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儒家修身之道 > 第六讲 止于至善 > 6-4仁者无忧 > 教学视频:6-4仁者无忧
我们下面看
人的社会性是与生俱来的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认识人和事物
还有一种是从关系的角度而非个人
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最典型的
即使到今天
可能传统文化在我们社会上
已经很淡漠
但是我们依然习惯
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个人
而不是从个人来理解个人
这种理解可能要更深刻一些
比如孔夫子说“仁者无忧”
“仁”这个字在中文里面是一个组合
我们经常会说“二人”
两个人在一起才谈得到“仁”
所以与人相处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抑郁的问题 神经症的问题
以及一些犯罪
更深一步引申到犯罪的问题
12世纪印度的回教大德鲁米
他说过这样的话
抑郁源自于无礼和不肯赞美别人
所谓的无礼 正是导致抑郁的自恋
或者变态的骄傲心态
想想我们今天
我们是否会看到美好的事情
就脱口而出地赞美呢
我们更多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的同行获得第一
获得奖杯的话
除非他是你特别好的朋友
想想我们个人心理是什么感受
你会看到 我们今天的社会
缺乏的恐怕正是那种互相的敬
互相地让对方高兴
就是孔夫子讲的 圣王来治天下
当你尊敬一个人的君王的时候
他的臣子会高兴
当你尊敬一个儿子的父亲的时候
他的儿子会高兴
我们今天可能从来不从这种角度考虑
所以我们今天社会
发明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
任何一个词的出现绝非无缘无故
一定是我们有共通的感受
才会有一个流行的词来表达
这个词很负面 叫做“羡慕嫉妒恨”
就是我们说的这种无礼
它很容易导致抑郁
当然不是所有的抑郁
都是由于无礼造成的
今天我在微信上看了一篇
有意思的文章
讲的是和睦的人际关系
对人的寿命的影响
很有意思
这里面提到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
花了20年的时间研究发现
影响寿命的决定性的因素中
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
他们说 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
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还要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
有一项正在做的跟踪调查
对268名男性做的跟踪调查发现
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需要的
就是和别人的关系
缺乏社会的支持对于健康的危害
与吸烟和不运动不相上下
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
做了一项长达25年的
人格与心脏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
心胸狭隘、名利心重、敌对情绪强的人
死亡率高达14%
而心胸开阔、助人为乐、性格随和的人
其死亡率仅为2.5%
心脏病的发病率
前者也是后者的五倍
分析其原因
他说 人际关系不好
令其心里充满着愤怒、怨恨、敌对
和不满的情绪
会导致交感神经时常处于亢奋状态
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也会分泌得过多
与此相反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个案
据报道 格鲁吉亚有位农妇
活了132岁零91天
在她130岁的时候
记者去采访 问她长寿的秘诀
她的回答是
首先 是家庭的和睦
所以人际关系的和睦
绝不是简单的一个快乐问题
它会对我们人有特别大的影响
美国有位生命伦理学教授
通过研究发现了回声的本质
美国人很有意思
像我们中国人直接就是说
叫做报应
你对别人做好事
你就有好的回报
你对别人作恶你就有坏的回报
你对别人态度不好
别人对你态度也不好
中国人用特别简单的词汇
来解决这件事情
也可能在英语里面
这种事情没有适当的词汇来表达
因此美国一位研究
生命伦理学的教授
他说发现了回声的本质
他说付出与回报之间
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的秘密
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
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
向此人返还
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
自己浑然不知
实际上很多的抑郁症、神经症
跟我们现在的文化有特别大的关系
就像我们前面曾经讲到
一个人在儿童时期
父母对待他 会影响他对世界的看法
上世纪美国杰出的精神分析思想家
卡伦·霍尔奈在她的著名的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本书里面指出
神经症本质上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病态
早年她持有弗洛伊德的本能的理论
在说明她为何放弃
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时候
她说我首先是从人际关系中
看到神经症的核心
它们实际上是文化环境的产物 而非本能
尤其是因为阻碍了儿童心理
自由成长的环境因素造成的
孩子未能培养起
对自我和他人的基本信心
这种基本信心
对他人 我们指的是相不相信人
对自我的基本信心
指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肯定
也就是说像前面斯科特·派克说的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种东西不一定
他会用这个话说
但是他自己会表现出来
就是说 你是否对自己有信心
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不仅有创造性
还有强烈的冒险的精神
充满了自信
所以如果早年这些
对自我的信心和他人的信心
没有培养起来
相反却产生了一种基本的焦虑
你想你对自己没信心 对他人没信心
这种状态下
人就会有一种背景在心理上
什么样的背景呢
就是做任何事情你都有一种焦虑
这种基本的焦虑
使一个孩子面对世界的时候
他或强或弱都会带有不安的感觉
就是我们今天特别流行说的
缺乏安全感
霍尔奈是这么解释基本焦虑的
她说我将之理解为
面对潜藏敌意的世界的
孤立感和无助感
也就是说你觉得周围的世界不安全
随时都有敌意
因此你感到很孤立也很无助
为了把这个焦虑压到最低限度
人受不了不停的焦虑
所以一般都会让自己
看起来似乎没有焦虑
实际上是压低
压低呢 这是我们的分析
其实本人可能是感觉不到的
就是潜意识
压低焦虑之后就产生了
或者迎合或者抗拒
或者远离他人的自发的动力
就是为了压低焦虑 我去迎合别人
这样的话
我们会跟别人似乎
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关系
或者说 我主动地抗拒
或者说 我远离他人
结果这三者就变成了
他的强迫性的需要
也就是说 我们说
神经症的基本的焦虑
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
他不能客观地对别人的行为
或者是言语或者是态度
产生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反 他是要压制他的基本焦虑
那么自动地会去
做出这种可能在别人看来
不可思议的这些事情
霍尔奈说 这种基本焦虑
在童年的时候 一旦形成
它就是神经症的最好的温床
美国的李文森在
《癌症的病因与预防》的书中说
如果我们把癌症比作蛋糕的话
那么癌症蛋糕上的那个“精神切片”
我们都认为这个切片
只占到整幅画面的20%
而不是整幅画面
但它却是非常重要的成分
肯·威尔伯是美国
著名的佛教徒和心理学家
他有一本很畅销的书
叫做《恩宠与勇气》
讲的是他跟他太太
他太太得了癌症
在共同生活的那几年当中
他们借着对癌症的治疗
同时对人性有了更多很深刻地认识
他在评论李文森这本书的时候
他说 他的理论是
那些很难跟人产生联系的成年人
比较容易患癌症 或者说得绝症
什么叫“很难跟别人产生联系的成年人”呢
我们看美国电影 这种人特别多
拒绝别人的帮助 好像很独立
或者表现出来
比如说特别的孤单的宅
他是这样说的
他们通常都会有过度个人主义的倾向
过分的自制、从不求助于他人
凡事总想靠自己来完成
因此所有的压力都会堆积在自己身上
又因为无法向他人求助
或者允许自己依赖他人而获得纾解
这种积聚的压力无处可去
如果再具有癌症的遗传基因
压力便很自然的会转化为癌症爆发出来
所以 我们说人际关系
不仅仅是一个人际关系
它会直接影响我们生命的质量
我们人天生是社会性的
这是跟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
不是可有可无的
那么我们看
中国人所讲的“至善”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总结
因此对我们今天来说
即使我们做不到“至善”
但是我们知道什么是“至善”
就不会使人产生
因为人际关系紊乱
而导致的精神问题
人际关系的紊乱
也是由于社会价值混乱造成的
但是这个问题
我们放在别的地方再谈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人际关系对人是至关重要的
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是需要学习的
不是与生俱来就会的
-1-1课程简介
--相关资料
-1-2儒家是一门知识而不是宗教
--相关资料
-1-3中国文化是反异化而重整合
--参考视频
--相关资料
-2-1必读书(一)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2必读书(二)
--必读书
--深入研读
-2-3扩展阅读(一)
--扩展阅读
-2-4扩展阅读(二)
--扩展阅读
-2-5扩展阅读(三)
--扩展阅读
-2-6扩展阅读(四)
--扩展阅读
-3-1儒家心性之学(一)
-3-2儒家心性之学(二)
-3-3大学
-3-4大人(一)
--html
-3-5大人(二)
-4-1三纲领之间的关系
-4-2明明德(一)
-4-3明明德(二)
-5-1 亲民与新民(一)
-5-2 亲民与新民(二)
--html
-5-3亲民 “兼具教养义”
-6-1家庭问题和缺乏爱引起了许多现代社会问题
-6-2爱的知识——礼
-6-3人生要道——至善
-6-4仁者无忧
-6-5知止而后有定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中考试
-7-1政治与伦理的结合
-7-2教化的社会和尚文不尚武的文化
-7-3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
-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教学视频:7-4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及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突破转折
-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教学视频:8-1自我的完成:传统儒家与西方精神分析的见解
-8-2意识的四种形态
-8-3达成自我意识的人的表现
-8-4相对意识:我们目前的状况
-8-5意识程度的差异
-9-1中华民族是由个人主义者组成
-9-2现代西方超越个人的追求与问题
-9-3中国传统的超越与政治精英
-10-1诚是文明建立的基础 不诚无物
-10-2诚意首先是不自欺忠于真相
-10-3诚意是形成高智商、创造力的基础
-10-4虚伪与邪恶关系密切
-10-5诚意令自我满足和快乐
-10-6慎独
-10-7“德润身”——身心健康愉悦之源
-11-1“诚于中形于外”—相随心生
-11-2圣人之容—温良恭俭让
-11-3君子和小人代表了人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1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1-5至善即是爱的知识
-12-1情绪与身心的关系
-12-2你的看法决定你的态度和情绪
-12-3中国传统文化对感情、情绪的见解
-12-4心不在焉与活在当下
-12-5伟大成就与意识的高度专注的关系
-考试--儒家修身之道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