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 >  第六章 白璧德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  6.1 白璧德的节度法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  >  6.1 学习视频

返回《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1 学习视频在线视频

下一节:6.2 学习视频

返回《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1 学习视频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z

在这门课程当中

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白璧德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借镜

白璧德是20世纪初美国新人文主义运动的首倡者和奠基人

也是一位与中国颇有渊源思想家

20世纪初 一批中国学者如汤用彤、林语堂、吴宓、

梅光迪、胡先骕、梁实秋等人先后求学哈佛大学

拜入白璧德的门下

而后回到中国借助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开展文化保守主义活动

反击新文化运动

新人文主义是一场基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学与哲学思想资源的文化复兴运动

它企图通过复活古代人文主义精神来拯救现代社会的混乱与危机

在白璧德的研究理路里

他不仅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纳入他知识考察的范围

而且将孔子誉为 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认为孔子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可以帮助西方文明走出现代困境

白璧德在《卢梭与浪漫主义》这样写道

古老的东方经验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完成并确认了西方欧洲的经验

如果我们期待找到真正普遍的智慧来批判我们目前自然主义中可恶的片面性

那我们万不可忽略远东经验

从目前实用的目的看

远东经验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的教谕与影响里

这两个人便是孔子与释迦摩尼

需要指出的是

白璧德对于儒家思想的阐释与借镜

主要集中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人文思想传统上

由于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丰富厚重

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

这里我主要从哲学观、领袖观和教育观三个方面来阐述

白璧德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借镜

以此说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极大地影响

并丰富了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我们首先谈一谈白璧德的 节度法则与儒家的 中庸之道之间的契合

节度 在白璧德著书当中通常用两个词来表述

一个是measure 一个是balance

它是白璧德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核

在白璧德看来

人类社会存在一系列二元关系一与多

常与变 普遍性与特殊性

传统与创新 永恒与暂时 同情与选择等等

然而人们常常走向一个极端

让个体的本性无限扩张

成为泛滥的人道主义者

只有采取节度的方式

避免趋向极端 才能成为人文主义者

白璧德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的两种趋向的代表

其一是以培根为代表的功利自然主义者

他们迷信机构与效率

将机器视为达到效率与道德目标的手段

一味地追求物质进步

认为物质进步便是通向文明的进步

另一种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情感自然主义者

他们主张回归 自然

以一种不加选择的同情来取代道德意义上的工作

白璧德坚决反对这两种自然主义者

认为前者对自己的才智不加节制与选择

混淆了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

一心营求物质利益

导致西方文明表现出离心式的个人主义症状

后者对自己的欲望不加约束和限制

放纵情感 美化德性

卢梭主义者的 性本善理论与 回归自然观

恰恰引发了人类欲望的无限扩张

对此 白璧德坚决反对卢梭的 在万有和虚空之间没有中间词的表达

引出节度法则(the law of measure)

它指出人应该在 普通自我与 更高意志 之间协调

普通自我体现为情感的放纵

更高意志也不能任意行事

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

人们应该用 制约意志来约束放纵的情感

即所谓的 普通自我

在白璧德看来

真正的人文主义者既要反对过分的同情与过分的选择

又要防范过分的自由与过分的约束

要在两个极端之间进行协调

填充二者之间的空白

他认为 一个好的人文主义者应该是中庸、敏感与得体的

这里的中庸主要指克己、节制

敏感指不麻木不仁 也非好奇立异

得体指合乎标准

不随心所欲 显然

白璧德的节度法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不仅在表述上存在惊人的一致性

其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一致性

中庸思想是贯穿孔子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

其中 过犹不及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论核心

在《论语·先进》篇中

子贡就问 师与商也孰贤

师指的是子张 商指的是子夏

就是问 子张和子夏两人 谁强一些呢

孔子答道 师也过 商也不及

也就是说 子张呢 有些过分

子夏呢 有些赶不上

子贡又问 然则师愈与否

就是说 那子张是不是要强一些

孔子回答 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 过与 不及均为事物的两个极端

其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

因此孔子反对用这两种方式处理事情

同时将 无过无不及的适度视为一种最佳的状态

就是他所主张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上要求做到 克己复礼与 爱人

克己强调加强内心修养

爱人则要求将内心修养达于外

做到立己立人 达己达人

与孔子的中庸哲学稍有不同的是

白璧德的 节度不提及 爱人

更注重对于内在生命的自我克制

即按照节度法则来抑制自然人的欲望

怀着敬畏与谦卑来仰望某种更高意志

通过遵循某种标准来约束、规训自然意志

从而保持中和

对于孔子的中庸之道 白璧德高度肯定

他在著作《民主与领袖》中认为孔子将此世的生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孔子本人对 人之所何以为人 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真切的洞察

他称之为 内在制约的原理

坚持儒家传统中的东西

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

无论是 节度法则还是 中庸之道不仅体现为一种生活哲学

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伦理

不仅适用于个人 也适用于国家

正如个人需要更高意志来约束自然意志

国家同样需要更高意志 来限制它的自然意志

白璧德运用节度法则来抨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生

他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于人性的蒙蔽与欲望的扩张

白璧德认为现代人在人性上的自我膨胀也体现在国家层面上

个人的生存扩张意志由战争的发起者演变为民族的权力扩张意志

正是 个人内心泛滥着的道德混乱产生 无限制的权力欲望

从进而取代了国际关系上的伦理控制

白璧德试图在政治、经济之外

从哲学、伦理角度解释国际之间的权力与利益的争斗

从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层面上

也与孔子的政治伦理观存在呼应之处

孔子生活在战事频仍的春秋时期

在孔子看来 当时各诸侯为争夺土地、开拓疆土

而发起的战争均为统治者个人私欲膨胀所导致的

是 天下无道的表现

孔子的中庸之道同样适用于他的政治主张

其伦理思想的核心 仁便体现了 无过无不及的中庸适度原则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课程列表:

第一章 比较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1.1 跨文化研究

--1.1 学习视频

-1.2 比较文学

--1.2 学习视频

-1.3 世界文学

--1.3 学习视频

-1.4 世界文学与非西方文学经典

--1.4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一章 试题

第二章 爱默生与中国文化

-2.1 爱默生眼里的中国

--2.1 学习视频

-2.2 爱默生与儒家思想

--2.2 学习视频

-2.3 爱默生思想与禅宗思想的契合

--2.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第二章 测验

第三章 庞德与中国文化

-3.1 庞德的中国情缘

--3.1 学习视频

-3.2 庞德的诗学理念与其翻译的《华夏集》

--3.2 学习视频

-3.3 庞德与儒家思想

--3.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三章 测验

第四章 中国古诗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诗歌创作的影响

-4.1 雷克思罗斯翻译的中国古诗词

--4.1 学习视频·

-4.2 吸纳使用中国古诗对仗的技法

--4.2 学习视频·

- 4.3 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

--4.3 学习视频

-4.4 营造中国式诗境

--4.4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四章 测验

第五章 奥登与中国

-5.1 诗人奥登的中国之行及诗歌:《在战争时期》

--5.1 学习视频

- 5.2 奥登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上)

--5.2 学习视频

-5.3 奥登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下)

--5.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五章 测验

第六章 白璧德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6.1 白璧德的节度法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

--6.1 学习视频

-6.2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领袖与孔子的为政者素质之间的契合

--6.2 学习视频

- 6.3 白璧德与孔子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上的契合

--6.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六章 测验

第七章 赛珍珠与中国

-7.1 赛珍珠如何与中国结缘

--7.1学习视频

-7.2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农民

--7.2 学习视频

-7.3 赛珍珠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7.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讨论4

-讨论5

-第七章 测验

第八章 比较文学视角中的月亮

-8.1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月亮”意象

--8.1 学习视频

- 8.2 月亮在中国与欧洲文学艺术中的审美表征

--8.2 学习视频

-8.3 与月亮有关的中国与欧洲代表性文艺作品欣赏

--8.3 学习视频

-8.4 月亮在中国和欧洲文艺中表征差异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差异

--8.4 学习视频

-8.5 中国人和欧洲人对待自然不同态度及其结果

--8.5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八章 测验

第九章 中西诗学交汇中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9.1《旧锦囊》时期: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象征诗歌相结合的最初尝试

--9.1 学习视频

-9.2《雨巷》时期: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音乐性的完美结合

--9.2 学习视频

-9.3《我底记忆》时期:去除音乐性,走向诗歌内在韵律的散文化表现

--9.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九章 测验

第十章 《名人传》与《史记》的异与同

-10.1 《名人传》与《史记》的同

--10.1 学习视频

-10.2 《名人传》与《史记》的异

--10.2 学习视频

-10.3 《名人传》为何没能像《史记》那样垂范后世?

--10.3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十章 测验

第十一章 潇湘八景诗画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11.1 八景图缘起

--11.1 学习视频

-11.2 中国禅僧在日本写下潇湘八景诗

--11.2 学习视频

-11.3 潇湘八景诗画的感召力

--11.3 学习视频

-11.4 “求变进取”的精神

--11.4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十一章 测验

第十二章 19世纪俄罗斯作家眼中的中国

-12.1 想象与虚构:普希金诗歌创作中的中国形象

--12.1 学习视频

-12.2 误读与偏见:冈察洛夫眼中的中国形象

--12.2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第十二章 测验

第十三章 书史研究与比较文学

-1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

--13.1 学习视频

-13.2 The Book History in English Literature

--13.2 学习视频

-13.3 The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Book History

--13.3 学习视频

-13.4 The Role of Book History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3.4 学习视频

-讨论1

-讨论2

-讨论3

-讨论4

-第十三章 测验

6.1 学习视频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