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社会研究方法 > 第八讲 田野调查:观察与访谈 > 8.4 观察:基本类型和要点 > 8.4 观察:基本类型和要点-视频
田野调查中
一个重要的一手数据收集方式就是观察
那么什么是观察呢
观察就是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
累积对于社会结构
或者社会过程中的事件 行为
及其后果的细节完整的记录
田野调查中开展观察
所形成的观察笔记中
会描述场景 事件 人物
见到的或者是听到的事情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以及谈话等等
也就是人 事物 地点 事件
行动 互动 对话等等这样的信息
通过观察来收集数据有什么优点呢
那和访谈相比
观察所得到的数据更加直接 客观
是由研究者直接看到或者听到的
人们实际上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这样的信息
而不是被研究者在访谈中
通过自己的话语所再次建构出来的
个人经历和结果
更不是被研究者的观察和感受
我们知道人们在回忆自己过去说了什么
或者做了什么的时候
总会多多少少的
存在一些选择性记忆的问题
并且被研究者要向研究者
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时
也会有意或者是无意的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或者至少是让自己看起来
比较好的一些故事的片段
那么相对来说
研究者自己直接观察到的行动和话语
就更不容易夹杂这些受访者
重新建构个人经历时可能产生的偏差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
观察中研究者并不能判断
当事人为什么会做这个行动
或者说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因此所得到的一些信息
可能就不能体现出
对于社会事件或者过程的
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当然
和问卷调查这样的结构化数据相比
观察还是能够提供
更加丰富的细节性的信息
能够对于社会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情境
做出一个相对细节完整的记录
那么这种观察所形成的数据资料
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观察笔记
那么我们说在田野调查中
研究者对于社会情境的观察
也有不同的种类
从参与的程度来说
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叫做非参与式观察
另一类叫做参与式观察
在非参与式观察中
研究者其实是尽可能
作为社会过程的旁观者
或者是完全独立的观察者
研究者尽可能不影响社会过程的本身
而参与式观察则是要求研究者本身
也是社会事件的参与者
要深入参与到主要观察的社会情境中
与被研究者直接互动
分享被研究者的生活经历
甚至是要成为
所观察的社会情境中的一员
那么怎么样来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呢
我们说首先观察并不等于观光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参与社会
都在观察社会
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定
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观察社会
那么好的科学的观察
应该会注意到社会情境中的细节
再从细节中去揭示
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同时好的观察
是不能预先判断的观察
那就像福尔摩斯曾经说过
人们常常犯的错误
就是在还没有掌握完全的数据时
就预先提出理论判断了
那这样的话
人们就容易产生让事实去符合理论
而不是让理论来符合事实的状况
所以说好的观察
是一个全面准确地
记录社会事件发生过程
人们的行动和语言的细节的过程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
一个好的观察笔记
也应当是这样的细节性的信息的呈现
观察笔记要尽量来描述细节
尽量避免采用概括性的
或者抽象的形容词
去记录所观察到的事情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如果我们想要去观察
骑自行车的人的停车行为
那么我们的观察笔记
就不能是这样简单的记录说
随着早上上班的人越来越多
很快大家就不管停车位
随便找个地方就把自行车停下来了
那么我们的观察笔记应当是去呈现
具体的时间 地点 情景
人物的行为 对话
等等这样的细节性的信息
那么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记录
6点半
第一辆共享单车过来了
骑车的是一位女性
年龄大概二十五六岁
背着一个灰色的手提包
她看起来像一个上班族
下车之后
她看了一眼栏杆
把这个摩拜单车抬上了台阶
这个台阶大概有20厘米高
抬起来好像有一些费劲
但最后
她还是把车停在了栏杆那里
七点的时候
骑车来到地铁站的人
渐渐的多了起来
栏杆内停了十辆车
这些车都是共享单车
尽管栏杆里面还有空间
但是已经有人
开始把共享单车停在了栏杆外
7:05的时候
两位男士骑着摩拜过来了
一个人说了一句
这么乱 随便放一下好了
另一个人同意了
那么这样的话
就是一个在早上去进行一个
地铁站附近的停车行为的观察记录
那么在这样的观察记录中间
会记录下来时间 人 行动
互动和情境等等的细节信息
当然另外一方面
在做观察笔记的时候
我们还要需要注意去区分
所观察的行动 谈话和评论
也就是去区分行动者是说了什么
和做了什么
另外要注意的是
研究者在观察的同时
肯定还是会有一些自己的判断 想法
和感受的
那么这些分析性的思考和想法
应当是作为我们反思性调研笔记的内容
而不能和我们对于所观察事物的
描述性笔记混在一起
那么就像刚才我们的观察笔记中
所涉及到的一个现象
有可能我们就会认为是一种从众行为
那么这样的一个关键词
我们就有可能会记录在
自己的反思性的调查笔记中
当然还有一类特殊的观察
我们可以叫做结构化的观察
就是说研究者是按照一个结构化
标准化的观察提纲
来对于某个地方组织
或者社会情境去进行观察
这个有点像
我们通过结构化的问卷的方式
去收集调查对象的数据信息一样
那这样最后获得的数据
也通常是一些标准化的量化信息
比如在我前面提到的
我们曾经做过的
社区居民问卷调查的过程中
我们就同时设计了一个
针对每个社区的一个结构化观察
那么在每一个社区
我们派两位同学作为观察员
按照一个事先设计好的
统一的观察表格
去观察社区内的公共设施的配置情况
那么对于表格中的每一项公共空间
或者公共设施
如果说观察员看到了这样类型的设施
就会勾选1
如果没有看到就会勾选0
最后我们基于这样的一个观察的记录
对于每一个社区的
公共空间设施的配置情况
进行了一个评估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结构化的观察中
研究者或者说观察者
是完全的独立于社会情境
去进行观察的
这是属于非参与式观察的一种
但是这种结构化的观察的目的
只是去为了获得
社区的一些一般性的数据信息
那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其实并不能了解
公共空间设施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也不能详细地记录
居民是如何来利用社区的公共空间的
但是这个也是在量化研究中
利用田野调查的
实际观察数据的一种可能性
-1.1 什么是社会研究
-1.2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
-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1.4 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1.5 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
-1.6 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
-1.7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
-第一讲测试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2.1 研究设计的作用
-2.2 理论及因果关系
-2.3 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
-2.4 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
-2.5 研究的时间维度
-2.6 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
-第二讲测试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的不同形式
-3.2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3.3 研究问题与论证的逻辑
-3.4 选题从哪里来
-3.5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3.6 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3.7 如何陈述研究选题
-第三讲测试 研究选题
-4.1 导言:研究方案设计
-4.2 研究策略选择I:检验因果效应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上)-视频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下)-视频
-4.4 理解定量研究:基本过程和要点
-4.5 理解定性研究I:不同的范式基础
-4.6 理解定性研究II:基于建构主义的质性研究
-第四讲测试 研究策略
-5.1 导言:什么是概念化与测量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
-5.3 测量的层次与方式
-5.4 概念的复合测量:指标体系与量表
-5.5 测量的信度
-5.6 测量的效度
-第五讲测试 概念化与测量
-6.1 导言:什么是抽样
-6.2 概率抽样:基本原理
-6.3 概率抽样:评估抽样误差
-6.4 概率抽样:抽样框的重要性
-6.5 概率抽样:基本形式
-6.6 概率抽样:几种特殊形式
-6.7 非概率抽样:基本原理与主要形式
-第六讲测试 抽样
-7.1 导言:什么是调查问卷?
-7.2 从研究问题到调查问卷
-7.3 确定问卷的结构
-7.4 选择提问的形式
-7.5 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7.6 问卷发放的不同形式
-7.7 问卷调查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第七讲测试 问卷调查
-8.1 导言:什么是田野调查
-8.2 田野调查:基本过程
-8.3 田野调查中的数据收集
-8.4 观察:基本类型和要点
-8.5 定性访谈:基本类型与过程
-8.6 半结构式访谈:准备与实施
-第八讲测试 田野调查:观察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