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简明线性代数 > 第6章 内积空间 > 6-1 向量空间中的内积与度量 > 6-1 向量空间中的内积与度量
同学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MOOC课程
线性代数先修课
第六章 内积空间
6.1节 向量空间中的内积与度量
在本讲当中
我们将把2维 3维空间中的向量
的长度与夹角等度量概念
推广到一般的n维线性空间中
为此 我们将首先回顾
3维空间中向量的基本几何概念
以及3维空间中向量的长度
夹角与内积等概念及其性质
接着 只保留最基本的性质
和代数形式的前提下
我们把内积和度量的概念推广到
一般的n维空间中
我们在几何学 物理学等学科当中
有以下两类对象
一类 就是只有大小的量
比如面积 温度 时间等
对于这些量
我们把它叫做数量
而有另外一类量
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比如 像速度 力 位移等
对于这些量
我们把它称为向量
因此 向量的特征
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对于向量的表示
我们一方面有几何的表示
即用有向线段
在这里我们假设A为向量的起点
而B为向量的终点
于是我们就以起点到终点
连接一条有向的线段
来表示这个向量
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用代数的方式
来表示这个向量
也就是
用它的坐标
三维向量(x y z)
来表示这个向量
对于向量的表示符号
我们通常用一个字母
加上一个箭头的形式来表示
比如这里的α就等于有向线段AB
符号上 我们在向量的两侧
加上两条竖线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两条竖线
并不是绝对值的意思
而是向量的模长
而向量的模长是一个实数
对于两个向量相等
我们有这样的一个等价判则
也就是向量α等于向量β
当且仅当α与β的大小相等
而且方向相同
换言之 也就是把α和β
均通过平移
把它们的起点
均平移到原点
则两个向量完全重合
这里的向量与起点无关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平移等价性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特殊的向量
第一种 我们称为反向量
也就是α的反向量
就是那个大小与α相等
但是方向与α相反的向量
我们把它记为-α
而长度为零的向量
我们把它叫为零向量
把它记为0 上面加一个箭头
零向量的起点与终点重合
所以我们认为它的方向是任意的
第三类 我们叫做单位向量
也就是长度等于1的向量
我们把它称为单位向量
通常我们用小e
在上面加一个箭头
来表示单位向量
下面我们提出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单位向量是唯一的吗
零向量是唯一的吗
好 我们的回答是
单位向量并不是唯一的
只需要它的模长等于1
它就是一个单位向量
但是零向量是唯一的
第二个问题是
如果把所有单位向量的起点
都放在一起
终点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几何图形
请大家想象一下
那么我们的回答是
它在3维空间当中
就构成了一个单位球面
问题3 向量可以比较大小吗
我们的回答是
向量本身并不能比较大小
但是向量的长度
也就是向量的模长
是可以比较大小的
下面我们对向量的加法
给出其几何解释
向量的加法
源于物理学当中
两个有方向的量的合成
那么 我们按照如下的几何法则
来定义向量的加法
假设有一个向量α
以及另外一个向量β
那么我们将两个向量的起点
平移到相同的位置
于是 以α和β为相邻边的
构成的平行四边形
它们的这条对角线
就是α加β
对于这样的原则
我们把它记为平行四边形法则
利用向量的平移不变性
我们也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法则
简化成为这样的
一个三角形法则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向量α
那么我们从α的终点出发
引出向量β
再把α的起点和β的终点
连接起来
得到的向量就称为α加β
由于这三个向量
恰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方法
简称为三角形法则
也就是α加β
等价于把α和β首尾相连
构成的一条路径
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观点
假设上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ABC
我们也可以在某一个向量当中
增加中间点
从而把向量拆分为
两个向量之和
用殊途同归的思想
来解释向量的加法
也就是
我们有一个有向线段AB
那么在A和B中间
加入一个中间点C
把它拆分成向量AC
加上向量CB
那么它们的和
就等于向量AB
进一步 我们用几何的方法
来解释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我们知道
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
用几何来解释就是
向量α加β就是把
α和β首尾相连
于是根据三角形法则
黄色的这个向量
就是α加β
而另外一方面
我们把β和α首尾相连
构成的三角形
它的另外一条边
就是对应了β加α
那么在同一个
平行四边形当中来看
这两条边就是重合的
因此我们在几何上
就证明了α加β
就等于β加α
向量加法的另外一个运算律
我们称为结合律
也就是对于三个向量
前两个向量先相加
再与第三个量相加
那么它等于
把后两个向量先相加
之后再和第一个向量相加
首先我们先计算α加β
就是把α和β首尾相连
这样 绿色的这个线段
就是α加β
那么再从α加β的终点
引出第三条向量γ
再把它们连起来
这条黄色的线段
就是α加β之后再加γ
另外一方面
我们把β和γ首尾相连
得到的粉色的这条线段
就是β加γ
于是再把它和α首尾相连
我们就可以发现
它依然是黄色的这条线段
因此我们在几何上
也证明了向量的结合律
对于多个向量相加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折线法则
来对它进行解释
也就是第一个向量α
从它的终点出发
引出第二个向量β
再从它的终点出发
引出第三个向量γ
以此类推
直到最后
我们引出一个向量δ
于是我们再把
第一个向量的起点
和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相连
得到的这个向量
就是之前所有的向量依次相加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为什么要引入
向量的平移等价性
原因就在于
在不计起点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把这些向量
平移到首尾相连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来解释
我们向量的加法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向量的减法
对于向量α减去β
实际上它等于
向量α加上β的反向量
在几何上看
如果我们的α和β
分别是这样的两个向量
如果我们把β
移到等式的另一边
就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加法算式
也就是α减β这个向量
再加上β这个向量
最后等于α
那么根据向量加法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从β出发
经过这样一条黄色的线段
我们就从α的起点
走到了α的终点
所以它们的差向量
就是β和α的终点相连
得到的线段
那么 差向量的终点就与
被减向量的终点相同
对于向量的数乘
也就是α的k倍
当k大于0时
k倍的α就表示一个
与α同向的伸缩向量
假设α是这样的一个红色向量
那么k倍的α
就是与α的起点相同
但是经过一定伸缩的向量
当k小于0的时候
k倍的α就表示
与α反向的伸缩向量
在图线上看
假设红色的线段是α
从α的起点的反向
我们就可以得到黄色的线段
就是k倍的α
二 3维空间中向量的度量与内积
在上一章当中
我们利用向量组的线性关系
给出了直线或者是
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
等价代数条件
然而这样的等价代数条件
并不能决定几何对象的度量关系
比如说 这样的两组直线
它们都是平行的
然而第一组直线
它们的距离比较大
而第二组直线
它们的距离相对比较小
又比如 这样的两组直线
都是相交的直线
但是它们之间的夹角是不一样的
第一组直线它们相互垂直
而第二组直线它们并不垂直
那么什么是向量的度量关系呢
首先 对于一个向量来说
其度量就是它的大小
也即它的模长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符号
如何决定
如果我们给定了α的坐标
为(x1 x2 x3)
我们用这样的一个三维列向量
来表示它的坐标
于是它的模长就等于
它的三个坐标的平方和再开根
而对于两个向量α和β来说
它们的度量除了模长之外
如果我们将它们使其起点重合
则它们的正向之间
不大于π的那个角
我们就称为向量α与β
之间的夹角
我们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在图形上看
如果红色的线段为α
蓝色的线段为β
于是α和β的
正向之间的夹角
就是黄色弧线标记的
这样一个夹角
我们把它记为θ
对于向量的夹角
由于它是落在0和π之间的
一个角度
所以决定θ就等价于
去决定它的余弦值cosθ
而当它们之间的夹角θ
等于0或者是π的时候
我们就成α与β是平行的
并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两个向量平行
当θ等于2分之π
也就是90度的时候
我们称向量α与β是正交的
我们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两个向量为正交的
由于通过模长和夹角
可以推出面积
进一步又可以推出体积
所以在向量空间当中
向量的模长和夹角
就是两个最基本的度量概念
由刚才的讨论
如果我们知道了
向量的坐标的话
模长的平方就可以用
坐标分量的平方和来计算
那么 两个向量的夹角又应该
如何计算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先来讨论
如下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们考虑物理学当中
力做功的问题
假设一个光滑的平面上
有一个物体
这个物体在力F的
作用下有了位移s
请问这个F所做的功是多少
那么根据物理学的知识
我们很容易算出
这个力F所做的功
就等于力F的大小
乘以位移s的大小
再乘以它们之间夹角的余弦值
于是我们就借助功的表达式
去定义向量F与向量s的
点乘或者是内积是这样的一个式子
在这个定义式当中
两个向量的内积
是由它们各自的长度以及
它们之间的夹角来决定的
如果我们首先先去计算
F的大小乘以cosθ
于是F的大小乘以cosθ
就等于图像当中与s平行的
这样一条黄色线段的长度
这样的思想我们把它称为
正交投影的思想
利用正交投影
我们可以简化内积的计算
我们对内积做一个说明
对于上述定义的向量的内积
也就是向量的点乘
它的计算结果是一个数
我们也把它记为圆括号αβ
它有以下的几条性质
第一条我们称为正定性
也就是一个向量自己和自己做点乘
等于这个向量的模长的平方
由于模长是一个实数
所以模长的平方一定是
大于等于0的
并且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向量α为零向量
第二条我们称为对称性
也就是α与β的做点乘
等于β与α做点乘
第三个我们称为保持数乘
也就是对于做内积的
任何一个向量
它的数乘可以整体的提到
内积的外面
第四条我们称为分配律
也就是对于α加β
再和γ去做内积
它等于α和β分别和γ
去做内积之后再求和
对于向量内积的性质
我们做如下的说明
如果我们固定内积的第二个向量
由性质3和性质4
我们可以知道
内积运算保持
第一个分量的线性运算
再有性质2对称性
我们可以知道
内积运算同时也保持
第二分量的线性运算
因此我们说内积具有
逐位线性的性质
由于内积运算有两个向量参与
因此我们把这样的性质
也称为双线性性质
下面我们给出这些性质的证明
性质123的证明都非常简单
我们留作习题
请大家课后自行补上证明
在这里我们只给出性质4
也就是分配律的证明
首先 当γ等于零向量的时候
等式两边的计算结果均为0
于是结论显然成立
下面设γ不为零向量
我们用这样的一个
图形来进行解释
我们假设α为线段OA
而β为线段AB
而γ为线段OC
于是把α和β首尾相连
得到的线段就是α加β
也就是在这个图形当中
就是线段OB
为了计算内积
我们首先先把点A和点B
分别沿着OC的方向
做一条垂线
垂足分别为P和Q
另外我们把OC平移到
经过点A得到的线段记为线段AT
于是很容易知道
α加β再和γ去做内积
等于把α加β做一个正交投影
之后得到的线段
也就是线段OQ
和γ去做内积
同样的道理
α和γ去做内积就等于
α往γ方向做正交投影
所得到的投影线段OP
与γ去做内积
那么β和γ做内积
就等于AT和γ做内积
再把AT平移到OC上
就相当于PQ和γ去做内积
由于OP与OQ平行于γ
所以我们可以设
OP等于a倍的γ
而PQ等于b倍的γ
其中a b为实数
从而我们把这两个式子代进去
就可以知道α和γ做内积
等于a倍的γ和γ做内积
于是利用内积保线性
我们可以把这个a提出来
那么γ和γ做内积
就等于γ的模长的平方
同理β和γ做内积
就等于b倍的γ的模长平方
而α加β再和γ去做内积
就等于OQ和γ做内积
于是再把OP等于a倍的γ和
PQ等于b倍的γ代到这个式子里
进行计算以后
它就等于a加b倍的
γ和γ去做内积
把a加b作为数乘提出来以后
它就等于a加b倍的
γ的模长的平方
这个时候所有参与运算的量
全都变成了数量
于是我们可以根据
γ的模长的平方乘到括号里边
于是它就等于a倍的γ的模长平方
加上b倍的γ的模长的平方
再把上面两个式子代进来
我们就知道它等于
α和γ做内积再加上
β和γ做内积
于是我们就证明了
内积运算的分配律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如何
用向量的坐标来计算α与β内积
由于自然基e1 e2和e3构成了
三维空间当中的一组直角坐标系
于是如果α的坐标为x1 x2和x3
于是α就可以表示为
自然基的线性组合
其组合系数就是
它的每个坐标分量
同样的道理
β也可以表示为自然基的线性组合
组合系数就是它的坐标分量
由自然基的正交性
以及内积的定义
我们可以知道
自然基当中的基向量
相互之间做内积
就只可能等于1或0
也就是当i等于j的时候
ei和ej的内积就等于ei的模长
就等于1
而当i不等于j的时候
ei与ej正交
那么我们知道
它们的内积等于0
利用内积的性质
我们可以把上述等式
代到α与β的内积当中
得到这样的一个式子
再利用内积性质的分配律
以及保数乘的性质
我们可以把它展开为以下的9项
对于这9项当中
当下标相等的时候
也就是黄色线段标记的这三项
它们的计算结果等于1
而当i不等于j的时候
也就是黄色方框标记的这六项
它们的计算结果统统为0
于是整个计算结果就等于
这样的三项相加
如果我们把α和β看成
两个列向量的话
于是这个计算结果就等于
α的转置再乘以β
那么经过这样的计算
我们对于任意两个向量的内积
把它转化成为对应分量
相乘再相加的一个计算结果
并且利用矩阵乘法的观点
把向量内积表示成为
一个行向量乘以列向量的形式
从而我们就用向量的坐标
计算出了向量的内积
此前我们根据做功的物理量
定义了向量的内积
在定义式当中
我们用到了向量的长度和夹角
进而 我们用内积的性质和
直角坐标系给出了
内积用其分量表示的代数表达式
但反过来 如果我们有了内积
我们就可以用它来
表示向量的长度
进而表示向量的夹角
具体如下
假设α和β是这样的
两个三维列向量
它们的夹角记为θ
首先一个向量的长度
它等于自己和自己
做内积之后再开根
它又等于它的坐标分量的
平方和再开根
其次我们可以用内积
来求向量的夹角
也就是cosθ等于α和β做内积
再除以α和β各自的模长
把分量代进去
就得到了这样的式子
有了夹角之后
我们就可以用内积来表示正交
也就是当α与β垂直
当且仅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2分之π
那么当且仅当它们之间的内积等于0
类似的 我们可以用内积来表示
两个向量平行
也就是α与β平行
当且仅当它们之间的夹角
等于0或者是π
这又当且仅当它们内积的绝对值
等于它们模长相乘
三 n维空间中的内积与欧氏空间
下面我们把度量的概念推广到
一般的n维空间Rn当中
由于在高维空间中
几何图形很难想象
所以我们从代数的方面进行推广
首先我们来考虑n维空间当中的内积
定义1 设α和β为n维空间
当中的两个列向量
它们的坐标分别为
(x1 x2…xn)以及(y1 y2…yn)
于是我们定义α和β做点乘
等于它们的对应坐标相乘
再相加得到的结果
把这个计算结果称为
α与β的点乘
或者是α与β的标准内积
与3维空间一样
我们可以验证
上述定义的n维空间当中的标准内积
也满足正定性 对称性以及
双线性等性质
进一步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性质
定义更一般的内积的概念
定义2 若Rn中任意两个向量α和β
均唯一地对应一个实数
我们把它记为圆括号αβ
也就是满足以下
一 正定性
二 对称性
三 固定第二位
第一位保持数乘
四 固定第二位
第一位保持加法
也就是第一位具有分配律
如果满足以上四条性质
我们就把这个圆括号αβ
称为向量α与β的内积
并且把定义了内积的
n维向量空间Rn
称为n维欧几里得空间
简称欧氏空间
对定义2
我们做如下的说明
首先 定义1中给出的标准内积
实际上是定义2当中给出的
内积的一种特殊情况
其次 内积是两个向量的运算
其运算结果为一个实数
此外 与3维空间当中的内积相似
定义2当中的性质234合起来
说明这个内积是满足
双线性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
非标准内积的具体的例子
我们设在n维空间Rn当中
对于两个向量α和β
如果我们规定
圆括号αβ等于
这样的一个计算结果
那么我们可以验证
这样定义的一个符号
满足定义2当中的性质1到性质4
所以这是一个内积
并且它并不是一个标准内积
于是向量空间Rn对于上述内积
也构成了一个欧氏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
例一当中定义的内积
与标准内积是两种不同的内积
于是Rn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内积
就构成了两个不同的欧氏空间
此外Rn当中还可以定义
很多的非标准内积
但是今后如果没有特殊说明
我们均默认
Rn当中的内积是标准内积
四 n维向量空间中的度量
类似于3维空间
在n维空间Rn当中
当我们定义了内积的概念之后
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表示
向量的长度 夹角等
基本的度量概念
首先我们用内积的正定性质
可以引入n维空间当中
向量的长度的概念
也就是下面的定义3
对于n维空间的任意向量α
其长度 也就是它的模长
我们是这样定义的
即它的自己和自己做内积之后
再开平方
对于定义3
我们做如下的说明
首先 如果这个内积是
标准内积的话
则它的模长就等于它的分量的
平方和再开根
这个结果是3维空间当中
向量模长的自然的推广
其次对于向量的数乘
k倍α再取模长
根据定义式之后计算结果
等于k的绝对值再乘以α的模长
于是对于空间当中的任意向量α
我们可以这样的去定义一个α0
很容易验证
这个α0就是与α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下面我们要在Rn当中
推广向量夹角的概念
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先证明下面
这个著名的不等式
也就是这个定理
我们称为柯西-施瓦兹不等式
它的结论是这样的
也就是Rn当中的内积
一定满足以下的这个不等式
也就是向量α与β的内积的平方
一定小于等于α模长的平方
再乘以β模长的平方
其中上式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α与β是线性相关的
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不等式
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首先我们先考虑
α与β线性无关的情况
此时对于任意实数x
均有x倍的α加上β
不等于零向量
于是对于这个向量
它的模长的平方就不等于0
那就严格的大于0
再利用内积的性质
把它展开成为这样的三项
那么将上面的这个式子
看成一个关于x的二次函数
由于它严格的大于0
具体的计算其判别式小于0
就可以得到
α与β的内积的平方
严格的小于α和β
各自的模长的平方
第二种情况
我们来看α与β
线性相关的情况
如果α和β当中有一个为零向量
则不等式两边计算结果均为0
则结论显然成立
下面我们不妨设β
可以表示为k倍的α
于是我们把它代到不等式的左边
进一步我们利用内积的性质
我们可以把这个k倍提出来
之后得到一个k平方项
进一步又可以把它展开写成
α与α自己的内积再乘以
k倍α和k倍α自己的内积
最后再把k倍α等于β代回来
于是就等于不等式的右边
从而我们就证明了
α和β线性相关的时候等号成立
进而我们就完成了定理的证明
那么根据柯西-施瓦兹不等式
对于任何非零向量α与β
总有向量内积除以
各自的模长相乘
是落在-1和1之间的
于是我们可以给出如下的定义4
即对于Rn当中的
任意两个向量α与β
我们去定义它的夹角的余弦
等于这个结果
于是利用反三角函数
我们就可以求出
它们之间对应的夹角
由定义4 我们可以进一步给出
欧氏空间Rn当中正交
和平行的概念
也就是 如果α和β的内积等于0
则称α与β是正交的或者是垂直的
如果α与β的内积的绝对值等于
它们各自模长的乘积
则我们称α与β是平行的
于是我们用内积又定义了
正交和平行的概念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知道
在欧氏空间Rn当中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
均是正交的 也均是平行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设4维空间当中
三个向量αβγ分别如下给定
请求出与这三个向量
均正交的向量
首先我们对例2进行分析
由于这里提到了正交
于是它一定有内积
但是题目并没有说明
是什么样的内积
于是 根据没有说明则
默认为是标准内积的原则
我们可以展开计算
具体的求解是这样的
假设与这三个向量
都正交的向量为x
则把标准内积代入之后
x1 x2 x3 x4一定满足
这样的三个条件
而这就是我们熟悉的
齐次线性方程组
于是 我们用高斯消元法
即可就解这个线性方程组
经过初等行变换之后
我们可以根据主元的位置
知道它有三个主变量
和一个自由变量
这个自由变量就是x3
于是我们把自由变量设为1
而主变量就代为第3列上的
元素的负号
于是我们就可以求出
这个方程组的通解是这样的
其中k为任意实数
如果我们将例2的结果一般化
就可以得到齐次线性方程组的
另一种几何意义
具体来说
假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有n个未知数m个方程
我们令A是它的系数矩阵
而X是其解向量
则X可以看作是欧氏空间Rn中
与系数矩阵A的每一个行向量
都正交的向量
将向量的正交概念扩展到集合
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也就是 A的列空间和A的解空间
是两个相互正交的集合
这里的两个集合的正交
就表示各自集合当中的
任意向量均正交
那么关于一个矩阵的
列空间行空间解空间的
进一步关系
我们将在下面的课程
当中详细讨论
本讲小结
在本讲中
我们首先回顾了
3维空间中的基本几何概念
包括空间向量的平移不变性
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
接下来
我们根据做功的物理量
引入了向量内积的概念
其定义依赖于
向量的模长与夹角
但是当我们用性质给出
内积的代数表达式后
就可以反过来用内积
表示向量的模长
向量之间的夹角
向量的正交或平行等度量关系
基于此 我们把内积的概念
推广到了n维向量空间中
定义了欧氏空间的概念
并用内积给出了n维空间中
度量的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
定义一般内积的时候
我们只保留了
最基本的四条性质
满足条件的内积有很多
而标准内积只是其中的一种
如无特别说明
我们都默认
欧氏空间的内积是标准内积
本讲的内容就到这儿
我们下讲再见
-宣传片
--宣传片
-序论
--序论
-1-1 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1章 线性方程组--1-2 一般线性方程组的解法:Gauss消元法
-1-2 一般线性方程组的解法:Gauss消元法
-第1章 线性方程组--1-3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1-3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第1章 线性方程组--1-4 齐次线性方程组
-1-4 齐次线性方程组
-第2章 行列式--2-1 二阶、三阶行列式的性质
-2-1 二阶、三阶行列式的性质
-第2章 行列式--2-2 n元排列
-2-2 n元排列
--2-2 n元排列
-第2章 行列式--2-3 n阶行列式的定义
-2-3 n阶行列式的定义
-第2章 行列式--2-4 行列式的性质
-2-4 行列式的性质
-第2章 行列式--2-5 行列式的计算1-利用性质
-2-5 行列式的计算1-利用性质
--Video
-第2章 行列式--2-6 行列式的展开公式
-2-6 行列式的展开公式
-第2章 行列式--2-7 行列式的计算2-综合
-2-7 行列式的计算2-综合
-第2章 行列式--2-8 Cramer法则
-2-8 Cramer法则
-第3章 矩阵--3-1 矩阵及其线性运算
-3-1 矩阵及其线性运算
-第3章 矩阵--3-2 矩阵的乘法
-3-2 矩阵的乘法
-第3章 矩阵--3-3 矩阵的其他运算
-3-3 矩阵的其他运算
-第3章 矩阵--3-4 分块矩阵
-3-4 分块矩阵
--3-4 分块矩阵
-第3章 矩阵--3-5 初等矩阵
-3-5 初等矩阵
--3-5 初等矩阵
-第3章 矩阵--3-6 逆矩阵及矩阵可逆条件
-3-6 逆矩阵及矩阵可逆条件
-第3章 矩阵--3-7 逆矩阵的求法
-3-7 逆矩阵的求法
-第4章 向量空间--4-1 n维向量空间
-4-1 n维向量空间
-第4章 向量空间--4-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4-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第4章 向量空间--4-3 线性相关性的更多理论
-4-3 线性相关性的更多理论
-第4章 向量空间--4-4 极大线性无关组
-4-4 极大线性无关组
-第4章 向量空间--4-5 向量组的秩
-4-5 向量组的秩
-第4章 向量空间--4-6 矩阵的秩
-4-6 矩阵的秩
--Video
-第4章 向量空间--4-7 矩阵秩的运算律与相关结论
-4-7 矩阵秩的运算律与相关结论
-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5-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
-5-1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
-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5-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
-5-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
-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5-3 线性方程组的几何意义
-5-3 线性方程组的几何意义
-第5章 线性方程组的解理论--5-4 矩阵方程
-5-4 矩阵方程
-第6章 内积空间--6-1 向量空间中的内积与度量
-6-1 向量空间中的内积与度量
-第6章 内积空间--6-2 标准正交基与正交矩阵
-6-2 标准正交基与正交矩阵
-第6章 内积空间--6-3 Schmidt正交化与QR分解
-6-3 Schmidt正交化与QR分解
-第6章 内积空间--6-4 正交投影与正交分解
-6-4 正交投影与正交分解
-第6章 内积空间--6-5 最小二乘问题
-6-5 最小二乘问题
-第7章 矩阵的特征值理论--7-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7-1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7章 矩阵的特征值理论--7-2 特征多项式与特征子空间
-7-2 特征多项式与特征子空间
-第7章 矩阵的特征值理论--7-3 相似矩阵
-7-3 相似矩阵
--7-3 相似矩阵
-第7章 矩阵的特征值理论--7-4 矩阵的对角化问题
-7-4 矩阵的对角化问题
-第7章 矩阵的特征值理论--7-5 实对称阵的对角化
-7-5 实对称阵的对角化
-第7章 矩阵的特征值理论--7-6 特征值理论的几个应用
-7-6 特征值理论的几个应用
-第8章 矩阵与变换--8-1 矩阵映射与矩阵变换
-8-1 矩阵映射与矩阵变换
-第8章 矩阵与变换--8-2 二维三维空间中几类特殊的矩阵变换
-8-2 二维三维空间中几类特殊的矩阵变换
-第8章 矩阵与变换--8-3 矩阵映射的复合与矩阵乘法
-8-3 矩阵映射的复合与矩阵乘法
-8-4 矩阵变换的不变量与特征值理论
-第8章 矩阵与变换--8-5 坐标系替换与矩阵相似
-8-5 坐标系替换与矩阵相似
-第8章 矩阵与变换--8-6 正交变换
-8-6 正交变换
--8-6 正交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