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社会研究方法 >  第五讲 概念化与测量 >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 >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视频

返回《社会研究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视频在线视频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视频

下一节:5.3 测量的层次与方式-视频

返回《社会研究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视频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 刚才我们说到呢

社会科学家研究的现象

可能是可以直接观察的

但也有更多的现象是复杂的

甚至是难以被我们直接观察的

研究者需要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过程

将这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

转换为可以直接观察测量的指标和变量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可以测量呢

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就是关于爱情的测量

我们能不能够测量爱情的多少呢

那什么是爱情呢

怎么去判断

一个人到底爱不爱另一个人

到底是谁爱谁多一些

怎么去判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

到底是爱情还是亲情

那比如说是你见到他时心跳快慢呢

还是说每天想他想的次数的多少

还是说晚上睡觉的时候

你会不会梦见他

爱情是一个多么常见的现象

但是呢却又包含了那么多的

复杂的微妙的情感和行为

那如果我们要研究爱情

我们就要说我们怎么去测量爱情

幸运的是社会科学家

已经对这个问题开展了许多的研究

试图要来去测量爱情

比如说康奈尔大学的Robert sternberg教授

就曾经提出了一个测量爱情的三角理论

这个理论是什么意思呢

sternberg教授会认为说

爱情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维度

热情 亲密和承诺

那更进一步

学者对这三个维度

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定义

热情 passion

被定义为是生理上

或者是情感上的激动与兴奋

亲密 intimacy

指的是彼此之间亲近和依恋的感觉

承诺是一种彼此坚持在一起的决心

当然呢这也只是对于爱情的三个维度

作出了定义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说明

基于这样的定义

去对每一个维度如何去做出测量

那我们会需要一套指标的体系

那社会科学家设计了不同的量表

里面包含了不同的问题

来对于热情 亲密和承诺这三个维度

分别进行测量

比如这里就列出了一个

测量激情是爱情的一个量表

这里反映的是这个量表中间的一部分问题

我们会看到

这里面每一个问题代表了一个陈述

得分越高表明程度越高

所有陈述得分的加总

就构成了激情这个维度的得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概念化与测量的过程

就是将我们观察到的复杂的

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社会现象

通过系统的结构化的过程

来转换为我们能够直接观察

并且测量的变量

我们说概念 concept

是人们相互交流时

所采用的一个有共识的术语

它被用来表示

在社会上观察到的相似的现象

概念的提出来自于我们的个人经验

或者是对于社会的观察

用来反映这些现象 事件

或者是事物的某一些特点或者特性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我们就往往需要创造出这样的一些概念

或者是术语

来表征一些难以被直接观察的事物或者事件

这些概念是人们建构出来的

所以被称为构念

概念化与测量的过程

就需要对于这些人类建构出来的构念

包括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复杂的社会现象 态度 感受 行动等等

来明确它们的具体含义

形成结构化的定义

进而转换为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测量的

一些具体的指标和变量

这样的一个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概念化

就是说我们要为这个概念

提供一个学者以及读者

都能够共同认可的定义

艾尔巴比将这一过程描述为

清楚定义概念的涵义的过程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会使一般的概念

成为经过系统处理的

有秩序的和结构化的概念

研究者需要明确去说明

这个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

包括哪些方面

这一过程将形成对于这个概念的名义定义

第二个阶段是操作化

我们需要明确概念的每一个维度

并且选择相应的指标

从而形成对于这个概念的一个

可以具体操作的定义

第三个阶段就是测量

研究者需要基于操作化定义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式

指标体系等等

来对概念去进行具体的测量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研究者会将一个往往复杂

含混 模糊的概念

转换为一个或者是一组

具体的可以测量的变量

或者是指标体系

比如说再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

经济发展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首先需要对于经济发展这个概念

或者说构念来做出一个定义

我们可以说

经济发展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也意味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也可能意味着

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大家所共享的

那这样的一个定义所反映出来的

是说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的理解

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个 经济发展的数量

第二个 经济发展的结构

第三个 经济发展的质量

那么这样的一个定义

也就反映出了经济发展的测量

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维度

但是什么是经济发展的数量呢

如何去描述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如何去反应经济发展的质量

这个又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说明的

比如说刚才提到经济发展的数量

一般来说

应当包括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

那么因此至少又可以包括两个维度

经济的总量和经济的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的结构

可能是产业结构

也可能是技术结构

也就是经济增长的背后

技术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

第三个 经济发展的质量

指的是发展的成果的共享

那么它可能是

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可能是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也可能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代际公平问题

也就是说未来的人们

是否同样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

带来的生活福利

这个是一个环境可持续的概念

我们可以用环境质量来评价

那么针对上面的这样的一系列的维度

和指标

我们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变量

来进行具体的测量

我们经常会用GDP来测量经济的总量

我们也会用GDP增速来反映增长

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我们可以考虑用专利数来进行测量

也可以考虑用高技术产品的产出

等等来测量

经济发展质量的测量

那就有更多的变量了

比如说对于收入分配来说

基尼系数

是国际上常用的一个

测量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一个办法

但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用

高收入人群的财富占比来反映

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

贫困人口的比例去测量

那么上面的这个例子

所反映的就是从复杂的模糊的概念

到具体可观测的变量之间的过程

这其中经历了概念化 操作化

和测量这三个环节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经济发展包括了不同的维度

但这并不是说

我们在任何一个研究中

都需要把经济发展的所有维度都考虑进来

我们需要做的是明确在研究中

我们具体关心的

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

经济发展的哪一些维度

同时确保我们采用了准确的变量

来描述和测量这个维度

比如说如果我们的研究

仅仅是要反映我们国家

不同城市经济增长方面的差异

那么我们可能就只需要用人均GDP

或者是人均GDP的增速就可以了

当然我们要警惕的是

如果用人均GDP这个变量

那既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结构方面的特征

也不能用来描述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特征

我们要注意在得出结论时

就要紧扣我们所真正在测量的

那一个具体的概念和它的维度

避免因为过度的推论

导致构念效度不足的问题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列表:

第一讲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1.1 什么是社会研究

--1.1 什么是社会研究-视频

-1.2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

--1.2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视频

-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视频

-1.4 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1.4 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视频

-1.5 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

--1.5 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视频

-1.6 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

--1.6 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视频

-1.7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

--1.7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视频

-第一讲测试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第一讲讨论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讲 研究设计

-2.1 研究设计的作用

--2.1 研究设计的作用-视频

-2.2 理论及因果关系

--2.2 理论及因果关系-视频

-2.3 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

--2.3 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视频

-2.4 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

--2.4 研究对象的分析单元-视频

-2.5 研究的时间维度

--2.5 研究的时间维度-视频

-2.6 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

--2.6 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视频

-第二讲测试 研究设计

-第二讲讨论 研究设计

第三讲 研究选题

-3.1 研究问题的不同形式

--3.1 研究问题的不同形式-视频

-3.2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3.2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视频

-3.3 研究问题与论证的逻辑

--3.3 研究问题与论证的逻辑-视频

-3.4 选题从哪里来

--3.4 选题从哪里来-视频

-3.5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3.5 如何进行文献搜索-视频

-3.6 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3.6 如何进行文献综述-视频

-3.7 如何陈述研究选题

--3.7 如何陈述研究选题-视频

-第三讲测试 研究选题

-第三讲讨论 研究选题

第四讲 研究策略

-4.1 导言:研究方案设计

--4.1 导言:研究方案设计-视频

-4.2 研究策略选择I:检验因果效应

--4.2 研究策略选择I:检验因果效应-视频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上)-视频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下)-视频

-4.4 理解定量研究:基本过程和要点

--4.4 理解定量研究:基本过程和要点-视频

-4.5 理解定性研究I:不同的范式基础

--4.5 理解定性研究I:不同的范式基础-视频

-4.6 理解定性研究II:基于建构主义的质性研究

--4.6 理解定性研究II:基于建构主义的质性研究-视频

-第四讲测试 研究策略

-第四讲讨论 研究策略

第五讲 概念化与测量

-5.1 导言:什么是概念化与测量

--5.1 导言:什么是概念化与测量-视频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视频

-5.3 测量的层次与方式

--5.3 测量的层次与方式-视频

-5.4 概念的复合测量:指标体系与量表

--5.4 概念的复合测量:指标体系与量表-视频

-5.5 测量的信度

--5.5 测量的信度-视频

-5.6 测量的效度

--5.6 测量的效度-视频

-第五讲测试 概念化与测量

-第五讲讨论 概念化与测量

第六讲 抽样

-6.1 导言:什么是抽样

--6.1 导言:什么是抽样-视频

-6.2 概率抽样:基本原理

--6.2 概率抽样:基本原理-视频

-6.3 概率抽样:评估抽样误差

--6.3 概率抽样:评估抽样误差(上)-视频

--6.4 概率抽样:评估抽样误差(下)-视频

-6.4 概率抽样:抽样框的重要性

--6.4 概率抽样:抽样框的重要性-视频

-6.5 概率抽样:基本形式

--6.5 概率抽样:基本形式(上)-视频

--6.5 概率抽样:基本形式(中)-视频

--6.5 概率抽样:基本形式(下)-视频

-6.6 概率抽样:几种特殊形式

--6.6 概率抽样:几种特殊形式(上)-视频

--6.6 概率抽样:几种特殊形式(中)-视频

--6.6 概率抽样:几种特殊形式(下)-视频

-6.7 非概率抽样:基本原理与主要形式

--6.7 非概率抽样:基本原理与主要形式(上)-视频

--6.7 非概率抽样:基本原理与主要形式(下)-视频

-第六讲测试 抽样

-第六讲讨论 抽样

第七讲 问卷调查

-7.1 导言:什么是调查问卷?

--7.1 导言:什么是调查问卷?-视频

-7.2 从研究问题到调查问卷

--7.2 从研究问题到调查问卷-视频

-7.3 确定问卷的结构

--7.3 确定问卷的结构-视频

-7.4 选择提问的形式

--7.4 选择提问的形式(上)-视频

--7.4 选择提问的形式(下)-视频

-7.5 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7.5 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视频

-7.6 问卷发放的不同形式

--7.6 问卷发放的不同形式-视频

-7.7 问卷调查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7.7 问卷调查实施中的注意事项-视频

-第七讲测试 问卷调查

-第七讲讨论 问卷调查

第八讲 田野调查:观察与访谈

-8.1 导言:什么是田野调查

--8.1 导言:什么是田野调查-视频

-8.2 田野调查:基本过程

--8.2 田野调查:基本过程-视频

-8.3 田野调查中的数据收集

--8.3 田野调查中的数据收集-视频

-8.4 观察:基本类型和要点

--8.4 观察:基本类型和要点-视频

-8.5 定性访谈:基本类型与过程

--8.5 定性访谈:基本类型与过程

-8.6 半结构式访谈:准备与实施

--8.6 半结构式访谈:准备与实施

-第八讲测试 田野调查:观察与访谈

-第八讲 讨论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视频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