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四讲 明明德 >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 教学视频: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讲第四讲
修身之道的具体的知识
第三讲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
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文化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也就是说中国的古人
我们传统上的那些圣贤们
发展了一门很特殊的知识
这门知识是关于精神和灵性的
成长与发展的系统的知识
但是它又不依赖于宗教
不同于别的大的文明
谈到精神和灵性就是宗教的知识
靠宗教来奠定他们的文化
中国有了不起的宗教
但是主要的还是有一门客观的知识
这门知识
已经被很多的中国传统的精英所证实
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所以今天我们就讲关于这个知识的
最主要的 特别是儒家的部分
这套知识可以在中国传统的
儒家和道家里面发现非常完整的体系
但是真正在普通人的教育当中
像中国过去15岁以上的受教育的人
都会读到的主要是儒家的这一套知识
或者叫做“心性之学”或者叫做“修身之道”
我们今天所谈的主要是《大学》里面所讲的
也就是说“四书”之一的《大学》
里面所讲的修身之道的次第
它有三条最重要的内容叫做“三纲领”
“三纲领”是什么?
也就是《大学》开篇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我们下面会详细地讲解每一条
我们先简单地讲
第一个“明明德”的“明”
第一个“明”是动词
第二个“明”是一个修饰后面“德”的词
所以应该说是明 明德 这样来说
“亲民”在文字上
它通“新旧”的“新”
因此到了宋代
理学家朱熹他们就把它改造成“新民”
这个我不同意
回头我们会讲这个理由
它就是“亲民”
如同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的在乎民意
是一样的道理 回头再说
那么“止于至善”
很多的版本在解释《大学》的时候
都会提到说
“明明德”和“亲民”要做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我个人认为这样解释可以
但是显然不是它的本意
否则没必要把三者并列在一起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不是这个意思
我个人认为“止于至善”的这个“至善”
在我们中国人的知识里面是有具体所指的
并不是代表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
它并不是一个形容词
换句话说 “至善”是有所定义的
在《大学》这篇文章的后面会有专门的解释
《大学》的作者曾子对“至善”有很明确的所指
为人君 止于仁
为人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 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并且引用《诗经》里的话说
“缗蛮黄鸟 止于丘隅”
难道人还不如鸟乎?
所以连小鸟都知道它最后的依止在哪里
人还不如鸟吗?
是来说明这五个“止”的重要性
这五个方面就是中国人讲的至善
而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形容词
因此“三纲领”的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维度
“明德”指的是个人的修养 个人的灵性
精神的成长与发展
“亲民”指的是对领袖和领导人的要求
“止于至善”是我们文化的
共同的、最后的、普世的价值观
任何的事情最后都要止于至善
换句话说 落脚点要落在这里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个字
关于“明”的用法在古文里面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
日月为明 本意明亮 清晰明亮 就是照的意思
《易经·系辞》里面是这样解释的
“日月相推”“推”就是好像
它们互相能够用手推着走一样
因此“明”就产生了
在《左传》里面是这样说的
“照临四方曰明”
所以它有光照的意思
第二 意思就是明白和清楚
贾谊在《过秦论》里面讲“明智而忠信”
我们今天也经常用
“明智”说一个人不仅智慧而且非常的明白
第三 它的意思是明显和明确
比如说荀子在《成相》里面说到
“君法明 伦有常” 君法是明确的
然后人伦才能有常
这是明确、明显的意思
第四 是照亮的意思
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日月相推”的意思
“火尚足以明”是王安石的文章里面用过的
第五 它是动词就是点燃或者是点亮
比如说在《红楼梦》里面有
“并非明火执仗 怎算是强盗”
“明火执仗”就是点着火 拿着家伙来抢劫
第六 作为动词的说法
是阐明和表明的意思
比如说柳宗元在他的文章里面说过
“文者以明道”就是作文
跟我们今天的这种文章不一样
古人作文都是非常的严谨
所以“文者以明道”
写文章的人是为了阐明道的
作为动词我们讲第七个意思 就是说明确
比如说在《史记》里面“明法度 定律令”
“明法度”就是要明确法度
第八 是分辨的意思
比如说明辨、辨明是这样的意思
再下面“明”引申为眼睛和视力
比如说孟子在《梁惠王上》里面说过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也就是说你的眼睛视力特别好
足以看清秋毫之末 这些很微小的东西
另外《史记》里面曾经提到左丘明的时候
这样说“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也就是说左丘眼睛失明了之后才写了《国语》
所以这个是视力的意思 比较多
另外一个我们知道
管那个盲人用的手杖叫做明杖
就是起到了眼睛作用的手杖所以叫明杖
第二 关于眼睛的视力的引申
在《易经·乾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大明终始”
“大明”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完全的了解知道万物的终始
是视力的一个引申义
在《乾卦》卦里面
还有一句话叫做“天下文明”
今天我们说文明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有文章而光明
换句话说 我们的人类进化
要靠我们的那些圣贤之文 那些经典
天下有《四书五经》 我们才进入文明
实际上第一个“文”指的是文章
不是一般的文章 是指的那些经典
第二个“明”指的是光明
五经之一的《尚书》 中国最早的文献里面提到
直截了当地跟我们今天用的“明”完全一样
叫做“视远惟明”
是说看得远叫做明
引申的是什么意思呢?
为政者能够监察他的下属的对错是非
所以这是我们“明”的引申的意思 很有趣
现代的大收藏家马未都讲过一件事
说美国的汉学家曾经跟他讲
你们太幸运了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现在的人也能读懂
几千年以前留下来的文字
拼音文字的特点是什么呢?
只要你的发声变了
你的声音变了就完全看不懂(文字)了
它只是标音并不标意
而象形文字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就是我们可以看着字猜 你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有很多的文字
日月山川 几千年是日月山川
现在你看它还是日月山川 我们都看得懂
所以这个是我们文字的一个特殊的优良的基因
-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