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公共事务伦理 > 第一讲 我们如何知道对错? —— 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1.1 序 > Video
欢迎大家来到公共事务伦理的课堂
公共事务伦理呢
我们是讨论公共事务中的伦理学
所以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伦理学
那亚洲
当你听到伦理的时候
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谈到伦理我觉得
我还是会先想到道德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都喜欢把伦理道德这两个词
放在一起来谈
你说的是
我们说到伦理的时候呢
经常会把道德和伦理混用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
我们有些时候
比如说伦理问题
也可以说道德问题
但是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有道德
我们通常不会说他有伦理
所以看起来呢伦理
和道德非常相关
也就是道德
是伦理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伦理学呢实际上
就是在研究跟道德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那杨俊你怎么看呢
嗯我觉得我首先会想到哲学
然后会想到可能不同价值观
冲突之后的一种权衡与选择
因为我觉得伦理也是充满了
这种冲突的
你说得非常好
你提到了哲学
所以这恰恰其实是伦理学的
一个学科定位
那如果我们从学科定位上来看伦理学呢
伦理学就是哲学的分支
那哲学里面伦理学是讨论什么呢
你说到了价值的冲突和选择
所以这恰恰是
伦理学它特定的内容
那祥字你呢
说到伦理
我的第一反应其实就是
初心
就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或者是叫价值判断
你也说到了价值判断
特别是我们问自己的发心
那个目的是什么
所以你们两个人呢
其实都在说到的是
伦理学它作为哲学分支
它的研究内容的特点
也就是说
伦理学更加关注
有关于价值、目的
特别是呢
这种价值冲突需要选择的时候
我们如何来作出选择和判断
那张旭呢
我跟大家可能不太一样
我先想到的是关系
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的
调节和这个反应
就比方说我们说儒家伦理的时候
其实儒家伦理他研究的就是人和人
家庭和家庭这样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第一反应是这个
你又提到了儒家
就实际上有人说
儒家就是做伦理的
也有人说中国社会
就是没有伦理学的
所以其实我们会发现
中国的这种传统道德
它和我们所说的伦理学
又有何异同
所以儒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它在大量面对的呢
恰恰是刚才你们说到的这些问题
比如说我们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
我们要如何去发心
在各种价值问题上面我们如何选择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呢
儒家在这个伦理学方面
其实它不是像现代科学一样
有一套非常系统
的告诉你一套原则
而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
各种各样的情境
其实是养成人的一种品德
通过这种品德呢
来告诉我们如何作出选择
所以儒家所讨论到的
它是我们说的一种
思考这种道德问题的方式
那我们这门课呢所要讨论的伦理学
我们仍然会把它
回到这个哲学的学科范围之内
我们试图能够再去梳理出来
除了你从情境中
作出自我体验之外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规则
一些原则
它能够去指导我们日常
做出这样的善恶对错的选择
所以如果我们给伦理学一个定义的话呢
那么伦理学它是以
对错善恶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我们也可以称它为道德哲学
如果我们举一些例子
我们看看什么样的问题
会是一个伦理的问题
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就说家庭填报志愿
比如一个孩子他要考大学的时候
那么是应该由他自己来填这个志愿
还是要遵从父母的意志
可能对父母而言呢
他会说父母有经历
有更多的知识
我总是为孩子好的
所以应该由我来填报志愿
但也可能孩子会说
我自己有我独立的决策意志
这个事情应该由我自己来做决定
所以到底一个志愿的填报
是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填
还是要由父母来决定
谁对谁错呢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
其实背后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有着不同的
你对于不同价值的这种信仰判断的
比如你是
更倾向于每个个人有独立的决策意志
还是认为呢
其实孩子与家长之间
它本身是有一个归属关系
也就是家长和孩子构成了一体
那我们在公共事务中其实是一样的
比如说一片小区
现在要去拆迁
99%的人都同意了
那么只有一个人不愿意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
让这一个人也强制性的搬迁
那我们可能会说
基于公共利益
少数服从多数
他的利益应该服从我们大多数人
但可能这个人会说这是我买的
我的产权
产权不可侵犯
你们为什么要用你的利益来让我拆迁呢
所以这个时候到底对于政府而言
强拆是对还是错
其实我们发现这个背后呢
涉及到了政府对自身权力的认知
我们如何看待私权
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这又涉及到了一个我们所说的这种
伦理对错的判断
所以有些时候呢这种判断很强烈
我们说它总是要有一个对错之争
有些时候呢或许
这样的倾向并不涉及对错
比如说我们恋爱之中
有一个人提出条件说
我需要这个身高、学历
年龄、他的户籍、工资、职业
最好要公务员
那另一个人说呢
唉 你养不养猫
你爱不爱小动物
你锻炼吗
你用什么方式锻炼
你信仰什么
你喜不喜欢晒太阳
你的家庭布置是温馨的
还是更喜欢一些
比较简洁的色调
所以对这两个人当面对的时候呢
可能前者会觉得
这后者没有诚意
都说的是一些无用的事情
这个人根本就不想真心跟我要交往
那可能后者听到前者呢
会觉得他说的这些怎么能决定感情呢
就这么一点简单的东西
所以你说二者其实
并不涉及到谁对谁错
可是确实他们在对于什么是好的生活
什么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东西上
有很不一样的判断
所以这个背后呢
就是我们又有一种好坏
这样的一种价值的倾向性
在公共生活中也是一样
比如我们说我们是希望有免费的医疗
免费的教育
所有的事情都要大家共享
还是有人说
我不想要交那么多税
每个人应该有他自己
挣取的生活
我能够能力多的人就应该过得更好
那为什么我们要把所有的东西共享呢
所以这样我们是需要
我们是想要一个全部是免费的
这样一种公共的体系呢
还是我们更希望是一个
按劳取酬
大家在基本的规则上面
我们是一个
按劳所得的这个体系
你说哪种对错呢
其实也说不上
但是确实当我们有不同偏好的时候
我们会有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会有不同的
对于什么是好生活的判断
所以看所有的这些
不管是涉及到了个人生活
还是公共生活之中
都是一个我们伦理学所要面对到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讲伦理学呢
它总是在问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好的
那这是伦理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它关注的方法
就像刚才杨俊说到的
它是一种哲学
所以实际上伦理学是通过思考
我们不断对这些问题不断去思辨
去追问它背后的理由
来探讨出来到底什么是对
什么是好
我们如何来不断发展自己的
这样一种伦理性的思维
所以呢我们要不断地问为什么
这就是伦理学学习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
所以我们简单地概括呢
伦理学的方法就是
我们要去追问关于善恶对错的理由
我们不断地用为什么
来去剖析这个理由
好,所以呢
我们接下来要问一下大家
你们如何去判断
自己的善恶对错
所以你们自己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那杨俊,你先说说吧
你怎么知道
当你想要去判断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好的
所以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
或者什么样的原则来衡量呢
我觉得就是判断
一个人的行为或者一件事的对错
都抛离不开这个人所处的立场
还有他所秉持的原则
比如说我们的社会有可能有
公平和效率两种原则
有一种是这个注重效率
兼顾公平
有一种是注重公平兼顾效率
我想这两种选择之间呢
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你说到了
你会有一些原则
那你在去选择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呢
可能你需要不断地去权衡
自己所要坚持地原则是什么
对吧
好
那祥字你是会有什么样的判断
我觉得我判断的那个依据标准
就是我的目的是为了人
就是,人是我
就是最终选择的一个标准
而且有政策的实施
应该是说我让最少受益那个人
尽最大可能去保护
最少受益的那个群体
你有站在公共管理者的立场上
那么你说的是
对这种公共事务的问题判断
你有一个出发点
这个出发点呢
是基于人
人的本身他的权益的增益
好,那张旭呢
因为我刚才想到伦理的时候
我首先想到是关系
那么我觉得就是在发生关系的
我说的是发生关系
不是那个发生关系
是发生关系的时候
是增益还是减损了
一个人的合法权益
我认为如果是增益了
或者是至少没有去减损
别人合法权益
这个就是善的
或者说这个就是对的
那么说如果一个行为
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那就是错的
或者说是恶的
这是我的看法
所以你有一个
其实你手里有一个计算器
你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呢
你在不断地去比较
唉你说我们到底哪方面是增的
哪方面是减的
我希望它的结果呢
最好是增的
但起码不要是去减的
对,所以我们说这个伦理判断的时候
你总是有一个对于这种
权益之间的权衡比较计算
这是一种方法
好,那亚洲你觉得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
我没有办法提出一个
非常简洁的一以贯之的原则
我个人认为
是非对错、善恶曲折还是需要看这个
具体情境来决定
嗯你提到了一个词就是情境
所以我们会看到呢
一会我们在这个课上面
我们也会展示很多情境让大家来判断
我们会看到呢
或许很多人心中
他会觉得有一些道德的原则
或者是一些方法
但是当我们进入到具体情境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总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那么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直适用的
所以亚洲是说
我们最好带到不同情境之中
也许对于你自己而言呢
你只有进入了情境
你才能知道
你很难在脱离情境的基础上
给出我们一个抽象的一以贯之的原则
好,那我们呢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课程地图
啊我们这门课呢
一共会有十次
所以今天第一次呢是伦理学方法
我们有关于伦理学基本的思维
还有一些最基础的
它的思考方式
后面两节课就是跟公共伦理相关
我们会讨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以及什么是公共性
公共价值、公共精神
这是两节基础课
在之后呢
我们会有四堂课分别来讨论
什么是政府
所以这种公权力来自于哪里
什么是市场和社会
所以市场、社会与政府是什么关系
再有两节呢
是关于两种特别重要的正义观
一个是分配正义
一个是程序正义
在这四节制度伦理之后
我们会专门有一节课来讨论
假如说一个社会本身
环境之中有所不道德
有没有可能有道德的人
比如说如果你的周围
大家都去送礼
都去受贿行贿
是不是你一定也要这样做
有没有可能你有自己的一种道德观
它能够来支持你的行为
所以在环境
特别是一个环境
普遍地有一些不道德性的时候
那么人的道德来自哪里
如果你不仅仅是去遵从环境
那你的道德标准又来自于哪呢
所以他一定要去追问我们道德的来源
这样我们在
在这节课之后就会有第九次课呢
实际上就是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对话道德来源
我们知道宗教信仰
和道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会有一次
外请的对话来专门讨论
宗教与人的道德选择之间的关系
最后第十次课呢是一次课程总结
所以这个是我们整个
这门课的一个结构
-1.1 序
--Video
-1.2 思想实验一(1-2)
--Video
-1.3 思想实验一 (3)
--Video
-1.4 思想实验二
--Video
-1.5 总结
--Video
-第一章作业
-2.1 思想实验一 人类命运大厦的建筑师
-2.2 思想实验二 《红海行动》的人质救援行动
--Video
-2.3 思想实验三 个人价值是否应为社会发展牺牲
--Video
-2.4 公与私的关系应该如何?
--Video
-2.5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各种的优势、挑战及实例
--Video
-第二章作业
-3.1 案例:你会参与造假吗?
--Video
-3.2 不谎言总是一个道德责任吗?
--Video
-3.3 人为什么负有道德责任?
--Video
-3.4 康德的自律道德与中国传统道德
--Video
-3.5 总结
--Video
-第三章作业
-4.1 政府正当性的来源
--Video
-4.2 洛克《政府论》:(1)人的“自然权利”
--Video
-4.3 洛克《政府论》:(2)基于“同意”的契约
--Video
-4.4 洛克《政府论》: (3) 公权力的边界
--Video
-4.5 洛克《政府论》:(4)契约的延续和更新
--Video
-第四章作业
-5.1 市场应该由政府许可吗?
--Video
-5.2 许可制和备案制
--Video
-5.3 公益市场需要政府许可吗?
--Video
-5.4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的结果?
--Video
-5.5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世纪之辩”
--Video
-第五章作业
-6.1 程序正义的案例
--Video
-6.2 两种正义观 :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Video
-6.3 程序正义的概念与正义
--Video
-6.4 程序正义的渊源与总结
--Video
-第六章作业
-7.1 分配正义的三种概念
--Video
-7.2 正义的不平等
--Video
-7.3 政府应该进行再分配吗?
--Video
-7.4 罗尔斯VS诺奇克: 我们可能接受什么样的契约?
--Video
-7.5 阿玛蒂亚森的正义观及小结
--Video
-第七章作业
-8.1 职责的道德判断责任1-艾希曼案例
--Video
-8.2 职责的道德判断责任2-柏林墙射手案例
--Video
-8.3 个人道德选择的层次与制度伦理
--Video
-8.4 违反职责的正当性前提
--Video
-8.5 小结
--Video
-第八章作业
-9.1 什么是信仰?
--Video
-9.2 宗教信仰有什么特性?
--Video
-9.3 科学与宗教
--Video
-9.4 基督教与现代文明
--Video
-9.5 宗教与道德
--Video
-9.6 中国社会的信仰
--Video
-9.7 宗教信仰与当今中国的道德重建
--Video
-第九章作业
-10.1 总结(1)伦理学基础
--Video
-10.2 总结(2)个人与公共
--Video
-10.3 总结(3)公共制度伦理
--Video
-10.4 总结(4) 人的道德自主性及其来源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