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十一讲 君子的修行 >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 教学视频: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下面我们看 “圣人之容”是什么样子的
温良恭俭让这些词我们今天好像并不流行
我们今天流行的词都是很负面的词
比如说 像美食家不叫美食家 叫吃货
在我印象里 我小的时候说吃货是骂人的话
你个吃货 也就是说除了吃什么都不懂
就跟饭桶是一个意思
还有两个人争斗 互相有争执
我们今天叫撕什么什么
全社会流行的全是负面的这些词
这些负面的词代表了你负面的心态
我们经常说要有正能量
语言就代表了你内心的状态
我们今天社会上使用了太多负面的词
屌丝 很多词我觉得太难听了
我们缺乏那种很美的语言
我们今天的人好像说不出来
我们好像说难听的话大家很开心
如果有一个人说很美好的语言
只有两种结局
如果是自己人的话 我们觉得你装
如果是外人的话 我们就崇拜
所以你会看到 一个美国人 一个欧洲人
很有礼貌的话 哎呀 瞧瞧人家
然后我们就自卑
如果我们自己的人说点那样的话
我们说 你在装什么呀
我们都是一群小人 基本上是这样
那么这个温良恭俭让
最早是被革命给抛弃的
我们都知道 毛泽东有一段语录特别有意思
说革命怎么怎么样 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
所以几十年的革命 几十年的战争
再加上三十年的只追求经济和GDP
我们对温良恭俭让早已经忘记了
可是你遇到这样的人 只要不是你熟悉的人
你都会觉得特别的美好
所以我们今天的社会 最简单地讲
从小孩开始 我们需要教养
我们的成年人 你会发现很多人的礼貌
仅仅是针对上级
针对对他有用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人的话
他可以完全的没有礼貌
完全的冷脸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状态
实际上我们今天强调要用什么制度建设
可是有法律没人执行
我们有制度没人照着做
所以关键是个人 教育来得慢
但是它是最管用的 它是最没有后遗症的
有了好人 坏的制度也不可怕
有好制度 没有人去执行 什么用都没有
所以不要幻想到外面去找解决办法
我们都自己来检讨自己吧
我们检讨好自己 教育好儿女
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好
下面看 温良恭俭让是什么
程伊川 就是宋代大程子的弟弟(二程子)
他说 温良恭俭让是什么呢
“圣德之光辉 接于人者”
一个达到圣人德行那样的人
我们说 他必有光辉 发露于外在
就是你能看得到
当他跟人接触的时候
你一定能够感觉到 就是温良恭俭让
下面他是这样解释的
他说“柔不为物辱 刚不为物惧”
一个君子性格也是各式各样的
他有可能很柔和 但是绝对不会为外物所辱
他有他的底线 不像我们今天的人没有底线
“刚不为物惧”
一个君子性格刚强 他不会因为外物而恐惧
想想我们今天有多少恐惧
每个人心里怕不成功 怕得罪谁
然后怕什么都拿不到
所有的这种心理的问题 很多都跟这个“惧”有关系
下面接着说 “其惟温良恭俭让足以名之乎”
那么怎么样来形容这种
“圣德之光辉 接于人者”呢
“柔不为物辱 刚不为物惧”
只有一个词来形容 就是 温良恭俭让
足够来说明了
你看他下面接着说
他们那个时代这样的人很多
所以他很容易解释
他说一个人 “清可为也”
就是清很容易做得到
你可以说 清秀的清 清廉的清
清 可以做得到 而“难于温” 真的是
你看一个人 我们说
大部分一提到清的话
就是有点酷 有点冷的感觉 对吧
但是他这个不一样 他清但是带着温和
让你很舒服 你感觉很温暖 他还清
这样的性格 这样的德行
他说“温者清和之发也”
“和可为也 而难于良”
就是说温和待人可以做得到
但是最难的是良 良是什么呢
“易直之发也”
什么叫“易直之发也”呢 平易正直
一个人平易其实并不难 同时还要正直
这种品质在我们今天恐怕是很难见了
真的很难见 又要平易又要正直
那么他下面接着评论
说“本无辱人之心 貌如之何而不恭”
我本来就没有心里想要去侮辱别人
或者说想要欺辱别人
那么我外表当然怎么能不恭敬呢
“本无侈泰之心 用如之何而不俭”
我本来心里就不喜欢奢侈的
追求那些东西
所以我表现出来的日用 肯定就是节俭的
“本无竞强之心 行如之何而不让”
“竞强” 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竞争
在中国过去 竞强之心不是什么好心
那你说 那人怎么会有进步呢
那有上进之心来代表这个意思
我们今天学了很多西方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
可能这一段文化 时间不长就会改变
但是 今天我们的人把它看的太认真了
所有学来的东西都不问个为什么
而且也不允许别人问个为什么
好像就应该这样 比如说竞争
如果你说竞争不好的话 他们不能接受
觉得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我们今天对很多的流行文化
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其实根本不是
我们还是会喜欢一个礼让之人
如果你的同事 如果你的亲人里面
这种没有竞强之心同时很上进
又能有让的这种风度
你想想
我们其实很多做事成功的人就是这样的
不一定都是靠竞强才成功的
尤其在聪明人成堆的地方
那么这种竞强之心呢 我认为
可能过一段时间 我们就受不了了
人就会疲惫 然后慢慢会放弃它
这段解释这个温良恭俭让
下面接着来说 “至于此”
我们看前面解释了那么多
那么说“至于此则泰然矣俨然矣”
就形容君子的外表很泰然
“泰然” 我们今天不单独用
但是连起来叫“泰然自若” 很淡定
一切都很从容自在
“俨然”就是一个人比较威严
所以说“其泰然也 岂不如春”
一个泰然自若的人给我们的感觉
就是像春天一样的温暖
“其俨然也 岂不如秋 岂不容止可观”
我们前面解释过
“容止可观” 指的一个人的外貌
他的样子 非常让人可观 非常的好
“岂不威仪可象” 就是前面我们讲的
一个人的外貌 非常的威仪
“可象”这个词可以理解成动词
就是我们想要像这个样子
“岂不和乐” 又快乐又和平
“岂不莊敬” 又庄重又恭敬
“远暴慢不足道也”
暴 有时候念bao有时候念pu 念bao也可以
他们离那种“暴慢”非常的远
这些事情根本就不足道
这个“慢”我们今天用得少
指的就是 佛教里讲
“贪嗔痴慢疑”的“慢”
它跟骄傲相比
“骄傲”是自己觉得自己好
“慢”指的是别人不如自己
“暴”我们知道那种刚暴的性格
“慢”是看不起别人
“远暴慢”这些都“不足道也”
“远鄙倍不足道也”
就是那种庸俗 不仅仅庸俗
而且还是那个 说下流有点过
就是比较恶俗的样子 这些都不足道了
“夫容貌如此诸弟子岂不能学以致之乎”
如果你的老师是这样的容貌 温良恭俭让
他的弟子一定会学到
我们说的容貌不是指的长相
古人讲这个容貌 或者讲这个“容止”
指的都是带表情的 甚至带动作
也就是说他整个的样子
其实我们会看到 今天我们也一样
一个老师 一个导师
如果有非常好的举止的话
很有风度的话 他的弟子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老师 一个导师是什么样子
他的弟子就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今天我们很多的年轻人会崇美
有很大的原因 我觉得是我们
上一代的长辈做的不够
没有提供一个好的样本
没有一个提供一个好的榜样 给人学习
说学习有点过 其实应该说是模仿
不要听到模仿和山寨 就觉得不好听
在这些地方 做人上没有什么可以创造的
就是模仿
你看到一个人 特别有风度
你就会去学他
比如说 我记得我看过一个物理学家的传记
好像讲的是美国的那个
研发原子弹的 叫什么我忘了(奥本海默)
讲他一个习惯
好像是喜欢手拿烟斗 说话特别有风度
结果呢 就在他的那个周围
他的很多学生 那个学校里的很多人
都手拿烟斗 其实也不抽
就是喜欢他的导师 他的教授那个样子
这个很重要 我们今天不能责怪
年轻人的崇美 去西方
很大的原因
我们的长辈没有做出榜样
我们的长辈 包括举止做派上 容止上
都没有让年轻人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这个是非常失败的地方
当然我们长辈也有优点 比如说吃苦耐劳
比如说 不甘居人之后
这些他们也都学到了 可是不够
从教养上 从君子的风度上
我们长辈真的是很差劲
换句话说 这帮长辈
就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
说这个有点攻击人
其实我也是六十年代出生的
所以我更了解他们
“盖有忿懥之心者”
“懥”读zhi 指的还是怒的意思
“忿”是怒的意思 “懥”还是怒的意思
一个人的内心有愤怒的话 “必不温”
就是说他外表不是温和的
“有忮尅之心者”
“忮尅”指的就是好胜 还有好跟人作对
一个人有好胜之心 老想跟人作对
一定是居心“不良” 说居心有点过分
也就是说
至少他的外表看起来 不是那样的良善
就是那种“易直” 平易正直 这个没有
而“有欲上之心者 必不恭”
一个人总想要跨过领导
然后迈到上面去 一定是一个不恭敬的人
他的外表一定是不恭的
“有骄人之意者 必不俭”
这种人不会节俭
“有物我之心者 必不让”
“则温良恭俭让其惟圣人能之乎”
所以 你会看到他这个对比的说法
小人和君子的差异
我们就看的很清楚
你去对照生活当中
虽然你的长辈不能给你提供很好的
温良恭俭让的 直接去模仿的标本
但是我相信你内心
有基本的良善 有基本的向上的心
有一些人天生就是要做这样的人的
虽然长辈没有做榜样
但是你可以通过读这些书去揣摩
看看身边偶尔出现那样的人
你一定会找到榜样的
而且在你这一代人身上意味着我们中国的未来
一点都不夸张
历史走到一个转折点上
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就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
不是说可以选择的 是无可选择的
就是你个人做得好 中国就好
你个人做得不好 中国就不好
就这么简单
-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