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八讲 自我完成与超越个人之路(上) >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 教学视频: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达到自我意识人的表现
第一条就是 他的内在是和谐统一的
形成了个人的鲜明特征 自我已经完成
什么意思呢?
内在的和谐统一 比如说最直接的
我们经常会感到不和谐统一的是什么呢
情感与理智
对这样的人来说
他认为对的 就是他想要去做的
他想要做的事情 就是他认为对的
不会像我们整天在颠三倒四
说我们很纠结 这个事情我想去做
但是它不是好的事情
然后一件好的事情 我一点都不想做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人不一样 达到自我意识的人
至少在理智和情感上没有矛盾
他的内在是和谐统一的
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是一致的
所以他就没有矛盾 没有那么多的纠结
我们很多的心理活动都花费在
这种矛盾和不断地去思考上面
我们看欧洲语言的“个体“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刚才说他已经形成了个体
以英语为代表 比如说个体:Individual
这是它的名词 怎样成为个体呢?
或者说“使个体化” 就是动词Individuate
叫做赋予个性 使个体化
“In-”是不可 “dividu-”是分割 “-ate”是使其成为
所以凑成这个词就是
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人的过程
这叫做完整的个人
我们今天对这个感受不明确
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很多内在的矛盾
我们今天有很多流行的语言来说这个词
就是说我们自己内在很纠结
我们的内在感到很被动
没有行动力 没有行动力的标志就是
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人
你的内在有这个想法 有那个想法
它们之间在打架 我们的内部在打架
所以你就没有办法采取行动
你一会有这个想法觉得对
一会那个想法觉得对
今天想要这个 明天想要那个
我们觉得自己应接不暇
所以我们就拿不了主意
因为你不是个体
记住 个体不是因为你有一个身体 你就有个体
精神的个体意味着
它是需要靠努力才可以形成的
所以英文这个“个体”很有意思
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就是你成为不可分割人的过程
你的理智跟情感是不可分割的
你的学习来的个性 你的学习内容
和你的本能是一致的
你的意识和潜意识是一致的
你想这该多么带劲
我们没有纠结 我们不需要拖沓
我们看到一个事情
我就知道这个是否适合我
然后我觉得适合我 刚好是我能做的
我不能做的我也没有非分之想 该多么带劲
今天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状态
我们已经习惯于内在是矛盾的 是打架的
因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我们很多人认为内在的矛盾或者说悲剧
是深刻的表现 错了 这不是深刻
它真的就是一个悲剧
比如说像哈姆雷特
他不停地在想“To be or not to be”
这个真的不是深刻 这是悲剧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什么呢
他是有行动力的
他做了决定他是不会改变的
他的内在是一致认可的
或者说一致不认可一件事情
像哈姆雷特那种“To be or not to be”
正如那个悲剧一样
它是很痛苦的过程
对于一个已经成为个体的人来说
一个个体已经形成的人 很难会有那种状态
我们对于事物是有决断力的
不会被环境或他人所决定
所以反倒是如果是一个完全的整体的个人
是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的
我们在这所说的个体化的个体
是心理学上的意义
与政治和社会领域里面的个人主义概念上的
个人的意义是不相干的
它是指个人的形成
在现代心理学上意义比较接近的
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
在中国传统里面
个人通过不断地修身达成自我的完成
比较接近的是“君子”的意思
我们再强调一下
一个个体的内在的和谐统一
指的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
情感与理智、本能与学习没有矛盾
是统一的 是一致的
而且还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今天我们看到的心理学数据里到处谈整合
指的都是追求这种内在的和谐统一
刚才我们说的是达到自我意识的人的第一个特点
就是说内在和谐统一形成了个体
那么第二个方面 具备自由意志和行动力
他的知行是合一的
他有能力去做事情
我们今天更熟悉的是犹豫不定
拿不定主意 纠结
这个是完全不相干的
第三个方面 这样的人具有忘我与利他的倾向
怎么讲呢?因为他的自我已经完成
他可以超越自我的立场
他可以就事论事 把自我放到一边
因此我们中国传统上的说法叫做“赤子之心”
西方人的说法叫做“具备孩子般纯洁的眼睛”
第四个方面 他所具有的能力是明辨是非
并且具有前瞻的洞察力
也就是说我们具有一定的预知力
而且这种人 需要的话他完全可以特立独行
不怕与其他人不一样
我们大部分人害怕跟别人不一样
这个是不独立的表现
自我没有完成的表现
当然这种自我完成的人
他不一定要特立独行
需要的时候他可以特立独行
也可以与大家合在一起
具有“自知之明”是最重要的特征
这种人是少数的优秀分子
不要以为人人都可以达得到
少数的优秀分子
个人的形成不比制造物要容易
(而是)要难的多 需要时间
基本上中年以后才有可能
依照马斯洛对实际人物的研究
四十多岁是最低的限度
否则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尚未完全展开
所以就谈不上(自我完成)
这种自我完成的人 与中国过去的“大人”
就是我们中国人喜欢说的“大人”的德行
我们前面也专门讲过
与“大人”有些相象
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
中国过去的“大人”更加强调
不仅自我完成 还要对他人负有责任
中国人还有一个特点
林语堂在说中国人性格的时候
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当然他所说的时代是最后一代的中国人
现在没有了
他说:中国人的性格“老成温厚”
这是炎黄子孙独一无二压倒一切的特质
今天你可能在个别的人身上能见得到
但是绝不像他那个时代那么明显
他说:一个老成温厚的中国人
在任何情况下都安之若素
不仅完全知己 而且完全知彼
完全知己就是我们说的有自知之明
完全知彼对他人非常的了解
所以我们说 这样的人是具有相当智慧的人
那么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呢?
-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