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公共事务伦理 > 第十讲 课程总结 > 10.2 总结(2)个人与公共 > Video
那么第二个问题
有关于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在考量道德目的的时候
一个极端
我们会认为只有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是目的
所有的部分所有的个人
都是贡献于整体目标的
这是我们称之为的集体主义
典型的集体主义
这个集体并不是每个人的加总
而是一个不可分的单元
所以每个个体在其中都是被工具化的
那这样的集体呢
它会非常有集体动员能力
但是相应所面对到的问题就是
假如每个个人是没有生命意义的
那么每个个人在其中
他的行为激励在哪里
他的生活意义在哪里
所以这是集体主义所具有的特点
和它所面对到的挑战
而在另一个极端上呢
就是只有个人每一个个体生命才具有意义
个人是目的本身
而所有的共同性的集体性的现象
都不过是个人衍生出来的产物
比如说
福利就是个人所签立的一套契约
比如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
那不过是由于个人
为了方便而产生出来的
也是一套契约
市场就是人们之间交换的产物
所以个人主义呢它的特点就在于
个人的能动性
个人的目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当然它所面对到最大的挑战
需要回答的问题就在于说
如果每一个个人都是目的
拥有它自身的自由
那么社会秩序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为什么还可以构成一个社会
个人之间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原则
才能够实现一个社会的目标
在近现代社会
它的特点呢是在于
个人的正当性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大的肯定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比如说市场经济 活跃的创新
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
这种非常丰富发达的经济生活
正是由于个人它的正当性自主性
被认可之后产生出来的一系列现象
所以当我们想要去享受
这种现代社会它的成就的时候
一定要问这个稽核
也就是个人当它具有价值的时候
那我们的社会道德社会秩序如何形成
这也是我们这门课所重点要讲到的内容
所以第三个问题呢就有关于公共精神
换言之如果每一个个体是独立的
是目的本身
我们为什么会有公共生活
一个个人为什么会对他人
对公共性的生活负有责任
我们介绍了康德的理论
简单地说呢
个人为什么对他人和社会可能负有责任
我们可以把它
概括为两个苹果之间的比较
第一个苹果
就是落在牛顿脑袋上的苹果
我们知道当苹果落在牛顿头上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所以万有引力是自然界存在的一个规律
康德把它称之为自然律
自然律是所有的在自然中的物体都要遵循的
所以人也遵循自然律
比如当人从一个高空落下的时候
他和一个苹果一块石头
所遵循的万有引力没有任何的不同
而另一方面
除了自然律
人有一个独特的
这些非生命物体所不具有的特点
就是我们把它概括为是
像亚当夏娃所摘下的那只苹果
当他去选择
自主选择是否摘下的时候
不管是对是错
不管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这是人自由意志的选择
康德把它称为自由律
什么是自由律呢
就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
所谓的自由意志是指的
人 他的意志可以作为
一个原因的独立发起者
就像是万有引力一样
地球的万有引力它是一个原因
让处在场域中的所有物体
都要遵循这个万有引力
而人的自由意志呢
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原因的添加者
人可以去选择
我要不要去采下这只苹果
人可以选择
我要不要在一个枪的面前去扣动扳机
所以我们的每一步
看似可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
而背后的每一个选择
其实都是人的自由意志在起作用
正是由于人有自由意志
所以我们要对这个后果负有责任
所以当人从高空落下的时候
由于它遵循的是自然律
它并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是当一个人
做出一个行为选择的时候
由于是他的自由意志在起作用
它必须要为此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康德的道德呢
也称之为自由道德
其实他指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
就是自由即责任
当我们享有自由的时候
人为其自由意志所产生的选择结果负责
这就是责任的来源
也恰恰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
为什么有可能会为他人为社会生活
负责的缘由
由于我们在其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所有的选择都带来了道德责任
而一个公共生活呢
就是当人充分享有它自由的时候
我们会对彼此之间产生的一种关联
这是公共精神它的来源所在
-1.1 序
--Video
-1.2 思想实验一(1-2)
--Video
-1.3 思想实验一 (3)
--Video
-1.4 思想实验二
--Video
-1.5 总结
--Video
-第一章作业
-2.1 思想实验一 人类命运大厦的建筑师
-2.2 思想实验二 《红海行动》的人质救援行动
--Video
-2.3 思想实验三 个人价值是否应为社会发展牺牲
--Video
-2.4 公与私的关系应该如何?
--Video
-2.5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各种的优势、挑战及实例
--Video
-第二章作业
-3.1 案例:你会参与造假吗?
--Video
-3.2 不谎言总是一个道德责任吗?
--Video
-3.3 人为什么负有道德责任?
--Video
-3.4 康德的自律道德与中国传统道德
--Video
-3.5 总结
--Video
-第三章作业
-4.1 政府正当性的来源
--Video
-4.2 洛克《政府论》:(1)人的“自然权利”
--Video
-4.3 洛克《政府论》:(2)基于“同意”的契约
--Video
-4.4 洛克《政府论》: (3) 公权力的边界
--Video
-4.5 洛克《政府论》:(4)契约的延续和更新
--Video
-第四章作业
-5.1 市场应该由政府许可吗?
--Video
-5.2 许可制和备案制
--Video
-5.3 公益市场需要政府许可吗?
--Video
-5.4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的结果?
--Video
-5.5 哈耶克与凯恩斯的“世纪之辩”
--Video
-第五章作业
-6.1 程序正义的案例
--Video
-6.2 两种正义观 :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Video
-6.3 程序正义的概念与正义
--Video
-6.4 程序正义的渊源与总结
--Video
-第六章作业
-7.1 分配正义的三种概念
--Video
-7.2 正义的不平等
--Video
-7.3 政府应该进行再分配吗?
--Video
-7.4 罗尔斯VS诺奇克: 我们可能接受什么样的契约?
--Video
-7.5 阿玛蒂亚森的正义观及小结
--Video
-第七章作业
-8.1 职责的道德判断责任1-艾希曼案例
--Video
-8.2 职责的道德判断责任2-柏林墙射手案例
--Video
-8.3 个人道德选择的层次与制度伦理
--Video
-8.4 违反职责的正当性前提
--Video
-8.5 小结
--Video
-第八章作业
-9.1 什么是信仰?
--Video
-9.2 宗教信仰有什么特性?
--Video
-9.3 科学与宗教
--Video
-9.4 基督教与现代文明
--Video
-9.5 宗教与道德
--Video
-9.6 中国社会的信仰
--Video
-9.7 宗教信仰与当今中国的道德重建
--Video
-第九章作业
-10.1 总结(1)伦理学基础
--Video
-10.2 总结(2)个人与公共
--Video
-10.3 总结(3)公共制度伦理
--Video
-10.4 总结(4) 人的道德自主性及其来源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