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 >  第五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家和篇” >  9、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返回《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在线视频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返回《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荀子“虚壹而静”的解蔽的方法

到底怎么理解

这篇文章是刘先生讲先秦时期

史学的求真与致用

这篇文章里的

荀子讲啊

人呀 怎么才能知道“道”

说“心”

用心知道

道是什么

道就是事物的本来的状态

把握事物

最好地把握事物

心才能知道

心凭什么能知道

虚壹而静

他说 心未尝不臧也

说我们的知识呀 精神状态呀

没有说里面

空空荡荡 什么也没有的

生下来的小孩是这样的

可是一旦他出生之后就慢慢地

心里就有东西了

这叫臧

有臧了

但是呢

你心里面有了成见

有了原来的东西

并不妨碍你做到谦虚的虚

你还可以做到虚

为什么呢

看看后面说的

他说 心未尝不两也

我们心里装的知识肯定是很多

不是单纯的一个“一”

我们只知道一个“一”

不知道其他的

恐怕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我们知道很多不同的

矛盾的东西放在心里面

矛盾的东西放在心里面

这不妨碍你形成一个

对于“一”的理解

然而有所谓“一”

荀子又说了

心未尝不动也

心天天在胡思乱想 在动

然而有所谓静

还是有静的

为什么呢

后面开始论证了

说人生而有知 知而有志

生下来的小孩就开始

了解外面的事物

就有

志就是记住

就能记住

志也者 臧也

记住就是臧

你有臧

然而有所谓虚

什么叫虚呀

在这种情况下的虚就是

不以所已臧 害所将受

你的谦虚就是

不用你已经有的知识

来妨碍你接受新的知识

这叫虚

所以谦虚啊

道家认为 谦虚把自己的知识排空了

什么都没有

就谦虚了

可是儒家认为不是这样的

说我只要不把我

已经有的知识来妨碍我

接受新的知识

这才叫虚

心生而有知

知而有异

我们的知识有很多

知识之间是不同的

异也者 同时兼知之

异 甚至是矛盾的

同时都知道了

同时兼知之 两也

这叫两

这个两有什么问题呢

互相打架

妨碍我们正确的判断事物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才能做到一呢

怎么才能确定地判断某一个东西呢

那就告诉你

不以夫一害此一

夫就是彼呀

不以彼一害此一 谓之壹

这两个矛盾的一之间不要妨害

怎么才能不妨害呀

就让它们协调地结合起来

这就叫壹

协调地相处 叫壹

心 卧则梦

心 躺下一睡觉 就做梦

偷则自行

你没人提醒它 它就胡思乱想

使之则谋

你用它 它就替你谋虑 想问题

故心未尝不动也

心随时在动

然而有所谓静

什么叫静呀

不以梦剧乱知 谓之静

不要把那些胡思乱想的东西

来妨碍你了解事物这个行为

这就算是静了

所以其实就是掌握好

已有的知识

和未来的知识之间的度和关系

这叫“虚壹而静”

这大体上是这个意思吧

可是这个意思 它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文化里面

它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了

刘先生这样解释

这个解释太精彩了

第一层 解释荀子的意思

人总会有所知

这是荀子说的话

知道了就记住了

知而志之

记住了就是心有所藏

这都是荀子的意思

然而心有所藏还可以虚

不以所已知道的遮挡所将知道的

这就是心之虚

简言之 心不能求其无知

我们为了谦虚不能让我们无知

只要不把已知者化为成见

就算是虚心了

不要把你已经有的知识化为成见

去妨碍新的知识

这就是虚心

这是荀子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

不能以已见的一方面

遮蔽将见的另一方面

因为只见一面即是片面

片面之知当然不成

我们了解一个事物

你只了解片面

不等于你真正地了解了那个事物

所以呢

不能片面

那么兼知正反两面就可以了

你知道了正面了

也知道了反面了

我知道张三这么说

我又知道了李四

反对张三那么说的说法

难道就等于我对这事物有知了吗

还不够

荀子把这叫做两

如果这样的话

你就打架啦

你知道了蒋老师这么说

又知道了其他老师那么说

两者说法完全相反

你也判断不了谁对谁错

你这时就糊涂了

所以说荀子把这叫做两

两不成

应该达到壹

把这两个东西达到一个壹

才算达到目的

蒋老师这么说

跟蒋老师相反的另外一个老师

说的相反的东西

两者知道之后

看到两者之间的共性东西

把它们统一起来

这才叫达到目的

为什么呢

因为

虽然兼知两面

但是还不知此两面的关系

那么孰是孰非 何去何从

不知道事情的全局是什么

也不知道

知道了蒋某这么说

也知道其他人跟我说的不一样的

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知道

判断全局的情况

这才叫知呀

不是单纯地知道他 知道我

我们现在有很多知识就是

我知道了张三怎么说

知道了李四怎么说

不知道这个事情总体上应该怎么说

所以只知正反两面还不成

还必须知道壹

壹就是合

就是正反两方面的合

这就是荀子的第二层意思

有人说了

你不是把荀子当黑格尔了吗

正反合呀

其实荀子就是这个意思

他只是表达没有那么清晰

我们中文的语言没有像它那种

thesis antithesis synthesis

说正反合

没有那种表达的那种辩力

我们没有那个辩力

它很笨拙的 很困难的

我能感到荀子的那种艰难

当然先生将这种艰难超越了

我们不叫替古人代言

是把他想到的表达出来

第三

心知多事而不知壹 你知道很多

但不知道这种合

不知道合之后就会乱啦

一会儿想到蒋某怎么说

一会儿想到别的老师怎么说

全是这种就乱了

这一乱了 那就没有静

说 只有能由正 而知反

由知正反 而知壹

心自然就可以达到静的境地

这个是自道甘苦

你只有有这种体验的人 才能够

这句话我解释不出来

我体验还不够 这叫修行不够

为什么不够呀

你知道了正面

又知道了反面

到此为止 你全是乱的 打架

静不下来

你知道了正和反两者

在某一个本质的意义上统一起来了

这个时候你就一下子释然了

你就踏实了

你就静了

你就想要学习新的知识了

这个感受恐怕是要有体验的

所以刘先生说 能由知正而知反

由知正反 而知壹

心自然就可以达到静的境地

这才是荀子的第三层意思

也就是他所要求的最高境界

“虚壹而静”就是这个意思

虚就是我这个一

不能妨害那个一

一就是我知道两个

但两个要统一起来

有了统一起来

我才能克服动而达到静

这不就是黑格尔吗

只不过大家要知道

黑格尔又有什么了不起呀

是黑格尔又有什么了不起呀

都是人类呀 人类在认识问题的时候

是会走到一块的

荀子的解蔽思想

不仅适用于一般问题的思考

而且有助于史学的研究

下面看看 精彩的在这

第一 在古代

凡为君主而死的人都被认为是忠臣

《三国演义》董承

等人都为君主而死

所以董承等人都是忠臣

这本是不该有问题的吧

汉献帝 董承 董国舅吗

这些人保护汉献帝嘛

第二层次 情况又变了

具体的事情总是有具体的情况

另外一些人站在

新王朝的立场上来看

董承的身份就变了

他认为董承等人为之效忠的那些人

已经不再是君主了

你被人篡了

你不是了

新朝已经来了

是吧

君主已经换了新人

董承等人未能坚持为新的君主效力

因此就不能算是忠臣

只能算是逆臣

所以《史书》里面有逆臣传

二臣传

怎么说呢

这个问题真让古代的知识分子

这个问题真让古代的知识分子

尤其是王朝鼎革的时候

易代的时候

简直是痛苦至极呀

“虚壹而静”就静不下来啦

他就乱动啦

什么侯朝忠之类的

那到底是什么臣

吴三桂之类的

这简直是

吴三桂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他能静下来吗 他静不下来

所以这是第二层

这两层就让人麻烦啦

这董承到底是什么人

是忠臣还是逆臣

想一想

他对于汉献帝来说他是忠臣

对曹操来说他是逆臣

怎么说这个人

同样的逻辑

只是前提中的君主换了人

结论也就变了

这真让人困惑不解

这就是荀子所说的两疑则惑矣

你可以就用“虚壹而静”

就可以来分析这个问题呀

第三层次 刘先生说

现在看我们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超越

以上两种看法的局限

看出它们虽然具体结论相反

但反映的却是同一的君臣伦理

这样我们就达到了荀子所说的壹

当你知道董承相对于

汉朝来说是忠臣

对于新朝来说他又是逆臣

那这两种现象其实一想通

一想到它的本质 就一下子想通了

就不会乱动啦

被认为是汉朝的忠臣

那就是王朝伦理决定的

他是那个王朝的忠臣是没问题的

王朝变了

他在这个王朝里捍卫那个王朝

不支持这个王朝

那不就是这个王朝的逆臣吗

它就是这个王朝

它同样的王朝伦理呀

看这个问题的两个观点用的是

同一个王朝伦理呀

在哪个王朝统治下

你支持哪个王朝

你就是忠臣

你不支持这个王朝你就是逆臣

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想到这

一下子就问题就解决了

一下子就没有必要去疑惑

再去乱动了

是吧

这不就是“虚壹而静”了

荀子“虚壹而静”的解蔽思想

对当今的史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所以把“虚壹而静”用作解释历史

这就是辩证方法呀

就是黑格尔的“三段论”呀

有什么不可以的

而这种解释

把我们研究历史

对待历史的那种态度

那种方法 我觉得说得是淋漓尽致

而且有体验

你看到两个矛盾的现象

背后的本质的时候

你对这个矛盾就不会产生疑惑

我跟大家说我的感受

到北京刘先生的门下读书

最大的感受就是刘先生研究问题

怎么这么多年 基本观点

没有大的变化

以前研究的那个问题现在还立得住

为什么呢

而我研究一个问题

十年前那么写一篇文章

十年后把自己推翻了

这种东西经常出现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两

背后的那个一

你把两背后的那个一看到了 就静了

静了就不动了嘛

是吧

因为你没有看到两 这个一

你今天看到一个

明天又看到一个

在不断地形成两个一

所以就很难“虚壹而静”

所以你看把“虚壹而静”

理解到这样的深度

化为自己的认识事物的一个方法

自觉的方法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这段分析

简直是太精彩

简直是太精彩

是淋漓尽致

但是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

能理解到这一层

第四个 就是我们这个行当

看家的问题

我们都说以史为鉴

我们的领导人 全民族深信不疑

我们为什么研究历史

中国的历史学为什么这么发达

我们深信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的根据是什么

你凭什么这么说

你这么说能不能让人家信服

以史可以为鉴

以史为鉴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如何能成为可能

刘先生在2007年的时候

我在场呀

在陕师大开会的时候

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啦

大家听完之后

谁也没有当回事

我也没当回事

后来他反复说 反复说

我就慢慢想 这是个问题

到现在为止

我觉得我按照刘先生的说法

我算是理解进去了 读进去了

但是我出不出得来 不好说

看看这个问题怎么回事

总的问题 以史为鉴

你想过没有

为什么能够成立

刘先生这样问问题

怎样理解以史为鉴的真实含义

以史为鉴如何成为可能

这种可能是理论上可能

道理上能不能说得通

以史为鉴能不能成为可能

具体的问题是这样问的

第一个

一般认为

以铜镜为鉴 从中看到的是自己

或者是以铜盆 水

铜盆里面的水

可是呢

以史书为鉴

咱们以镜子为鉴

看到的是自己吧

看到的是你

你照镜子肯定看不出我来

是吧 肯定看的是你

我们从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

我们相信是自己

可是一看史书

看不到自己

没有我

看到的是别人

假如我姓张 叫张三

里面碰巧有个张三

那也不是我

是同名同姓

是吧

刘先生这样问问题的

以史书为鉴 却无论如何看不到自己

即使有同名同姓的人

那也不是自己

所以史书怎么能为鉴呢

鉴就是镜子

怎么能把史书当镜子呢

第二 以水为鉴

那水必须是静止的

放盆里面 静止停下来

只有止水 才能平静如镜

才能照见自己

如果在河里

河水在动弹

你看人影就不稳定

效果不好

可是历史不是静止的呀

历史讲的事情都是运动不息呀

总在运动呀

奔腾不息呀 就像长江大河一样

它怎么能照见我们了

这是刘先生提出的问题

回应这个问题

那么这里就看逻辑的力量啦

第一个 以史为鉴是一种隐喻

就这一句话

就是回答问题 进入

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问题怎么回答呀 诸位

我们回答问题怎么回答

我们面对挑战 回答问题的时候

想过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怎么回答

刘先生的做法 第一句话上来一个定义

一个statement

一个陈述

以史为鉴是一种隐喻

也可以叫一个定义

它既然是一个隐喻

就不是真有那么回事

它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的表述

历史怎么能成为镜子呢

不能呀

只是我们把历史比喻为一面镜子

既然是隐喻

那么隐喻之词与被隐喻之物之间

就只有相关性

而不是同一等同的 不是等同的

以史为鉴

从史里面看到的那个

跟我们不是等同的

但是两者有相关性

这个相关性就是它有同一性

它有同样属性

下面刘先生分析

我们从水和铜镜中

其实并没有真的看到自己

诸位

你在照镜子的时候

你想一想

那个镜子里面的你呀 不是你

你在镜子外面了

镜子里面的你是在外面的你

的一种影像

投射到镜子里面去

返回来到你的视网膜上

你看到的

它是一种reflection

叫反射

叫反思

所以我们即使看到的是水

看到的是镜子里面的那个你

也不是真正的你

是真正的你的一个反射物

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投到水或镜面

然后反射回来的一种影像

这个影像不是我们影像史学的影像

这个影像只是自己真实形象的一种反映

也就是反映了自己相貌的一个他者

镜子里面的那个你

你注意是另外的一个人

是另外一个他者

是你的投影

具体地说

我们本来无法直接看到自己的形象

只能通过他物

例如水或铜镜

反射回来的影像才能间接地看到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一个映现在他物中的存在

叫做本质

我们的本质

你要想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

你一定要脱离它

你要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

你就要看与它相对的东西是什么

所以我们这个方法是

非常非常重要的

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一个映现在他物中的存在

我们这个存在

映现在他物中

反射回来看到 我才是什么

是吧

如果没有的话

泛泛的放在这里

我就是一个存在

我什么也不是

它是抽象的

不具体

人要认识此物的本质

就必须到他物中

去寻找此物在其中的映现

你要想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

你要找到与它相对的那个东西

通过它来看它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供我们认识此物映现的他物

黑格尔叫做中介

所以中介

那个镜子

就是你看你的脸的那个中介

历史书 就是你要看你自己的命运

看你自己的事业

发展趋势的他物的中介

也就是看你的本质的中介

人要认识此物的本质

就要寻找到此物

映现在其中的那个中介

那个中介

一物可以从多个他物中

看到自己的多种映像

这就是说一物可以拥有多重本质

为了认识不同的本质

就需要选用不同的材质为中介

比如要想知道自己的形象

可选用镜子

要想知道自己肺部健康情况

就要选用X光射线照相

要想知道自己的历史处境与前景

就必须选用历史书

我们跟历史书之间

相关的同一性在哪

它讲的是人的命运

我们也有我们的命运

我们希望通过它的命运里面

看到我们的命运

我们就把它拿来作为借鉴

我们就把它借过来当一个镜子

通过它照见我们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以史为鉴呀

其实后面讲的那些 都把它具体化了

所以像这种分析

把以史为鉴彻彻底底地说清楚了

什么叫以史为鉴呀

就是这样的

由此还可以继续研究

以史为鉴的有效性到什么程度

我们是不是通过史书

就能看到我一切需要的东西

大家想一想 可能吗

史书对于我们作为鉴的话

有没有局限性呀

肯定有呀

在哪里呀

需要研究呀

大家有饭吃呀 有事干呀

可以接着做呀

刘先生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呀

趟出一条路来

向我们展示了学术研究

分析问题的这么一种方法呀

走进事物内部 去找它内部的结构

把它说清楚

给我们指示了前进的方向

所以以史为鉴的本质是什么呢

本质就是一个隐喻

我们从史书里面

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命运

当然它是有限度的

是需要研究的

它不是万能的

不是万能的

从上面的四个案例分析中

可以看出刘家和先生

具有什么样的学术方法

所以我举这四个例子呢

就是让大家能够切实地体会一下

刘先生在历史研究中

怎么样把他的文字音韵训诂

中外文知识

哲学思考怎么样地发挥出来

问题不是展示我有多能耐

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让我们把这问题说清 说透

获得真正的知识

那么做到这种程度

不是轻而易举的

是长期学习 磨练的结果呀

我们从1928年讲起

讲到现在 88年

还要继续讲下去

为什么呢

为的是开启我们的智慧

让我们就像“虚壹而静”一样

获得那样的好的状态

而不要总是两两相斗

最后睡不着觉 是不是

大体上要说的

因为中间省略一些东西

要说的是这些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课程列表:

第一章“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陈垣篇”

-1、陈垣生平经历与走上史学研究的道路

--陈垣生平经历与走上史学研究的道路

-2、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3、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上)

--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上)

-4、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下)

--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下)

-5、陈垣晚年经历

--陈垣晚年经历

-6、史学二陈的交往(一)

--史学二陈的交往(一)

-7、史学二陈的交往(二)

--史学二陈的交往(二)

-8、史学二陈的交往(三)

--史学二陈的交往(三)

-9、史学二陈的交往(四)

--史学二陈的交往(四)

-10、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一)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一)

-11、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二)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二)

-12、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三)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三)

-13、陈垣和胡适的交往(四)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三)

-14、陈垣和胡适、伯希和的交往

--陈垣和胡适、伯希和的交往

-15、陈垣的为师(上)

--陈垣的为师(上)

-16、陈垣的为师(下)

--陈垣的为师(下)

--第一章“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陈垣篇”--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乃和篇”

-1、刘乃和先生的生平:承学励耘

--刘乃和先生的生平:承学励耘

-2、承学励耘:忘年知己与学术传承

--承学励耘:忘年知己与学术传承

-3、承学励耘:推动陈垣研究与研究陈垣学术

--承学励耘:推动陈垣研究与研究陈垣学术

-4、承学励耘:刘乃和先生的古史研究之专学研究

--承学励耘:刘乃和先生的古史研究之专学研究

-5、古史研究:刘乃和先生的古代史和妇女史研究

--古史研究:刘乃和先生的古代史和妇女史研究

-6、学科建设:刘乃和先生历史文献学研究的贡献

--学科建设:刘乃和先生历史文献学研究的贡献

-7、学术经世

--学术经世

-8、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

-9、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一)

--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一)

-10、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二)

--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二)

-11、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三)

--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三)

--第二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乃和篇”--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白寿彝篇”

-1、大学历史学科的三面旗帜

--大学历史学科的三面旗帜

-2、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中国史学史研究上的成就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中国史学史研究上的成就

-3、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史学史思想的发展轨迹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史学史思想的发展轨迹

-4、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一)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一)

-5、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二)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二)

-6、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民族史方面的研究创获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民族史方面的研究创获

-7、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8、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一)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一)

-9、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二)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二)

-10、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突出的通识器局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突出的通识器局

--第三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白寿彝篇”--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何兹全篇”

-1、来自菏泽的“大时代的‘小人物”

--来自菏泽的“大时代的‘小人物’”

-2、探访何先生和师母足迹

--探访何先生和师母足迹

-3、七十年伉俪

--七十年伉俪

-4、记忆中的郭先生

--记忆中的郭先生

-5、“食货余孽”与“CC特务”(一)

--“食货余孽”与“CC特务”(一)

-6、“食货余孽”与“CC特务”(二)

--“食货余孽”与“CC特务”(二)

-7、《教育短波》与《政论》

--《教育短波》与《政论》

-8、“僧面佛面都不看”与“日理一鸡”

--“僧面佛面都不看”与“日理一鸡”

-9、“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10、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一)

--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一)

-11、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二)

--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二)

-12、走进何宅

--走进何宅

-13、“末班车乘客”与“底子户”

--“末班车乘客”与“底子户”

--第四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何兹全篇”--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家和篇”

-1、刘家和先生的工作、学术情况

--刘家和先生的工作、学术情况

-2、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幼年时期

--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幼年时期

-3、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中学时期

--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中学时期

-4、“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江南大学求学经历

--“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江南大学求学经历

-5、“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南京大学、辅仁大学求学经历

--“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南京大学、辅仁大学求学经历

-6、因工作需要转到世界史专业与历史比较研究思想的形成(1952—1979)

--因工作需要转到世界史专业与历史比较研究思想的形成(1952—1979)

-7、重新回到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思想日趋成熟

--重新回到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思想日趋成熟

-8、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上)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上)

-9、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第五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家和篇”--第五章测试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