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逻辑思维与写作 >  第二章 概念 >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返回《逻辑思维与写作》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在线视频

下一节:2.4概念的限制的概括

返回《逻辑思维与写作》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那么针对概念

我们考虑的不仅是

它的内涵和外延本身

还要考虑的是关于内涵

和外延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凭什么

来进行内涵和外延之间的

限制或者是概括

那么我们在讲这种方法之前

首先需要了解的

是他们的凭据

也就是说内涵和外延之间的

反变关系

那么我们前边讲过

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

那么内涵和外延之间

应该具有反变关系

所谓反变关系也就是说

一个概念它的外延越大

内涵越小

反之外延越小

内涵越大

那么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概念

学生 大学生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

那么这三组概念中

我们会看到

第一他们之间是具有属种关系的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

从学生到大学生

到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

这组概念之中

我们能够看到

那么最大的这个概念 学生

它的内涵反而最少

虽然他的外延是最大的

而到了大学生这个概念的时候

内涵较少而外延较大

当我们把他一步步到了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的时候

这个概念我们会发现它的内涵

相对于前边的两个概念

内涵最多但是外延最小

因此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

这种反变关系

它是研究概念的限制

和概括的逻辑依据

我们有的时候在想

所有的逻辑知识

放到我们生活语境中同样的适用

比如说我们今天的择偶观

我们会想一想

很多的女性

我在择偶的时候

我会给我自己限定很多的条件

比如说我希望这个人很高

当我给未来的对象这个概念

增加了一个性质的要求 高

我们想一想

是不是我把那些非高的对象

排除在外

增加内涵减少了外延

但我希望

他跟我有相同的三观

那么当我们增加了

三观相同的这个性质

也就是这个内涵的时候

外延又缩小了

然后我们再增加

比如说我希望他经济条件还不错

那么在未来的对象中

再增加了一个内涵

经济条件还不错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外延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有的时候

在择偶的时候

会有这样的说法

这个人太挑了

什么叫太挑了

太挑意味着我对于这个对象

这个概念

予以它的内涵的要求太多

当然供我选择的外延就越少

因此我们的逻辑知识

放在生活语境中

它会无限的适用

那么根据这样的反变关系

我们来考量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首先我们来看的是概念的限制

所谓概念的限制

它的途径一定是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

来达到缩小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通过这种手段

把一个外延大的概念

过渡到一个外延小的概念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概念

工人

那么我给它增加一个内涵

建筑行业的

增加内涵

我们注意到

那么当工人成为筑行工人的时候

是不是外延在缩小了

因此我可以把工人

限制为筑行工人

我想在这里需要同学注意的是

我们所谓的限制

虽然通常是需要增加附加语词

比如说刚才从学生这个概念

增加附加语词

大学生

从大学生所增加附加语词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

但是并不是说增加了附加语词

就达到了对概念的限制

比如说西安是个概念

但是我不可能把西安去限制为

十三朝古都西安

虽然前边增加了

非常多的限制语词

但是我们发现

西安这个单独概念

它的外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而有的时候我们对概念

进行限制的时候

并不是通过增加限制语词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动物限制成人

那么外延的数量缩小了

同时呢我想讲的是

限制这种逻辑方法

它只适用于普遍概念

不适用于单独概念

因为单独概念它的外延

有且只有一个

因此单独概念不能再限制

我们回忆一下上一讲我们讲过

我们说我把物质这个概念

真包含下去

一直真包含到某一个人的时候

我说它还能再真包含吗

回到今天这一讲中

不能

因为他的外延只有一个

单独概念不能再限制

而我们对于概念限制的作用是

他能帮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从一般过渡到特殊

让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

越来越具体

其次我们来考量的是

概念的概括

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

来扩大概念的外延

这样把一个外延小的概念

过渡到一个外延大的概念

比如说

我们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我们抽离掉其中一部分的内涵

那么概括为民族资产阶级

内涵在减少

而外延在增大

再比如说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

有一个故事叫楚王失弓

楚恭王出游的时候

丢了自己的弓箭

他的手下人就要求去把弓找回来

楚恭王说

楚王失弓

楚人得之

又何求之

什么意思呢

是说不必去了

楚人丢失弓

捡到的仍是楚人

何必去找

孔子听到这件事

孔子闻之

惜乎其不大也

不曰人遗弓

人得之而已

何必楚也

孔子说

可惜楚王的胸襟还不够广阔

说人丢失弓

人捡到弓就行了

何必再加个楚字呢

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

在楚恭王那里

他把楚恭王这个概念

概括为楚人

而孔子又把楚人概括为了人

都是通过减少内涵

来扩大外延的方法

那么同样需要注意的是

仅仅减少了附加语词

不一定是概括

比如说我们讲一个概念

说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

我把他概括为天安门广场可以吗

不可以

因为它的外延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而和它相对应的

有的时候我们对概念的概括

并不是通过减少语词

比如和前面的限制相对应的

我既然可以把动物限制为人

当然就可以把人概括为动物

那么概念对概括的作用在于

它有助于人把事物的认识

从特殊过渡到一般

把我们认识提高到一个

应有的高度

那么讲完限制和概括

我们对于限制和概括

除了要知道它的方法

一定要注意的

还有它们的规则

也就是我们要讲的

限制和概括的规则

那么在对概念

进行限制和概括时

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

概括或者限制

它得到的概念和原概念之间

必须具有属种关系

属种关系我们前面讲过

属概念的属性

种概念必须有

为什么

因为概括是要得到一个

概念的属概念

限制要得到一个

相应的种概念

如果所得到的概念

和原概念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

那么一定是一个错误的

概括或限制

比如说有一张圆形的桌子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桌子

但是我不可能圆桌概括为圆形

因为圆形和圆桌之间

它是全异关系

而我们要求这个概括

是必须在属种之间进行的

形状很显然

它只能指称一种形状

形状是属性

而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是完全不同的对象

因此我们在概念圆桌和圆形之间

不具有属种关系

也就不能进行相应的

概括或者是限制

那么第二个问题

在限制和概括当然可以连续的进行

但是这个连续

是一个有限度的连续

而不是无限的进行

我们来尝试做一个连续进行的限制

比如说这样一个概念

作品

当然作品有很多

我增加内涵

把作品可以限制为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我再增加相应的内涵

来减少外延

我把文学作品可以限制为

小说

小说当然了我可以根据

不同的主题再分类

把小说可以限制为

武侠小说

当然武侠小说依然有太多的分子

那么武侠小说

我可以把它限制为某一本

比如说《天龙八部》

那么在这里边

限制最后得到的这个概念

《天龙八部》

它是一个单独概念

它指称的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我们能够想到

不存在一个比单独概念

所指称范围还小的概念

这就意味着我不可能于对一个

《天龙八部》这样的单独概念再限制

这就是要求单独概念不能再限制

第三个问题是针对概括的一个规则

我们在上一讲中

还提到过一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讲说

人概括为动物

动物概括为物质

我问大家的是物质概括成什么

很难去讲

因为物质是一个抽象物

在我们的哲学范畴之中

物质似乎是无所不包的

而我们的哲学范畴之中

我们要针对概括提出来这样一个规则

哲学范畴不能再概括

什么叫哲学范畴

比如说我们讲的属性

存在

物质

意识

它们所指称的是最普遍的东西

一般来说

没有比这些哲学范畴所指称的范围

还要广的概念

因此我们把今天这些规则

梳理下来其实是两句话

第一句话

限制和概括之间

必须具有属种关系

第二

限制和概括

他们必须外延有增加或者是缩小

而对于单独概念不能再限制

对于哲学范畴不能再概括

逻辑思维与写作课程列表:

导论

-导论

--导论

第一章 概述

-1.1.1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上)

--1.1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上)

--1.1逻辑学的历史起源

--1.1.1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上) 测试题

-1.1.2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下)

--1.1.2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下)

--1.1.2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下) 测试题

--课后思考

-1.2 何为批判性思维

--1.2 何为批判性思维

--1.2何为批判性思维

-1.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4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4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4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课后思考

第二章 概念

-2.1.1概念及其特征(上)

--2.1.1概念及其特征(上)

--2.1概念及其特征

--课后思考

-2.1.2 概念及特征(下)

--2.1.2 概念及特征(下)

--2.1.2 概念及特征(下) 测试题

-2.2.1 概念的种类(上)

--2.2.1 概念的种类(上)

--2.2.1 概念的种类(上) 测试题

--2.2概念的种类

-2.2.2 概念的种类(中)

--2.2.2 概念的种类(中)

--2.2.2 概念的种类(中) 测试题

-2.2.3 概念的种类(下)

--2.2.3 概念的种类(下)

--2.2.3 概念的种类(下) 测试题

-2.3 概念间的关系

--2.3 概念间的关系

--2.3 概念间的关系 测试题

--2.3概念间的关系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测试题

--2.4概念的限制的概括

-2.5.1 下定义的方法

--2.5.1 下定义的方法

--2.5.1 下定义的方法 测试题

--2.5下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2.5.2 下定义的规则

--2.5.2 下定义的规则

--2.5.2 下定义的规则 测试题

-2.6.1 划分的方法

--2.6.1 划分的方法

--2.6划分的方法与规则

-2.6.2 划分的规则

--2.6.2 划分的规则

--2.6.2 划分的规则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三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3.1 命题和推理概述

--3.1 命题和推理概述

--3.1 命题和推理概述 测试题

--3.1命题和推理概述

-3.2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2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2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3.1 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1 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1 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2 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2 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2 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4.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4.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4.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课后思考

-3.5.1 二难推理

--3.5.1 二难推理

--3.5.1二难推理

--3.5.1 二难推理 测试题

-3.5.2 如何摆脱二难推理

--3.5.2 如何摆脱二难推理

--课后思考

第四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4.1.1 直言命题 上

--4.1.1 直言命题 上

--4.1.1 直言命题 上 测试题

--4.1直言命题

-4.1.2 直言命题 中

--4.1.2 直言命题 中

--4.1.2 直言命题 中 测试题

-4.1.3 直言命题 下

--4.1.3 直言命题 下

--4.1.3 直言命题 下 测试题

-4.2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4.2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4.2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测试题

--4.2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4.3.1 三段论概述

--4.3.1 三段论概述

--4.3.1 三段论概述 测试题

--4.3三段论

-4.3.2 三段论的规则

--4.3.2 三段论的规则

--4.3.2 三段论的规则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五章 非演绎逻辑

-5.1.1 完全归纳推理

--5.1.1 完全归纳推理

--5.1归纳推理

-5.1.2 不完全归纳推理

--5.1.2 不完全归纳推理

--5.1.2 不完全归纳推理 测试题

-5.2.1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5.2.1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5.2.1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测试题

--5.2.1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5.2.2 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5.2.2 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5.2.2 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测试题

--5.2.2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5.2.3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5.2.3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5.2.3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测试题

--5.2.3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5.2.4 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5.2.4 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5.2.4 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测试题

--5.2.4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5.2.5 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5.2.5 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5.2.5 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测试题

--5.2.5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5.3 类比推理

--5.3 类比推理

--5.3 类比推理 测试题

--5.3类比推理

-5.4.1 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5.4.1 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5.4.1 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测试题

--5.4.1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5.4.2 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5.4.2 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5.4.2 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测试题

--5.4.2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5.4.3 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5.4.3 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5.4.3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5.4.3 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六章 论证

-6.1 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6.1 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6.1 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测试题

--6.1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6.2 论证的方法

--6.2 论证的方法

--6.2论证的方法

--6.2 论证的方法 测试题

-6.3 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6.3 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6.3 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测试题

--6.3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第七章 谬误

-7.1 歧义性谬误

--7.1歧义性谬误

--7.1 歧义性谬误 测试题

--7.1歧义性谬误

-7.2 含混谬误

--7.2含混谬误

--7.2 含混谬误 测试题

--7.2含混谬误

-7.3 论据谬误

--7.3论据谬误

--7.3 论据谬误 测试题

--7.3论据谬误

--课后思考

第八章 常见的推理形式

-8.1.1 支持(上)

--8.1.1支持(上)

--8.1.1 支持(上) 测试题

--8.1支持

-8.1.2 支持(下)

--8.1.2支持(下)

--8.1.2 支持(下) 测试题

-8.2 削弱

--8.2削弱

--8.2 削弱 测试题

--8.2削弱

-8.3 假设

--8.3假设

--8.3假设

--8.3 假设 测试题

-8.4 推出

--8.4推出

--8.4 推出 测试题

--8.4推出

-8.5 解释

--8.5解释

--8.5解释

--8.5 解释 测试题

--课后思考

-8.6 评价

--8.6评价

--8.6评价

--8.6 评价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九章 有逻辑的写作和写作的逻辑

-9.1 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9.1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9.1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9.1 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测试题

-9.2 写作的逻辑语言

--9.2写作的逻辑语言

--9.2写作的逻辑语言

--9.2 写作的逻辑语言 测试题

-9.3 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9.3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9.3 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测试题

--9.3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9.4 写作结构的逻辑性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

--9.4 写作结构的逻辑性 测试题

--课后思考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