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 >  第一章“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陈垣篇” >  2、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返回《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在线视频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下一节: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上)

返回《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作为史学的研究

下面可以呢

除了准备阶段以外 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 就是1937年以前

当时他们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他们提出一个口号是什么呢

就是要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

那么我们看看

当时他和他的一帮同志们

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

陈寅恪先生他是怎么说的

1929年的时候 陈寅恪先生

给北京大学史学系的同学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题目叫做

北大学院

己巳级

己巳 干支纪年就是1929年

史学系毕业生赠言

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一个是说

群趋东邻受国史

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大家都把

到日本东邻

到日本去学习中国史

当时成了一种风气

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神州士夫是什么呢

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像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

就感觉到非常羞愧

这首诗后面几句

要待诸君洗斯耻

就是现在我们寄希望于你们

去把这种耻辱清洗掉

所以他是把这种叫做

一个是把这个羞

一个是把这个耻

用了这两个非常重的字眼

可以看到当时他对于

这个汉学中心

不在中国 他是感到多么的痛心

第二个呢

我可以举一个胡适

在二十年代

他跟陈垣先生就探讨过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是到了1959年1月

当时呢 胡适从美国回到台北

在当时台湾的那个

中央研究院当院长

台湾的中央研究院的团拜会上

要过年了嘛

他就讲了这么一段话

他说二十年代

我在北平的时候

就和陈垣庵

沈兼士两位谈起

将来的汉学中心

应该在什么地方

是在中国的北平呢

还是在日本的京都

还是在法国的巴黎

这是1959年

胡适回忆二十年代

他和陈垣先生和沈兼士先生说的话

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

1931年9月14号 胡适的日记

刚才讲的是二十年代

这一天啊

胡适的日记里面讲

这一天陈垣先生问他

汉学正统这个时候在西京

这个西京就是指日本的京都

在西京呢还是在巴黎

就谈到这个地方两人相对叹气

盼望在十年之后

也许可以把这个汉学中心呢

夺回到北京来

这个是胡适的当时的话

那么下面再介绍一下

傅斯年先生的话

1929年

傅斯年先生给陈垣先生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怎么讲的呢

他说斯年留旅欧洲之时

睹异国之典型

惭中土之摇落

并汉地之历史言语材料

亦为西方旅行者窃之夺之

而汉学正统有在巴黎之势

是若可忍孰不可忍

因为当时那个傅斯年

刚从欧洲回来 他在德国那边时间比较长

就筹备这个

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

所以他就给陈垣先生写了这封信

他就睹异国之典型

惭中土之摇落

这个地方 他主要从学术上来讲

看到西方国家

主要是欧洲 很多汉学 包括日本

很多汉学的

研究中国的学问的著作不断出来

在中国本身呢

就相比之下 他就认为摇落

就非常落后了

而且呢

汉地之历史语言言语材料

亦为西方旅行者窃之夺之

这里没有点名

但是指的很清楚

就是斯坦因跟伯希和在敦煌

把大批的这个

敦煌非常珍贵的敦煌文物

掠夺到西方去

所以呢 汉学正统有在巴黎之势

所以他用了很重的话

叫 是若可忍孰不可忍

那么下面怎么办呢

他下面又讲了

幸中国遗训不绝

典型犹在

静安先生驰誉海东于前

先生鹰扬河朔于后

20年来承先启后

附和事业

彼异国学者莫敢我轻

后生之世

得其承受

为幸何极

但幸亏

我们中国还有人

我们是可以拿出来东西

跟西方抗衡的

谁呢 他就指了两个人

一个是为静安先生

驰誉海东于前

就是王国维先生在日本

他的著作很有影响

其实不止在日本

先生鹰扬河朔于后

这封信是写给老校长陈垣先生的

所以这个先生是指陈垣

鹰扬 用这样两个词

河朔 他当时在北京嘛

在北京愤起

所以呢

20年来 承先启后附和事业

彼异国学者莫敢我轻

为什么这些西方

研究中国的学者

他不敢轻视中国呢

而且我们的后代 后世 后辈

可以有典型学习

就因为有你们两位

傅斯年所称

彼异国学者莫敢我轻

是因哪两位学者

一方面可以看到

陈垣先生当时

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

另外也可以看到

当时这个大家对他们的期望

凡是看过傅斯年先生信件的人

都一致认为

这是他一生当中

写的最谦恭的一封信

他们当时都是一个目标

就是要把汉学中心夺回到中国来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一次会议上

陈垣先生讲了一段话

那么当时听这个话的人

有一位就是郑天挺先生

那么他后来是

南开大学的副校长

很有名的明清史专家

那么他说

他在这次会议上

听陈老师说

现在中外学者谈汉学

不是说巴黎如何

就是说西京如何

没有提中国的

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

夺回北京

但1928年呢

陈垣先生在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兼任所长

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

体现了陈垣先生治学的什么思想

那么当时他的学生之一

就是翁独健先生

他是中国元史

很有名的一位元史方面的专家

那么翁先生是怎么回忆的呢

他在1928年

当时我是大学一年级学生

在课堂上

听到陈垣教授

甚有感慨地说过这样的话

今天汉学的中心在巴黎

日本人想把他抢到东京

我们要把他夺回到北京

而且呢 翁先生后来还讲

就因为当时陈垣先生告诉他

中国的元史比较落后

所以他就从此以后

立志于研究元史

所以成为了中国元史

很有名的 很有成就的(专家)

这个是1928年

这个是1928年

对燕京大学学生的话

但1929年呢

当时陈垣先生在北平师范大学

这也就是我们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

他曾经兼任过

当时北平师范大学的史学系主任

那么当时在北平师范大学

听他课的一个学生

就是柴德赓先生

柴德赓先生后来

就是在北京师范大学

当过历史系的主任

那么他是怎么回忆呢

他说 援庵老师

深以中国史学不发达为憾

常说 日本史学家

寄一部新著作来

无异一炮打在我的书桌上

这是柴先生的回忆

那么这是1929年

到了一九三零年代中期

陈垣先生在北大兼教授 名誉教授

那么当时北大一个学生朱文长

他就回忆 这是918事变以后了

那么学生就问他

在课堂上就问他 为什么那个时候

北大在沙滩

日本兵就在通县

就在通州有日本兵

就在那打炮练习

就在沙滩那边都可以听得见

通州日本兵打炮练习的声音

所以有些学生就问

在课堂上就问

您对现在的时局有什么看法

那么这个学生就回忆了

他平常一般的课堂上

他不太讲这些时事的事情

但这一次他就忍不住了

他就说了这么一段话

给当时的学生

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很大的启发

他说一个国家

是从多方面发展起来的

一个国家的地位

是从各方面的成就累积的

我们必须从各方面

就各个所干的 努力和人家比

我们的军人要比人家的军人好

我们的商人要比人家的商人好

我们的学生要比人家的学生好

我们是干史学的

就当处心积虑

在史学上压倒人家

我们从刚才上面讲的这些

从20年代一直到

918事变 30年代

就抗战爆发以前

在不同时期

对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生

讲这个话里面 中心就是一个意思

那就是要启发学生

你既然是从事历史的学习

就应该有这么一个目标

把汉学中心要夺回到中国

陈垣先生这些话

表现了他的哪些期待

那么除了

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以外

当然他们这些人

刚才讲了 举了典型的例子 这四位

二陈 胡适 傅斯年

他们几位当是率先垂范

做出了 发表了一系列

很高水平的

完全可以和西方的汉学家抗衡的

甚至超过他们的一些论著

那么当时

他们两个很重要的阵地

一个就是北京大学的国学期刊

一个就是

当时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期刊

大家可以翻翻

1937年以前的这两份刊物

就可以看看

他们这几位

包括陈垣先生

在这里发表了多少

非常高水平的著作

这是第二个阶段

他文学的第二个阶段

就是1937年抗战以前

就是围绕一个

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课程列表:

第一章“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陈垣篇”

-1、陈垣生平经历与走上史学研究的道路

--陈垣生平经历与走上史学研究的道路

-2、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

-3、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上)

--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上)

-4、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下)

--留守北平维持辅仁、教育学生与学术抗日(下)

-5、陈垣晚年经历

--陈垣晚年经历

-6、史学二陈的交往(一)

--史学二陈的交往(一)

-7、史学二陈的交往(二)

--史学二陈的交往(二)

-8、史学二陈的交往(三)

--史学二陈的交往(三)

-9、史学二陈的交往(四)

--史学二陈的交往(四)

-10、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一)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一)

-11、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二)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二)

-12、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三)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三)

-13、陈垣和胡适的交往(四)

--陈垣和胡适的交往(三)

-14、陈垣和胡适、伯希和的交往

--陈垣和胡适、伯希和的交往

-15、陈垣的为师(上)

--陈垣的为师(上)

-16、陈垣的为师(下)

--陈垣的为师(下)

--第一章“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陈垣篇”--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乃和篇”

-1、刘乃和先生的生平:承学励耘

--刘乃和先生的生平:承学励耘

-2、承学励耘:忘年知己与学术传承

--承学励耘:忘年知己与学术传承

-3、承学励耘:推动陈垣研究与研究陈垣学术

--承学励耘:推动陈垣研究与研究陈垣学术

-4、承学励耘:刘乃和先生的古史研究之专学研究

--承学励耘:刘乃和先生的古史研究之专学研究

-5、古史研究:刘乃和先生的古代史和妇女史研究

--古史研究:刘乃和先生的古代史和妇女史研究

-6、学科建设:刘乃和先生历史文献学研究的贡献

--学科建设:刘乃和先生历史文献学研究的贡献

-7、学术经世

--学术经世

-8、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

-9、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一)

--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一)

-10、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二)

--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二)

-11、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三)

--刘乃和先生的高尚品格(三)

--第二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乃和篇”--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白寿彝篇”

-1、大学历史学科的三面旗帜

--大学历史学科的三面旗帜

-2、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中国史学史研究上的成就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中国史学史研究上的成就

-3、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史学史思想的发展轨迹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史学史思想的发展轨迹

-4、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一)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一)

-5、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二)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白先生与中国通史(二)

-6、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民族史方面的研究创获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成就——民族史方面的研究创获

-7、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8、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一)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一)

-9、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二)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执着的理论追求(二)

-10、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突出的通识器局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风格——突出的通识器局

--第三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白寿彝篇”--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何兹全篇”

-1、来自菏泽的“大时代的‘小人物”

--来自菏泽的“大时代的‘小人物’”

-2、探访何先生和师母足迹

--探访何先生和师母足迹

-3、七十年伉俪

--七十年伉俪

-4、记忆中的郭先生

--记忆中的郭先生

-5、“食货余孽”与“CC特务”(一)

--“食货余孽”与“CC特务”(一)

-6、“食货余孽”与“CC特务”(二)

--“食货余孽”与“CC特务”(二)

-7、《教育短波》与《政论》

--《教育短波》与《政论》

-8、“僧面佛面都不看”与“日理一鸡”

--“僧面佛面都不看”与“日理一鸡”

-9、“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10、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一)

--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一)

-11、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二)

--几次关键的人生抉择(二)

-12、走进何宅

--走进何宅

-13、“末班车乘客”与“底子户”

--“末班车乘客”与“底子户”

--第四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何兹全篇”--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家和篇”

-1、刘家和先生的工作、学术情况

--刘家和先生的工作、学术情况

-2、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幼年时期

--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幼年时期

-3、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中学时期

--懵懂中比较意识的萌芽——刘先生的中学时期

-4、“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江南大学求学经历

--“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江南大学求学经历

-5、“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南京大学、辅仁大学求学经历

--“润物细无声”般的精神启迪——刘先生的南京大学、辅仁大学求学经历

-6、因工作需要转到世界史专业与历史比较研究思想的形成(1952—1979)

--因工作需要转到世界史专业与历史比较研究思想的形成(1952—1979)

-7、重新回到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思想日趋成熟

--重新回到中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思想日趋成熟

-8、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上)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上)

-9、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在挑战和回应中前进——刘先生学术研究中内在分析方法精彩案例(下)

--第五章 “史学名家的治史历程与方法”系列之“刘家和篇”--第五章测试

陈垣为学: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来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