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3991

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六讲 止于至善 >  6-5知止而后有定 >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

返回《儒家修身之道》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在线视频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

下一节:第六讲公共思考题

返回《儒家修身之道》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这个我们讲完了

下面原文是这样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这看起来很简单

在这儿我们要单独讲一下

“止”和“定”的问题

为什么要讲这个呢

主要的原因是

不可思议 现代讲《大学》

有很多是修行的人来讲

一看到 “止”跟“定”

然后他们就往禅定上去解释

就是“止观”的“止”

然后“定”又是“定力”的“定”

我认为这个讲法不是儒家的原意

儒家的精神或者说思想有一个特点

它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里面的修行

所以可能他们有一些人去修禅定

但是在这里不是这个意思

这里面的“止”

更多的是我们中文里面

传统上的用法

我们先看一下

历史上“止”的不同的用法

还有“定”

然后我们再来解释

为什么它应该是“停止”的意思

或者说“依止”的意思

而不是那个“止观”的“止”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的《大学》里面

他是这样解释的

他说“止者 所当止之地”

就是说你应当停止在那个地方了

这是什么呢?

“即至善之所在也”

“必至于是而不迁”的意思

他说的这个是对的

就是说“止于至善”的那个“止”

就是到此为止 没有再好的了

所以“知止而后有定”

这样顺下来

我们看在最早的《尚书·益稷》里面

是这样说:“安汝止”

什么意思呢

《孔传》里解释说

你应该先安放好你的好恶所止

或者说 我们说先要定下来

你的好恶是在哪里

所以我们是价值在先的文化

《正义》里面说

“止谓心之所止”

“止”是什么意思呢

心所停止的地方

今天这个词在我们的

现代汉语里面几乎不用

偶尔我们在佛教里面能听得到

比如佛教里面有的人会说

依止于谁来修行

依止就是说我依靠他

止于他的意思就是说

我不再去找别人了 明白吧

或者说 修行依止于某一个经典

比如说我依止于《金刚经》

或者是《华严经》

意思是说 我依靠它 我止于它

我就不再去看别的了

至少这一段时间是这个意思

这个“止”是这个意思

在《老子》里面还有说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所以我们今天很少谈这个“止”的意思

但是在古文里面用得很多

在《诗经•墉风》里面说

“人而无止” 意思就是说没有礼节

“止”指的是容止

容貌的容 停止的止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举止作派

所以说“无止”的

指的就是没有礼节

《孝经》里面讲“容止可观”

就是我们刚才说这个

容貌的容 停止的止

“容止可观”是指的一个人的举止

他的做派 他的表情都非常的美好

《世说新语》中

《容止》有三十九篇

你猜猜是什么意思呢

你可能想象不到

是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候

文人名士中的美男子

《容止》篇 三十九篇

那么我们看“止观”的“止”

跟这个有很大的不一样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梵文里面的“奢摩他”“三摩地”

意思就叫“止寂”或者“禅定”

它的意思是说

“止息妄念 专心一境”

在中文里面

当时的翻译就用了这个“止”

就是“止于至善”的“止”

或者说停止的止

这个是没有错的

我们下面看

“谓止息妄念 专心一境”

“止观”的“观”

梵文的发音是“Vipasana”

意思是在止的基础上所发生的智慧

禅宗从体用关系的角度

阐述止观即是定慧的学说

说“定是慧之体 慧是定之用”

止观是因 修止观成就了得到的果

就是定和慧

也就是佛法里面说的

“戒定慧”的定慧

比如在《心经》里面

我们知道 大家很多人都会背诵《心经》

第一句话就是“观自在菩萨”

这个“观”指的就是

“止观”的那个“观”

也就是说 是在修禅定的基础上

形成的智慧

他已经有那样的大智慧

已经完全自在了 这样的菩萨

所以我们要知道 止观在历史上

曾经是这样用的

但是我们再次所谈到的这个“止”

是在佛教传入之前

它是停止的意思

在这之前谈到关于禅定的那种状态

道家是这样说的

老子的书里面说“致虚极 守静笃”

这样是谈到关于修“止”的那些东西

那么第二个呢

“定” 也不是指的“禅定”的“定”

它指的是什么呢?

决断的意思

这个词在我们今天依然是活着的

比如说定方针

说这个人有定见或者说定谋

就是决定谋略

还有唐朝贾岛的诗

比如“始欲作‘推’字 又欲作‘敲’字”

就是我们都知道很有名的

那个典故“推敲”

然后他说“炼之未定”

就是没有决定

因此这个定不是禅定的定

是什么的定呢

在京剧里面有一段

特别有名的“空城计”

诸葛亮站在城门上对司马懿说

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

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两个

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那个“心不定”的“定”

不是“禅定”的“定”

这是关于定

那么第三个词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是什么意思呢?

朱熹解释“心不妄动”

就是不乱动

“静则能安”

安是什么呢?

内心和好 没有争执

没有矛盾叫做安

“安而后能虑”

当你的心没有矛盾

没有疑惑的时候

你才能有虑

“安而后能虑”

这个“虑” 古文里面的意思

就是精思 深入地思考

非常精准地思考

“虑而后能得”

在这样的思虑之下 你才能所求有获

所以朱熹解释说 “圣人之止 无非至善”

“学者于此 究其精微之蕴”

“而又推类以尽其余 则于天下之事”

“皆有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

所以我们在这解释清楚

这个“止”不是禅定的意思

是停止、依止的意思

定指的是决断

而不是“禅定”的“定”

那么在这为什么说“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一直到“虑而后能得”?

这需要我们对社会的文化有所了解

你会发现 在我们今天

因为没有这种至善的知识

因此我们不停地在寻找

今天流行这样的伦理道德

明天流行那样的伦理道德

然后不停地在抉择

以至于你根本无法静下来

也没法安心

所以也无法思虑

得到真正你想得到的东西

只有当我们今天

比如说一个文化里所有的人

达成共识

对于人生有一个定见之后

也就是说我们在至善的前提下

我们都有了共同的这种依止

那么我们才谈得上有定力

我们今天的人没有定力

就是我们不知该止于哪里

比如说我们都在追求金钱

知道金钱是靠不住的

可是我们说精神又怎么样呢?

是否真的去追求精神呢?

所以我们今天会看到的

最典型的就是整个社会的没有止

因此也就没有定力

“知止而后有定”

讲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

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当我们知道应当止于至善之后

你心里有了定力

你就知道该做什么

你能安静下来

可是如果社会价值观混乱的话

就像我们今天一样

我们没有共识

社会的价值观四分五裂

每个人都只持有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部分

因此整个社会就没有止

因此表现出来 我们心里都不安

也就没有定力

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

我们必须要寻求共同的价值观

达成共识

任何一个文明从混乱走向秩序

一个重要的标志 就是寻求共同的价值观

然后我们才能使一个社会往前走

才能使每一个在这个社会里面的人

都很安定

比如说 我们今天最糟糕的事情

举一件小的事情

男人想要找什么样的女人

女人想找什么样的男人

我们无法达成共识

因此我们心里都不踏实

我们经常会做对自己最有利的

我是一个传统男人

那意思就是说:我要你最好不要工作

你要听我的 在家里面做家务

可是当他到了40岁

他突然发现 他看到了爱情

这个时候他又会说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那么你到底要用哪个

来作为你的价值观呢?

我们如果一切都按照

对自己有利来做的话

所有的人都这么做的话

那么我们几乎就是两个人在一起

然后我们都拿对自己最有利的

简直就是在博弈 不停地博弈

人心是受不了的 社会也受不了

最后这种博弈必定会导致丛林法则

所以在我们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面

这个“止于至善”

也就是说那“五教”是贯通几千年的

不管别的价值观 社会风俗怎么变

但是这是最后的(基石)

所以即使到今天

我们很多人在判定

一个朋友是否可交的时候

有一些人会有这样的一个标准

就是看他是否孝顺父母

这几乎是最后的标准

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

我们会有一个假定很有意思

如果他孝顺父母的话

他坏也不会坏到哪去

不是说这个人一定好

但是他不会坏的太过分

所以对我们来说

如果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文化

不停地动荡的话

我们无法寻找到“安汝止”的东西的话

是非常可悲的

下面原文是

知本末先后 则近道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是大人人格结构的三个不同的维度

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而不是从属的

有的专家把至善解释为

要把明明德和亲民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这是没有错的

但是以先秦儒家的这种宏观的

中庸的作风的话

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有的专家把至善解释为

要把明明德 亲民

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我个人认为

逻辑上是可以这样解释的

但是作为先秦儒家的话

我认为不是这个意思

这三者是并列的

“止于至善”是价值理性做出的伟大的判断

知道了道路和目标

就不必在痛苦和黑暗中去摸索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的基本的共识

儒家修身之道课程列表:

第一讲 绪论:课程简介及相关预备知识

-1-1课程简介

--教学视频: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教学视频: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教学视频: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第一讲思考题之1

-第一讲思考题之2

第二讲 参考书

-2-1必读书(一)

--教学视频: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教学视频: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教学视频: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教学视频: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教学视频: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教学视频: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第二讲思考题之1

-第二讲思考题之2

第三讲 儒家修身之道总论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教学视频: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教学视频: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教学视频:3-3大学

-3-4大人(一)

--教学视频: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教学视频:3-5大人(二)

-第三讲思考题之1

-第三讲思考题之2

-第三讲思考题之3

第四讲 明明德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视频: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教学视频: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教学视频:4-3明明德(二)

-第四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四讲公共思考题之2

第五讲 亲民

-5-1 亲民与新民(一)

--教学视频: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教学视频: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教学视频: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第五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五讲公共思考题之2

第六讲 止于至善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教学视频: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教学视频: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教学视频: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教学视频: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

-第六讲公共思考题

期中考试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第七讲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个人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教学视频: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教学视频:7-2教化的社会、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教学视频: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第七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七讲公共思考题之2

第八讲 自我完成与超越个人之路(上)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教学视频: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教学视频: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教学视频: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教学视频:8-5意识程度的差异

-第八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八讲公共思考题之2

第九讲 自我完成与超越个人之路(下)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教学视频: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教学视频: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教学视频: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第九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九讲公共思考题之2

第十讲 诚意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教学视频: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教学视频: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教学视频: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教学视频: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教学视频: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教学视频: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教学视频: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第十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十讲公共思考题之2

第十一讲 君子的修行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教学视频: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教学视频: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教学视频: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教学视频: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教学视频: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第十一讲公共思考题

第十二讲 正心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教学视频: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教学视频: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教学视频: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教学视频: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教学视频: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第十二讲公共思考题之1

-第十二讲公共思考题之2

期末考试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

教学视频:6-5知止而后有定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