填写自己画的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1.1 工程制图的应用背景
-1.2 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
-1.3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4 学习方法
--1.4 学习方法
-1.5 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1.6 投影的基本概念
-第1章课件
--外部链接
-2.1 点的投影
--2.1 点的投影
-2.2 直线的投影
-2.3 平面的投影
-第2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一讲作业
-3.1 平行问题
--3.1 平行问题
-3.2.1 平面与平面相交
-3.2.2 直线与平面相交
-3.3 垂直问题
--3.3 垂直问题
-3.4 综合问题解题方法
-第3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二讲作业
-4.1 问题的提出
-4.2 选择新投影面的原则
-4.3.1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点的一次换面
-4.3.2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点的二次换面
-4.4.1 四个基本问题(一)
-4.4.2 四个基本问题(二)
-4.5.1 工程问题应用(一)
-4.5.2 工程问题应用(二)
-4.5.3 工程问题应用(三)
-第4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三讲作业
-5.1 体的投影——视图
-5.2.1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
-5.2.2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
-5.2.3 基本体的三视图(三)
-5.2.4 基本体的三视图(四)
-5.2.5 基本体的三视图(五)
-5.2.6 基本体的三视图(六)
-第5章课件
--第5章课件
-第四讲作业(1)
-6.1 轴测图概述
-6.2.1 正等轴测图(一)
-6.2.2 正等轴测图(二)
-6.3 斜二等轴测图
-6.4 轴测剖视图
-6.5 轴测图的徒手绘图
-第6章课件
--第6章课件
-第四讲作业(2)
-7.1 二维绘图的基本功能和工作界面
-7.2 基本操作方式
-7.3 常用命令介绍
-7.4 辅助绘图功能和图形的显示控制
-7.5 尺寸标注
--7.5 尺寸标注
-7.6 绘图步骤(实例)
-7.7 Solidworks 2013的基本功能和零件建模界面
--7.7 Solidworks 2013的基本功能和零件建模界面
-7.8 零件建模
--7.8 零件建模
-7.9 装配建模
--7.9 装配建模
-8.1 回顾与思考
-8.2 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8.3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一)
-8.4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二)
-8.5 应用实例
--8.5 应用实例
-8.6 本章小结
--8.6 本章小结
-第8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六讲作业
-9.1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贯
-9.2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9.3.1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一)
-9.3.2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二)
-9.3.3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三)
-9.4 多体相贯
--9.4 多体相贯
-第9章课件
--课件
-第七讲作业
-10.1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10.2.1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一)
-10.2.2 组合体的画图方法(二)
-10.3.1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一)
-10.3.2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二)
-10.3.3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三)
-10.3.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四)
-第10章课件
--外部链接
-第八讲作业
-11.1.1 视图(一)
-11.1.2 视图(二)
-11.2.1 剖视图(一)
-11.2.2 剖视图(二)
-11.2.3 剖视图(三)
-11.2.4 剖视图(四)
-11.3 断面图
--11.3 断面图
-11.4 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11章课件
--图片全屏
-第九讲作业
-12.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与规则
-12.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12.3 尺寸的清晰布置
-12.4 尺寸的合理标注
-12.5 典型结构的尺寸标注
-第十讲课件
--图片全屏
-第十讲作业
-13.1.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一)
-13.1.2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二)
-13.1.3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三)
-13.2 键、花键、销
-13.3 齿轮
--13.3 齿轮
-13.4 弹簧
--13.4 弹簧
-13.5 滚动轴承
-第十一讲课件
--图片全屏
-第十一讲作业
-14.1 零件图概述
-14.2.1 视图选择与绘制(一)
-14.2.2 视图选择与绘制(二)
-14.3.1 技术要求(一)
-14.3.2 技术要求(二)
-14.3.3 技术要求(三)
-第十二讲课件
--外部链接
-第十二讲作业
-15.1 装配图概述
-15.2 装配图的基本规定
-15.3 视图选择及画图方法
-15.4 装配图的标注
-15.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5.6 读装配图
-第十三讲课件
--外部链接
-第十三讲作业
-总复习
--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