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高等土力学 >  第5章 土的压缩与固结 >  5.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  5.3.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3

返回《高等土力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3.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3在线视频

下一节:5.4.1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1

返回《高等土力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3.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3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学习剑桥模型法

利用剑桥模型可直接计算沉降量

按该模型

应力路径在土的物态边界面之内时

只产生很小的弹性变形

当应力状态触及物态边界面

并在物态边界面上移动时

将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先期固结压力pc为屈服应力

正常固结土处于屈服状态

超固结土可视为弹性材料

在图中

土单元在状态界面上的X点

当其受到应力增量dpʹ和dq作用时

它将发生屈服

其总体积应变增量dεv

和剪应力增量应dε巴应包含

塑性分量dεvp和dε巴p

因而其状态必迁移到

状态边界面上的另一点Y

在pʹ–q平面上

Yʹ点将位于一条新的

屈服轨迹BʹYʹ上

其有效应力路径与pʹ的交点

从PAʹ=p0ʹ

变到PBʹ=p0ʹ+dpʹ

因为X Y所在的两个弹性墙是平行的

故从此墙上的任何一点过渡到

另一个墙上的任何一点的

塑性体应变增量 一定是相等的

因而

从状态X变为Y发生的应变增量

采用剑桥模型可以用

式1和式2进行计算

采用修正剑桥模型

可以用式3和式4进行计算

注意

这样计算得到的应变增量

只适用于应力变化

使土单元产生屈服的情况

下面我们讨论沉降计算的具体方法

假设土单元所受应力路径

如图中的ABCD

其中A在K0固结线上

AB是屈服面以下弹性区域的

不排水有效应力路径

假设其方向竖直

故dεve=0

BC是屈服面以上的

不排水有效应力路径

dεv=0

最后

CD是排水固结阶段

BC段产生的瞬时沉降

可按式1计算

因dεv=0

有dε8=dε1

固结段CD区间的沉降按式2计算

下面总结下

计算沉降量的剑桥模型法

总沉降量S=Si+Sc

如式1

其中瞬时沉降量Si按式2计算

固结沉降量Sc按式3计算

其中的dε1c按式4计算

三轴条件下ε8的表达式如式5

下面我们对几种沉降计算方法

进行简单的讨论

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按弹性理论计算附加应力

二采用侧限压缩试验的指标

三使用历史悠久

有丰富的经验

修正系数ψs可考虑瞬时沉降

三向效应和剪胀影响

四可计算分层地基

五适用于荷载面积大

压缩层相对薄的情况

考虑三维效应的单向压缩计算法的

主要特点是

一用超静孔压△u代替

竖向附加应力△p或△σz

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三维效应

二区分了瞬时沉降与固结沉降

三用三轴试验确定超静孔压系数A

计入了土的剪胀剪缩性的影响

四对于饱和土

B=1

相关参数可查图求取

缺点是只适用于

对称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计算

三向变形计算法

即黄文熙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考虑了三维应力与变形

二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工程中的

应力路径

三e1 e2和泊松比v通过三轴试验确定

优点是考虑三维效应

缺点是试验复杂

且结果呈非线性

弹性理论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概念清楚

计算简便

二但因土层一般为非均质

各向异性以及非线性

会引起计算误差

三不分层时计算范围为半无限

即无限深度

计算结果常偏大

应力路径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概念合理

考虑了实际工程中土的应力路径

二试验难度大

主要表现为常用复杂路径的

三轴试验

并且原状试样采取困难

三代表性单元和应力路径的选取不易

剑桥模型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考虑了土的剪缩性

二适用于正常固结黏土

及弱超固结黏土

三可以同时得到εz εx 和△u

四由于剑桥模型

是用重塑黏土试验

对于原状土的结构性考虑不足

总体上看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基于弹性理论的方法

早期的方法比较简单

后来发展为可适用于线性与非线性

均质与非均质

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等更多的情况

二工程实用法

如以上介绍的多种方法

三现场试验法

可采用静载

标贯

旁压

静力触探等试验

四数值计算法

包括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等等

第三节结束

高等土力学课程列表:

第0章 绪论

-0.1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

--0.1.1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1

--0.1.2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2

--0.1.3 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与发展3

-0.2 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0.2.1 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1

--0.2.2 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历史2

-0.3 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

--0.3.1 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1

--0.3.2 岩土工程实践的发展2

-0.4 理论与工程的检验

--0.4 理论与工程的检验

-0.5 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0.5 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0章 绪论-作业

第1章 土工试验及测试

-1.0 概述

--1.0 概述

--1.0 概述-作业

-1.1 室内试验

--1.1.1 室内试验1

--1.1.2 室内试验2

--1.1.3 室内试验3

--1.1.4 室内试验4

--1.1.5 室内试验5

--1.1.6 室内试验6

--1.1 室内试验-作业

-1.2 模型试验

--1.2 模型试验

--1.2 模型试验-作业

-1.3 原位测试与现场观测

--1.3 原位测试与现场观测

--1.3 原位测试与现场观测-作业

-1.4 试验的检验与验证

--1.4 试验的检验与验证

第2章 土的本构关系

-2.1 概述

--2.1 概述

--2.1 概述-作业

-2.2 应力和应变

--2.2 应力和应变

--2.2 应力和应变-作业

-2.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2.3.1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1

--2.3.2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2

--2.3.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3

--2.3.4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4

--2.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作业

-2.4 土的弹性模型

--2.4.1 土的弹性模型1

--2.4.2 土的弹性模型2

--2.4.3 土的弹性模型3

--2.4.4 土的弹性模型4

--2.4.5 土的弹性模型5

--2.4 土的弹性模型-作业

-2.5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

--2.5.1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1

--2.5.2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2

--2.5.3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3

--2.5.4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4

--2.5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作业

-2.6 剑桥模型

--2.6.1 剑桥模型1

--2.6.2 剑桥模型2

--2.6.3 剑桥模型3

--2.6.4 剑桥模型4

--2.6 剑桥模型-习题

-2.7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

--2.7.1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1

--2.7.2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2

--2.7.3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3

--2.7 其它典型弹塑性模型-作业

第3章 土的强度

-3.1 概述

--3.1.1 概述1

--3.1.2 概述2

--3.1 概述-作业

-3.2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

--3.2.1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1

--3.2.2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2

--3.2.3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3

--3.2 土的抗剪强度的机理-作业

-3.3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

--3.3.1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1

--3.3.2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2

--3.3 土的强度与土的物理性质-作业

-3.4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

--3.4.1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1

--3.4.2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2

--3.4.3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3

--3.4 影响土的强度的外部因素-作业

-3.5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

--3.5.1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1

--3.5.2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2

--3.5.3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3

--3.5.4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4

--3.5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作业

-3.6 土的强度理论

--3.6.1 土的强度理论1

--3.6.2 土的强度理论2

--3.6.3 土的强度理论3

--3.6.4 土的强度理论4

--3.6 土的强度理论-作业

-3.7 黏性土的抗拉强度

--3.7 黏性土的抗拉强度

--3.7 黏性土的抗拉强度-作业

第4章 土中渗流

-4.1 概述

--4.1 概述

--4.1 概述-作业

-4.2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

--4.2.1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1

--4.2.2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2

--4.2.3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3

--4.2.4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4

--4.2.5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5

--4.2 饱和土的渗透性和基本方程-作业

-4.3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

--4.3.1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1

--4.3.2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2

--4.3.3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3

--4.3 饱和土二维渗流和流网-作业

-4.4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

--4.4.1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1

--4.4.2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2

--4.4.3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3

--4.4.4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4

--4.4 饱和渗流数值计算方法-作业

-4.5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

--4.5.1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1

--4.5.2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2

--4.5 非饱和土中水的形态和基质吸力-作业

-4.6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

--4.6.1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1

--4.6.2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2

--4.6.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3

--4.6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作业

-4.7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

--4.7.1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1

--4.7.2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2

--4.7.3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3

--4.7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和数值计算-作业

第5章 土的压缩与固结

-5.1 概述

--5.1 概述

-5.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

--5.2.1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1

--5.2.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2

--5.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作业

-5.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5.3.1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1

--5.3.2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2

--5.3.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3

--5.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作业

-5.4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

--5.4.1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1

--5.4.2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2

--5.4.3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3

--5.4 单向固结普遍方程及一般问题-作业

-5.5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

--5.5.1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1

--5.5.2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2

--5.5.3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3

--5.5.4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4

--5.5.5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5

--5.5.6 土的三维固结问题6

--5.5 土的三维固结理论-作业

-5.6 关于土体固结的其他问题简介

--5.6 关于土体固结的其他问题简介

--5.6 关于土体固结的其他问题简介-作业

第6章 边坡稳定分析

-6.1 概述

--6.1 概述

-6.2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6.2.1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1

--6.2.2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2

--6.2.3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3

--6.2.4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4

-6.3 最小安全系数和潜在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6.3 最小安全系数和潜在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6.4 极限平衡法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结论

--6.4 极限平衡法边坡稳定分析的一些结论

-6.5 塑性力学上下限定理简介

--6.5 塑性力学上下限定理简介

-6.6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边坡稳定分析

--6.6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边坡稳定分析

-6 边坡稳定分析-作业

5.3.3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3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