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高等土力学 >  第3章 土的强度 >  3.6 土的强度理论 >  3.6.1 土的强度理论1

返回《高等土力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6.1 土的强度理论1在线视频

下一节:3.6.2 土的强度理论2

返回《高等土力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6.1 土的强度理论1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六节

土的强度理论

第六节包括四部分内容

1、概述

2、土的古典强度理论

3、土的近代强度理论

4、关于强度理论的讨论

在第一部分概述中

我们先搞清楚几个重要的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强度

材料的强度

是指材料按一定标准破坏时的应力状态

第二个概念是破坏准则

它是指定义破坏的数学表达式

常常是应力状态的组合

第三个概念是强度理论

它是在揭示材料破坏机理的基础上

以一定的应力组合把强度表示出来

因而强度理论的表达式与破坏准则是一致的

强度理论的一般表达式为

f(σij, kn)=0

其中应力张量σij为二阶张量

有6个独立变量

严格地讲

它们对土的强度都有影响

kn为强度参数

与可以独立变化6个应力变量的

室内土工仪器还没有被实现一样

如上式所示

这样“完全”的强度理论也还从未见过

如果用主应力表示

则除了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以外

还与它们的方向有关

对于各向同性的材料

上式也可以表示为

f(I1, I2, I3, kn)=0

其中I1, I2, I3是三个应力不变量

或者表示成

f(p, q, θ , kn)=0

其中p, q, θ 分别是平均应力

广义剪应力和应力洛德角

下面我们将要频繁地用到一些力学词汇和符号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再把他们的定义重复一遍

这里给出了第一应力不变量I1

第二应力不变量I2和第三应力不变量I3的表达式

需要注意的是

本节的σ1, σ2, σ3不一定表示大小顺序

这里给出了第一偏应力不变量J1

第二偏应力不变量J2和第三偏应力不变量J3的表达式

其中第二偏应力不变量J2

与广义剪应力直接相关

用得最多

为了说明平均应力p

广义剪应力q和应力洛德角θ

我们再简单地回顾下应力空间和 π 平面

这个图给出了主应力空间

每一个等倾面都是一个π 平面

很显然

在某 π 平面上任意一点

第一应力不变量I1是定值

或者说平均应力是定值

在正三角形D1 D2 D3内

σ1, σ2, σ3 是正的

空间对角线上σ1=σ2=σ3

它穿过正三角形的中心并且垂直于 π 平面

三个坐标轴在 π 平面上的投影

分别是O’D1, O’D2 和 O’D3

任意一个应力状态σ1, σ2, σ3

可以用某π 平面上的一点P表示

因为该π 平面上所有点的平均应力是常数

我们可以用右边的

平面坐标系代替左边的空间坐标系

这样用起来更为方便

OO’与平均应力p成正比

O’P与广义剪应力q成正比

还可以另外定义一个洛德角 θ

所以 p, q, θ 可以唯一地确定点P的位置

换句话说

我们可以用p-q-θ 坐标系

代替σ1-σ2-σ3坐标系

来描述应力状态

其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反映土的力学特性的机理

在这里我们给出了平均应力p

广义剪应力q、毕肖普常数

和洛德角 θ的定义表达式

连续介质四大古典强度理论是

最大正应力理论

即第一强度理论

最大正应变理论

即第二强度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

即第三强度理论

最大变形能理论

即第四强度理论

对于土

这些强度理论基本不适用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适用于土的强度理论

高等土力学课程列表:

第0章 绪论

-0.1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

--0.1.1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1

--0.1.2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2

--0.1.3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3

-0.2 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0.2.1 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1

--0.2.2 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2

-0.3 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

--0.3.1 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1

--0.3.2 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2

-0.4 理论与工程的检验

--0.4 理论与工程的检验

-0.5 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0.5 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0章 绪论-作业

第1章 土工试验及测试

-1.0 概述

--1.0 概述

--1.0 概述-作业

-1.1 室内试验

--1.1.1 室内试验1

--1.1.2 室内试验2

--1.1.3 室内试验3

--1.1.4 室内试验4

--1.1.5 室内试验5

--1.1.6 室内试验6

--1.1 室内试验-作业

-1.2 模型试验

--1.2 模型试验

--1.2 模型试验-作业

-1.3 原位测试与现场观测

--1.3 原位测试与现场观测

--1.3 原位测试与现场观测-作业

-1.4 试验的检验与验证

--1.4 试验的检验与验证

第2章 土的本构关系

-2.1 概述

--2.1 概述

--2.1 概述-作业

-2.2 应力和应变

--2.2 应力和应变

--2.2 应力和应变-作业

-2.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2.3.1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1

--2.3.2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2

--2.3.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3

--2.3.4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4

--2.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作业

-2.4 土的弹性模型

--2.4.1 土的弹性模型1

--2.4.2 土的弹性模型2

--2.4.3 土的弹性模型3

--2.4.4 土的弹性模型4

--2.4.5 土的弹性模型5

--2.4 土的弹性模型-作业

-2.5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

--2.5.1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1

--2.5.2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2

--2.5.3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3

--2.5.4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4

--2.5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作业

-2.6 剑桥模型

--2.6.1 剑桥模型1

--2.6.2 剑桥模型2

--2.6.3 剑桥模型3

--2.6.4 剑桥模型4

--2.6 剑桥模型-习题

-2.7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

--2.7.1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1

--2.7.2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2

--2.7.3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3

--2.7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作业

第3章 土的强度

-3.1 概述

--3.1.1 概述1

--3.1.2 概述2

--3.1 概述-作业

-3.2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

--3.2.1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1

--3.2.2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2

--3.2.3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3

--3.2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作业

-3.3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

--3.3.1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1

--3.3.2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2

--3.3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作业

-3.4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

--3.4.1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1

--3.4.2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2

--3.4.3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3

--3.4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作业

-3.5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

--3.5.1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1

--3.5.2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2

--3.5.3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3

--3.5.4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4

--3.5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作业

-3.6 土的强度理论

--3.6.1 土的强度理论1

--3.6.2 土的强度理论2

--3.6.3 土的强度理论3

--3.6.4 土的强度理论4

--3.6 土的强度理论-作业

-3.7 黏性土的抗拉强度

--3.7 黏性土的抗拉强度

--3.7 黏性土的抗拉强度-作业

第4章 土中渗流

-4.1 概述

--4.1 概述

--4.1 概述-作业

-4.2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

--4.2.1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1

--4.2.2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2

--4.2.3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3

--4.2.4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4

--4.2.5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5

--4.2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作业

-4.3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

--4.3.1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1

--4.3.2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2

--4.3.3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3

--4.3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作业

-4.4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

--4.4.1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1

--4.4.2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2

--4.4.3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3

--4.4.4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4

--4.4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作业

-4.5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

--4.5.1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1

--4.5.2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2

--4.5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作业

-4.6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

--4.6.1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1

--4.6.2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2

--4.6.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3

--4.6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作业

-4.7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

--4.7.1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1

--4.7.2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2

--4.7.3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3

--4.7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作业

第5章 土的压缩与固结

-5.1 概述

--5.1 概述

-5.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

--5.2.1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1

--5.2.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2

--5.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作业

-5.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5.3.1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1

--5.3.2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2

--5.3.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3

--5.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作业

-5.4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

--5.4.1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1

--5.4.2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2

--5.4.3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3

--5.4 单向固结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作业

-5.5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

--5.5.1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1

--5.5.2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2

--5.5.3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3

--5.5.4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4

--5.5.5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5

--5.5.6 土的三维固结问题6

--5.5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作业

-5.6 关于土体固结的其他问题简介

--5.6 关于土体固结的其他问题简介

--5.6 关于土体固结的其他问题简介-作业

第6章 边坡稳定分析

-6.1 概述

--6.1 概述

-6.2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6.2.1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1

--6.2.2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2

--6.2.3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3

--6.2.4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4

-6.3 最小安全系数和潜在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6.3 最小安全系数和潜在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6.4 极限平衡法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结论

--6.4 极限平衡法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结论

-6.5 塑性力学上下限定理简介

--6.5 塑性力学上下限定理简介

-6.6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边坡稳定分析

--6.6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边坡稳定分析

-6 边坡稳定分析-作业

3.6.1 土的强度理论1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