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十讲 诚意 >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 教学视频: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一部分
“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里面是这样注解的
“恶”就是“如恶恶臭”第一个它要读Wu
就是“厌恶”的意思
“诚其意者”是什么呢 “自修之首也”
所以朱熹作为一代儒家的大德 他是这样总结的
“诚意”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最重要的
“毋者 禁止之辞”就是“禁止”的意思
“自欺”是知道为善去恶
心里有 但是没有做的到
这个“谦”字 我们今天读“qian”
但是在古文里面读“qie”
就是“胆怯”的“怯”的那个音
这个古文里面的“慊” 竖心旁一个兼
它是通假“惬意”的“惬”
所以朱熹的注解“谦”是什么呢
“快也 足也” 满足快乐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里面提到说
“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也”是说什么呢
我们做事如果我心里不满足不快乐的话
那么我就丧失了信心和感到很丧气
朱熹解释什么是“独”呢
“独者 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这个意思是说
你有些想法别人都不知道 只有你自己知道
那么朱熹解释什么样的呢
就是“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
“则当实用其力 而禁止其自欺”
朱熹解释这个就是说
修行者知道要为善去恶
应该真的去做这个事情 不要自欺
我们很多人其实我们都知道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但是我们就经常会自欺欺人
所以朱熹讲的就是这个地方 你要小心
首先我们看“诚意”就是不自欺
它指的是忠于真相
我们说 人对外在事物的认识
第一步是进入到意识系统
我们所用的是感觉 其次才是判断
感觉与事实相符判断才能正确
因此首先要有老实的态度 实事求是
一是一 二是二
孟子在他的书里面提到过
他说“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一种聪明人
就是他能够歪曲事实
写《围城》的特别有名的大学者钱钟书
在他早年的一本小书叫做《写在人生边上》
里面有一些非常幽默又很精辟的说法
我们看看跟我们说的这个有关系
就是自不自欺的问题
他是这样说的
色盲绝不学绘画
文盲有时却谈文学 而且谈得还特别起劲
又说认识字的人未必不是文盲
有几位文字语言专家 看文学作品的时候
往往乌烟瘴气眼前一片灰色
其中一个说:“文学批评全是些废话”
“只有一个个字的形义音韵 才是确实性”
钱钟书评论是这样说的很好玩
他说 好多文学的研究者
对于诗文的美丑高低 竟毫无欣赏和鉴别
但是 我们只要放大眼界
就知道这不值得少见多怪
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 恰等于帝皇的时代
看守后宫 成日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
虽有机会 却没有能力
无错不成话 非冤家不聚头
不如此怎么会有人生的笑剧
这是他的《写在人生边上》的一篇文章
叫做《释文盲》
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恶臭 不知道好色
忠于真相 不自欺
感受是真实的 非常的关键
它是形成有关好坏 善恶 美丑判断的基础
-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