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一讲 绪论:课程简介及相关预备知识 >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 教学视频: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下面我们看一下西方心理学家对人的论述
荣格是这样说的
美国和欧洲的共同之处
它们都具备物质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目标
他们都缺乏那种既能表现全人类
又能掌握全人类的关键因素
既缺乏把具体的个人当作所有事物的中心
并以此来衡量一切事物的那种观念
我不知道荣格看了什么
但是这段话特别的有意思
一方面 这是他对西方文明的批评
另一方面 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
一会儿我们讲中国人的特征 非常接近
荣格接着说
仅仅这种观念本身就足以在各个方面
引起最强烈的怀疑和抵制
他们可以把下列观点发挥到极致
以至于断定
与大多数人的价值相比
个人的价值将会黯然失色
这一信念在当今的世界上得到了
普遍的 一致的支持
荣格说
在我看来
当我们理解精神自有源头活水
不必借自于外
以及当我们不管在有无恩宠的情况下
都感到诉诸自己时
我们事实上已经从东方学到些东西了
但我们如果不能处理我们精神的狂妄
以及过度的自我膨胀时
我们仍旧是难以参与此一大事因缘
东方人的精神状态
与基督徒的价值意识大相径庭
抹煞此种事实 一无助益
他说 西方的宗教也是外向的
今天如有人说基督教对世界及肉体深含敌意
或是漠不关心
定是蓄意挑衅
实情恰好相反
好的基督徒是快乐的公民
是雄心勃勃的商人
是骁勇善战的军人
是各行各业中最佳的人选
尘世的财富被认为是基督徒特别的酬劳
在主的祈祷一段中
加在面包前那个形容词“超物质的”
长久以来即被遗漏掉了
不再译出
因为真正的面包才是切题之事
外在型发达至此
人的精神所涵
不可能无一物不出之于外
或肇因于人的教诲
或由于神圣之恩宠
再也没有比这种结果更顺理成章的了
由此观之 认为人在其自身内
即可自行救赎
乃是浮夸狂妄之至
我们的宗教绝不鼓励
心灵自求解脱的观念
但有一支现代的心理学
分析心理学 却看出了
在人的无意识中
有某种过程可以藉着其象征
以弥补意识态度之缺憾与委屈
藉着分析的技巧
这些无意识的弥补作用
得以意识化
因而在意识的态度上
造成转变
我们甚至可以说
此种转变达到了新的意识层次
正常情况下
每一冲突都会刺激心灵
促使其寻求满意的答案
在西方 通常的情形是
意识的观点独断地反对无意识
因为一般的偏见总认为从内而发的
都是较差劲的
甚至是谬误不堪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荣格分析西方人的性格特征
我们看现代的心理学家马斯洛
虽然他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就已经去世了
但是他的心理学被美国人看作
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学
至今对我们仍有着启迪的作用
他是这样说的
第一个和冠盖一切的大问题是造就好人
非常的实在
他接着说
我们今天还不具备
着手建造一个健康世界所必须的
充分有效的 确实的知识
甚至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知识
来教育个体怎样彼此相爱
至少是不能以任何肯定性做到这一点
马斯洛对以他为代表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满足
认为不过是中间的过渡
对他理想的心理学
他模糊的表述为
超越个人 超越人
以宇宙为中心
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
超出人性 超出同一性 超出自我实现
这是他晚年探索的看法
他是这样解释的 他说
没有超越 不能超越个人
我们就会成为病态的
狂暴的和虚无的
要不然就会成为失望的和冷漠的
我们需要某种比我们更大的东西
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
这是就一种新的
自然主义的 经验主义的
非宗教的观念说的
我们看这种说法
我个人认为最接近的就是儒家的说法
中国文化对个人有着特别的重视
这种重视可能已经超越我们今天
离传统文化很远的人的想象
我们看林语堂先生
在他的《孔子的智慧》里曾经说到
说儒家把具体的个人当作所有事物的中心
并以此来衡量一切事物 真是大胆至极
人的标准就是人
林语堂说
儒家所持有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
对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之不管
只是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
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
这种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
人的标准就是人
就凭这条
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性中的善去做
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
并不必在什么神祗上去寻求神圣理想中的完美
先秦儒家孟子讲过人的四端
也就是说端指的是微小的
说恻隐之心是仁之端 仁义的仁
羞恶之心是义之端 辞让之心是礼之端
是非之心是智 智慧 智之端
我们不过是把我们的这些
自然的善的东西发挥而已
这个他叫做良知良能
类似的说法 现在国际上比较有名的一个
藏传佛教的大师叫创巴仁波切
在他的书里面
他非常强调基本的良善
如果我们不能相信人的基本的良善的话
那我们就谈不上任何的修行和转变
他们所讲的基本的良善和这四端是一回事
这是我们人性最可贵的自然的东西
那么林语堂是这样说的
儒家有合乎人情的思想
才演变出以人作为人的标准这条道理
儒家的教育不仅使人发现真正的自我
使人自知 也自然推论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恕道
孔子说他的学说是以恕道为中心的
人的标准就是人
那就无需另寻标准
推己及人就是了
在《孟子》这本书里面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
孟子去见梁惠王
梁惠王问他你有这个
你有什么可以对我有用的吗?
然后他有点挑衅 对孟子说
寡人好色 寡人好货
就是喜欢好东西(有误 当为齐宣王之事)
然后孟子的回答很有意思
他没有说不能好色 不能好货
他就没有纠缠这个问题
他换了一个角度说
他说 你好色好货
你要知道所有的人都好色好货
这是中国式的平等 推己及人
那么林语堂说
哲学是以个人为开端的
亦以个人为归依
个人生活是一切文明的最终目标
这在他的《生活的艺术》
论近人情个人主义里面谈到的
如果讲个人主义的话
可能西方强调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权利
而中国人讲个人主义
更多的是成熟的个人主义
是个人的形成和完成
那么我们看在中国文化里面一个最典型的
与西方不同的地方
就是中医和西医的不同
这个上面能够反映出我们中国人的学问
跟西方学问的完全地不一样
我们讲一个故事是真的
固然我们都知道中医是因人施治
就是说你得同样的病
可是你去找一个医生看的话
同样的病但是治法是不一样的
这个在西医看来似乎是不科学
但是我认为这是真正的科学
或者用现在徐文兵的话来说
中医就不是科学
跟他们不一样
我看过一个报道
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英国的一个政要得了皮肤病
去这个权威的皮肤病研究机构诊断
这家机构认为这种病是不治之症
人得了不治之症
就什么都可以去试了
那么他到处打听
有人告诉他说在伦敦唐人街上
有一个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的罗鼎辉中医
他就去找罗鼎辉
罗鼎辉给他开了个方子
居然只吃了几剂药 皮肤病就好了
他回去肯定是告诉这个英国的这家研究机构
这个英国的这家皮肤病权威机构
有关专家就照方抓药
给这个得这样同样的病的人去看
结果我们中国人肯定都知道 没治好
无奈之下
这些专家就来请教罗中医
罗中医给他们讲了一个道理
就是中医的治病是因人施治
同样的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治法
这个事情经英国的《独立报》报道之后
罗中医的诊所门庭若市
每天早上都有上百人排队候诊
这个故事出自于傅佩荣解读《黄帝内经》里面
所以我们会看到是截然的不同
同样 我知道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就是美国有一个华人的医学专家
这个人研究出一种药能够治疗癌症
对不起 可惜我忘了
这个人他的名字和他的药名
这个药比较有效
后来他就成立了一家公司来生产这个药
取得专利 先是取得专利 接着生产这个药
然后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
他就变成了当时美国华人的首富
你说哪个效率高
我们今天经常会讲效率
中国过去的中医不管再大的医生
他治病就算是神手
他也要用时间来摸每一个人的脉
要望闻问切
所以你看中国古代的那些医生的
那些大医生的传记
你会发现很多人
是累死的
就算那样的名医 那样的高手
他一生挣的钱也抵不上
一个治疗癌症的药的公司上市之后挣的钱
可是他治病的效率是高的
我们今天经常说效率指的是
挣钱的效率 创造GDP的效率
但是很少考虑治疗的效率
所以这是完全不同文化的产物
中国文化对人的塑造是反异化的
辜鸿铭在100多年前的
《中国人的精神》里面说
他说 中国人有着成年人的智能
和纯真的赤子之心
中国人的精神
是心灵与理智完美结合的产物
我们听着很高兴
但是这种状态
是由我们的文化所塑造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是强调整合的
建立在
一方面是古圣人的教导之上
有经典 有形而上的东西
另一方面是常识
常识的特点 它是整体的
而不是分析的 它强调完整
所以这样才会形成我们中国人的
这种理智与心灵的完美的结合
辜鸿铭是这样来解释中国人的精神
他说 这是一种心灵的状态
一种灵魂的趋向
你无法像学习速记
或学习一种语言那样去把握它
简而言之 它是一种心境
或用诗的语言来说
是一种如沐天恩的心境
这种人在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
偶尔还能看得到
但是绝对不是主流了
这是真的是很遗憾
辜鸿铭所说的
中国人是心灵与理智
完美结合的产物
林语堂在其他的地方
也有过类似的说法
他说中国是古老的文化
和年轻的种族
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看他的《中国人》里面有一段
说的很有意思
在一个经历了2000多年
相对文明的 社会生活的国家中
仍然会发生《水浒传》中
描述的那些事情
包括虽不多见
但仍有可能的吃人肉的事情
这个事实本身
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揭示了
这种不可思议的
对抗文明所造成的混乱
从而使社会延续的秘密
梁山泊的宋江 李逵等
一群健壮的强盗
显然是孔子之后15个世纪的人物
然而他们让我们看到的
并不是疲惫不堪的文明的代表
而是文化时代到来之前的
黎明时分 一群欢乐的孩子
那时生活保障还是个未知数
似乎中华民族并没有按照
孔子的说教而变得成熟起来
而是在切实地享受
那个延长了的孩提时代
因此这是我们考虑
关于中华民族种族构成的
一个有趣的问题
作为一个人种
中华民族所呈现的特点
是古老民族的特点呢
还是一个在各方面都还年轻
在种族上远未成熟的
那样一个民族的特点呢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区别
中国人在文化上是古老的
在种族上是年轻的
这是一个当代许多人类学家
都主张的观点
比如说格里菲思·泰勒
根据他的移民区的模式
把中国人划分为
在人类进化最年轻的一层
哈夫洛克·埃利斯也认为
亚洲人处在种族上的婴儿时期
他们在获得专门化的发展之前
仍会保持着儿童时期的适应性、灵活性
以及原始状态的各种纯朴的特质
也许延长了的儿童时期
是一个更好的字眼
因为幼稚
受阻碍的发展 停滞等等
都会引起误解
这一段我们会看到
几千年的文化
我们这个种族依然保持着
灵活性和适应性
包括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
30年的经济起飞的奇迹
这些事情都说明我们依然还是如此
但是我们绝非幼稚
而是那种像辜鸿铭说的
成年人的智能 还有
赤子之心 虽然今天比较少
但依然在发生作用
特别是你跟其他的文化相比的时候
这种感受会非常强
那么你会说
它是哪里来的?
我们刚才说的那么多自我赞美的话
我们很愿意去寻找
它的来历是哪里?
最重要的来历
就是我们儒家孔夫子开始
一开始的教导
一个是中庸之道
另外一个是什么
我们说 儒家会讲
义者 就是正义的“义”
义者宜也 适宜的意思
换句话说 什么是“义”呢?
是你应该做的
墨家讲 义者利也
什么是应该做的呢?
利益 对我有利的事情
这个很像西方
所以我们中国人这种
“义者 宜也”的做法
到了汉代董仲舒那时候
就更走到了极端
叫做“正其义 不谋其利”
“明其道 不计其功”
所以儒家作为一种教育
作为一种文教
一直强调的是
我们真正的内心应该做的
你要去听从它
而不是考虑外在的权威
或者说外在的利益
至少它平衡了我们人类
容易被物役的
那些外在的目标
在《论语》里面有一段特别有名的话
我们大家都知道 叫做“子绝四”
“子”指的孔夫子
哪四样呢?“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什么意思呢?
“毋意”就是不要主观想象
“毋必”就是必须要达到什么
“毋固” 就是不要固执
“毋我” 就是不要自我中心
因此 从那个时代
在孔夫子的时代
在先秦的时代
我们看到孔夫子所表现出来的
就是拒绝教条 不认定的态度
听从自己的内心
以梁漱溟的说法
叫做“一任直觉”
就是听从直觉
他举了个例子 我们看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面他是这样说的
平常的人都是要求一条客观的 固定的道理
就是说你要告诉我什么是对的
然后我就坚持它 照着去做
孔子不是这样 孔子是怎么样呢?
说“孔子全不是这样”
制定这个是善 那个是恶
这个是对 那个是错
这实在是大错
这是梁漱溟解释孔夫子
我们觉得
宋明学家算是能够把孔子的人生
重新提出来的
大体上没有十分的不对
所有的不对
只是在认定外面一个理
而成为极端的态度和固执
他们把一个道理认成天经地义
像孔子那无可无不可的话不敢说出口
认定一条道理顺着往下推就成了极端
就不合乎中
事实是圆的 若认定一点
拿理智往下去推 则成为一条直线
不能圆 结果就是走不通
譬如以这个爱人爱物这个道理
顺着往下去推
必然会到达墨子兼爱
基督博爱的这种作派
再推下去就到了佛教的慈悲不杀
再推去 不单不杀动物
也不能杀植物
以至于一石一木也不能毁坏才对
那么你做得到吗?
你如果不能做到最后的一步
那么你的推理
为什么要中间就断掉了呢?
你要知道不但后来不能推
从头就不应该判定一个道理而往下推
所以孔子主张“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对自己的亲人很亲爱
对于老百姓仁义
对于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爱护就可以
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强调的是
在我的那个内心深处的感受
就是对亲族是要情谊厚一些
那么就厚一些
对于旁人 稍微差一点
那就差一点
对于生物 又差些
那就又差些
对于石木就更差
那就更差点
他说 如果你判断情厚
多爱为定理而以理智往下推寻
把它作为客观道理而秉承之
反倒成了形式 没有真情 谬戾可笑
还不如完全听凭直觉
所以一般人总是要找一个道理
照他那意思看
比如说孔子所谓的“钓而不网”
也就是说去钓鱼只用垂钓 不用渔网
“弋不射宿”也就是说
去射鸟但是不端了它的窝
“君子远庖厨”似乎都是说不通的
既要钓 如何要用网呢?
既不用网 那就不要钓
我们今天的人是这样看
既要弋 就是说要去射鸟
那干嘛不射宿 是吧
既不射宿 不端它的老窝
那你还干嘛要去射鸟
要去猎鸟
说既然你不忍吃肉就不要杀生
既然杀生又何必要远庖厨
一般的人是要讲理的 而孔子是不讲理的
一般人是求其通的 孔子则简直不通
然而结果是一般人之通却成不通
而孔子之不通则通之至
孔子总是凭着他的直觉
他的内心是不矛盾的 是不打架的
而一般的人似乎念念都在讲理
事实上 只讲了一半
要用理智去推理
实际上
最后他做事还是凭直觉
我们的行为动作实际上
都是凭我们内心的直觉去做的
理智是支配不动的
一边自己要用理智
一边自己又不听他的
临时直觉我们的内心
叫我们往哪边走 我们就往哪边去
这种自己的内在的矛盾打架
不过人自己不自觉罢了
所以孔夫子才是真正的
活得自在当下的人
而我们
讲得特别高调的理论
实际上我们根本就做不到
最后我们变得很虚伪
或者内心矛盾
或者装看不见
这个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的内心从我们的古圣贤开始
教导给我们的就是
不矛盾
我们承认我们是普通人
我们做不到不仅要
爱自己的亲人 还要博爱
你要承认你做不到这件事情
那么我们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反倒能做的比较好
理论定得越高
我们实际上不仅做不到
反而会虚伪
反而我们没法有真正的进步
那么在这样的思想
或者说在这样的
文明文化的引导之下
我们会发现
不仅仅中国古代的圣人
而且我们的很多方面
都表现出这种反异化
而整合的心态
看起来起点不高
结果跟其他文化比起来
反倒有相当的优势
那么我们在这里
举一个例子 给大家看一个视频
这个视频很好玩
我想很多的男生会感兴趣
这个视频叫啥
我们放在这个课程的后面
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来看
就是央视的体育在线
曾经拍过一个系列的节目
叫做体验真功夫
这个体验真功夫
其中里面提到八极拳
有一集叫做
八极拳的力量从哪里来
八极拳是出现在清朝的后期
它出现之后
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这个
杀伤力非常的大
换句话说
它的实用性非常的强
以至于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的保镖出自于八极拳的门下
后来的蒋介石 毛泽东的贴身的护卫
都出自于八极拳的门人
这个节目“八极拳的力量从哪里来”
很有意思
它会告诉你非常特别的
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种力量
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说你练拳击
力量从哪里来
说你要去练你的肌肉
你要练你的腰部的能力
你要吃什么营养
全都是分析而来的
八极拳很特别 你去看
它里面一直强调整体发力
整体发力
这种整体发力 它整个的训练
都是让人变成整体发力
就像它里面的
八极拳的掌门人说的
打出去一拳是只有一没有二的
一拳出去整个人也都跟着出去
换句话说
它是全身的力量压在一起
你想想你用的是一个拳打
最多 你用的是
你用的是腰部的力量
而它是整个的力量
它所有的训练
都要靠站桩
确实中国所有的功夫
全都是站桩做基础
在这基础上
把我们身体调整到超越了
一般的这种身体的状态
然后接着训练的是
整合你的所有的力量
至于这里面后面所做的
那个科学的实验 你去看
非常的不可思议
希望大家有兴趣看这个
体会我们中国文化的
即使在这么一个形而下的地方
都有不可思议的地方
如果不在这个文明里面
是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文化的
另外里面还有提到
那个里面客串的那个外国的
拳击运动员叫白保罗
他去体验八极拳的学习的时候
第一件事给了他一张纸(八极门规)
这张纸是学习八极拳
必须所具备的东西
这个可能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
每一个行当当你进入的时候
传统的 我指的是传统的
第一件事强调的是你的德行
你不可把这一门
极其具有杀伤力的东西
去用来维护自我
去用来为自己
沽名钓誉 或者说获取个人的利益
或者去用于不好的目的
这也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
整体的东西
德行和技术 价值
和你的作为是无法分开的
-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